资源简介 (共48张PPT)——世界地理——第02节 东南亚 Southeast-Asia2020版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东南亚、南亚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目 录COTENT一、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二、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三、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四、马六甲海峡与新加坡0 3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The human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ast Asia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东盟共有10个成员国(截至2014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观察员国: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总面积约444万平方公里,人口6.01亿。在贸易区内,中国与东盟国家90%的贸易产品开始实现零关税,并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东南亚与我国云南、广西等省(区)接壤,与我国在资源、产业、人才、科技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这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区,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补充:中国为何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 东盟经济落后,缺少资金、技术,但是资源、劳动力丰富; 中国资金、技术发达,资源缺少,与东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地理位置相邻,交通便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泛亚铁路起于新加坡,止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将可能途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彻底使中国与东盟从交通运输上联为一体。“泛亚铁路”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盟第5届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当时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种设想。“泛亚铁路”泛亚铁路由三条线组成,三条线都由昆明出发经不同路线至曼谷后用同一路线到新加坡。一是东线方案:昆明—河内—胡志明市—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二是中线方案:昆明—祥云(大理)—临沧—尚勇(西双版纳)—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三是西线方案:昆明—大理—瑞丽—仰光—曼谷—吉隆坡—新加坡。泛亚铁路首先实施资金耗费较少、兴建难度较低的“东线方案”。中国昆明至新加坡的泛亚铁路计划是湄公河流域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泛亚铁路”表1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方案 经过主要城市 总长度 新建长度东线 曼谷一金边一胡志明市一河内一昆明 5520 433中线 曼谷一万象一昆明 4180 1245西线 曼谷一仰光一昆明 4321 1017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所示。⑴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请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有利条件:①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②铁路主要经过平原地形。③经过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不利条件:①部分通过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②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1)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请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2)请分析建泛亚铁路障碍有哪些?①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该地区山河相间,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和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多,对技术要求很高。②资金短缺:总投资估计要超过20亿美元③通关程序缺乏整合:通过泛亚通道进行货物运输过程中, 需要途经各个国家的海关,各国报关体系/征税/检验检疫标准不同,需要加强泛亚区域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 减少边境检查程序,取消共同边界检查,加快跨境手续便利化进程,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减少货物通关时间。(2)请分析建泛亚铁路障碍有哪些?④成员国间差距过大,沟通困难: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 、风俗习惯、 处理方式不同,建设项目审批进程长、难度大,需加强合作。⑤铁路轨距不同,技术标准不统一:泛亚铁路所经各国, 大概有三种不同标准的铁路轨距, 分别是 1435 毫米、 1067 毫米、 1000 毫米。不同的轨道标准,导致建成的铁路不同路段采用不同标准和不同轨道, 使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在两国铁路交接处需要更换火车,货物要重新装卸,既增加了物流成本又延长了运输时间。 铁路沿线各国要进行协商沟通,尽量使用统一铁轨,并做好技术设备、工艺标准、管理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3)简述泛亚铁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可从陆路输入中东地区的石油和泰国、越南等国的粮食补给,保证国家战略安全。缩短中国内陆省区与南亚、中东、北非、西欧的营运里程;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友好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意义现实优势互补。云南、广西乃至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在资源、产业、人才、科技和资金等方面都具互补性。促进双边贸易。长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运输主要通过海运,海运虽然有其优势,但是劣势也很多,比如容易受到船期、台风的影响,停靠地点少等等,这使得双边贸易对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大。节省运费与运输时间。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的发展,使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各国的交通瓶颈问题更显得突出。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这条大通道纵贯中南半岛,建成后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铁路将有利于加强东南亚各国的物资交流,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并可加强中国西南部各省市与东南亚的联系,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一条新的“黄金走廊 ”。01020304战略意义泛亚铁路对中国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如能加快泛亚铁路建设,中国内陆省区西下印度洋和西进中东、北非、西欧等可缩短运距3000-5000公里,运输费用和时间也能大大节省。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就可以通过陆路进入中国,还可以从泰国、越南等国家获得粮食补给,“一旦发生战争,可打破霸权主义的海上封锁,保证国家战略安全”。澜沧江—湄公河的开发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河长1240公里,天然落差达1780米,它的中下游尤其具备大规模开发梯级水电站(8座)的优良条件。湄公河目前的开发主要在水利资源方面。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再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澜沧江—湄公河的开发澜沧江中下游河段上将陆续建设八座梯级电站,形成总装机容量达1555万千瓦的水电群体。这八座梯级电站以小湾、糯扎渡两大水库为核心组成“二库八级”进行开发,从上到下依次为功果桥、小湾、漫湾、大朝山、糯扎渡、景洪、橄榄坝和勐松等水电站,年发电量合计达741亿千瓦时。漫 湾大朝山小湾漫湾大朝山冲突:南海争端南海主权归属之争发端于20世纪后半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中国南海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边国家侵占。提出所谓"主权"要求并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中缅油气管道破局“马六甲之困”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环北部湾经济圈东盟10+1自由贸易区东盟十国就是十个东南亚国家(除东帝汶),加一就是加上中国广西,组成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基本建成。届时,中国与东盟超过九成的产品贸易关税将降为零。气候优越,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农作物种类多;区域资源丰富,油气、生物等海洋资源丰富,森林、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面向东南亚,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航道,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政策优惠,区域合作及国际协作条件好;随着东盟和中国联合自由贸易区正在逐步形成、泛珠江经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西部大开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等,将进一步推动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 。0 4花园城市——新加坡——Micro theme garden city Singapore花园城市——新加坡旅游宣传片Garden City - Singapore Tourism Promo新加坡PART . FOUR新加坡土地面积718.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00余公里,人口约560万(2018年6月),平均每平方千米约5 0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居民中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等。主要信奉佛教、伊斯兰教等。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09年以来,新加坡经济实现持续增长。2015年新加坡GDP3610亿美元,人均GDP为52888美元。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扼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共和国为东南亚岛国,位于马来半岛的南面,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扼守马六甲海峡东口(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国土除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之外,还包括周围63个小岛。 是著名的“城市岛国”。-01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新加坡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凭借着地理优势,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整个城市在绿化和环境卫生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滨海湾公园,最受园艺爱好者欢迎的景点,“花园城市”的原因: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的生长。市政规划合理: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城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环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1.新加坡发展为国际大港的地理条件。地理位置突出,是众多远洋船舶的中转站;位于东南亚的中心位置,腹地广阔;地处赤道无风带,风浪小;有优良港湾。-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有利:①地理位置优越,表现在:地处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中心;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口;②港口优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③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人才,注重教育,发展技术;④注意环境保护,环境优美,环境优美。2.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地狭人稠、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粮食、生活用水需要进口。-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2.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条件-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3、新兴的工业国-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3、新兴的工业国(3)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最大的工业部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钻井平台的制造中心)、电子电器等工业(第二大工业部门)。(1)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以及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等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A.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B.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C.投资和金融中心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D.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拓展: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冶炼中心的有利条件新加坡本国没有石油资源,但其扼守马六甲海峡,是世界原油运输的重要通道和中转站另外,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石油开采量为其提供供给。冶炼的成品油主要用于出口,附近的地、 区市场广阔,海运交通便利。-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新 加 坡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下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与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主要原因: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②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③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水量型缺水”国家:由于地处热带,新加坡长夏无冬,降雨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2400mm,降雨密度高,持续时间短,覆盖面积小。-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4.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修建水坝,阻挡海水涌入收集雨水。建设水库,雨洪水通过沟渠、河流、管道等汇集并流入水库,成为水源-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5.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是继纽约、伦敦和香港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6.服务业与制造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新加坡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仓储业、资讯通信业、旅游业。其中,批发零售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新加坡制造业主要包括:石化工业、电子工业、精密工程业、海事工程业、生物医药业。其中,石化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医药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较高,③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金沙娱乐城由三座55层高的主楼组成,楼顶则是一个形如滑板的大型空中花园。而新加坡的城市地标是喷水雕塑鱼尾狮,高8米,重40吨。-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7、新加坡农业发展之路——垂直农业平衡和缓解城市化与农业耕种的有效措施1、产生原因: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压力大、资源匮乏等问题。2、优点:资源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在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化发挥-02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板块位置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火山灰→沃土海啸、风暴潮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等马来群岛中南半岛锡矿/有色/水石印尼有“地质灾害超市”之称地形崎岖,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区南部湄公河、湄南河平原/三角洲北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北高南低涝灾严重流水堆积下切侵蚀强水能丰富深切V谷自N→S流,流域面积小,V快径流季节变化大流速缓慢鱼类繁多洞里萨湖/河水 流位 向河湖纬度位置赤道低压带无风带多对流雨/雷雨热带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海陆位置台风、飓风水稻种植业种植业“大农田”模式热带经济作物泰国/越南大米橡胶/蕉麻/金鸡纳油棕/柚木/椰子等种植园农业热带水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枯→涝、旱→农时;水源森林资源森林工业降水空间分布植被沿海:雨林内陆:草原克拉运河/昆曼公路泛亚铁路/中缅输油管道水能开发资源开发东盟区域合作区域发展交通建设西南/东南季风东北季风课时作业Class Assignment…….……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岩溶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原因。2.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农业1.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原因。2.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1.①周围水域广阔,水汽充足;②纬度低,气温高,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多上升气流;③岛上地形复杂,多湍流运动,空气对流强,云层低厚;④多火山运动,冷暖气流在高空交汇形成雷雨。2.①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止水土流失;③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④加强科技研发,培育良种,提高技术应用于推广;⑤加强农业品牌宣传与推广,提高市场知名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