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7张PPT)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第二章 世界地理概况区域地理天气和气候概念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气候: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主要可分为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 气候含义特点举例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情况某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多变相对稳定如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2.天气预报常见天气符号风矢图卫星云图(1)内容: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空气质量、风力的大小、沙尘暴等。世界的气温考点一含义大气的温度气温测量工具温度计测量地点百叶箱测量时间8、14、20、2时一、世界气温分布规律510152025300-5-10气温℃2468101224141618202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1)时间分布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 :纬度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低纬>高纬)。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2)季节 :一般夏季>冬季,但中高纬区最大值在春季。中高纬度地区夏季昼长夜短,但夜间冷却时间不长,(3)地形:高原>平原;山谷>平地>山峰(小尺度);高原上的河谷是日较差最大的地方。如青藏高原(4)下垫面:陆地>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潮湿紧密土壤大(裸地>绿地)(5)天气:晴天>阴(雨)天(5)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一、世界气温分布规律510152025300-5-10气温℃123456127891011月最冷月陆地:1月海洋:2月最热月陆地:7月海洋:8月问:一年中,北半球的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在什么时间?南半球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1)时间分布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 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低纬<高纬)。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增大。(2)海陆分布:同纬度海陆,大陆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陆地>海洋)。距海洋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 年较差越小;反之,年较差越大。(3) 地形:普通状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海拔低>海拔高)。 (4)天气、植被: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晴天>阴天;裸地>绿地)。★气温的年际变化:年与年之间的气温差;答案 5.C 6.C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7月份一天中最高气温在12℃以上,最低气温在8℃以下,气温日较差最大,所以C项正确。第6题,由图可知,该地一年四季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所以应该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项错误;赤道附近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无法形成台风,B项错误;赤道地区山脉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C项正确;热带最低气温在15℃以上,该地最低气温在8℃以下,气温降低幅度超过了6℃,所以山顶海拔超过1 000米。【2016·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6、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 000米CC【对点训练】一、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最高气温值——伊拉克巴士拉(58.8℃)为什么气温最高值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出现在北纬20 ~30 左右的沙漠地区 夏季太阳直射在回归线附近(20 -30 之间),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加上沙漠干燥热容量小,增温特别强烈,所以形成极高温。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纬度较高,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日照时间短;海拔较高;盆地地形更易形成寒冷中心。最低气温值——南极洲的苏联东方站(-89.2℃)南极大陆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加上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少和海拔高(平均2350米)降温作用明显。若与北极比还加上陆地热容量小降温比海洋快。最高气温值——美国死谷国家公园(56.7℃)主要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是北美洲最炙热、最干燥的地区。2012年9月1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消息称,美国加利福尼亚死亡谷以近地面气温56.7℃的记录正式列为全世界最热的地方。①垂直变化(对流层)2)空间分布一般规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0.6℃/100m特例: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或降低得慢—逆温海拔/千米海拔/千米气温/℃气温/℃一、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分布规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等温线南半球较平直, 北半球弯曲明显(特点);1、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太阳高度、天气、昼长)—决定性因素②水平变化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夏季:陆地>海洋冬季:陆地<海洋2、 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洋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同一纬度上,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2、 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低温)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高温)凸出,冬季相反。同纬度,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夏季气温高于海洋。2、 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8℃26℃0°甲乙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000米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15℃9℃3℃3、 地形地势(海 拔; 迎、背风 坡; 阴、阳坡)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低0.6°C同一纬度陆地地区:等温线向低纬或气温高处弯曲,代表该地气温低,地势较高;反之,则气温高,地势较低。等温线向高温凸出的方向为山脉的走向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平原12℃10℃8℃山地3、 地形地势(海 拔; 迎、背风 坡; 阴、阳坡)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同纬度地区,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高,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低。4、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②寒流: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等温线向高值弯曲。①暖流: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等温线向低值弯曲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4℃22℃20℃4、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下垫面性质太阳光入射角度气温的影响因素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日照时间纬度位置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大气稀薄度云层厚度地势天气状况地面反射和增温热交换洋流、大气环流等反射率比热容人类活动(水库、热岛效应)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气环流风低纬吹向高纬、焚风:气温升高高纬吹向低纬:气温降低气压冷高压:气温低热低压:气温高海陆位置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地形因素地势高低:-0.6℃/100m地形封闭:更热或更冷地形阻挡:阻挡了冷气流,故气温高坡向:阳坡高,阴坡低洋流因素暖流:气温较高寒流:气温较低人类活动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影响气温的因素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相距较远的两地南北方向:纬度位置东西方向:海陆因素或洋流因素相距较近的两地:地形某地冬温偏高:盆地或山地对寒冷气流的阻挡夏温偏低:山地或高原影响因素的判断方法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三、等温线图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2)判断月份、海陆(一陆南,七陆北,海洋与陆地相反)例题:判断下列两图的月份?1.等温线的数值—南北半球和洋流性质1.等温线的数值—南北半球和洋流性质(3)判断寒、暖流:洋流的流向与等水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洋流性质海温高(低纬)→海温低(高纬):暖流海温低(高纬)→海温高(低纬):寒流2.等温线的走向—影响因素走 向 示意图 影响因素 理 由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 (或纬度) 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因素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一陆南”“七陆北” 海陆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洋流向凸” 洋流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与山脉走向、等高线平行 地形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闭合曲线 地形地势 盆地地形闭塞;山地地势高。03.等温线的平曲—下垫面性质、冬夏季节、海陆分布、洋流流向海洋大陆冬季下垫面性质均匀平直:等温线曲折:下垫面性质不均匀夏季海洋大陆季节夏季:高纬凸—大陆,低纬凸—海洋冬季:高纬凸—海洋,低纬凸—大陆陆地高纬凸—盆地或峡谷低纬凸—山地不凸—平原12℃8℃10℃22℃18℃20℃4.等温线的疏密—温差大小密集:等温线稀疏:夏季小陆地大海洋小温带大热带小温差大温差小冬季大5.等温线的开闭—地形类型可根据温差计算海拔差,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区域—山脊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出的区域—山谷全年冷中心:山地夏季热中心,冬季暖中心:盆地闭合区域内大外小—内小外大—未闭合区域20℃10℃15℃山脊山谷世界降水的分布考点二1.降水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雹等降落在地面上,总称为降水。降水的分布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雹等降落在地面上,总称为降水。形成降水的三个基本条件: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遇冷)(1)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2)形成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即过饱和);2.降水的形成条件单位体积水汽气温/℃(克/米3)301790102030饱和状态与气温的关系图示未饱和过饱和2.降水的形成条件③冷却:空气上升,气温下降,水汽易达到过饱和,冷却凝结②凝结核:空气中有足够的杂质,水汽易凝结。(2)形成条件:(3)降水的类型对流雨:成因:空气受热对流上升,形成降水。分布:赤道附近,或我国夏季午后暴雨。(3)降水的类型锋面雨:成因: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锋面,锋面上空气上升运动强烈,易形成降水。分布:中纬度地区(3)降水的类型地形雨:成因:山地的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运动强烈,易形成降水。自山麓到山顶降水由少到多再到少,即先增加后减少。背风坡降水少。分布:山地迎风坡(3)降水的类型台风雨(气旋雨):成因:台风是强烈发展的气旋,伴随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分布:低纬度大陆东部降水的类型比较降水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热雷雨)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中纬度大陆夏季的午后地形雨 暖湿空气移动时受地形阻挡上升 降水强度较大,历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锋面雨 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沿锋面上升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气旋雨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强度很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 低纬度大陆东部沿海地区降水 类型 图示 空气上 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 湿热空气 强烈受热 膨胀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 赤道及其两侧,中纬度大陆夏季的午后地形雨 暖湿空气移动时受地形阻挡上升 降水强度较大,历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锋面雨 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台风雨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强度很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 低纬度大陆东部3.降水的主要类型类别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成因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湿热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山坡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在锋面上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时,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特点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减少,甚至出现焚风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分布 赤道地区常年发生,中低纬地区夏季午后 山地迎风坡(最大降水高度);世界上降水最多地区多位于迎风坡 多分布于中纬地带,冷暖气流频繁交汇 形成于热带洋面上,多影响低纬大陆东岸3.分布规律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大(1)降水量的时间变化①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日变化降水在一天之内不是均匀分布的,有些时段特别容易下雨,而有些时段则很少有降水发生,这就是降水的日变化。北京夏季雨为何下午到傍晚明显增多?①午后到晚上这段时间地面受热,导致热力不稳定,水汽蒸发形成热对流,暖湿空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容易出现降雨。②地形因素和城市热岛环流,也有利于北京城区及其原地带傍晚和夜间出现雨量峰值。①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夜雨寄北》(晚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西南地区为何多夜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地形互相作用的结果。夜间高原上空在显著辐射降温作用下,对流活动频繁,同时来自高原的冷空气,向东移到温暖湿润的盆地地区,使大气不稳定性增加,导致降水开始形成,“巴山夜雨”现象便产生了。季节变化 气 候 类 型小 年雨型少雨型大 夏雨型冬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3.分布规律②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季节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冬季多雨(2)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2)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2.降水的空间分布地 区 降水量多少赤道地区两极地区中纬度地区 沿海内陆回归线附近 东侧西侧、内陆山脉两侧 暖湿气流迎风坡暖湿气流背风坡多少多少少多多少(2)降水的空间分布—水平分布三 多 三 少 分布 原因 分布 原因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副热带中西部少副热带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多中纬度内陆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西岸—西风带东岸—季风环流距海远季风环流(2)降水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暖湿空气迎风坡—随高度增加,呈现少—多—少的规律背风坡—随高度降低,呈现多—少变化规律迎风坡背风坡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雨极成因乞拉朋齐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山地迎风坡因为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湿的地区,那里是湿空气的“仓库”,当著名的西南季风从孟加拉湾吹向西藏高原时,巍巍的喜马拉雅山不让它越过,湿润空气被逼发生上升运动,凝结成大量雨滴,瓢泼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齐,使它成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的“树桥”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干极成因秘鲁寒流安第斯山脉阿塔卡马沙漠山地背风坡世界干极——智利‘阿塔卡马沙漠1、位于安第斯山背风坡,从南美大陆吹来的东南信风;2、位于世界干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上;3、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世界气候“湿极”是位于美国夏威夷群岛中可爱岛威阿列勒山东北坡的怀厄莱阿莱,这里的年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12244毫米,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降水天数,达到了年平均335天,也就是说一年中有将近92%的日子都是雨天。22湿极成因可爱岛大约位于22°N左右,常年盛行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带来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而这些湿润空气在碰到了岛上的威阿列勒山时,受到地形的限制而强烈抬升,从而产生地形雨,山脉东北部迎风坡上是热带密林。信风越过山脉,山脉西南部背风坡却成了干旱的世界,年雨量只有400毫米左右,长着仙人掌和灌木丛。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成因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丰富 海洋面积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两极地区降水少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大陆东岸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中纬度沿海地区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东岸受季风的控制,降水较多;内部距海远,水汽少,降水少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大气环流之三圈环流高压带控制——干旱少雨低压带控制——湿润多雨盛行西风——湿润多雨信风和极地东风——干旱少雨(不绝对,主要还是看风的源地)气压带:风带:上升湿润,下沉干燥信风带内陆的信风陆吹海的信风海吹陆的信风( 离 岸风)( 向 岸风)干燥少雨降水丰富夏季风——湿润多雨冬季风——干燥少雨季风环流温馨提示:冬季风也会带来降水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为寒冷干燥,但当经过暖湿的水面时,再遇到地形阻挡,同样也会形成降水。右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C.①<②>③ D.不能确定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导致降水由西向东递减。B②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2.比较①②③地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原因。城市 最低月气温 最高月气温 年降水量①盛冈 2月 -0.5° 8月 22.5° 1274.5mm②平壤 1月 -8.1° 8月24.4° 925mm③北京 1月 -4.7° 7月 26° 664mm降水量的多少:①>②>③①②③地受海洋的影响依次减弱,故降水量依次减少。③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火烧寮中国“雨极”④洋流对降水的影响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纬度位置+大气环流风夏季风、西风、台风、来自海洋的信风:降水多冬季风、极地东风带、来自大陆的信风、焚风:降水少气压带高压带:降水少低压带:降水多海陆位置+洋流因素内陆地区沿海地带寒流:降水少暖流:降水多:降水少:降水一般较多地形因素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山脉走向森林+水域无或少:降水少有或多:降水多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量 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海陆位置 ①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②位于沿海,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大气环流 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③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④夏季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⑤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海地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降水量 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地形 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②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③赤道附近地势高的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洋流 ①暖流增湿,降水较多②寒流减湿,降水较少植被 植被覆盖率高(低),降水多(少)水文 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人类活动 ①城市湿岛、雨岛效应,多上升气流,降水多②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③兴修水库,降水增多④围湖造田,降水减少影响降水的因素5.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①关注图中降水量线的最大值(如图3中R地)、最小值(如图1中丁地)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②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如图2中由南向北递减,图3中由南向北递增)。图1 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 某地区区域图图3 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5.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B①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2)看延伸方向②若与山脉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根据多雨与少雨的状况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2)看延伸方向5.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图3 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①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如图3中Q地),也可能是少雨中心(等降水量线闭合,数值外高内低,多为内陆盆地;数值外低内高,多为山地)②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3)看形状变化5.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5.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图1 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如图1中甲地附近)(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如图1中丙地南侧)(4)把握疏密程度【小结 影响降水的因素】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2.看延伸方向(看与什么平行,判断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3.看形状变化(是否有闭合,看弯曲方向)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判断最大、最小值,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4.把握疏密程度(看降水空间差异)课堂小结世界气候类型考点三1.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大气环流地形人类活动影响力渐弱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1.气候的形成因素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如: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寒带;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温带。例如: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冬不冷夏不热、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球的气候主要是在不同的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形成的。大陆东岸主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大陆西岸主要是受三圈环流影响(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影响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复习梳理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沿海地区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气候湿润,温差(日较差及年较差)较小;内陆地区的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气候干旱,温差较大。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别。如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就与地形因素有很大关系;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阻挡从太平洋来的西风,在山脉东侧出现沙漠气候。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1.气候的影响因素复习梳理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人类活动能够影响和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全球气候变暖)另外,人类活动也可以影响下垫面性质,如植被覆盖情况、水域面积等,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形成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比如城市热岛效应等。1.气候的影响因素复习梳理1.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降水)的影响太阳辐射 影响地表气温的最主要因素大气 环流 气压 带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风带 信风:一般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温暖湿润;西风:温和湿润,易带来阴雨天气;季风 夏季风:多雨;冬季风:干旱下 垫 面 海陆 差异 海陆性质不同: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小距海近,降水多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地形 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 热岛效应、水库效应等2.世界气候的理想分布在只考虑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大尺度影响因子情况下的气候分布2.世界气候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从气候名称和位置中找找规律,你认为世界气候类型可以分为哪几大类?2.世界气候的分布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 寒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①②③①②③④分布规律10°N~10°S之间典型分布①刚果盆地②马来群岛③亚马孙河流域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特殊分布①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②澳大利亚东北部③巴西东南沿海④中美洲东侧地区①③1、东南信风迎风坡2、马达加斯加暖流1、东南信风迎风坡2、东澳大利亚暖流②1、东北信风迎风坡2、墨西哥湾暖流④1、东南信风迎风坡2、巴西暖流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草原气候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巴马科东非高原分布规律南北纬10~20°之间典型分布①非洲中部②南美洲的巴西③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④中美洲西侧地区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气候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控制特殊分布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特殊分布成因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理想情况下分布于南北纬10-20°之间,但部分地区不在该范围之内,依旧形成了热带草原,如东非高原虽位于赤道附近但因地形原因依旧形成了热带草原东非高原地区虽位于赤道,但由于地势较高,温度相对较低,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所以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阿斯旺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安第斯山脉西坡中段分布规律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西侧与内部典型分布①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②阿拉伯半岛地区③南非高原西侧纳米布沙漠④澳大利亚中西部⑤加利福尼亚湾沿岸地区⑥智利及秘鲁西侧沿海地区气候特点全年炎热干燥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特殊分布成因分析:热带沙漠气候的特殊分布情况多由寒流造成,如非洲西部沿海,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美洲西部沿海等均有寒流流经,致使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逼近沿海以及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向北延伸。大陆西岸结合背风坡、离岸风的共同作用索马里半岛虽然纬度较低,但依旧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成因有一下几点:1、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夏季盛行西南风来自非洲大陆,携带水汽少。2、沿海有索马里寒流(上升补偿流),降温减湿南美洲西海岸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延伸至接近赤道,主要是因为沿岸布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热带季风景观热带季风气候孟买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分布规律南北纬10°~25°之间的大陆东部典型分布①印度半岛②中南半岛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气候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共同影响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分析:冬季,亚欧大陆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而地位海洋地区形成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印度半岛地区形成来自高纬大陆东北季风,水汽不足,降水少;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偏转成了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携带大量水汽,多降水。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季风,来自大陆,降水少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偏转成了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携带大量水汽,多降水。亚热带季风景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上海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典型分布①我国秦岭淮河以南②墨西哥湾北部沿岸③非洲东南部④澳大利亚东南部⑤南美洲东南部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地中海气候景观地中海气候罗马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开普敦珀斯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圣地亚哥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典型分布①地中海沿岸②旧金山③非洲南端-开普敦④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⑤南美洲西部-圣地亚哥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景观温带海洋性气候伦敦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落基山脉西坡北段安第斯山脉西坡南段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典型分布①欧洲西部②北美洲西部地区③澳大利亚东南部④新西兰⑤南美洲西部沿海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成因终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尤其是新西兰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景观温带季风气候北京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部典型分布①我国华北、东北②日本北部③朝鲜半岛北部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温带大陆景观温带大陆性气候莫斯科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分布在沿海:背风坡(焚风效应)巴塔哥尼亚高原分布规律南、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典型分布①亚欧大陆北部②北美洲内部③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气候特点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气候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60°~70°,又称为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范围)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成因:纬度高东方站终年严寒,降水少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高原山地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成因:海拔高拉萨气温/℃30150-15-30-45-6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稀少(海拔较低)全年寒冷,降水稀少(海拔较高)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1)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________之间 ____________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 ________________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_________________ 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 ________________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_________________控制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10°赤道低气压10°~20°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大致在10°N~25°N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北纬20°~30°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 _______________的大陆东岸 _____________差异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 _______________的大陆西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25°~35°海陆热力性质南北纬30°~40°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 _______________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 _______________的大陆内部 终年受__________控制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 _______________的大陆西岸 全年受______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35°N~55°N南北纬30°~60°大陆气团南北纬40°~60°西风带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50°~北极圈的大陆 纬度高,且居内陆,全年受_____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凉爽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______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少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______附近内陆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地势高 全年酷寒,降水少极地极地极地暖流暖流寒流020406080103050709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年雨夏雨少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冬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夏雨夏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且集中于夏季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少雨少雨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全年高温冬温夏热冬冷夏热全年寒冷寒流气候分布模式图(从北半球为例)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季风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度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大洋西岸大气环流大陆东岸大陆内部90°70°60°40°30°20°10°0°90°70°55°35°25°10°0°递减方向寒带温带热带暖流寒流暖流寒流地中海气候3、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气候特征判断第一步:以温定球(以形定位)半球名称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年气温曲线形状北半球南半球7~8月1~2月峰型(上凸)1~2月7~8月谷型(下凹)3、气候类型的判断2)以“温”定“带”——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的温度带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寒带型气温指标 最冷月均温>15 ℃ 最冷月均温介于0~15 ℃之间 最冷月均温<0 ℃,最热月均温>18 ℃(温带海洋性气候例外) 最热月均温<10 ℃季节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3、气候类型的判断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分析其所属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大于800mm)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小于400mm)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100-200mm)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小于250mm)3、气候类型的判断第二步:以温定带 第三步:以水定型 最冷月 平均气温 温度带 全年降水分配 气候类型>15 °C 热带年雨型:月降水量多在100 mm以上,年降水量2 000 mm以上热带雨林气候夏雨型:年降水量750~1 000 mm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1~5月降水很少,6、7月降水猛增,年降水量1 500~ 2 000 mm3-5月:热季、6-9月:雨季10-2月:凉季热带季风气候少雨型:全年几乎为零热带沙漠气候3、气候类型的判断第二步:以温定带 第三步:以水定型 0 °C ~ 15 °C 亚热带 或温带<0 °C 温带夏雨型:夏季多,冬季少,年降水量大致在1 000~1 500 mm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雨型:各月降水均匀,在50mm左右,年降水量大致在700~1 000 mm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夏季少,冬季多,年降水量300~1 000 mm地中海气候夏雨型:降水最多月超过100 mm,年降水量500~800 mm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降水最多月少于100 mm,年降水量一般不到400 mm温带大陆性气候3.气候类型的判断全年多雨(年雨型)全年少雨(少雨型)雨热同期(夏雨型)雨热不同期(冬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草原/季风/大陆气候地中海气候南半球北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终年皆高温:> 15℃温带亚热带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冷季最低温:< 0 ℃3、气候类型的判断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北半球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温度带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气候类型的判断3)根据气候成因判断例、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回答问题。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0246810122244668810101212①②③④西风带控制时间(月)信风带控制时间(月)副高控制时间(月)B3、气候类型的判断4)根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落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A4.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读图识气候特点该地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4.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1)气温特征月平均气温0—10℃:低温10—22℃:温暖22—28℃:高温<0℃:寒冷气温年较差>15℃:大陆性强<10℃:海洋性强>28℃:炎热2)降水特征月降水量<10mm:稀少10—50mm:少雨50—100mm:多雨>100mm:丰富4.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3)气候特征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高温多雨(2 000毫米以上)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1 500~2 000毫米)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750~1 000毫米)终年高温少雨(不足250毫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800~1 500毫米)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00~1 000毫米)终年温和多雨(700~1 000毫米)冬季寒冷干燥(0°C以下),夏季高温多雨(500~800毫米)冬季严寒,夏季高温,常年干旱少雨4.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描述气候特征气温特征 + 降水特征常见句式全年{气温}{降水}①夏季{气温}{降水}冬季{气温}{降水}②全年{气温},夏季{降水}③冬冷夏热,全年少雨④气候比较 相似点 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4)易混气候类型比较气温:终年高温(>15°C)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降水量较多(7月份降水突破600 mm) 年降水量>1500年降水量<1000mm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关键)>0°C,雨季较长最冷月均温<0°C,雨季较短降水总量有时相当最冷月均温(关键)>0°C,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最冷月均温(关键)<0°C,降水集中在夏季都属于亚热带分布在大陆东岸,夏雨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大陆西岸,冬雨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特殊分布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信风+暖流+迎风坡分布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北部5.特殊分布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信风+暖流+迎风坡分布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北部5.特殊分布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1、东非高原—地势高2、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信风的背风坡3、中美洲西南侧—信风的背风坡5.特殊分布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4、澳大利亚北部—夏季西北季风、冬季东南信风5、南美洲西海岸赤道以南—秘鲁寒流5.特殊分布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5.特殊分布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阻挡或地形巴塔哥尼亚高原伊比利亚半岛内部5.特殊分布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闭塞6.气候特征描述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气温 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温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降水 特征 年降水量 年降水量多(少)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光照特征 光照时数长(短),光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6.气候特征描述气候 特征 气温、降水及(冬季、夏季、全年)气温和降水的协调关系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小)等注: (1)高温——最热月均温>20 ℃;温和——最热月均温<20 ℃;寒冷——最冷月均温<0 ℃。 (2)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丰富——月降水量>100 mm。 (3)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较强——气温年较差>20 ℃;气温年较差小,海洋性显著——气温年较差<15 ℃ 气候分布(2018·全国Ⅲ)澳大利亚(图 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 4)。据此完成 9~11 题。1. 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 3 所示的A.①地附近 B. 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 ④地附近真题链接B(2018·全国Ⅲ)澳大利亚(图 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 4)。据此完成 9~11 题。2. 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 B. 方便通信 C. 增加采光 D. 通风换气真题链接D(2018·全国Ⅲ)澳大利亚(图 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 4)。据此完成 9~11 题。3. 推测该类地下住宅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真题链接B真题链接(2017全国Ⅱ文综,4分)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2题。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AB(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4—5题。真题链接4.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5.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河北省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D课程结束南美洲气候①气候以湿热为主②雨林、草原气候分布广大③西岸气候狭长分布北美洲气候①气候类型多样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西岸气候狭长分布欧洲西部①温带气候为主②海洋性气候显著非洲气候①热带气候为主(热带大陆)②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③草原气候面积广大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洲气候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大陆性强③季风气候显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