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日本、东南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日本、东南亚)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单元复习
2024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1课时 日本、东南亚)
单元复习目标
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日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
通过阅读地形图,能够描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地形对城市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了解并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防震的相关常识。
掌握东南亚热带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分析并理解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工业发展特点及其成因,了解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的途径。
了解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人口、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特点,理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
PART 01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一. 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1)纬度位置:23.5 °N~45°N,
中纬度,北温带
(2)经度位置:125 °E~145°E
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与中国一衣带水。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北海道岛(纬度最高)
本州岛(面积最大)
东京(日本首都)
四国岛(面积最小)
九州岛(位置偏南)
津轻海峡
濑户内海
日本首都东京,是一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邻近小岛组成。
二. 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信浓川
关东平原
东京湾
富士山
二. 日本的地形和河流
主要以 、 为主, 面积狭小。最大平原是 ;日本最高峰是 。
日本地形:
日本河流:
最长河流 。河流较 、落差 、水流 , 资源丰富。影响河流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山地
丘陵
平原
关东平原
富士山
信浓川

湍急

水能
地形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二. 日本的地形和河流
(1)位于本州岛上的 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的象征。
火山地震的成因: 。
(2)日本海岸线 ,多 。
好处:这对日本的 业、 业、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和 十分有利。
(3)横滨和神户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最大的海湾是 ,最大的内海是 。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富士山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曲折
优良港湾

造船
对外贸易
东京湾
濑户内海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三. 日本的火山、地震
日本有“世界火山博物馆”和“地震国”之称。(1)不利方面:
(2)有利方面:
(3)防震措施:
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火山灰带来肥沃土壤、区域内形成众多温泉和旅游景观
①加强防震抗灾教育的普及。
②使用质地较轻、抗震能力强的建筑材料。
③加强预警与地震演习。
日本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日本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
(1)分布特点:
(2)气候特征:
四. 日本的气候及其特征
①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②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③与日本同纬度的其他国家比较,日本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五. 日本发达的经济
进口原材料
加工
出口工业制成品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国内供给不足(不利)
资金充足、科技发达、海运便利、劳动力充足。
(有利条件)
对外依赖严重
加工贸易型经济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五. 日本发达的经济
工业分布特点:
分布原因:
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城市和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成本较低
太平洋
濑户内海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六. 日本的民族及文化特色
日本民族结构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
通用语言是日语
日本人喜欢吃和食、穿和服。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文化兼容的典型。
日本的民族特点:
日本的文化特色: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日本
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国土特点:南北狭长,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特点:山地、五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成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影响:多温泉和海啸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应对措施: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定期举行防震演练
有利: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不利: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传统模式: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进行加工,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分布地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新型模式: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与销售基地
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文化特色:东西方兼容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单元知识小结】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随堂演练1】
1.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B 首都:E
山峰:D 邻国:F
(2)写出数字代表的岛屿名称:① 岛、④ 岛。
(3)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填数字和名称),由图分析,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A 沿岸和 沿岸。
(4)日本是一个多 、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日本处在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F
日本海
东京
富士山
俄罗斯
北海道
九州
②本州岛
太平洋
濑户内海
亚欧
太平洋
火山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2. 读日本各地区樱花开花时间图,完成下列小题。
(1)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形以 和 为主,
(2)日本的自然环境很适合樱花生长。日本气候冬暖夏凉,降水较 ,具有显著的 性气候特点。樱花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山地利于种植樱花。
(3)日本樱花开放的时间具备一定规律,影响各地樱花开放时间的最主要因素是 (纬度/海陆/地形)因素。五一期间,日本四大岛中最适合看樱花的是 岛。
(3)右图的照片中,樱花在雪山映衬下怒放。而樱花树后的雪山正是日本最高峰 山。
山地
丘陵

海洋
纬度
北海道
富士山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二节 东南亚
PART 02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1.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一. 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东南亚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大部分位于23.5°N—10°S之间,
低纬度、热带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二. 说出东南亚的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有两万多个大小岛屿,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陆地组成:
区域范围: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三. 分析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亚洲太平洋沿岸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南亚位置重要性:位于_____洲_______部,地处_____洲与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东南亚的组成范围: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部分。
其中 是因为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又叫南洋群岛,是世界最
大的群岛。
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________与________的重要海上通道。
【单元知识小结一】

东南

大洋
太平
印度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苏门答腊
马来
太平洋
印度洋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四. 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及分布:
主要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
②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南部








菲律宾群岛
马来半岛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五. 说出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及分布
(1)因为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 种植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 、棕榈油、 和 的最大产地。
热带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
椰子
蕉麻
热带经济作物 主要生产国
稻米出口国
天然橡胶
蕉麻纤维
棕榈油
椰子
泰国、越南、缅甸
泰国
菲律宾
印尼、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2)试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④种植历史悠久。
【单元知识小结二】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六.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伊洛瓦底江
萨尔温江
湄南河
红河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河流流向:
自北向南流
地势特点:
北高南低
东方多瑙河:
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东方多瑙河”之称,该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
湄公河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
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优劣之处
优处:
劣处:
【单元知识小结三】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①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②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充足;
③水运便利。
①易发生洪涝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威胁;
②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容易导致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探究】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目的地的原因:
【单元知识小结四】
距离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
景观
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旖旎
语言文化
华人和华侨聚居地
其他
历史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①距离近,交通便利
②热带景观,海岛风光
③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④语言相近,习俗相通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单元知识小结五】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随堂演练2】
1.读东南亚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半岛,它大部分属于 气候,乙群岛属于 气候,气候特征: ,有利于 (粮食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甲半岛上的内陆国③是 (填国家名称);甲半岛上多国际性河流,其中 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
(2)读图填空。①国 ,②国首都 ,
⑥国 ,⑧是 洋。
(3)甲半岛的高山与河流分布特点: 。
中南
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高温多雨
水稻
老挝
湄公
缅甸
曼谷
中国
印度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4) 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沟通了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 洋,有“十字路口”之称,⑨ 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有“海上生命线”之称。
(5) 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较多的目的地,其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近
B.热带风光旖旎
C.华人华侨分布集中,语言沟通障碍小,有亲切感D.盛产天然橡胶、棕榈油等热带经济作物
(6) 右图的民居中,在东南亚常见的是( )
A
B
C
印度
马六甲
D
B
单元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D
2.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1)东南亚包括F 半岛和E 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与C 洲、A 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B 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位于① 半岛和② 岛之间。
(2)由图分析,F半岛因为位于D (国家)以南而得名,河流G是 ,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随堂演练2】
中南
马来
大洋
太平
马六甲
马来
苏门答腊
中国
湄公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