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下册 10.2 巴西 任务式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下册 10.2 巴西 任务式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地理位置】
巴西,这个南美洲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不仅因其狂热的足球文化享誉全球,更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著称于世,玲玲和贝贝也对这个美丽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试与他们一起,走进巴西,探究巴西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在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走进巴西
任务二 归纳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任务一 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
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任务五 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地理位置】
走进巴西
P98:任务一 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判断:说出巴西的经纬度范围,判断巴西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哪一带。
大部分位于热带
巴西:4°N-33°S
描述:找出巴西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描述巴西的海陆位置特点。
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30°S
70°W
40°W
23.5°S
【地理位置】
走进巴西
巴西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
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走进巴西
P98:任务二 归纳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巴西地形分布
描述: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描述巴西的地势特征。
巴西地形区主要为:
北部:亚马孙平原
南部:巴西高原
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特征
地形区
主要河流
亚马孙河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自然地理特征】
走进巴西
P98:任务二 归纳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比较:读图,填表对比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亚马孙平原
巴西 高原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自然地理特征】
走进巴西
分析:根据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分析亚马孙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
的主要原因。
①流经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多雨,流域降水量大;
②流域面积大,北、西、南三面地势高,利于雨水汇集,众多支流汇聚,河流流量大。
【自然地理特征】
走进巴西
归纳:任务二 归纳巴西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部亚马孙平原、南部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自然地理特征】
走进巴西
亚马孙平原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P101: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
从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后,巴西的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咖啡、蔗糖、柑橘、大豆、玉米、牛肉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P101: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农业发展特征
巴西是一个热带大国,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条件。
咖啡是一种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它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热量和1500-2000mm的年降水量,还要肥沃的土壤,最适合的海拔高度是500-2000mm。
思考:巴西发展农矿产品的有利条件
自然:纬度低,热量充足;
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晴天多,光照充足,湿季降水多;
高原面积大,种植面积广;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人口城市集中,劳动力充足
交通便利,种植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中国是巴西大豆的重要进口国
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8
小组合作
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育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灌溉技术、研制高效农药化肥等方面。其中,培育优良品种在巴西大豆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大豆原产于我国,是一种温带作物。19世纪末大豆被引入巴西,如今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之一。巴西的大豆远销亚洲、非洲、欧洲各国,是我国与巴西贸易中重要的商品。
1.20世纪70年代以前,巴西只有南部一些地区种植大豆。结合巴西地形图,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释巴西南部适合种植大豆的原因。
巴西气候类型分布
巴西的地形
巴西南部纬度较高,属亚热带,气候相对凉爽。
巴西高原海拔较高,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适合大豆种植。
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8
小组合作
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育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灌溉技术、研制高效农药化肥等方面。其中,培育优良品种在巴西大豆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大豆原产于我国,是一种温带作物。19世纪末大豆被引入巴西,如今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之一。巴西的大豆远销亚洲、非洲、欧洲各国,是我国与巴西贸易中重要的商品。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在大量引进大豆品种的基础上,研发了能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结合图,说说育种技术对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影响。
大豆属于温带作物,不耐高温,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这限制了巴西大豆的种植面积。
巴西科研人员研究开发出适应热带气候的大豆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适应湿热环境,还提高了大豆的产量,使得巴西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8
小组合作
1970 年巴西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大豆种植面积不足10万公顷。2020年巴西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大豆种植面积超过4 000万公顷。
①种子改良技术的运用极大提升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②精准农业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耕作效率和播种质量更高效,降低了人工成本,进一步推动了种植面积的扩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3.结合下列资料,说明科技对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影响。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P102: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工业发展特征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石储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化水平较高。
1.巴西有哪些矿产资源?具有什么特点?
2.巴西工业分布在哪?
3.巴西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金、铁、煤、石油:出量大、品质优
东南沿海地区: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城市
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廉价,交通便利。
在巴西的汽车加油站,往往能看到一排加油机,分别对应不同比例的汽油和乙醇混合燃料。巴西政府规定,汽油中必须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巴西的汽车都使用混合燃料。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
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巴西充分发挥热带气候的优势种植甘蔗,积极发展生物燃料。
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甘蔗年产量常年居世界第一。以甘蔗为原料提取乙醇,能有效缓解巴西的能源问题。
结合102页“思与学”思考: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里约热内卢与印第安人合影
观看热情的“桑巴”
去海边冲个浪
观看一场全民沸腾的世界杯足球赛
蝙蝠侠胡同感受浓厚的艺术气息
坐下来尝尝美食-巴西肉烧豆
肤色复杂,文化多样,人口密集,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里。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P127: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
2021年,巴西总人口2.14亿人,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人种复杂,白色人种约占一半,混血人种占1/3以上。
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 其中,以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在发展中国家,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目前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5%以上。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巴西利亚国家体育场
巴西利亚:巴西首都,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卫星影像—形似“飞机”
巴西利亚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巴西的前首都。
圣保罗:巴西最大的城市,也是南美洲最大最繁华最富裕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圣保罗体育场
里约马拉卡纳体育场
圣保罗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思考:说出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P127: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
①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以东南部人口与城市最为集中;北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内陆人口与城市稀疏。
②原因: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而北部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雨林广布,巴西高原内陆对外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特征】
走进巴西
P127: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讨论:议一议,巴西迁都的原因及其利弊。
巴西利亚是在一片荒野上建起来的新首都,城市布局独特,建筑美观,如同停泊在大地上的巨型飞机,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巴西迁都是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疏解里约热内卢的城市职能,缓解其环境压力。迁都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强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但迁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导致原首都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失去其原有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亚马孙热带雨林】
走进巴西
P128:任务五 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地约7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世界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被称为“地球之肺”。
此外,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亚马孙热带雨林还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地球的碳中和。然而,由于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的破坏。
遭砍伐的热带雨林
恢复中的热带雨林
亚 马 孙 平 原
【亚马孙热带雨林】
走进巴西
P128:任务五 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孙热带雨林】
走进巴西
P128:任务五 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思考: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肺”?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亚马孙热带雨林】
走进巴西
P128:任务五 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讨论:面对乱砍滥伐热带雨林的现象,人们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亚马孙热带雨林能够提供大量氧气,大规模砍伐就会破坏生态环境。
当地居民:砍树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但把树砍光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
政府官员:不砍树,当地居民的收入难以提高,就业问题也不好解决;可树砍多了又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啊!
开发商:这里的木材质量很好,有不少还是珍贵的热带硬木,多砍树就可以多赚钱。反正这里有的是树,我们多砍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
【亚马孙热带雨林】
走进巴西
P128:任务五 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讨论:面对乱砍滥伐热带雨林的现象,人们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以及政府官员的观点都合理。要充分利用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开展生态旅游,这样既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保护了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发商的观点虽然短时间经济效益高,但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合理。过度砍伐森林,会使大气中氧气补充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增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恶劣后果。
【课堂总结】
走进巴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