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取决于彼此的距离,而是取决于可以使用的交流技术。网络技术帮助我们连接远方的人们,更为准确地说,是连接很多来自远方的人。但奇怪的是,我们也变得更加孤独。我们总向别人吹嘘网上有多少好友,然而没有人可以让我们吐露内心的秘密,或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求助。
互联网所形成的连接并没有把我们联系得更紧密,却让人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我们一旦忘记把手机放在什么地方,就变得焦虑不安。人们确保手机必须时刻在身上,仿佛那是自己的护身符。饭桌上,家庭成员很孤独地待在一起,每个人都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机。我们和网络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少。
网络环境和跟真实的人打交道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感到无聊,很容易就能和一些新朋友联系上;一个人匆忙地阅读一长串消息,并学会如何抓住“亮点”——夸张的标题往往能吸引注意力;游戏里面的动作总是被精简到一个从惊恐到安全、然后反复的模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没有所谓的“空闲时间”,人们即使在休憩或在旅行中,也难以找到独处的状态,安静让他们变得烦躁不安。
我相信我们已经到达了一个反思的转折点,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我们可以从重拾一些过去认为是美德的行为开始。比如和朋友面对面聊天,无论在吃饭、锻炼还是在休息时,都不使用手机。诚然,手机和网络的多任务处理模式已在某种意义上重构我们的大脑,我们一旦试图专心起来,就得和自己作斗争。但是无论这有多么困难,都是时候让我们再次审视“独处、审慎、活在当下”的价值了。我们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只要记得提醒自己,我们才是能够决定怎样利用科技的人。
(摘编自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
材料二: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用一部专著《群体性孤独》向社会发出了灵魂拷问。《群体性孤独》观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忽视了真实世界的社会关系。尽管与他人保持着联系,其交往却是浅层的,人们从在线联系中感受到的不是关爱和亲近,而是孤独和隔离。遗憾的是,特克尔的出发点存在偏误,她直接把人们数字社交导致群体性孤独当作事实,并依据过去的社会交往模式把“低头族”的行为判断为病态,而不是优先探讨沉浸于数字世界是否真的带来了群体性孤独。
(a)数字技术赋能的连接泛在给社会带来了可见的变化,比如,生活中出现的“低头族”。这种现象作为普遍存在的事实,怎么可以被简单地诊断为社会病态呢?以“除夕夜团圆饭,人们都在低头看手机”为例,可以提出的问题是:身体同场是人所必需的吗?(所谓身体同场,指人们相聚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如果答案为“否”,那便意味着还存在其他满足人类群体性需求的形态。进一步的问题还可以是:依赖于身体同场的群体性是人的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如果是自然属性的,那就是天性,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是社会性的,那就是社会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时候人都处在与他人身体同场的相处场景里,以至于人们把身体同场当作了社交的默认状态。(b)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在没有手机而只能凭书信联络的年代,人际连接也可以在身体不在一起时发生。身体与社交的分离让人们思考:释放社交天性是否一定需要身体同场?随着“互联网世代”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依托于网络技术开展数字社交,已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流形态。既然人与人在网络中交往(即数字同场)也能满足人们的群体性需求,这就意味着释放社交天性的必要条件既不是身体,也不是数字,而是同场。
(c)事实上,没有人忽视释放人类社交天性的重要性。但特克尔误读了人类正在发生的社交革命。在特克尔那里,依赖于身体同场的群体性被设定为人的自然属性,由此推出身体异场就会让人产生孤独和隔离感。(d)这明显忽略了数字同场也意味着群体性的事实。人们之所以忽视一家人吃团圆饭的身体同场,而只顾着看自己的手机,不正是因为数字同场的存在吗?人们之所以感到孤独,与身体同场或异场无关,而是因为可以与之互动共情的人并不在场。互动共情的前提是心灵同场,即心灵之间可以沟通与交流;而心灵同场不必依赖于身体的同场,也可以通过其他路径实现。
群体性孤独与其说是刻画了数字技术给人类心灵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不如说是呈现了特克尔以及相当一部分人在数字社交中的焦虑。其中,最大的假设谬误可能是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完全分割、对立起来。当然,数字技术的一切都还在快速发展中,对此有不同的观察、观点,原本无可厚非。但只有把发展中的现象放在更加长远的历史和更加广泛的事实里,才能真正理解现象的本质,这也是学术之于社会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邱泽奇《重构关系:数字社交的本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利用网络能够结识很多远方的人,但是又不得不在维持彼此友谊上,投入了比真实社交更多的时间。
B.结合两则材料可知,“群体性孤独”是指人们在网络交往中感受到的孤独,表现为网络上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
C.材料二认为,特克尔对“低头族”的严厉批评,反映其过分看重身体同场而误读了正在发生的社交革命。
D.材料一、二都认识到数字技术对社交的影响,但前者强调真实社交更为重要,后者则强调数字社交更为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最后一段的“独处”与前面的“孤独”明显有别,“独处”可以减少网络的不良影响,“孤独”属于沉迷网络带来的后果。
B.材料一认为,手机和网络在某种意义上重构我们的大脑。对此,材料二并不认同,认为这反映特克尔在数字社交中的焦虑。
C.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可以印证身体同场带来的有可能是互动共情,也有可能是孤独与隔阂。
D.在材料二看来,特克尔关于群体性孤独的论述存在认识错误,也因为缺乏更宽广的学术视野而难以洞察现象的本质。
3.从认识论的视角看,事实指可以被观测和验证的客观存在;观点则指个人的主观看法、判断或信念。材料二中提及的几个“事实”中,实际上属于“观点”的一项是(3分)
A.(a)和(b) B.(c)和(d) C.(a)和(c) D.(b)和(d)
4.作为“互联网世代”,应当怎样更好地开展数字社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列出自己的发言要点。(4分)
5.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分析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内涵。(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咳嗽天鹅
铁凝
天是越来越冷了,刘富早上醒来就想着,院子里那只天鹅,说什么也要给动物园送去。
这时西屋传来香改的咳嗽声。香改是刘富的老婆,能干却生性邋遢。每次刘富要找件衣服就很不耐烦。一拉开柜门,里边的衣服裤子犹如洪水猛兽奔涌而出,劈头盖脸倾泻在刘富身上。就为了这个他和香改一直闹离婚,香改抗不住刘富的坚决,有一天气急地说:“离就离,缺了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话没说完突然咳嗽起来,从此这咳嗽就没断过。
刘富洗漱完毕,来到院里朝东窗根望望,那儿有个半人高的小窝棚,是刘富给天鹅搭的。两个月前刘富作为司机跟着镇长去了一趟内蒙古蓝旗看亲戚,临走时亲戚用个竹筐把这只从芦苇丛里拾来的病天鹅塞进“奇瑞”的后备厢。回家后镇长说没工夫管病鹅,就把“麻烦”留给了刘富。
刘富的女儿正念初中,欢喜着上网查天鹅的资料,对照着这只活生生的鹅,她得出结论:它的学名叫大天鹅,也叫咳声天鹅,属鸟纲,鸭科。全球易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女儿把这些信息告诉刘富,刘富记住了咳声天鹅四个字,只是把咳声天鹅听成了咳嗽天鹅,从此没改口。天鹅整天不吃不喝,无精打采的,刘富对它很不耐烦,但还是和女儿琢磨怎么给它治病。网上说天鹅容易患肠胃炎,刘富观察后猜这只鹅说不定得的是肠胃炎,就大胆给它用氟哌酸加黄连素,只两天,这鹅竟然吃了喝了,那咳嗽一般的叫声也亮堂了。①天鹅养了些日子,显出和刘富挺亲,每天早晨刘富一出屋门,它准在东窗根的窝棚里“咳、咳、咳”地大叫几声,问好似的,这时,西屋的香改也会咳嗽起来,好似和天鹅比着赛。刘富不为天鹅的“问候”所动,他只觉得自己倒霉,稀里糊涂家里就添了女人的咳嗽和咳嗽的天鹅。
转眼间,天鹅来到刘富的家已经两个多月。一天早晨,刘富迎接了天鹅的问候之后,见它步履踉跄地从窝棚里钻出来,站也站不稳,走又走不好。刘富蹲在地上仔细观察,原来天鹅的脚蹼干裂了。②刘富的脚就在这时也突然不自在起来,脚趾缝之间像有利刃在切割,凉飕飕地刺痛。女儿放学回来,刘富催她赶快上网再查,原来天鹅离开水过久脚蹼就会皴裂。小镇既寒冷又没水,能管天鹅一时,却管不了它的一世。
哪里能管它的一世呢?刘富问女儿。女儿想了想说:动物园。
省城动物园有个天鹅馆。刘富查看网上的图片,见天鹅们成双结对地在天鹅馆的水池里自在地嬉戏。女儿查到了天鹅馆的电话,通话后对方同意接收这只天鹅。
晚上,刘富对香改说明天你也跟我去趟省城,你那咳嗽从来也没好好治过,离婚之前,我得给你把咳嗽治好。香改“咳、咳”两声没说话,刘富只当是同意。
这天一早,刘富把天鹅装进当初那个竹筐,让天鹅和香改都坐在后排座上直奔动物园。天鹅馆的景班长出来迎他。刘富把竹筐放在地上说,看它这脚蹼裂的,快让它进水里泡泡吧。景班长说不急,我们先要给它体检,这是规定。说话间两个穿灰大褂的工作人员就领走了刘富的天鹅。
在池边溜达了一会儿,景班长引刘富进了池旁一间小屋,说就在这吃了饭再走,这大冷的天。
③一会儿粉条菜端上来了。
一会儿管理员叫景班长出去了。
一会儿景班长回来了。
一会儿一只热气腾腾的黑铁锅端了上来,锅里炖着灰褐色的大块的肉。
景班长举起筷子冲着铁锅对刘富说,来,尝尝。
刘富说这是鸡呀?景班长说是鹅,你送来的那只天鹅。
刘富放下筷子,似懂未懂的样子。
景班长只好给他解释说,动物园医生已经为这只天鹅做了体检,结果是它太老了,足有25岁了,体内脏器严重老化,基本不再有存活的意义。
刘富说多老算是老啊?
景班长说天鹅寿命在25岁左右,你说它老不老。
刘富说可它正活着哪。
景班长说我们养这么一只老天鹅所要花费的成本你想过没有?
刘富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天鹅馆的,只记得他摔了饭碗。当他发动车子时,才觉出从脚趾缝传来一阵阵钝痛,像被长了锈的锯子在割锯。刘富的整个脑袋顿时轰鸣起来。他没有想到,这只麻烦了他几个月的天鹅,竟会让他的心有那么大的说不出的难受。该怨谁呢,他想不清楚。回到家又怎么向女儿交代呢,他更想不清楚。这时从后排座上传出一阵咳嗽声,刘富心里一惊:这不是我那咳嗽天鹅吗?他的脖子僵直着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那咳嗽声便消失了。但咳嗽声没有消失,只是由“咳、咳、咳”变成了“吭、吭、吭”,像是怕人不耐烦捂住了嘴。刘富迟疑地扭转头,他看见了歪坐在那里不急不火的香改。
刘富真的记不起香改还在车上等着他。他原本想着在离婚前给香改治好咳嗽的。是啊,咳嗽,刘富曾经那么厌恶咳嗽声,每当女人和鹅同时在院子里咳嗽起来,他就觉得他的生活纷杂、烦乱,很没有成色。可就在刚才,当他听见后排座上突然响起的咳嗽声时,竟意外地有了几分失而复得般的踏实感。
④刘富发动了“奇瑞”一心想要快些离开。他没有在医院门前停车,也许他是想,要是从今往后给香改治咳嗽还有的是时间,他又为什么非在今天不可呢?也许他是想,眼下回家才最是要紧。他记起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年已经不远了。
(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家拥有让词语复活的能力。词语有其基本用法和固定语意。一些词沉积在历史中,沉积在我们的记忆里,仿佛已经睡去。或许已经黯淡了,但经过作家的打磨会焕发光泽,即刷新日常词语,赋予词语新意义。
词语也能“创造”新世界。小说由一个深有意味的词语出发,对词语另一些意义进行解释和拓展,进而引领我们重新认识一种生活真相或精神理念。
比如弋舟的《化学》。“化学”已经是我们今天的常用词了,它有基本用法和固定语意。小说主人公是小有成就的化学家,“化学”不只是她的知识背景,也是她认识世界的抓手。这位刚刚离异的女性要开始她的新生活了。一个独自跑步的夜晚,她看到了年轻女孩子们的另一种情感生活,这促使她思索何为化学反应:“俨然是一场化学反应,她知道新的物质产生了,依据化学键理论,就是说,旧键已经断裂,新键已经生成。”在此处,化学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化学”有了不同,也就是说,在这里,“化学”已经不再是“化学”,它还象征着一种精神意义上的裂变。
(摘选自张莉《小说家拥有让词语复活的能力》,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富收到天鹅后很不耐烦,觉得它是个“麻烦”,直接导致他把天鹅送去动物园。
B.天鹅因年老被动物园宰杀,刘富愤怒摔碗,表明他无法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C.天鹅的死让刘富察觉到生活本身就具“成色”,于是对香改的咳嗽有了更多耐心。
D.离开天鹅馆的刘富呈现出惊惧恍惚的神情举止,最主要的原因是无法向女儿交代。
7.下列对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用“天鹅问好”“香改比赛”等诙谐的语言描绘出刘富眼中纷乱的生活图景。
B.句子②天鹅脚蹼皴裂牵引着刘富脚的疼痛,喻指着动物与人的生命隐含深层的联系。
C.句子③通过刘富的视角匆促地呈现了开饭的过程,在叙事的留白中酝酿情节的高潮。
D.句子④“刘富发动车子想快些离开”表明他遇到问题喜欢逃避,暗示其懦弱与自私。
8.结合文本二,简要分析作者如何让“咳嗽”一词在小说中“复活”。(4分)
9.情节反转打破常规,增添小说的戏剧效果。“天鹅被宰杀”构成情节反转,结合小说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樊绍述既卒且葬,愈将铭之,从其家求书,得书号《魁纪公》者三十卷,曰《樊子》者又三十卷,《春秋集传》十五卷,表、笺、状、策、书、序、传、记、纪、志、说、论、今文、赞、铭凡二百九十一篇,道路所遇及器物门里杂铭二百二十,赋十,诗七百又十九。曰: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必出入仁义,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然而不烦于绳削而自合也。呜呼!绍述于斯术,其可谓至于斯极者矣。生而其家贵富,长而不有其藏一钱妻子告不足顾且笑曰我道盖是也。皆应曰:“然。”无不意满。尝以金部郎中告哀南方,还言某帅不治,罢之,以此出为绵州刺史。一年,征拜左司郎中,又出刺绛州。绵、绛之人至今皆曰:“于我有德。”以为谏议大夫,命且下,遂病以卒,年若干。绍述讳宗师。父讳泽,尝帅襄阳、江陵,官至右仆射,赠某官。祖某官,讳泳。自祖及绍述三世,皆以军谋堪将帅策上第以进。绍述无所不学,于辞于声天得也。铭曰: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寥寥久哉莫觉属,神徂圣伏道绝塞。既极乃通发绍述,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节选自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材料二: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长而不有A其藏一钱B妻子告C不足D顾E且笑F曰G我道H盖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一共、总共,与《项脊轩志》“轩凡四遭火”中的“凡”意思相同。
B.具,齐备,与《陈情表》“臣具以表闻”的“具”意思相同。
C.绳削,“绳”指取直的墨线,“绳削”指“弹墨、斧削”,引申为“修改”。
D.靡,倾倒,与《屈原列传》“靡不毕见”中的“靡”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详细罗列了樊绍述的各类著作,表明其文章成就之大,也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作者的创作主张。
B.樊绍述以金部郎中身份到南方传告哀讯,回京谈及某帅治理不善,因而某帅被罢官,出京做了绵州刺史。
C.苏轼从文、道、忠、勇四个方面盛赞了韩愈的道德文章,认为他一改东汉以来文坛的陈弊,可谓浩然独存。
D.材料一有述有评,寓评于述,内容详实;材料二以评为主,除表达对逝者的崇敬外,也不乏对现实的评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樊绍述既卒且葬,愈将铭之,从其家求书。
(2)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1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韩愈对文章创作的主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①
刘克庄
束缊②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刘克庄被贬广东,挚友王迈(字实之)来饯行,之前刘克庄因诗文或政治立场三次被贬。②束缊:把乱麻捆扎做成的火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束缊宵行”一句,写出手举麻绳火把照路,连夜赶路十里多的艰苦情状。
B.“挑得诗囊,抛了衣囊”两句,以“挑”与“抛”的选择,突显书生清高品格。
C.“马蹄僵”一句,以马的僵冷暗示行人天寒夜行之难,为写朋友相送的情谊做铺垫。
D.“酒酣耳热”句写与朋友畅谈文章而不话别,表现作者不愿直面离愁的刻意回避。
16.词作的下片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描绘宾客尽是文人雅士、贤德之人,《兰亭集序》中表达类似意思的句子:“ ▲ , ▲ 。”
(2)陶渊明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李清照的居所“归来堂”就取自《<归去来兮辞>并序》,她的号“易安居士”也取自这篇辞中的“ ▲ , ▲ ”两句。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提出振聋发聩之问:“ ▲ , ▲ ,可乎?”意在强调实践出真知。
(4)鸥鸟常生活在水边,仪态闲雅,与人亲善。古典诗词中常用“鸥”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自由自在、闲适惬意等志趣,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曾几何时,“养生”一词还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在最近的几年里,(甲)。
按理说,年轻人应当是 A 的,但现实却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当下的年轻人变得越发“脆皮”,许多疾病的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下的年轻人掀起了一股“朋克养生”的热潮。(乙),前半截代表“摇滚自由”,后半截却意味着“努力自救”。“熬夜敷面膜”“蹦迪戴护膝”……这代年轻人的养生模式堪称矛盾的集合体。他们挣扎在放纵与自律之间,尽管口口声声称自己追求健康,但却经常通宵熬夜、暴饮暴食。一方面,他们想尽办法来创造各式各样的身体保养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却在行动上与养生 B ,疯狂地追求无序的、零乱的以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
但是,健康不是“数学题”,一正一负可以相互抵消。肆意伤害身体后再进行补救,无异于江心补漏。营养专家冯长艳说:“这样养生对健康并没有好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有人认为,这种“边耗边补”的养生模式聊胜于无,至少比什么都不做好吧?殊不知,一边“朋克”一边“养生”等于反复折腾自己的身体。若长此以往,有“养生”做“朋克”的遮羞布,可能会让人更加肆无忌惮地“朋克”,到头来伤害的还是自己的健康。
其实,①“朋克养生”悄然流行,②折射出年轻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和担忧。③自身健康是每个人的第一责任人。④如何应对压力和焦虑、如何进行健康管理,⑤是每个年轻人都要学习的必修课。⑥年轻人只要对生命足够敬畏,⑦保持规律节制的生活习惯,⑧才能朋克半生仍少年。
18.当下的一些文章存在滥用引号的现象。请从下面例句中任选两句,判断该句使用引号是否必要,并说明理由。(4分)
例1:当下的年轻人变得越发“脆皮”
例2:健康不是“数学题”
例3:这种“边耗边补”的养生模式聊胜于无
例(▲): ▲
例(▲): ▲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字。(4分)
21.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
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熬夜敷面膜”“蹦迪戴护膝”两组短语在句中很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分析其表现力
如何产生。(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我们常以一个人已取得的成就评判他的价值。但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价值,
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的追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C
2.B
3.B
4.①利用数字社交扩大朋友圈。 ②数字社交要有度,避免沉迷。
③数字社交要与真实社交结合。④数字社交也要追求互动共情。
(每点1分,共4分,有其它表述合理者酌情给分)
5.①“海内存知己”反映两人无论是否分隔两地,心灵皆可以相通,属于心灵同场;②“天涯若比邻”则体现身体异场的两人通过心灵同场,实现了互动共情(或:避免了孤独与隔离)。(每点3分,共6分,大意相近即可,有其它表述合理者酌情给分)
6.C
7.D
8.①赋予“咳嗽”新含义。原指生理反应,在小说中既指天鹅的叫声,又明示香改的疾病,更暗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一词多义,超越常规用法。
②从天鹅咳嗽的故事拓展到作者对生活问题的思考。天鹅的“咳嗽”与香改的咳嗽相互映照,使刘富最终领悟生命的脆弱与处理问题的正确方式。以小见大,一个普通词语勾连起动物命运与婚姻关系,深化对生命与爱的思考。(每点2分,每点答出文本二对“词语复活”的阐述即“赋予词语新含义”“用词语创造更深意味的新世界”的意思可分别得1分,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咳嗽”进行分析阐释可分别得2分。)
9.①使情节跌宕,出人意料:天鹅作为保护动物被送往动物园本是为了救助最后却被宰杀,打破“救助成功”的预设期待,增加荒诞感。
②为小说结尾的反转合理化埋下伏笔:天鹅被宰一事的冲击让刘富听到妻子的咳嗽不再感到厌烦而是失而复得的踏实,最终促使刘富做出打消离婚、珍惜当下的决定。
③深化小说的批判主题:用天鹅的死亡映射功利主义下对鲜活生命的淡漠和人性中善良品质的缺失。
④突破普通人庸碌世俗的扁平形象,使其丰富立体:天鹅被宰直接引发刘富的应激情绪,从暴怒摔碗到莫名钝痛、心绪混乱,刻画了刘富质朴善良、自省慎思、细腻敏感的心灵世界。
(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就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DG
(句意:他长大后却不要家中财库里的一文钱。妻子儿女告诉他说钱不够用,他望着他们笑着说:“我为人大概就像这个样子。”“不有其藏一钱”是动宾结构,其后B处断开;“妻子告不足”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D处断开;“曰”为断句标志,其后G处断开。)
11.B(臣具以表闻”的“具”是“全、都”的意思。)
12.B(“因而某帅被罢官,出京做了绵州刺史”错,原文说的是樊绍述出京做了绵州刺史。故选B。)
13.(1)樊绍述逝世以后,将要埋葬,我准备给他写一篇墓志铭,从他家里求取书籍。(①“卒”,死亡、逝世;②“且”,将要;③“铭”,撰写墓志铭。以上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2)曾经(人们)议论过天和人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坏事不敢做,只有天不容许人作假。(①“辨”,区别;②“以谓”,以为,认为;③“惟”,只,只有。以上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要有独创性。②要承载仁义道德。③要文从字顺。(答“勤于修改”“需要认真修改使其自然畅达”可给分,“不过度修改文章”亦可给分,因为“不烦于”可以理解为“不需麻烦”,也可以理解为“不嫌麻烦”。)
15.D(D项“表达作者不想直面离愁而刻意回避”错误。酒宴上词人与友人把酒畅谈写意趣相投、兴之所至的豪兴,且整首词有写别离而不是写离愁,词人写被贬路上之苦、写情谊之深、写疏狂之豪,并没有“不想直面离愁”而刻意回避离愁。)
16.①刻画了不受拘束、纵情任性、慷慨激昂的狂士形象。②正面描写刻画人物,以“酒酣耳热说文章”“推倒胡床”等动作行为和不怕被笑“疏”“狂”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英豪气质;③侧面描写刻画(衬托)人物形象,以“旁观拍手笑疏狂”的他者的表现,从侧面刻画人物不受拘束、纵情任性的形象特征。(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如运用夸张、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惊倒邻墙”“推倒胡床”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纵情任性;借旁观者“拍手笑疏狂”来衬托人物的雄放恣肆。)
17.(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4)示例一: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示例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示例三:海上轻鸥何处寻?烟波万里信浮沉(陆游《鸥》);
示例四: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李白《古风·摇裔双白鸥》)
18.例1:有必要,该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表示当下年轻人身体的脆弱、孱弱。
例2:没必要,该处没有表示特殊含义(直接引语、强调)意义,“数学题”只是作为“健康”的比较对象,没必要使用引号。
例3:有必要,该处引号表示强调,强调了“朋克养生”的特点,即“一边损耗身体,一边补救身体”。
(共4分。一个例句2分,两个例句4分;例1与例3,引号的用法1分,作用1分,仅判断不给分;例2,判断“没必要”1分,阐述到“该处没有表示特殊含义(直接引语、强调)
意义”1分或“数学题只是作为比较对象”等语意解释1分。)
19.A.生龙活虎\朝气蓬勃\身强力壮(形容身体好或活力满满的成语即可)
B.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20.甲:年轻人也开始加入了养生的行列
乙:将“朋克养生”拆开看
(共4分。甲句,“年轻人”1分,“养生”1分;乙句,“朋克养生”1分,“拆开”1分。)
21.③将“自身健康”与“每个人”互换位置;
⑥“只要”改为“只有”;(或⑧:“才能”改为“就能”)
(共4分。序号正确1分,修改正确1分。)
22.①短语内部词意矛盾,形成反差,“敷面膜”“戴护膝”是身体保养的方法,“熬夜”“蹦迪”却会损害健康,凸显了年轻人养身模式的自相矛盾;②列举年轻人“朋克养生”的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让“朋克养生”概念更具体可感;③“熬夜敷面膜”“蹦迪戴护膝”两个短语并列,对称结构,使行文声韵和谐、节奏分明。(共4分,每点2分,答到任意两点满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樊绍述逝世以后,将要埋葬,我准备给他写一篇墓志铭,从他家里求取书籍,得到他所著的《魁纪公》三十卷,书名题为《樊子》的又有三十卷,《春秋集传》十五卷,表、笺、状、策、书、序、传、记、纪、志、说、论、今文、赞、铭共有二百九十一篇,路上所见和各种器物门里所写的铭文二百二十篇,赋十篇,诗七百一十九首,我说:真多啊,古代从来没有人写这么多的,然而文词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创作,没有袭用前人一言一句,这又是多么难哪!文章内容一定出于仁义道德,内容丰富如同滋生蓄养的生物,万物一定齐备其中,如同大海与天地一样包容承载一切,文笔纵横奔放,肆意而为,没有什么不纳入和记录的,这样之后不以修改文章为麻烦从而使文意自然合乎法度。唉呀!樊绍述对于这种写作的方法,真可以说是到了那极点了啊。绍述出生时,樊家地位显贵,家中殷富,他长大后却不要家中财库里的一文钱。妻子儿女告诉他说钱不够用,他望着他们笑着说:“我为人大概就像这个样子。”妻儿们都回答说:“好。”没有不满意的。绍述曾经凭借金部郎中的身份到南方传告宪宗皇帝逝世的哀讯,回京后,说某帅把地方治理得不好,被罢免了金部郎中的官职,因为这出京去做绵州刺史。一年以后,他被朝廷征召任命为左司郎中,又出京担任绛州刺史。绵州、绛州的人民到现在都说:“樊使君对我们是有恩惠的。”后来朝廷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任命将要下来时,他却因病去世了,死时年纪若干。绍述名宗师。父亲名泽,曾经在襄阳、江陵任过节度使,官至右仆射,死后赠某官。他的祖父做过某官,名泳。从祖父到绍述,三代人都是通过参加军谋将帅科的考试获得上等名次而进入仕途的。绍述没有什么不学习的,在文章和音乐方面,是有天赋的。铭文说:只有古人写文章文辞都由自己创造出来,后来的人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就只好剽窃,后人都指着前人的作品公然袭用,从东汉到今天都一样。很久没有人感到要继承古人的做法,一些神圣的人物要么已经消逝了,要么隐伏不出,古人的作文之道已经被阻塞住了。阻塞到极点就会出现通达,这样才产生了樊绍述。在他的笔下,文字通顺妥帖,一个个字都各称其职。有想求得古人作文之道的,就可照绍述这条道路前进。
材料二:
自东汉以来,道德丧失,文风败坏,异端邪说一起兴起,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这些宰相辅佐,都不能挽救。惟独韩文公崛起于平民,谈笑着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道德和文风又回到正道,大概到现在有三百年了。他在八代文坛凋敝的基础上重振了文风,他宣扬的道义挽救了天下人的沉迷,他的忠心触发了皇帝的愤怒,他的勇气折服了三军统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并列,关系文坛盛衰,浩然独存的伟大人物吗?曾经人们议论过天和人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坏事不敢做,只有天不容许人作假。智慧可以欺骗王公,却不可以欺骗小猪和鱼;实力可以得到天下,却不可以得到一人之心。所以,韩公的一片真诚,能够拨开衡山的乌云,却不能挽回唐宪宗的迷惑;能够驯服鳄鱼的残暴,却不能消除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南海的人民中得到信任,建庙祭祀,世代相传,却不能使自己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安身。大概韩公能宣扬的是天道,他不能改变的是人事啊。
23.略
【写作要求】45分切入。
1.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参照202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题意 评分等级 文章特征
符合题意 一类文 54-60分 A.紧扣主题,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B.写作重点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充实,感悟深刻,表达精彩,亮点突出。C.文体特征鲜明。
二类文 48-53分 A.扣住了主题,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B.写作重点较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较充实,感悟较深刻,表达流畅,有一些亮点。C.文体特征鲜明。
三类文 42-47分 A.围绕主题写作,体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感悟。B.写作重点不够突出,感悟不够深刻,内容不够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平淡,逻辑性一般。C.文体特征不够鲜明。
基本符合题意 四类文 36-41分 A.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感悟,扣题不紧。B.写作重点不突出,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言不流畅,逻辑混乱。C.文体特征不鲜明。
偏离题意 五类文 35分及以下 A.部分偏离题意的,酌情给分(21-35分)。B.完全离题的,酌情给分(0-20分)。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没有文体意识,仅选取材料、写作任务或写作要求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
【补充说明】
缺标题,扣2分。
字数600字以上但不足800字的,分两种情况:如果结构完整,每少50字扣1分;如果结构不完整,每少100字扣10分。600-400字的文章,无论结构是否完整,不超过25分;
400-200字不超过10分;200字以下不超过5分。
错别字每3个扣1分,相同错别字不重复扣分,最多扣3分。
标点使用错误的,酌情扣分。
若写书信、演讲稿等应用文体,格式不合要求相应扣分,最多扣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