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练习一、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人民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其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认清中国革命对象与动力②立足国情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坚持党的领导③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凝聚革命力量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指导革命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使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③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④实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中国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决定这一历史任务的因素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②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并成为人民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主心骨③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近代中国产业工人已成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决定力量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2025年是五四运动106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它促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创建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广大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材料说明( )①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③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听党话挺膺担当建新功④爱国的中国青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创造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下列对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②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转盛,迎来了民族资产阶级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③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导致了这一变化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得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方向,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再属于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阶段,绝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由此可见( )①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需要资产阶级的参与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我国伟大社会革命的起始阶段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④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衔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艰苦探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取得胜利的两大武器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②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③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和必然趋势④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毛泽东指出:“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这是和任何革命的三民主义者不相同的。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由此可见(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将使中国成为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要分为两个步骤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合二为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②民族资产阶级难以承担民主革命的使命 ③无产阶级牢牢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为准备党的八大的召开和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6年2月至4月,毛泽东分别听取了国务院35个部委关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汇报,逐渐形成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论十大关系》。他明确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意味着( )A.党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B.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思路逐步清晰起来C.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D.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1.为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953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提出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强调在小农经济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业,要用具体的实际的榜样说服农民。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自然选择B.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C.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农民自愿这一基本原则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2.1954年,上海大中华橡胶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试点企业,通过“四马分肥”政策(国家税收34%、企业公积金30%、职工福利15%、资方股息21%)实现平稳过渡。资方保留管理职务,并参与制订生产计划。这一试点被称为“社会主义改造的上海经验”。据此可知,当时( )①上海用颠覆式方略推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②我国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③对私有制的改造如火如荼,全国各地正加速推进④我国正推进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B.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C.新中国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D.人民一旦掌握自己的命运,会迸发出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14.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理想。早在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曾指出: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表明( )①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这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②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首先必须取得中国革命胜利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党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④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某校时事小组举行一场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的主题探究活动,引领同学们回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 ③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④我国建立起独立的、全门类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③是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主心骨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2023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4周年。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伟大事件”。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1)结合材料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关知识分析其重大历史意义。(2)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材料二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 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化需要。(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所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3)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的依据是什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出生的那个年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已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A B B C A B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D B A D1.A【详解】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进行了深刻分析,从而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对象,①正确。②:《新民主主义论》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强调了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②正确。③: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通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清敌友以及《新民主主义论》阐述革命纲领,并没有直接体现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凝聚革命力量,③不符合题意。④:题干仅仅提及了毛泽东的两篇著作以及其中关于革命对象、动力和纲领的内容,并没有完整地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这一过程并指导革命实践,④表述不准确。故本题选A。2.B【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而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错误。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正确。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③正确。④:1956 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并非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实现的,④错误。故本题选B。3.A【详解】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正确。②: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就存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是后来推动历史任务实现的关键力量,但题干问的是“决定历史任务”的因素,而非完成的领导力量,②错误。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直接决定了中国人民需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完成历史任务,③正确。④:近代产业工人虽在五四运动后逐渐成为革命领导力量,但题干强调历史任务的“决定因素”,并非具体革命力量的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4.B【详解】①: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①说法错误。②: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它促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创建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②符合题意。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广大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这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听党话挺膺担当建新功,③符合题意。④:爱国的中国青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创造力量,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B【详解】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封建制度仍然存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①正确。②: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从此由盛转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②错误。③:西方列强的侵略是外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落后是内因,两者共同导致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③正确。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十月革命(1917年)后,与鸦片战争导致社会性质变化的直接关联不成立;“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失败后的结论,④错误。故本题选B。6.C【详解】①:“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说明我国当时的革命需要资产阶级的参与,①错误。②④: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我国伟大社会革命的起始阶段,也说明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衔接,②④正确。③: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③错误。故本题选C。7.A【详解】①: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①说法正确。②: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正确革命道路,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②说法正确。③: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说法错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8.B【详解】①:材料中“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将使中国成为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①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没有强调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原因,②不选。③:只有上篇(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好,下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说明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符合题意。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阶段的任务,才能完成下一个革命,不能合二为一,④错误。故本题选B。9.B【详解】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是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根本依据。基于这一特殊国情,中国革命不能一蹴而就进入社会主义,而要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社会形态,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①正确。②:民族资产阶级难以承担民主革命的使命,主要说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无产阶级来领导,但这并非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主要判断依据,②排除。③:无产阶级牢牢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中国革命必然要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准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所以这是判断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重要依据,③正确。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强调的是其在世界革命中的属性和地位,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大,不是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④排除。故本题选B。10.B【详解】B:“逐渐形成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论十大关系》”“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说明了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思路逐步清晰起来,B符合题意。A:材料强调党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形成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论十大关系》),没有强调提供“物质基础”,A不符合题意。C:“第一次结合”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而《论十大关系》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第二次结合”探索。C不符合题意。D: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1.C【详解】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后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基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出的选择,并非自然发生,A错误。B:1953 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此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同步进行,不能说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实际上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且在当时工业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尚未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坚实基础,B错误。C:材料中“要用具体的实际的榜样说服农民”,体现了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时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强迫,即必须始终坚持农民自愿这一基本原则,让农民在看到实际好处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自愿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C正确。D: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是仅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就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错误。故本题选C。12.D【详解】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采取和平赎买等方式,并非 “颠覆方式”,①排除。②:上海大中华橡胶厂作为公私合营试点企业,通过相关政策实现平稳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②正确。③:1954年是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还未到全国加速推进公私合营(1955 年下半年起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的时候,“全国各地正加速推进” 表述不准确,③排除。④:当时我国正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正确。故本题选D。13.D【详解】A:题干强调的是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后会带来的变化,而不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人民有主心骨,该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A错误。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不是新中国的成立,B错误。C: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而不是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C错误。D:“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表明人民一旦掌握自己的命运,会迸发出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D正确。故本题选D。14.B【详解】①:从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体现出工业化对于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工业化发展,①正确。②:材料中未提及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与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先后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错误。④: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说明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④正确。故本题选B。15.A【详解】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①符合题意。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②符合题意。③:这一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现实不符,③不选。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不选。故本题选A。16.D【详解】②④: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不选。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③不选。股本挑选D。17.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伟大事件”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调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从辞旧的角度分析:联系彻底结束了三个历史,一个彻底废除,实现伟大飞跃。关键词②: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从迎新的角度分析:联系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关键词③: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从新中国成立世界意义的角度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8.(1)“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极大的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经历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辛探索,但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的后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分析】背景素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考点考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意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回答此类主观题,一般需要结合理论和材料进行回答。注意知识限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关知识,不要用错,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基本制度,推进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广泛深刻的变革→说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有效信息②: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奠定了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衰落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本题为简答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19.(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3)依据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分析】背景素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相关背景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所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需要学生通过分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解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可得出中国共产党所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可得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分别从国营、私营工商业、个体农业、国际形势等角度思考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的依据是什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可得出由国内的主要矛盾决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可运用近代中国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等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都以失败告终→可联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有效信息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有效信息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可联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有效信息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可联系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的成就及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