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2.第一部分满分15分,第二部分满分25分,满分4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5分)1.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出现重大进展,官方公布了许多全新出土的文化遗宝,古蜀文化再次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三星堆遗址大约相当于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3.隋朝和秦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说法正确的是A.都定都长安 B.都出现盛世局面C.都实现制度创新 D.都推行三省六部制4.某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众多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造纸术的改进 B.圆周率的计算 C.火药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5.“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材料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建立了中华民国C.传播了民主共和 D.改变了社会性质7.有学者认为“长征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长征之所以被称为“分界线”,是因为长征(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B.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C.开启了工农革命的道路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8.下图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在图中①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加入世贸组织(WTO)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上海浦东新区C.开放开发上海开放区;加入世贸组织(WTO)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开放开发内地9.2024年夏季奥运会将使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法国首都巴黎。一百零五年前,巴黎也曾经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此召开,并影响了此后数十年间的国际格局。对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盟国召开,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B.重新调整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C.会上决定由美、英、苏等国分区占领德国D.会上签订的和约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0.图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图。对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有( )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②2O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③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下降④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25分)11.(本题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摘编自邹纪万《秦汉史》材料二 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周以后,朝代更替,民族相争,但是商征服夏又继承夏,周征服商又继承商。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地理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疆域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材料三 在中华儿女开发和建设美好家园的长期奋斗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形成了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大一统”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影响下,中华民族追求疆域领土统一、推崇中央政府权威……历史一再证明,只要中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国家就能够强盛、安宁、稳定,人民就会幸福安康。——摘编自朱诚如《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摘编自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因素。(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应对西北边疆危机的举措。(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相关史实,阐述“要在中央”对“大一统”国家治理的作用。(4分)12.(本题10分)奋斗历程请完成:(1)任务一:确定主题。据时间轴为板报确定一个主题,并写出已示图片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2分)(2)任务二:选配插图。根据指示,从以下两幅地图中选择一幅作为插图,并简述该地图所示事件的个过程。(4分) 图A 图 B(3)任务三:撰写解说词。选取板报中两个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3分)13.(本题6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的相关知识,请你阅读下面的历史片段并深思。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巴黎公社。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D A A D A D D11.(1)历史意义:使“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2)因素:政治上的连续性;民族的交融;地理环境的影响。举措: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在新疆建省。(3)阐述:秦朝推行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巩固了大一统。汉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避免了分裂,使西汉王朝走向强盛。也可以列举其他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意义。12.(1)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事件:中共一大的召开(2)插图:图B过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达到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3)解说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13.题目: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激励了全球无产阶级的斗争。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还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斗争方向,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变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