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1. 该遗址因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在遗址堆积层中普遍发现了稻作物,稻壳、稻叶等不失原有外形,色泽鲜黄。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2.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漫画体现的措施是( )A. 施行盐铁专卖政策 B. 设立太学尊崇儒术C. 颁布实行“推恩令” D.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3. 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也有不少政权力图统一天下,因此是一个孕育新的统一的时期。这一时期五胡内迁,中原部分汉人避乱南下,初步开发了江南地区,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各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该时期是( )A. 商周时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辽宋夏金元时期4. 诗歌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与表中两首古诗所体现的社会变化相关的制度是( )“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 英俊(有才的人)沉下僚。” ——(魏晋)左思《咏史》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宋)汪洙《神童诗》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5.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夜市”各类小吃应有尽有,时令节气不同,热销食品也会有所不同,夏天最好卖的是荔枝膏等清凉小食,冬天最受欢迎的是野鸭肉等温热肉食。这体现了北宋时期( )A. 手工业的繁荣兴盛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 对外贸易兴旺发达 D. 都市生活繁华多彩6. 2005年,国务院批准以郑和首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 B. 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C. 郑和率领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D. 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7. 清朝统一全国后,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进行有效管理。下列关于清朝边疆治理的史实与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A.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标志着清朝在台湾建制B. 设置伊犁将军——清朝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的管辖C. 设置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D. 签订《尼布楚条约》——清朝加强对今天东南地区的管辖8.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 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B.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 促进中华民族意识空前觉醒9. 1911年春,梁启超游历台湾,途经日本于舟中作诗。其诗曰:“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急。”由此判断,这首诗感怀的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戊戌变法的失败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亥革命的爆发10. 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主张妇女解放,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如劝禁缠足、提倡文明婚礼等。由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 )A. 倡导文学革命 B.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 提倡实业救国 D. 引领了社会新风尚11. 前苏联元帅崔可夫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他们共同强调了( )A.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反侵略胜利 B.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C.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D. 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12. 1950年到1952年,广大农民分得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耕畜296万头、农具3944万件、房屋3795万间、粮食50多亿公斤。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13.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和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万隆会议的顺利进行得益于( )A.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4. 制作大事年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下表2反映了我国( )时间 事件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92年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08年 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2024年 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A. 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B.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 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D. 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15.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为实践该观点,伯里克利( )A. 扩大公民参政的民主权利 B. 制定了《十二铜表法》C. 创立了庄园法庭调解矛盾 D. 颁布《查士丁尼法典》16.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延揽翻译人才,将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译为阿拉伯文,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这体现了阿拉伯帝国( )A. 鼓励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B. 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C. 重视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 拥有辽阔的疆域面积17.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人们开始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加速了欧洲历史发展进程。材料主要强调文艺复兴( )A. 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B. 推动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C. 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D. 恢复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18. “第三等级的平民占人口的98%,虽然大家的经济地位相差悬殊,但他们都处于被统治地位,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和广大下层人民结成革命同盟,共同推动该国资产阶级革命向前发展。”材料表述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的结果 B.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C.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D. 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19. 1857年,密拉特军营枪声刺破殖民长夜,印度农民、土兵与王公在血与火中首次联合抗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点燃了民族解放的燎原星火。这场“大起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 )A. 玻利瓦尔 B. 卡德纳斯 C. 甘地 D. 章西女王20. “1917年革命的爆发,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开创了劳动者通过委员会直接掌握政权的先河。”据此可知,十月革命( )A.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 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残酷统治 D.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21. 美国内战前,“United State”作为复数名词指代联邦,内战后加了定冠词“the”强化单数属性,语法转型折射出联邦主权由分散向中央集权的历史嬗变。这一变化体现出南北战争( )A.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 加剧了南北矛盾22. “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化为钢铁熔炉,苏军死守每寸废墟,最终实现反包围,全歼德军第六集团军。此役终结德军东线攻势,战略主动权易手。”材料描述战役( )A.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 标志着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D. 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23.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脱离殖民统治独立,到60年代末,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持续发展( )A. 鼓舞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C. 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 促进了欧洲国家早期资本原始积累24. 二战后,美国计划以援助西欧为名,借美元渗透欧洲、排除共产党势力,争夺欧洲主导权,构建冷战霸权体系。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北约成立C.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 德国分裂25. 联合国成立以来,先后组织百余万人员开展维和行动。帮助各国实现独立、保护平民、增进人权贡献了力量,并创造条件促进难民和流离失所者返回家园。材料体现出联合国( )A. 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B. 制定了多边贸易协定C. 维护共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D. 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物述说历史】材料一图1 秦诏铜权铜权,高7厘米,底径5.2厘米,重250.2克。是秦统一国家度量衡的标准器物。为增大器物表面以载铭文,权身被设计为空心钟形。顶部微弧,呈伞盖状,鼻钮。其上铭文记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摘编自黄建强《大国重器:秦诏权权衡天下》【文创传承历史】材料二图2 鉴真大师像 (邮票) 图3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邮票) 图4 杜甫 (邮票)【科技赋能文明】材料三 文化原创力指的是一个民族或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元素和形式的能力。文化原创力源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和彰显,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原创的滋养,更离不开科技的赋能。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市场与口碑双重“神话”;宇树机器人扭着“赛博秧歌”登上春晚舞台;外国游客“中国游”邂逅首个“非遗版”中国春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有深刻的认知、高度的自信,才能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摘编自《人民日报》文章《让文化原创力竞相奔涌》2025年3月(1)根据材料一,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2和图3邮票中任选一张,仿照示例进行简要介绍。(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示例选择:杜甫(邮票)介绍:邮票上的人物为唐朝诗人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歌如“三吏”“三别”等,多反映了战争和政府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因此,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被称为“诗圣”。其忧国忧民精神影响东亚千年文脉,奠定中国诗歌的人文传统。(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原创力。27. 九年级(1)班同学聚焦“追寻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开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开辟中国特色民主革命之路】材料一 毛泽东诗词与革命著作(部分)①《论持久战》②《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材料二 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摘编自谷士欣《新中国峥嵘岁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材料三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1)结合所学知识,依次将材料一中诗词及著作的序号填入相对应的时期。时期 序号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______抗日战争时期 ______解放战争时期 ______(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及意义。(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对外开放历程中呈现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百年探索的成功经验。28.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构筑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邱少云 王进喜 焦裕禄材料二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30年来,工程全线共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并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背后是“一大堆人”付出的扎实努力。——摘编自郭海军《载人航天精神:逐梦太空的不竭动力》材料三主要事迹 时代精神云南省独龙江地区的脱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缩影,也是“精准扶贫+生态保护+民族团结”模式的成功实践。截止2020年,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脱贫攻坚精神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按手印、立战书、主动请缨,做好准备随时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战斗中。2020年9月23日中宣部授予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中部战区总医院战“疫”党员突击队,辽宁、上海、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等10个英雄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抗疫精神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120字)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格局,欧洲贸易中心开始从地中海向大西洋转移,亚洲被拉入欧洲人组织的新贸易网络中。随着全球商路的深化,来自东方的奢侈品传入西欧;来自美洲的各种作物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特许贸易公司成立,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摘编自李新宽《全球商路的开辟与世界发展格局的演变》材料二 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节省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后来人们把解决了工业化核心问题的瓦特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摘自郭勤贵《危机:1520——2021》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闸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电力时代”。电力的应用是继蒸汽机之后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机器、科学和创造发明,使生产社会化程度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极大提高,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材料三 作为世贸组织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世贸组织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发展,支持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推动世贸组织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摘编自《人民日报: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辟西欧到美洲航线的航海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呈现出的新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技术革命”的共同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认识。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B【22题答案】【答案】B【23题答案】【答案】C【24题答案】【答案】C【25题答案】【答案】D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信息:秦朝统一度量衡;秦权为空心钟形,顶部有鼻钮;铭文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皇帝;铜权是秦朝标准度量器物。(2)示例1:选择鉴真大师像(邮票)介绍:邮票人物为唐代高僧鉴真。他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经、医药、建筑等技术。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日本佛教律宗尊其为始祖,其事迹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影响力。示例2:选择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邮票)介绍:邮票反映文成公主入藏史实。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中原技术与文化。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汉藏友好的基础,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3)继承传统: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如秦权体现的国家统一精神;科技赋能: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文化形式,如电影、机器人表演;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推动非遗等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27题答案】【答案】(1) ①.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③ ②. 抗日战争时期:① ③. 解放战争时期:②(2)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3)特点:从沿海到内地逐步扩展;点线面结合(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主动开放与国际合作结合(加入WTO、“一带一路”)。(4)经验: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如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勇于创新(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趋势(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28题答案】【答案】题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抗美援朝时期,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体现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进喜“铁人”精神、焦裕禄“亲民爱民”精神,展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质。新时代,载人航天工程凝聚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带动多领域技术突破。脱贫攻坚精神和抗疫精神则彰显了党团结人民、共克时艰的决心。这些精神一脉相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29题答案】【答案】(1)航海家:哥伦布;新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大西洋);亚洲纳入全球贸易网络;商品种类增多(东方奢侈品、美洲作物传播);出现新型贸易组织(特许公司、证券交易所)。(2)共同意义:推动生产力飞跃(蒸汽机、电力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发展;加速全球化进程(世界联系加强)。(3)认识:全球经济发展是动态演进过程(新航路开辟奠定基础,工业革命推动深化);科技是核心驱动力(两次技术革命改变经济格局);应坚持开放合作(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包容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