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0讲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复习目标] 1.提升应用物质的转化及条件控制、分离提纯操作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形成资源综合利用、物能充分利用的意识。1.常考无机化工流程的呈现形式2.读图要领(1)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反应物),出去的是含产品中元素的物质(流程方向)、副产物或杂质(支线方向)。(2)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3.流程图中主要环节的分析(1)原料的预处理①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等。水浸 与水接触发生反应或溶解浸出 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酸浸 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浸出率 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②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③审题时要“瞻前顾后”,注意物质性质及反应原理的前后联系。(2)核心反应——陌生方程式的书写①氧化还原反应:熟练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产物,并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②非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物质性质和反应实际判断产物。(3)常用的分离方法①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者抽滤等方法。②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③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从溶液中提取NaCl。④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等。⑤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⑥冷却法:利用气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平衡混合气体中的NH3。一、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效率1.[2023·辽宁,16(1)]用硫酸浸取镍钴矿时,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为 (答出一条即可)。2.[2023·广东,18(4)②]从处理后的矿石硝酸浸取液(含Ni2+、Co2+、Al3+、Mg2+)中,利用氨浸工艺可提取Ni、Co,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部分工艺流程如下:(NH4)2CO3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从而提高了Ni、Co的浸取速率,其原因是 。 3.向金属Bi中加入稀HNO3酸浸,过程中分次加入稀HNO3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其原理是 。 二、结晶与分离提纯操作应用4.[2019·全国卷Ⅰ,27(4)]由硫酸铁与硫酸铵的混合溶液,通过 操作,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5.[2021·湖南,15(1)]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并测定产品中少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过程如下:已知:(i)当温度超过35 ℃时,NH4HCO3开始分解。(ii)相关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g/100 g H2O)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NH4HCO3 11.9 15.8 21.0 27.0NaHCO3 6.9 8.2 9.6 11.1 12.7 14.5 16.4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晶体A的化学式为 ,晶体A能够析出的原因是 。 6.[2022·福建,11(3)]以某电厂的粉煤灰为原料(主要含SiO2、Al2O3和CaO等)提铝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沉铝”时,体系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加入K2SO4沉铝的目的是 , “沉铝”的最佳方案为 。 7.[2022·湖北,18(3)]某兴趣小组取盐湖水进行浓缩和初步除杂后,得到浓缩卤水(含有Na+、Li+、Cl-和少量Mg2+、Ca2+),通过制备碳酸锂来提取锂的部分流程如下图,已知“滤液2”中含有的离子为Na+、Li+、Cl-和OH-。为提高Li2CO3的析出量和纯度,“操作A”依次为 、 、洗涤。 三、沉淀金属离子和除杂条件分析8.[2021·全国乙卷,26(2)]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开始沉淀的pH 2.2 3.5 9.5 12.4沉淀完全(c=1.0×10-5 mol·L-1)的pH 3.2 4.7 11.1 13.8“水浸”后“滤液”的pH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 。 9.[2020·北京,18(2)]由硫酸浸出的Mn2+溶出液(含Mn2+、Fe2+、Al3+、Fe3+、H+等)经纯化得Mn2+纯化液。已知:MnO2的氧化性与溶液pH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Fe3+ Al3+ Mn2+ Fe2+开始沉淀时 1.5 3.4 5.8 6.3完全沉淀时 2.8 4.7 7.8 8.3纯化时先加入MnO2,后加入NH3·H2O,调溶液pH≈5,说明试剂加入顺序及调节pH的原因: 。 四、温度控制分析10.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 30 35 40 45 50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分析40 ℃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 11.[2021·福建,11(1)(2)(5)]四钼酸铵是钼深加工的重要中间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一种以钼精矿(主要含MoS2,还有Cu、Fe的化合物及SiO2等)为原料制备四钼酸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产生的气体用 吸收后可制取氮肥。 (2)“浸出”时,MoO3转化为Mo。提高单位时间内钼浸出率的措施有 (任写两种)。 温度对90 min内钼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当浸出温度超过80 ℃后,钼的浸出率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水大量蒸发,导致 。 (5)“沉淀”时,加入NH4NO3的目的是 。 五、信息的提取与加工12.[2022·湖南,17(3)(4)]以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含少量V、Si和Al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降温收尘”后,粗TiCl4中含有的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 TiCl4 VOCl3 SiCl4 AlCl3沸点/℃ 136 127 57 180回答下列问题:(3)“除钒”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除硅、铝”过程中,分离TiCl4中含Si、Al杂质的方法是 。 (4)“除钒”和“除硅、铝”的顺序 (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 。 答案精析提升关键能力1.将镍钴矿粉碎(或浸取时搅拌或适当升高温度)2.减少胶状物质对镍、钴氢氧化物的包裹,增加了滤泥与氨性溶液的接触面积3.减少稀HNO3的用量,降低反应剧烈程度,使HNO3充分反应,防止挥发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NaHCO3 在30~35 ℃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答案合理即可)6.使更多的铝元素转化为晶体析出,同时保证晶体纯度 加热溶解再冷却结晶7.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8.Fe3+、Al3+、Mg2+9.先加MnO2,可利用溶液的酸性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再加NH3·H2O调溶液pH≈5,将Fe3+和Al3+沉淀除去10.低于40 ℃ 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率下降11.(1)氨水 (2)适当升温、搅拌、增加Na2CO3用量、增大Na2CO3浓度等 Na2MoO4晶体析出,混入浸渣 (5)提供N,使Mo充分转化为沉淀析出12.(3)3VOCl3+Al3VOCl2+AlCl3 蒸馏 (4)不能 若先“除硅、铝”再“除钒”,“除钒”时需要加入Al,又引入Al杂质(共66张PPT)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 第60讲无机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复习目标1.提升应用物质的转化及条件控制、分离提纯操作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形成资源综合利用、物能充分利用的意识。1.常考无机化工流程的呈现形式整合必备知识2.读图要领(1)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反应物),出去的是含产品中元素的物质(流程方向)、副产物或杂质(支线方向)。(2)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3.流程图中主要环节的分析(1)原料的预处理①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等。水浸 与水接触发生反应或溶解浸出 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酸浸 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浸出率 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②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③审题时要“瞻前顾后”,注意物质性质及反应原理的前后联系。(2)核心反应——陌生方程式的书写①氧化还原反应:熟练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产物,并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②非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物质性质和反应实际判断产物。(3)常用的分离方法①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者抽滤等方法。②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③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从溶液中提取NaCl。④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等。⑤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⑥冷却法:利用气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平衡混合气体中的NH3。一、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效率1.[2023·辽宁,16(1)]用硫酸浸取镍钴矿时,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为 (答出一条即可)。 提升关键能力将镍钴矿粉碎(或浸取时搅拌或适当升高温度)2.[2023·广东,18(4)②]从处理后的矿石硝酸浸取液(含Ni2+、Co2+、Al3+、Mg2+)中,利用氨浸工艺可提取Ni、Co,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部分工艺流程如下:(NH4)2CO3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从而提高了Ni、Co的浸取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减少胶状物质对镍、钴氢氧化物的包裹,增加了滤泥与氨性溶液的接触面积3.向金属Bi中加入稀HNO3酸浸,过程中分次加入稀HNO3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减少稀HNO3的用量,降低反应剧烈程度,使HNO3充分反应,防止挥发强调分次加入对反应的影响:①控制用量,防止过量发生副反应;②降低反应剧烈程度;③防止放热反应温度过高,造成副反应的发生,以及物质的挥发、分解。二、结晶与分离提纯操作应用4.[2019·全国卷Ⅰ,27(4)]由硫酸铁与硫酸铵的混合溶液,通过_________ 操作,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2021·湖南,15(1)]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并测定产品中少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过程如下:已知:(i)当温度超过35 ℃时,NH4HCO3开始分解。(ii)相关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g/100 g H2O)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NH4HCO3 11.9 15.8 21.0 27.0 NaHCO3 6.9 8.2 9.6 11.1 12.7 14.5 16.4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晶体A的化学式为 ,晶体A能够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NaHCO3在30~35 ℃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答案合理即可)6.[2022·福建,11(3)]以某电厂的粉煤灰为原料(主要含SiO2、Al2O3和CaO等)提铝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右:“沉铝”时,体系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加入K2SO4沉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铝”的最佳方案为_______ 。 多的铝元素转化为晶体析出,同时保证晶体纯度使更加热溶解再冷却结晶根据“沉铝”体系中低温下KAl(SO4)2·12H2O溶解度最小,更容易析出,加入K2SO4沉铝的目的是使更多的铝元素转化为KAl(SO4)2·12H2O析出,同时保证晶体纯度;KAl(SO4)2·12H2O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沉铝”的最佳方案为加热溶解再冷却结晶。7.[2022·湖北,18(3)]某兴趣小组取盐湖水进行浓缩和初步除杂后,得到浓缩卤水(含有Na+、Li+、Cl-和少量Mg2+、Ca2+),通过制备碳酸锂来提取锂的部分流程如下图,已知“滤液2”中含有的离子为Na+、Li+、Cl-和OH-。为提高Li2CO3的析出量和纯度,“操作A”依次为 、______ 、洗涤。 蒸发浓缩趁热过滤由Li2C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升高,Li2CO3的溶解度降低,所以为提高Li2CO3的析出量和纯度,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析出并过滤得到沉淀,即操作A依次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三、沉淀金属离子和除杂条件分析8.[2021·全国乙卷,26(2)]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图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开始沉淀的pH 2.2 3.5 9.5 12.4沉淀完全(c=1.0×10-5 mol·L-1)的pH 3.2 4.7 11.1 13.8“水浸”后“滤液”的pH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 。 Fe3+、Al3+、Mg2+9.[2020·北京,18(2)]由硫酸浸出的Mn2+溶出液(含Mn2+、Fe2+、Al3+、Fe3+、H+等)经纯化得Mn2+纯化液。已知:MnO2的氧化性与溶液pH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 Fe3+ Al3+ Mn2+ Fe2+开始沉淀时 1.5 3.4 5.8 6.3完全沉淀时 2.8 4.7 7.8 8.3纯化时先加入MnO2,后加入NH3·H2O,调溶液pH≈5,说明试剂加入顺序及调节pH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加MnO2,可利用溶液的酸性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再加NH3·H2O调溶液pH≈5,将Fe3+和Al3+沉淀除去四、温度控制分析10.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 30 35 40 45 50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分析40 ℃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低于40 ℃ 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率下降11.[2021·福建,11(1)(2)(5)]四钼酸铵是钼深加工的重要中间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一种以钼精矿(主要含MoS2,还有Cu、Fe的化合物及SiO2等)为原料制备四钼酸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产生的气体用_______ 吸收后可制取氮肥。 氨水“焙烧”产生的气体为SO2,用氨水吸收后可制取氮肥。(2)“浸出”时,MoO3转化为Mo。提高单位时间内钼浸出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温度对90 min内钼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当浸出温度超过80 ℃后,钼的浸出率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水大量蒸发,导致 。适当升温、搅拌、增加Na2CO3用量、增大Na2CO3浓度等Na2MoO4晶体析出,混入浸渣(5)“沉淀”时,加入NH4N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为沉淀析出提供N,使Mo充分转五、信息的提取与加工12.[2022·湖南,17(3)(4)]以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含少量V、Si和Al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降温收尘”后,粗TiCl4中含有的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 TiCl4 VOCl3 SiCl4 AlCl3沸点/℃ 136 127 57 180回答下列问题:(3)“除钒”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硅、铝”过程中,分离TiCl4中含Si、Al杂质的方法是 。 3VOCl3+Al===3VOCl2+AlCl3蒸馏“降温收尘”后钒元素主要以VOCl3形式存在,加入Al得到VOCl2渣,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3VOCl3+Al===3VOCl2+AlCl3;AlCl3、SiCl4与TiCl4沸点差异较大,“除硅、铝”过程中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AlCl3、SiCl4。(4)“除钒”和“除硅、铝”的顺序 (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能若先“除硅、铝”再“除钒”,“除钒”时需要加入Al,又引入Al杂质KESHIJINGLIAN课时精练答案12341.(1)增大固体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 (2)CoO+H2SO4===CoSO4+H2O(3)1.6×10-4 不能(4)4.0 mol (5)Fe(OH)3(6)2Co2++5ClO-+5H2O===2Co(OH)3↓+Cl-+4HClO(7)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控制溶液的pH接近12但不大于12,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答案12342.(1)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提高浸取效率 Pb(2)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以便在后续调pH时除去Fe元素 K3[Fe(CN)6]溶液 Fe2+ (3)3Co2+++7H2O===3Co(OH)3↓+MnO2↓+5H+ 3Mn2++2Mn+2H2O===5MnO2↓+4H+(4)ZnSO4、K2SO4 10-16.7答案12343.(1)ds 3d104s1(2)Cu2Se+4H2O2+4H+===2Cu2++H2SeO3+5H2O(3)①使银元素转化为AgCl沉淀 ②0.5(4)0.05(5)Na2SO3 高于40 ℃后,Na2SO3的溶解度下降,“银转化”和“银还原”的效率降低,难以实现连续生产答案12344.(1)CaSO4 (2)2Fe3++3S2-===2FeS↓+S↓ 1.28×10-4 (3)NH4H2PO4(4)溶液酸性太强,H+浓度太大,直接与F-结合成HF,导致F-的浓度较小,Mg2+沉淀不完全(5)2NH4H2PO4+BaSO4 Ba(PO3)2+SO3↑+2NH3↑+3H2O > 中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1-3×2)=3,故为平面三角形,O—P—O键角为120°,而中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5+3-4×2)=4,故为正四面体形,O—P—O键角为109°28'1.(2024·全国甲卷,26)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2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123答案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5 mol·L-1,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4已知:①Ksp(CuS)=6.3×10-36,Ksp(ZnS)=2.5×10-22,Ksp(CoS)=4.0×10-21。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lg [c(M)/(mol·L-1)]和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123答案4123答案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酸浸”步骤中,Co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增大固体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CoO+H2SO4===CoSO4+H2O4123答案(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c(Zn2+)和c(Co2+)均为0.10 mol·L-1,向其中加入Na2S至Zn2+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c(Co2+)= mol·L-1,据此判断能否实现Zn2+和Co2+的完全分离? (填“能”或“不能”)。 1.6×10-4不能4123答案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c(Zn2+)和c(Co2+)均为0.10 mol·L-1,向其中加入Na2S至Zn2+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c(S2-)= mol·L-1=2.5×10-17 mol·L-1,则c(Co2+)= mol·L-1=1.6×10-4 mol·L-1,说明大部分Co2+也转化为硫化物沉淀,不能实现Zn2+和Co2+的完全分离。4123答案(4)“沉锰”步骤中,生成1.0 mol MnO2,产生H+的物质的量为 。4.0 mol“沉锰”步骤中,Na2S2O8将Mn2+氧化为二氧化锰除去,发生的反应为S2+Mn2++2H2O===MnO2↓+4H++2,若生成1.0 mol MnO2则产生4.0 mol H+。4123答案(5)“沉淀”步骤中,用NaOH调pH=4,分离出的滤渣是___________。Fe(OH)3“沉锰”步骤中,S2将Fe2+氧化为Fe3+,“沉淀”步骤中用NaOH调pH=4,Fe3+可以完全形成Fe(OH)3沉淀而分离。4123答案(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pH=5.0~5.5,加入适量的NaClO氧化C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5ClO-+5H2O===2Co(OH)3↓+Cl-+4HClO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控制溶液的pH接近12但不大于12,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42.(2024·新课标卷,27)钴及其化合物在制造合金、磁性材料、催化剂及陶瓷釉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一种从湿法炼锌产生的废渣(主要含Co、Zn、Pb、Fe的单质或氧化物)中富集回收得到含锰高钴成品的工艺如图:123答案已知溶液中相关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c≤1.0×10-5 mol·L-1)时的pH: Fe3+ Fe2+ Co3+ Co2+ Zn2+开始沉淀的pH 1.5 6.9 — 7.4 6.2沉淀完全的pH 2.8 8.4 1.1 9.4 8.24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前废渣需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1”中金属元素主要为______。 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提高浸取效率Pb123答案4(2)“过滤1”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化学试剂 检验 ,若出现蓝色沉淀,需补加MnO2。 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以便在后续调pH时除去Fe元素K3[Fe(CN)6]溶液Fe2+123答案4(3)“氧化沉钴”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除钴液”中主要的盐有 (写化学式),残留的Co3+浓度为 mol·L-1。 3Co2+++7H2O===3Co(OH)3↓+MnO2↓+5H+3Mn2++2Mn+2H2O===5MnO2↓+4H+ZnSO4、K2SO410-16.7123答案4有Co2+、Zn2+、Fe2+、Fe3+、等离子的溶液,Pb的单质或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的PbSO4,则“滤渣1”为PbSO4;向滤液中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MnO2被还原为Mn2+,加入ZnO调节pH=4,Fe3+完全转化为Fe(OH)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OH)3,滤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o2+、Zn2+和Mn2+;最后“氧化沉钴”,加入强氧化剂KMnO4,由题中信息可知,用硫酸处理含有Co、Zn、Pb、Fe的单质或氧化物的废渣,得到含123答案4KMnO4还会与溶液中的Mn2+发生归中反应生成MnO2,得到Co(OH)3和MnO2的混合物,“除钴液”主要含有ZnSO4、K2SO4,据此解答。整个过程中,Zn2+未除,加入KMnO4“氧化沉钴”时引入了K+,而阴离子是在酸浸时引入的,因此除钴液中主要的盐有ZnSO4和K2SO4。当溶液pH=1.1时,c(H+)=10 -1.1 mol·L-1,Co3+恰好完全沉淀,将溶液中Co2+氧化为Co3+,在pH=5时Co3+形成Co(OH)3沉淀,而KMnO4则被还原为MnO2,123答案4L-1,则Ksp[Co(OH)3]=1.0×10-5×=10-43.7。“除钴液”的pH=5,即c(H+)=10-5 mol·L-1,则c(OH-)=10-9mol·L-1,此时溶液中c(Co3+)== mol·L-1=10-16.7 mol·L-1。此时溶液中c(Co3+)=1.0×10-5 mol·L-1,则c(OH-)= =10-12.9 mol·123答案43.(2024·湖南,16)铜阳极泥(含有Au、Ag2Se、Cu2Se、PbSO4等)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回收贵金属的化工流程如右:123答案已知:①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1.0×10-5mol·L-1时,可忽略该离子的存在;②AgCl(s)+Cl-(aq) [AgCl2]-(aq) K=2.0×10-5;③Na2SO3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④不同温度下Na2SO3的溶解度如下: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14.4 26.1 37.4 33.2 29.04回答下列问题:(1)Cu属于 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ds3d104s1123答案4铜阳极泥(含有Au、Ag2Se、Cu2Se、PbSO4等)加入H2O2、H2SO4、NaCl氧化酸浸,由题中信息可知,滤液1中含有C和H2SeO3,滤渣1中含有Au、AgCl、PbSO4;滤渣1中加入NaClO3、H2SO4、NaCl,将Au转化为Na[AuCl4]除去,滤液2中含有Na[AuCl4],滤渣2中含有AgCl、PbSO4;在滤渣2中加入Na2SO3,进行银转化,过滤除去PbSO4,滤液3中加入Na2S2O4,将Ag元素还原为Ag单质,Na2S2O4转化为Na2SO3,滤液4中溶质主要为Na2SO3,可继续进行银转化过程。123答案4Cu的原子序数为29,位于第四周期第ⅠB族,属于ds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123答案4(2)“滤液1”中含有Cu2+和H2SeO3,“氧化酸浸”时Cu2S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u2Se+4H2O2+4H+===2Cu2++H2SeO3+5H2O123答案4滤液1中含有C和H2SeO3,氧化酸浸时Cu2Se与H2O2、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SO4、H2SeO3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e+4H2O2+4H+===2C+H2SeO3+5H2O。123答案4(3)“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加入一定量的NaCl:①在“氧化酸浸”工序中,加入适量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使银元素转化为AgCl沉淀在“氧化酸浸”工序中,加入适量NaCl的原因是使银元素转化为AgCl沉淀。123答案4②在“除金”工序溶液中,Cl-浓度不能超过 mol·L-1。 0.5123答案4由题目可知AgCl(s)+Cl-(aq)[AgCl2]-(aq),在“除金”工序溶液中,若Cl-加入过多,AgCl则会转化为[AgCl2]-,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1.0×10-5 mol·L-1时,可忽略该离子的存在,为了不让AgCl发生转化,则令c([AgCl2]-)=1.0×10-5 mol·L-1,由K==2.0×10-5,可得c(Cl-)=0.5 mol·L-1,即Cl-浓度不能超过0.5 mol·L-1。123答案4(4)在“银转化”体系中,[Ag(SO3)2]3-和[Ag(SO3)3]5-浓度之和为0.075 mol·L-1,两种离子分布分数δ[δ()=]随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浓度为1.0 mol·L-1,则[Ag(SO3)3]5-的浓度为 mol·L-1。0.05123答案4在“银转化”体系中,[Ag(SO3)2]3-和[Ag(SO3)3]5-浓度之和为0.075 mol·L-1,溶液中存在平衡:[Ag(SO3)2]3-+S [Ag(SO3)3]5-,当c(S)=0.5 mol·L-1时,此时c([Ag(SO3)2]3-)=c([Ag(SO3)3]5-),则K===2,当)=1 mol·L-1时,K===2,解得c([Ag(SO3)3]5-)=0.05 mol·L-1。123答案4(5)滤液4中溶质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在连续生产的模式下,“银转化”和“银还原”工序需在40 ℃左右进行,若反应温度过高,将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a2SO3123答案4高于40 ℃后,Na2SO3的溶解度下降,“银转化”和“银还原”的效率降低,难以实现连续生产4.(2025·河南焦作高三模拟)偏磷酸钡Ba(PO3)2具有耐高温、透光性良好等性能,是制备磷酸盐光学玻璃的基础物质。利用湿法磷酸(主要成分为H3PO4,含有少量Mg2+、Fe3+、、等杂质)制备偏磷酸钡的一种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已知25 ℃时:①Ksp(As2S3)=2.1×10-22,≈1.28;②将NH3通入H3PO4溶液中,当pH=3.8~4.5时生成NH4H2PO4,pH=8.0~8.2时生成(NH4)2HPO4。123答案4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1”中含硫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FeS、S及As2S3,其中生成FeS的离子方程式为 ;25 ℃下,当As3+沉淀完全时,c(S2-)至少为 mol·L-1[当c(As3+)≤1.0×10-5 mol·L-1时认为沉淀完全]。 CaSO42Fe3++3S2-===2FeS↓+S↓1.28×10-4123答案4由题干工艺流程图可知,向湿法磷酸(主要成分为H3PO4,含有少量Mg2+、Fe3+、等杂质)中加入Ca(OH)2,将、Mg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滤渣1中含硫化合物为CaSO4,然后向滤液中继续加入Na2S除砷铁,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S、S和As2S3,然后向滤液中加入NH3进行氨化,加入NH4F进行脱镁,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MgF2、CaF2,过滤后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NH4H2PO4晶体,将NH4H2PO4晶体与BaSO4一起高温煅烧得到Ba(PO3)2,据此分析解题。123答案4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FeS、S及As2S3,其中生成Fe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2-===2FeS↓+S↓,25 ℃下,当As3+沉淀完全时,c(S2-)至少为= mol·L-1≈ 1.28×10-4 mol·L-1。123答案4(3)“氨化”的目的之一是通入NH3调节溶液的pH,当溶液pH为4.3时H3PO4转化为 (填化学式)。NH4H2PO4(4)“脱镁”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将流程中“氨化”与“脱镁”交换,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酸性太强,H+浓度太大,直接与F-结合成HF,导致F-的浓度较小,Mg2+沉淀不完全123答案4“脱镁”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由(3)分析可知,“氨化”的目的之一是通入NH3调节溶液的pH至4.3,说明氨化之前溶液的酸性太强,若将流程中“氨化”与“脱镁”交换,将因溶液酸性太强,H+浓度太大,直接与F-结合成HF,导致F-的浓度较小,Mg2+沉淀不完全。123答案4(5)“结晶”后得到NH4H2PO4晶体,“煅烧”时生成Ba和SO3等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O—P—O键角: (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NH4H2PO4+BaSO4 Ba(PO3)2+SO3↑+2NH3↑+3H2O>中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1-3×2)=3,故为平面三角形,O—P—O键角为120°,而中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5+3-4×2)=4,故为正四面体形,O—P—O键角为109°28'123答案4第十一章 第60练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分值:50分1.(12分)(2024·全国甲卷,26)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2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5 mol·L-1,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已知:①Ksp(CuS)=6.3×10-36,Ksp(ZnS)=2.5×10-22,Ksp(CoS)=4.0×10-21。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lg [c(M)/(mol·L-1)]和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 。 (2)“酸浸”步骤中,Co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c(Zn2+)和c(Co2+)均为0.10 mol·L-1,向其中加入Na2S至Zn2+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c(Co2+)= mol·L-1,据此判断能否实现Zn2+和Co2+的完全分离? (填“能”或“不能”)。 (4)“沉锰”步骤中,生成1.0 mol MnO2,产生H+的物质的量为 。 (5)“沉淀”步骤中,用NaOH调pH=4,分离出的滤渣是 。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pH=5.0~5.5,加入适量的NaClO氧化C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 。 2.(14分)(2024·新课标卷,27)钴及其化合物在制造合金、磁性材料、催化剂及陶瓷釉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一种从湿法炼锌产生的废渣(主要含Co、Zn、Pb、Fe的单质或氧化物)中富集回收得到含锰高钴成品的工艺如下:已知溶液中相关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c≤1.0×10-5 mol·L-1)时的pH:Fe3+ Fe2+ Co3+ Co2+ Zn2+开始沉淀的pH 1.5 6.9 — 7.4 6.2沉淀完全的pH 2.8 8.4 1.1 9.4 8.2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前废渣需粉碎处理,目的是 ;“滤渣1”中金属元素主要为 。 (2)“过滤1”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化学试剂 检验 ,若出现蓝色沉淀,需补加MnO2。 (3)“氧化沉钴”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4)“除钴液”中主要的盐有 (写化学式),残留的Co3+浓度为 mol·L-1。 3.(12分)(2024·湖南,16)铜阳极泥(含有Au、Ag2Se、Cu2Se、PbSO4等)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回收贵金属的化工流程如下:已知:①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1.0×10-5mol·L-1时,可忽略该离子的存在;②AgCl(s)+Cl-(aq)[AgCl2]-(aq) K=2.0×10-5;③Na2SO3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④不同温度下Na2SO3的溶解度如下: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14.4 26.1 37.4 33.2 29.0回答下列问题:(1)Cu属于 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滤液1”中含有Cu2+和H2SeO3,“氧化酸浸”时Cu2S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加入一定量的NaCl:①在“氧化酸浸”工序中,加入适量NaCl的原因是 。 ②在“除金”工序溶液中,Cl-浓度不能超过 mol·L-1。 (4)在“银转化”体系中,[Ag(SO3)2]3-和[Ag(SO3)3]5-浓度之和为0.075 mol·L-1,两种离子分布分数δ[δ()=]随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浓度为1.0 mol·L-1,则[Ag(SO3)3]5-的浓度为 mol·L-1。 (5)滤液4中溶质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在连续生产的模式下,“银转化”和“银还原”工序需在40 ℃左右进行,若反应温度过高,将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原因是 。 4.(12分)(2025·河南焦作高三模拟)偏磷酸钡Ba(PO3)2具有耐高温、透光性良好等性能,是制备磷酸盐光学玻璃的基础物质。利用湿法磷酸(主要成分为H3PO4,含有少量Mg2+、Fe3+、、等杂质)制备偏磷酸钡的一种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已知25 ℃时:①Ksp(As2S3)=2.1×10-22,≈1.28;②将NH3通入H3PO4溶液中,当pH=3.8~4.5时生成NH4H2PO4,pH=8.0~8.2时生成(NH4)2HPO4。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1”中含硫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FeS、S及As2S3,其中生成FeS的离子方程式为 ;25 ℃下,当As3+沉淀完全时,c(S2-)至少为 mol·L-1[当c(As3+)≤1.0×10-5 mol·L-1时认为沉淀完全]。 (3)“氨化”的目的之一是通入NH3调节溶液的pH,当溶液pH为4.3时H3PO4转化为 (填化学式)。(4)“脱镁”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将流程中“氨化”与“脱镁”交换,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 。 (5)“结晶”后得到NH4H2PO4晶体,“煅烧”时生成Ba和SO3等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比较O—P—O键角: (填“>”“<”或“=”),其原因是 。 答案精析1.(1)增大固体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 (2)CoO+H2SO4CoSO4+H2O (3)1.6×10-4 不能(4)4.0 mol (5)Fe(OH)3 (6)2Co2++5ClO-+5H2O2Co(OH)3↓+Cl-+4HClO (7)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控制溶液的pH接近12但不大于12,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2.(1)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提高浸取效率 Pb (2)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以便在后续调pH时除去Fe元素 K3[Fe(CN)6]溶液 Fe2+ (3)3Co2+++7H2O3Co(OH)3↓+MnO2↓+5H+ 3Mn2++2Mn+2H2O5MnO2↓+4H+ (4)ZnSO4、K2SO4 10-16.73.(1)ds 3d104s1 (2)Cu2Se+4H2O2+4H+2Cu2++H2SeO3+5H2O (3)①使银元素转化为AgCl沉淀 ②0.5(4)0.05 (5)Na2SO3 高于40 ℃后,Na2SO3的溶解度下降,“银转化”和“银还原”的效率降低,难以实现连续生产解析 铜阳极泥(含有Au、Ag2Se、Cu2Se、PbSO4等)加入H2O2、H2SO4、NaCl氧化酸浸,由题中信息可知,滤液1中含有C和H2SeO3,滤渣1中含有Au、AgCl、PbSO4;滤渣1中加入NaClO3、H2SO4、NaCl,将Au转化为Na[AuCl4]除去,滤液2中含有Na[AuCl4],滤渣2中含有AgCl、PbSO4;在滤渣2中加入Na2SO3,进行银转化,过滤除去PbSO4,滤液3中加入Na2S2O4,将Ag元素还原为Ag单质,Na2S2O4转化为Na2SO3,滤液4中溶质主要为Na2SO3,可继续进行银转化过程。(1)Cu的原子序数为29,位于第四周期第ⅠB族,属于ds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2)滤液1中含有C和H2SeO3,氧化酸浸时Cu2Se与H2O2、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SO4、H2SeO3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e+4H2O2+4H+2C+H2SeO3+5H2O。(3)①在“氧化酸浸”工序中,加入适量NaCl的原因是使银元素转化为AgCl沉淀。②由题目可知AgCl(s)+Cl-(aq)[AgCl2]-(aq),在“除金”工序溶液中,若Cl-加入过多,AgCl则会转化为[AgCl2]-,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1.0×10-5 mol·L-1时,可忽略该离子的存在,为了不让AgCl发生转化,则令c([AgCl2]-)=1.0×10-5 mol·L-1,由K==2.0×10-5,可得c(Cl-)=0.5 mol·L-1,即Cl-浓度不能超过0.5 mol·L-1。(4)在“银转化”体系中,[Ag(SO3)2]3-和[Ag(SO3)3]5-浓度之和为0.075 mol·L-1,溶液中存在平衡:[Ag(SO3)2]3-+S[Ag(SO3)3]5-,当c(S)=0.5 mol·L-1时,此时c([Ag(SO3)2]3-)=c([Ag(SO3)3]5-),则K===2,当)=1 mol·L-1时,K===2,解得c([Ag(SO3)3]5-)=0.05 mol·L-1。4.(1)CaSO4 (2)2Fe3++3S2-2FeS↓+S↓ 1.28×10-4 (3)NH4H2PO4 (4)溶液酸性太强,H+浓度太大,直接与F-结合成HF,导致F-的浓度较小,Mg2+沉淀不完全(5)2NH4H2PO4+BaSO4Ba(PO3)2+SO3↑+2NH3↑+3H2O > 中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1-3×2)=3,故为平面三角形,O—P—O键角为120°,而中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5+3-4×2)=4,故为正四面体形,O—P—O键角为109°28'解析 由题干工艺流程图可知,向湿法磷酸(主要成分为H3PO4,含有少量Mg2+、Fe3+、、等杂质)中加入Ca(OH)2,将、、Mg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滤渣1中含硫化合物为CaSO4,然后向滤液中继续加入Na2S除砷铁,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S、S和As2S3,然后向滤液中加入NH3进行氨化,加入NH4F进行脱镁,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MgF2、CaF2,过滤后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NH4H2PO4晶体,将NH4H2PO4晶体与BaSO4一起高温煅烧得到Ba(PO3)2,据此分析解题。(2)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FeS、S及As2S3,其中生成Fe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2-2FeS↓+S↓,25 ℃下,当As3+沉淀完全时,c(S2-)至少为= mol·L-1≈1.28×10-4 mol·L-1。(4)“脱镁”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由(3)分析可知,“氨化”的目的之一是通入NH3调节溶液的pH至4.3,说明氨化之前溶液的酸性太强,若将流程中“氨化”与“脱镁”交换,将因溶液酸性太强,H+浓度太大,直接与F-结合成HF,导致F-的浓度较小,Mg2+沉淀不完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一章 第60练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docx 第十一章 第60讲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docx 第十一章 第60讲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