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目标] 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钠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能列举它们性质的应用及有关实验现象。 3.通过比较掌握 Na2CO3 、NaHCO3 的性质及鉴别与除杂。考点一 单质钠1.钠的物理性质 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 ,熔点低( 于100 ℃),密度比水的 ,比煤油的 。 2.钠的化学性质(强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O2Cl2: 。 (2)钠与水剧烈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应用举例](1)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2)写出钠与盐酸、乙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钠与水及盐酸、乙醇反应速率的快慢,解释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 中。 4.钠的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某些金属,如4Na+TiCl44NaCl+Ti。1.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2.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3.钠与乙醇反应时钠浮于液面上四处游动( )4.实验结束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一、钠与水反应的理解应用1.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 0.1 mol·L-1盐酸、100 mL 0.01 mol·L-1NaOH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烧杯中均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C.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2.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①MgSO4溶液 ②BaCl2溶液 ③饱和澄清石灰水 ④Ca(HCO3)2溶液 ⑤CuCl2溶液 ⑥饱和食盐水 ⑦浓盐酸(1)写出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填序号) 。 (1)钠与水、酸反应的本质与顺序:本质上均是与H+的反应,反应顺序是有酸酸在前,无酸水为先。(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先考虑与水的反应,生成的NaOH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二、钠的还原性应用3.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示意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密度比液氨大B.溶液的导电性增强C.0.1 mol钠投入液氨中生成0.01 mol H2时,Na共失去0.02 mol电子D.钠和液氨发生的反应为2NH3 +2Na2NaNH2 +H2↑4.制备金属单质(1)钠是强还原剂,用Na来制取钛(Ti)、锆(Zr)、铌(Nb)等稀有金属。金属铌可用金属钠还原K2NbF7制取,写出热还原法制备铌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关于钠制取金属钛的方案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工业上用钠单质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钛单质B.金属钠与熔融的TiCl4反应可制备金属钛考点二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物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固体 类别 氧化物 过氧化物 (非碱性氧化物)氧的价态电子式 Na+]2-Na+ Na+]2-Na+阴、阳离子个数比化学性质 热稳定性 不稳定(2Na2O+O22Na2O2) 稳定与水反应与CO2反应与酸(盐酸)反应主要用途 用于制取少量Na2O2、烧碱 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消毒剂2.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Na2(1)Na2O2表现强氧化性Na2O2+SO2 ; Na2O2+Na2SO3+H2O ; Na2O2+H2S ; Na2O2+品红溶液品红溶液 (填现象,下同); Na2O2+酚酞溶液溶液 。 (2)Na2O2表现还原性当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Na2O2被氧化,其氧化产物为 。 (3)Na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遇CO2、H2O、H+则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用单线桥标出其分别与CO2、H2O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1.氧化钠、过氧化钠均为离子化合物( )2.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3.H2O2和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4.78 g Na2O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一、过氧化钠的性质与探究1.某溶液含有①N、②HC、③S、④C、⑤S五种阴离子。现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① B.④ C.①④⑤ D.④⑤2.Na2O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1)请写出Na2O2的电子式: , 其中化学键的类型为 ,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反应类型为 。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 , 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 (4)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褪色的原因: 。 二、过氧键(—O—O—)的性质及应用3.(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过氧化钙: ,过氧化氢: ;从结构上看上述两种物质的共同特点是 。 (2)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可以起到杀菌、解酸(吸收二氧化碳)、防腐、供氧的作用。分别写出供氧、解酸(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 4.(1)五氧化铬又称过氧化铬,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则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个。 (2)过氧化尿素[CO(NH2)2·H2O2]是一种白色晶体,可用于漂白、消毒和增氧剂,在酸性溶液中过氧化尿素中的过氧化氢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较稳定的蓝色过氧化铬(CrO5),重铬酸钾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上述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凡含有过氧键(—O—O—)的物质,属于过氧化物,性质与过氧化钠相似,具有较强氧化性。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钙(CaO2)、过氧乙酸(CH3COOOH)等。过二硫酸根离子(S2)含有过氧键,其结构为,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考点三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2CO3和NaHCO3的比较物质 碳酸钠(Na2CO3,白色粉末) 碳酸氢钠(NaHCO3,白色晶体)俗名 或 水溶性 二者均易溶于水,Na2CO3溶于水伴有 现象,NaHCO3溶于水伴有 现象,碳酸钠的溶解度 碳酸氢钠 水解 反应 二者均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 性,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同温度下),Na2CO3水溶液的碱性 NaHCO3水溶液的碱性 与盐酸 反应 C+2H+CO2↑+H2O HC+H+CO2↑+H2O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NaHCO3 Na2CO3 与Ca(OH)2 溶液反应 Ca2++CCaCO3↓ Ca(OH)2少量:Ca2++2OH-+2HCCaCO3↓+2H2O+ C; Ca(OH)2过量:Ca2++OH-+HCCaCO3↓+H2O二者的 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主要用途 用于制玻璃、制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工业中 灭火器、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一、Na2CO3、NaHCO3的转化与除杂1.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杂质,并完成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内为杂质。(1)Na2CO3(s)[NaHCO3]: , 。 (2)NaHCO3(aq)[Na2CO3]: , 。 (3)Na2CO3(aq)[NaHCO3]: , 。 二、Na2CO3、NaHCO3的鉴别2.多角度鉴别Na2CO3与NaHCO3的基本方法(1)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固体。 (2)气体法(3)测pH法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 (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 (填化学式)。1.高考真题选项正误判断。(1)3.9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0.1NA(2022·河北,4A)( )(2)Na2O2分别与H2O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相同(2023·重庆,3C)( )(3)钠起火,可以使用水基灭火器扑灭(2023·天津,4D)( )(4)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2023·河北,2D)( )(5)烹煮食物的后期加入食盐,能避免NaCl长时间受热而分解(2024·安徽,3B)( )(6)化学实验员检验Na2O2是否失效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2024·广东,6B)( )(7)制作面点时加入食用纯碱,利用NaHCO3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2024·安徽,3D)( )2.(2024·北京,8)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相同B.可用NaOH溶液使NaHCO3转化为Na2CO3C.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NaHCO3D.室温下,二者饱和溶液的pH差约为4,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差异3.[2022·天津,13(1)(2)(3)(4)(6)]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1)基态Na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2)NaCl熔点为800.8 ℃,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NaCl制备金属Na。电解反应方程式如下:2NaCl(l)2Na(l)+Cl2(g)加入CaCl2的目的是 。 (3)Na2O2的电子式为 。 (4)采用空气和Na为原料可直接制备Na2O2。空气与熔融金属Na反应前需依次通过 、 (填序号)。 a.浓硫酸 b.饱和食盐水c.NaOH溶液 d.KMnO4溶液(6)天然碱的主要成分为Na2CO3·NaHCO3·2H2O,1 mol Na2CO3·NaHCO3·2H2O经充分加热得到Na2CO3的质量为 g。 答案精析考点一整合必备知识1.银白 柔软 小 小 大2.(1)4Na+O22Na2O 2Na+O2Na2O2 2Na+Cl22NaCl (2)2Na+2H2O2Na++2OH-+H2↑应用举例(1)①③④⑤⑥(2)2Na+2HCl2NaCl+H2↑,2Na+2C2H5OH2C2H5ONa+H2↑,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钠与上述三种物质反应的实质都是钠与H+之间的置换反应,由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能力可知反应速率:盐酸>水>乙醇。3.(1)2NaCl(熔融)2Na+Cl2↑ (2)石蜡油或煤油易错辨析1.× 2.× 3.× 4.√提升关键能力1.D2.(1)2Na+2H2O+Cu2+Cu(OH)2↓+2Na++H2↑ (2)①③④⑥3.C [钠沉入液氨中说明钠的密度比液氨大,A正确;液氨中没有能导电的离子,而钠投入液氨中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能导电,说明溶液的导电性增强,B正确;反应中钠失去电子,只能是氢元素得到电子,所以钠和液氨发生的反应为2NH3 +2Na2NaNH2 +H2↑,D正确。]4.(1)K2NbF7+5NaNb+5NaF+2KF (2)A考点二整合必备知识1.淡黄色 碱性 -2 -1 1∶2 1∶2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2.(1)Na2SO4 Na2SO4+2NaOH S↓+2NaOH 褪色 先变红后褪色 (2)O2(3)易错辨析1.√ 2.× 3.× 4.×提升关键能力1.D2.(1)Na+]2-Na+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1(2)Na2O2+2H2O2NaOH+H2O2 复分解反应(3)2Na2O2+2H2O4NaOH+O2↑ 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或反应生成的H2O2氧化了酚酞)(4)2Mn+5H2O2+6H+2Mn2++5O2↑+8H2O3.(1)Ca2+]2- H 两个氧原子之间都含有一对共用电子对(或都含有一个过氧键)(2)2CaO2+2H2O2Ca(OH)2+O2↑2CaO2+2CO22CaCO3+O24.(1)2(2)4H2O2+Cr2+2H+2CrO5+5H2O 不是解析 (1)设CrO5中过氧键(—O—O—)有x个,-2价O有y个,则,解得。考点三整合必备知识纯碱 苏打 小苏打 放热 吸热 大于 碱 大于 >提升关键能力1.(1)充分灼烧至恒重 2NaHCO3Na2CO3+H2O+CO2↑(2)通入足量CO2 Na2CO3+H2O+CO22NaHCO3(3)滴加适量NaOH 溶液 NaHCO3+NaOHNa2CO3+H2O2.(1)NaHCO3 (2)NaHCO3 Na2CO3 (3)Na2CO3 NaHCO33.(1)Ⅱ (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 D (3)NaHCO3练真题 明考向1.(1)× (2)√ (3)× (4)√ (5)× (6)√ (7)×2.D [Na2CO3和NaHCO3的溶液中均存在H2O、H2CO3、H+、OH-、Na+、、HC,A正确;NaHCO3中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B正确;NaHCO3受热易分解,可转化为Na2CO3,而Na2CO3热稳定性较强,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NaHCO3,C正确;室温下Na2CO3和NaHCO3饱和溶液pH相差约为4的主要原因是的水解程度远大于,D错误。]3.(1)(2)作助熔剂,降低NaCl的熔点,节省能耗(3)Na+]2-Na+ (4)c a (6)159(共87张PPT)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 第12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目标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钠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能列举它们性质的应用及有关实验现象。3.通过比较掌握Na2CO3、NaHCO3的性质及鉴别与除杂。课时精练考点一 单质钠考点二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考点三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练真题 明考向内容索引考点一单质钠1.钠的物理性质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 ,熔点低( 于100 ℃),密度比水的 ,比煤油的 。整合必备知识银白柔软小小大2.钠的化学性质(强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O2常温:__________________;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Cl2: 。(2)钠与水剧烈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Cl2 2NaCl2Na+2H2O===2Na++2OH-+H2↑[应用举例](1)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③④⑤⑥(2)写出钠与盐酸、乙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钠与水及盐酸、乙醇反应速率的快慢,解释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提示 2Na+2HCl===2NaCl+H2↑,2Na+2C2H5OH—→2C2H5ONa+H2↑,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钠与上述三种物质反应的实质都是钠与H+之间的置换反应,由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能力可知反应速率:盐酸>水>乙醇。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 中。4.钠的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某些金属,如4Na+TiCl44NaCl+Ti。2NaCl(熔融) 2Na+Cl2↑石蜡油或煤油1.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2.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3.钠与乙醇反应时钠浮于液面上四处游动( )4.实验结束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一、钠与水反应的理解应用1.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 0.1 mol·L-1盐酸、100 mL 0.01 mol·L-1 NaOH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均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C.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提升关键能力钠与盐酸反应时钠先与H+反应,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Na+2H+===2Na++ H2↑,A错误;三个烧杯中,Y烧杯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反应最剧烈,B错误;X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OH,Y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Cl、NaOH,Z烧杯中生成NaOH,且Z烧杯中原溶质为NaOH,故三个烧杯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错误;因向三个烧杯中加入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且钠全部反应完,故生成H2的量相同,D正确。2.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①MgSO4溶液 ②BaCl2溶液 ③饱和澄清石灰水 ④Ca(HCO3)2溶液 ⑤CuCl2溶液 ⑥饱和食盐水 ⑦浓盐酸(1)写出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填序号)。2Na+2H2O+Cu2+===Cu(OH)2↓+2Na++H2↑①③④⑥(1)钠与水、酸反应的本质与顺序:本质上均是与H+的反应,反应顺序是有酸酸在前,无酸水为先。(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先考虑与水的反应,生成的NaOH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归纳总结二、钠的还原性应用3.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示意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密度比液氨大B.溶液的导电性增强C.0.1 mol钠投入液氨中生成0.01 mol H2时,Na共失去0.02 mol电子D.钠和液氨发生的反应为2NH3+2Na===2NaNH2+H2↑√钠沉入液氨中说明钠的密度比液氨大,A正确;液氨中没有能导电的离子,而钠投入液氨中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能导电,说明溶液的导电性增强,B正确;反应中钠失去电子,只能是氢元素得到电子,所以钠和液氨发生的反应为2NH3+2Na===2NaNH2+H2↑,D正确。4.制备金属单质(1)钠是强还原剂,用Na来制取钛(Ti)、锆(Zr)、铌(Nb)等稀有金属。金属铌可用金属钠还原K2NbF7制取,写出热还原法制备铌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关于钠制取金属钛的方案错误的是 (填字母)。A.工业上用钠单质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钛单质B.金属钠与熔融的TiCl4反应可制备金属钛K2NbF7+5Na===Nb+5NaF+2KFA返回考点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整合必备知识物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_______固体类别 氧化物 过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氧的价态 ____ ____电子式 阴、阳离子个数比 _____ _____淡黄色碱性-2-11∶21∶2物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化 学 性 质 热稳定性 不稳定(2Na2O+O2 2Na2O2) 稳定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CO2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酸(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 +O2↑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l===4NaCl+2H2O+O2↑物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主要用途 用于制取少量Na2O2、烧碱 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消毒剂2.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 (1)Na2O2表现强氧化性Na2O2+SO2=== ;Na2O2+Na2SO3+H2O=== ;Na2O2+H2S=== ;Na2O2+品红溶液—→品红溶液 (填现象,下同);Na2O2+酚酞溶液—→溶液 。Na2SO4Na2SO4+2NaOHS↓+2NaOH褪色先变红后褪色(2)Na2O2表现还原性当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Na2O2被氧化,其氧化产物为 。(3)Na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遇CO2、H2O、H+则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用单线桥标出其分别与CO2、H2O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O2答案1.氧化钠、过氧化钠均为离子化合物( )2.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3.H2O2和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4.78 g Na2O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一、过氧化钠的性质与探究1.某溶液含有①N、②HC、③S、④C、⑤S五种阴离子。现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A.① B.④ C.①④⑤ D.④⑤提升关键能力√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呈碱性,HC与OH-反应生成C,则②HC浓度减小,④C浓度增大;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S氧化为S,则③S浓度减小,⑤S浓度增大;①N浓度基本不变,故选D。2.Na2O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1)请写出Na2O2的电子式: ,其中化学键的类型为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1Na2O2+2H2O===2NaOH+H2O2复分解反应(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褪色的原因:______ 。2Na2O2+2H2O===4NaOH+O2↑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或反应生成的H2O2氧化了酚酞)+5H2O2+6H+===2Mn2++5O2↑+8H2O2Mn二、过氧键(—O—O—)的性质及应用3.(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过氧化钙: ,过氧化氢: ;从结构上看上述两种物质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可以起到杀菌、解酸(吸收二氧化碳)、防腐、供氧的作用。分别写出供氧、解酸(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H都含有一对共用电子对(或都含有一个过氧键)两个氧原子之间2CaO2+2H2O===2Ca(OH)2+O2↑2CaO2+2CO2===2CaCO3+O24.(1)五氧化铬又称过氧化铬,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则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过氧键的数目为 个。2设CrO5中过氧键(—O—O—)有x个,-2价O有y个,则。(2)过氧化尿素[CO(NH2)2·H2O2]是一种白色晶体,可用于漂白、消毒和增氧剂,在酸性溶液中过氧化尿素中的过氧化氢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较稳定的蓝色过氧化铬(CrO5),重铬酸钾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上述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r2+2H+===2CrO5+5H2O4H2O2+不是凡含有过氧键(—O—O—)的物质,属于过氧化物,性质与过氧化钠相似,具有较强氧化性。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钙(CaO2)、过氧乙酸(CH3COOOH)等。过二硫酸根离子(S2)含有过氧键,其结构为 ,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返回练后反思考点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2CO3和NaHCO3的比较整合必备知识物质 碳酸钠(Na2CO3,白色粉末) 碳酸氢钠(NaHCO3,白色晶体)俗名 _____或_____ _______水溶性 二者均易溶于水,Na2CO3溶于水伴有 现象,NaHCO3溶于水伴有 现象,碳酸钠的溶解度 碳酸氢钠水解 反应 二者均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 性,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同温度下),Na2CO3水溶液的碱性 NaHCO3水溶液的碱性与盐酸 反应 C+2H+===CO2↑+H2O HC+H+===CO2↑+H2O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NaHCO3 Na2CO3纯碱苏打小苏打放热吸热大于碱大于>物质 碳酸钠(Na2CO3,白色粉末) 碳酸氢钠(NaHCO3,白色晶体)与Ca(OH)2 溶液反应 Ca2++C===CaCO3↓ Ca(OH)2少量:Ca2++2OH-+2HC===CaCO3↓+2H2O+C;Ca(OH)2过量:Ca2++OH-+HC===CaCO3↓+H2O二者的 相互转化 Na2CO3 NaHCO3物质 碳酸钠(Na2CO3,白色粉末) 碳酸氢钠(NaHCO3,白色晶体)主要用途 用于制玻璃、制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工业中 灭火器、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一、Na2CO3、NaHCO3的转化与除杂1.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杂质,并完成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内为杂质。(1)Na2CO3(s)[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aq)[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CO3(aq)[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关键能力充分灼烧至恒重2NaHCO3 Na2CO3+H2O+CO2↑通入足量CO2Na2CO3+H2O+CO2===2NaHCO3滴加适量NaOH溶液NaHCO3+NaOH===Na2CO3+H2O二、Na2CO3、NaHCO3的鉴别2.多角度鉴别Na2CO3与NaHCO3的基本方法(1)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________固体。(2)气体法(3)测pH法NaHCO3NaHCO3Na2CO3Na2CO3NaHCO3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装置序号)。Ⅱ图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Ⅱ可以鉴别,因为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同,可根据气球膨胀程度来判断。(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 (填字母)。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2NaHCO3Na2CO3+H2O+CO2↑,CO2+ Ca(OH)2===CaCO3↓+H2OD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 (填化学式)。NaHCO3试管B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不稳定。返回LIANZHENTI MINGKAOXIANG练真题 明考向1.高考真题选项正误判断。(1)3.9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0.1NA(2022·河北,4A)( )(2)Na2O2分别与H2O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相同(2023·重庆,3C)( )(3)钠起火,可以使用水基灭火器扑灭(2023·天津,4D)( )(4)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2023·河北,2D)( )(5)烹煮食物的后期加入食盐,能避免NaCl长时间受热而分解(2024·安徽,3B)( )√×√××(6)化学实验员检验Na2O2是否失效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 4NaOH+O2↑(2024·广东,6B)( )(7)制作面点时加入食用纯碱,利用NaHCO3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2024·安徽,3D)( )√×2.(2024·北京,8)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相同B.可用NaOH溶液使NaHCO3转化为Na2CO3C.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NaHCO3D.室温下,二者饱和溶液的pH差约为4,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差异√Na2CO3和NaHCO3的溶液中均存在H2O、H2CO3、H+、OH-、Na+、、HC,A正确;NaHCO3中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B正确;NaHCO3受热易分解,可转化为Na2CO3,而Na2CO3热稳定性较强,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NaHCO3,C正确;室温下Na2CO3和NaHCO3饱和溶液pH相差约为4的主要原因是,D错误。3.[2022·天津,13(1)(2)(3)(4)(6)]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1)基态Na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NaCl熔点为800.8 ℃,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NaCl制备金属Na。电解反应方程式如下:2NaCl(l) 2Na(l)+Cl2(g)加入CaCl2的目的是 。(3)Na2O2的电子式为 。作助熔剂,降低NaCl的熔点,节省能耗(4)采用空气和Na为原料可直接制备Na2O2。空气与熔融金属Na反应前需依次通过 、 (填序号)。a.浓硫酸 b.饱和食盐水c.NaOH溶液 d.KMnO4溶液(6)天然碱的主要成分为Na2CO3·NaHCO3·2H2O,1 mol Na2CO3·NaHCO3·2H2O经充分加热得到Na2CO3的质量为 g。ca159返回KESHIJINGLIAN课时精练对一对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B D B D C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答案 C D C A B C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1)D (2)碳(C) (3)4Na+3CO2 2Na2CO3+C16.(1)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①长颈漏斗 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或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②检验氢气纯度 ③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④Na2O2+H2 2NaOH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切开金属钠,切面会逐渐变暗B.实验室的单质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C.金属钠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D.固体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2.(2024·广州模拟)Na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存NaOH溶液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B.NaHCO3俗名小苏打,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C.Na2O2与H2O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单质钠可用于冶炼金属,Na与CuSO4溶液反应可制Cu√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氢氧化钠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能将磨口玻璃塞与玻璃瓶黏到一起,所以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A正确;NaHCO3俗名小苏打,水溶液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B正确;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同时由-1价降低到-2价,故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单质钠可用于冶炼金属,但Na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反应原理为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D错误。答案3.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常温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的数目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数是一样的;根据反应:4Na+O2===2Na2O,1 mol金属钠完全反应得到氧化钠的质量是31 g,根据反应:2Na+O2 Na2O2,1 mol金属钠完全反应得到过氧化钠的质量是39 g,故等质量的两块钠,生成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即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4.钠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关于含钠元素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稻草变黄金”的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NaHCO3,糕点制作也可以用NaHCO3D.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Na2O2√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守恒,所以此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A正确;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则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故B正确;NaHCO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糕点松软多孔,故糕点制作也可以用NaHCO3,故C正确。5.(2025·山西大同模拟)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该过程表示为Na+(x+y)NH3===Na+(NH3)x+e-(NH3)y,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加入液氨中溶液的导电性增强B.e-(NH3)y的可能结构为C.e-(NH3)y具有强还原性D.该反应体系产生的气体为H2√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液氨中无自由移动的电子,不导电,加入金属钠后形成了溶剂合电子,可导电,故A正确;N的电负性大于H,共用电子对偏向N,氢周围电子云密度低,故溶剂合电子可能的结构应为氢原子在内,N原子在外,故B错误;e-(NH3)y具有强还原性,是因为e-(NH3)y带电子,电子很容易传递给其他易得电子的物质,故C正确;液氨类似于水,能发生自耦电离,电离出的铵根离子中+1价的H元素被e-(NH3)y还原生成氢气,故D正确。6.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使面胚在焙烤过程中变得松软或酥脆。NaHCO3既可作为碱性膨松剂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膨松剂,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CO2,起到膨松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受热分解能产生气体的物质都可以作为食品膨松剂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Na2CO3+H2O+CO2↑C.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时,必须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混合使用D.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受热分解产生无毒气体的物质才可以作为食品膨松剂,A错误;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应为2NaHCO3 Na2CO3+H2O+CO2↑,B错误;NaHCO3可作为碱性膨松剂单独使用,C错误;复合膨松剂遇水产生CO2,所以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D正确。7.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若要将该固体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B.溶解→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C.溶解→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碳酸钠,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只要将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即可。BaCl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会引入杂质氯化钠,故A错误;CaCl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会引入杂质氯化钠,故B错误;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用于除去碳酸钠,故C正确;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不能用作除杂试剂,故D错误。8.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粉末加入Ca(HCO3)2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和浑浊√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项,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C项,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D项,Na2O2先和水反应生成O2和NaOH,NaOH再与Ca(HCO3)2反应产生CaCO3沉淀。9.(2024·上海宝山模拟)由Na2O、Na2O2、Na2CO3、NaCl中的几种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400 ℃,固体质量增加。则能肯定原固体混合物含有4种化合物中的A.1种 B.2种 C.3种 D.4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说明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和氧气,则原混合物中含有Na2O2、Na2CO3;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400 ℃,固体质量增加,原混合物中含有Na2O,可能含有NaCl,则能肯定原固体混合物含有4种化合物中的3种。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D.同质量的甲和乙完全反应消耗的同浓度的盐酸体积:甲>乙√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碳酸氢钠在小试管,碳酸钠在大试管,大试管直接加热,温度较高,如温度较高的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可判断热稳定性强弱,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A正确;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显示蓝色,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如果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B正确;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所以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C正确;等质量的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消耗的盐酸多,即乙>甲,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1.下列物质均为a g,将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全部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则过氧化钠固体增重为a g的是①CO ②H2 ③CH4 ④HCHO ⑤CH3COOH ⑥HCOOH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H2、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O2 2H2O,2Na2O2+2H2O===4NaOH+O2↑;2CO+O2 2CO2,2Na2O2+2CO2===2Na2CO3+O2,则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即为H2、CO的质量。因此只要是CO或H2或它们的混合气体或化学式组成符合(CO)m·(H2)n,过氧化钠固体增重的质量就等于原物质的质量,则①②符合;而④HCHO可以改写成CO·H2,⑤CH3COOH可以改写成(CO)2·(H2)2,⑥HCOOH可以改写成CO2·H2,故①②④⑤符合。12.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pH(Na2CO3)>pH(NaHCO3)B.实验后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比NaH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少D.加入CaCl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Ca2+===CaCO3↓√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HC发生水解,溶液显碱性,相同浓度下,C的水解程度比HC的大,所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pH(Na2CO3)>pH(NaHCO3),故A正确;实验后,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Na+、Cl-,而碳酸氢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有剩余,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Na+、Cl-、Ca2+,故两者的离子种类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加入氯化钙后,左侧试管中只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右侧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CaCl2===CaCO3↓+2NaCl+CO2↑+ 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比NaH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多,故C、D错误。13.(2024·长沙模拟)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C.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项错误;实验②③作为对照实验,可证明氢氧化钠和氧气不能使酚酞溶液褪色,C项正确;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可判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H2O2,H2O2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O2,D项正确。1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往100 mL大试管中先加40 mL煤油,取三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胶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橡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B.溶液中有气泡生成,下层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C.大试管内和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都下降D.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FeSO4+2H2O===Fe(OH)2↓+Na2SO4+H2↑√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絮状沉淀,B正确;由于生成H2,反应一段时间后,大试管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C错误。15.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步骤 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充分反应,放置冷却 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 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1)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字母)。A.Na2O B.Na2O2C.NaOH D.Na2CO3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取适量滤液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可知显碱性;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可知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显然只有Na2CO3符合。(2)为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据此推断黑色固体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碳(C)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为二氧化硫,说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是C与浓硫酸反应,即黑色固体是碳(C)。(3)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4Na+3CO22Na2CO3+C由实验可知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 2Na2CO3+C。16.已知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1)写出Na2O2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Na2O2(2)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步骤1:按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步骤3:……,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①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 。②步骤3在点燃C处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③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 。④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长颈漏斗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或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检验氢气纯度检验是否有水生成Na2O2+H2 2NaOH返回第四章 第12练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分值:100分(选择题1~10题,每小题5分,11~14题,每小题8分,共82分)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切开金属钠,切面会逐渐变暗B.实验室的单质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C.金属钠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D.固体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2024·广州模拟)Na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存NaOH溶液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B.NaHCO3俗名小苏打,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C.Na2O2与H2O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单质钠可用于冶炼金属,Na与CuSO4溶液反应可制Cu3.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常温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的数目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4.钠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关于含钠元素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稻草变黄金”的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NaHCO3,糕点制作也可以用NaHCO3D.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Na2O25.(2025·山西大同模拟)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该过程表示为Na+(x+y)NH3===Na+(NH3)x+e-(NH3)y,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加入液氨中溶液的导电性增强B.e-(NH3)y的可能结构为C.e-(NH3)y具有强还原性D.该反应体系产生的气体为H26.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使面胚在焙烤过程中变得松软或酥脆。NaHCO3既可作为碱性膨松剂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膨松剂,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CO2,起到膨松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受热分解能产生气体的物质都可以作为食品膨松剂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2CO3+H2O+CO2↑C.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时,必须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混合使用D.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7.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若要将该固体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 )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B.溶解→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C.溶解→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8.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粉末加入Ca(HCO3)2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和浑浊9.(2024·上海宝山模拟)由Na2O、Na2O2、Na2CO3、NaCl中的几种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400 ℃,固体质量增加。则能肯定原固体混合物含有4种化合物中的( )A.1种 B.2种 C.3种 D.4种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D.同质量的甲和乙完全反应消耗的同浓度的盐酸体积:甲>乙11.下列物质均为a g,将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全部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则过氧化钠固体增重为a g的是( )①CO ②H2 ③CH4 ④HCHO ⑤CH3COOH ⑥HCOOH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12.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pH(Na2CO3)>pH(NaHCO3)B.实验后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比NaH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少D.加入CaCl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Ca2+===CaCO3↓13.(2024·长沙模拟)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C.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1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往100 mL大试管中先加40 mL煤油,取三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胶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橡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B.溶液中有气泡生成,下层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C.大试管内和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都下降D.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FeSO4+2H2O===Fe(OH)2↓+Na2SO4+H2↑15.(6分)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步骤 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充分反应,放置冷却 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 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1)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字母)。A.Na2O B.Na2O2C.NaOH D.Na2CO3(2)为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据此推断黑色固体是 。(3)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12分)已知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1)写出Na2O2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步骤1:按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步骤3:……,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①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B装置的作用是 。②步骤3在点燃C处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③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 。④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精析1.C 2.D 3.B4.D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守恒,所以此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A正确;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则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故B正确;NaHCO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糕点松软多孔,故糕点制作也可以用NaHCO3,故C正确。]5.B [液氨中无自由移动的电子,不导电,加入金属钠后形成了溶剂合电子,可导电,故A正确;N的电负性大于H,共用电子对偏向N,氢周围电子云密度低,故溶剂合电子可能的结构应为氢原子在内,N原子在外,故B错误;e-(NH3)y具有强还原性,是因为e-(NH3)y带电子,电子很容易传递给其他易得电子的物质,故C正确;液氨类似于水,能发生自耦电离,电离出的铵根离子中+1价的H元素被e-(NH3)y还原生成氢气,故D正确。]6.D 7.C 8.B9.C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说明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和氧气,则原混合物中含有Na2O2、Na2CO3;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400 ℃,固体质量增加,原混合物中含有Na2O,可能含有NaCl,则能肯定原固体混合物含有4种化合物中的3种。]10.D [碳酸氢钠在小试管,碳酸钠在大试管,大试管直接加热,温度较高,如温度较高的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可判断热稳定性强弱,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A正确;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显示蓝色,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如果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B正确;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所以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C正确;等质量的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消耗的盐酸多,即乙>甲,故D错误。]11.C [H2、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O22H2O,2Na2O2+2H2O4NaOH+O2↑;2CO+O22CO2,2Na2O2+2CO22Na2CO3+O2,则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即为H2、CO的质量。因此只要是CO或H2或它们的混合气体或化学式组成符合(CO)m·(H2)n,过氧化钠固体增重的质量就等于原物质的质量,则①②符合;而④HCHO可以改写成CO·H2,⑤CH3COOH可以改写成(CO)2·(H2)2,⑥HCOOH可以改写成CO2·H2,故①②④⑤符合。]12.A13.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项错误;实验②③作为对照实验,可证明氢氧化钠和氧气不能使酚酞溶液褪色,C项正确;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可判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H2O2,H2O2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O2,D项正确。]14.C [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絮状沉淀,B正确;由于生成H2,反应一段时间后,大试管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C错误。]15.(1)D (2)碳(C) (3)4Na+3CO22Na2CO3+C16.(1)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①长颈漏斗 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或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②检验氢气纯度 ③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④Na2O2+H22NaO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 第12练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第四章 第12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第四章 第12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