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5届高三考前指导卷 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2025届高三考前指导卷 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考前指导卷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75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 22题,每题 2分,共 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琼库什台村位于新疆伊犁河谷,当地牧民放牧有转场的生产方式,该村保存完整的木
构建筑群——“木楞房”,由原木交替垒砌而成,屋顶多覆枝干和泥土并种植草皮。下图为
“琼库什台民居景观图”。据此回答 1~3题。
1.推测当地牧民转场至该地放牧的时间是
A.12~次年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2.当地畜牧业生产方式体现的文化特征是
A.交流频繁,热情好客 B.志在四方,重农轻商
C.合族聚居,尊卑有序 D.因时制宜,保护草场
3.琼库什台村在屋顶覆土植草的原因是
A.减弱夏季较强光线照射 B.减弱风沙侵蚀美化环境
C.增强房屋隔热保温效果 D.增加蒸腾保持房屋干燥
高三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8页
下图为江苏盐城(33°N,120°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实践活动时拍摄的一张杆
影图。据此回答 4~5题。
4.拍摄者面朝
A.东 B.西 C.南 D.北
5.该时刻,地球光照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图为某大河入海口在一次洪水事件后的垂直方向盐度变化过程图。据此回答 6~8
题。
6.此次盐度变化过程发生的先后顺序
A.Ⅰ Ⅱ Ⅲ B.Ⅲ Ⅱ Ⅰ C.Ⅲ Ⅰ Ⅱ D.Ⅱ Ⅰ Ⅲ
7.影响 Ⅲ 时段 bc两处 26‰盐度等值线深度不同的因素是
A.海水深度 B.水体温度 C.蒸发强度 D.距岸远近
8.此过程中,b处水体密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A.表层密度减小 B.始终高于两侧
C.垂直梯度变小 D.垂直向下变小
高三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8页
下图为洞庭湖滨湖某气象观测站 1954~2021年测得北京时间 14时、20时的年平均风
向风速玫瑰图。据此回答 9~10题。
9.该气象观测站最可能位于洞庭湖的
A.东侧 B.南侧 C.西侧 D.北侧
10. 该气象观测站 14:00以陆风为主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高空西风带中的槽线,称为西风槽,槽前多盛行暖湿气流,空气作上升运动,对应地
面天气变化剧烈。下图为“2023年 8月 25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 500hpa等压面高度(单
位:m)分布图”。据此回答 11~13题。
11.图中甲处 500hpa高度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2.图示时刻,近地面最可能发生强降水的地点是
A.乙 B.丙 C.丁 D.戊
13.本次强降水水汽主要来自
A.孟加拉湾 B.太平洋 C.高原湖群 D.大西洋
高三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8页
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广的史前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及北方农牧交错带,
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5000年至前 3000年。下图为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及北方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 14~16题。
14.形成该区域农牧交错带分布十分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河流
15. 仰韶文化时期,北方气候环境的总体特征是
A.暖干 B.暖湿 C.冷湿 D.冷干
16.研究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的自然证据是
A.岩石矿物成分 B.地表水系演变
C.人类遗址分布 D.冰川地貌遗迹
男女两性人口在机会、勇气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迁移行为。下图为“中国两性人口的
省际流动与户籍迁移对比图”。据此回答 17~18题。
17.在 20~40岁年龄段,男女迁移率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 B.政策 C.婚姻 D.环境
18.与省际流动相比,中青年区间的户籍迁移峰值年龄更靠后,主要原因是
A.机会勇气积累 B.学历资本积累
C.户籍政策放宽 D.性别比例平衡
高三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8页
川江段江心岛聚落选址体现“山水林田居”空间布局理念,因地就势塑造了岛屿乡土
空间形态与规避自然风险的能力。依据自然条件约束及社会变迁等因素对岛屿聚落空间类
型进行划分,下图为“聚落空间布局模式图”。据此回答 19~20题。
19.反映聚落空间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最大的模式是
A.散点分布型 B.条带延伸型 C.分散组团型 D.集中聚居型
20. 集中聚居型聚落空间布局,主要是为了
A.抵御台风 B.少占耕地 C.防洪避险 D.增强联系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农田主要分布在流域下游,水稻生产占四个成员国农业产值的
80%以上,种植制度有一定差异。下图为“澜湄流域下游区域图和成员国水稻生长期示意
图”。据此回答 21~22题。
21.影响柬埔寨水稻生产复种指数低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农业技术
C.地形类型 D.市场规模
22.近年来泰国减少了水稻种植面积,其原因可能是
A.劳动成本上升 B.机械化水平低
C.水土流失严重 D.经济作物冲击
高三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8页
二、非选择题:共 3题,共 56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汉中盆地东缘的黄金峡属古板块结合部,全长约 53 公里,可分为上、下两
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多花岗岩。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
有“过滤器”之称。
材料二 下图为“汉中盆地及周边地区图”。
(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4分)
(2)与同纬度东部相比汉中盆地冬季气温较高,试分析原因。(4分)
(3)分析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6分)
(4)从地形角度,说明黄金峡成为兴隆岭主要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条件。(6分)
高三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8页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近年来,中非不断加大在基础设施、新能源、数字经济和农业领域的经贸合
作,中国逐步扩大非洲相关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范围。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 2821亿
美元,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4年 1~7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 253.5亿元,
增长 7.2%,高于中国农产品进口整体增速,主要进口烟草、原棉、柑橘、咖啡、可可、坚
果等农产品。
材料二 图 1为 2023年中非贸易核心国家及主要国家对华贸易产品类型,图 2为 2022
年中非贸易结构图。
图 1
图 2
(1)简述中非贸易结构特征。(4分)
(2)简析中国从非洲大幅度进口农产品的原因。(4分)
(3)简述中非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合作表现。(4分)
(4)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简述加强中非合作对我国的影响。(6分)
高三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8页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泛珠三角地区由东部粤、闽、琼、赣、湘、川、滇、黔、桂 9省区及港澳特
别行政区构成。早期,泛珠三角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后期,国家推进区域性平衡发展,
注重培育区域性经济增长极,中、西部地区城市获得政策倾斜。
材料二 下图为“泛珠三角地区不同时间段大港口与省会城市辐射范围图”。
(1)描述泛珠三角地区大港口与省会城市辐射范围在 1998~2016年间的总体变化特征,
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2)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 1998~2004年泛珠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辐射半径远超省会城
市的原因。(4分)
(3)结合 2008~2016年省会城市辐射半径上升,简述省会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
用(6分)
高三地理试卷 第 8 页 共 8页
2025 届高三考前指导卷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D C B A C D C D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A C B B A B B C B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计 56 分。
23.(20分)
(1)黄金峡地处古板块汇合处,构造运动强烈,断裂发育,岩石破碎;(2分)汉江水的
长期下切侵蚀形成峡谷。(2分)
(2)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任 2点 4分)
(3)黄金峡两岸森林茂密,人类活动少,水土流失较小;上段浅宽有利于泥沙堆积;下
段深窄,岩石坚硬,输沙少。(每点 2分)
(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水汽深入;峡谷纵深长,狭管效益明显;峡谷与夏季风走
向一致,利于水汽深入。(每点 2分)
24.(18分)
(1)中国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机电、机械占 65%);中国进口:高度依赖非洲能源
矿产(原油、钴、铜等)。
(2)国家政策支持;多质优价廉的特色农产品;供需结构性互补和消费升级;
(3)运用无人机服务农业,如喷洒农药;建立智慧农业平台,推动精准农业普及;应用
卫星遥感助力农业生产(如农业资源普查、生产过程监测)。
(4)扩大对非出口,促进市场多元化,利于我国产业转移与升级,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
扩大能源与矿产碍口渠道,保障战略物资供应,保障我国能源与矿产安全;通过农
业技术输出,推动非洲耕地开发,未来或形成粮食进口替代渠道,保障我国粮食安
全;(6分)
25.(18分)
(1)变化特征:大港口辐射范围总体缩小(2分);省会城市辐射范围总体扩大(2分)。
影响因素:政策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产业转移因素。(4分)
(2)泛珠三角地区沿海港口城市工业以出口加工型产业为主,依赖对外贸易,产业外向
度高(2分)。省会城市产业综合性强,外向型产业占比相对低(2分)。
(3)向周边地区输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2分)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和区
域经济协同发展;(2分)促进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2分)
高三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