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15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以及接踵而来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使全球历史由各地区分散隔绝的发展朝着以一个世界为整体的方向迈进。引起欧洲经济扩张的地理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这些发现打破了传统结构,作为现代工业发展前驱的“世界经济”形成了。——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新课导入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转口贸易(间接贸易);意大利、阿拉伯人做中间商15世纪以前的旧航路、贸易范围、方式?(1)中国或印度→中亚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小亚细亚→欧洲(2)印度→(海路)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3)中国→(海路)红海→(陆路)苏伊士地带→埃及→欧洲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社会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概念解析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知识链接思考: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指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行为。间接贸易①中间商多,利润低。②贸易可能中断。一、世界市场的形成思考:据P42和《纲要下》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特点。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显著特点 主要途径开始形成初步形成 基本形成最终形成新航路开辟(15C-16C)商业资本暴力手段、残酷掠夺、黑奴贸易欺诈贸易,暴力掠夺第一次工业革命 (18C60S-19C40S)工业资本商品输出、原料掠夺以炮舰和商品进行不平等贸易瓜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19C60年S-20C初)垄断资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早期殖民扩张(17C-18C)特点: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②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③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④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进步。⑤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世界市场重大事件开始形成(雏形)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发展不断拓展早期殖民扩张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1368— 明 朝 —16441636— 清 朝 1840 — 1912遭受侵略对外政策葡萄牙取得在濠镜澳的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南部和北部抗击沙俄鸦片战争后,被迫卷入海 禁闭 关 锁 国材料1 西班牙人劫掠阿兹特克帝国,劫掠印加帝国,劫掠特们所侵略的其他国家,这是最直接的攫取财富的手段……有些欧洲人的确知道西班牙新财富的来源,因此决定不再通过西班牙人之手,而有自己直接去夺取。英国、荷兰、法国的商人,虽经官方授权组成商业公司,掠夺起来却和做买卖一样毫不犹豫……这些冒险家摇身变成海盗,直接掠夺货物,烧毁城市。工业革命后,工厂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所需的原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工业产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材料2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摘编自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史》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②殖民扩张与暴力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③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世界市场的驱动力?1、16世纪,西、葡率先殖民扩张;2、17世纪,荷兰“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遍布世界的殖民帝国:①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②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领中国;③在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3、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①英荷战争: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荷兰反对,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英国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②英法战争:七年战争(1756-1763),打败法国,夺取其殖民地。 ③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在亚、非、美、大洋洲都建立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知识链接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9末20初的殖民扩张背景 ①新航路开辟 ②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 英、俄、法、美等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扩张地区 大多在非洲、美洲沿海地区 全球扩张,深入内地 全球扩张,深入内地扩张方式 公开殖民抢掠、欺诈贸易、种族灭绝、三角贸易、垄断商路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商品倾销、掠夺原料(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为主,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结果 ①推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发展 ②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①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②客观上促进亚非拉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 ①世界瓜分殆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②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知识链接商品输出 (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时间 第一次 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辅 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本质 控制殖民地 的市场 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命脉方式 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 开银行、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政治贷款目的 都是列强大规模经济侵略、 掠夺财富的手段 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示意图比较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异同点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放贷。按输出资本的类型,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是由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企业或者银行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或银行,目的是索取利息,并借此向输入国提出各种条件,特别是要求输入国为其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提供有利条件。生产资本输出:是由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企业或者银行直接投资,在国外独立创办企业,或者与外国资本联合创办企业,或者低价收买外国已有的各种企业,目的是以远比本国低的价格在输入国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就地进行生产和销售,以取得垄断高额利润。知识拓展1、探究世界市场不断扩展的驱动因素?2、探究世界市场市场的特点?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②开放扩张性:资产阶级极力向外扩张,国际分工发展,垄断企业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③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④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⑤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社会进步。①资本主义开放性、扩张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②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③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合作探究材料:世界市场形成的每一个阶段都跟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积极:①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③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消极:①给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市场,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形成的根源。对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的扩张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商品的流通范围得以扩大,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美的全球中心地位奠定了经济基础。对殖民地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向外扩张抢占更多的殖民地,加剧了东西方的差距,使得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为落后地区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加速了落后地区落后生产方式的瓦解,加速了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过程。3、探究世界市场的影响?合作探究3、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对世界?谁主导?谁从属?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讨论:结合纲要下册第7课和地图,描述其蕴含的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3-14世纪(宋元时期)东西方交通15-19世纪的非洲奴隶贸易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全球市场商业路线商品种类贸易中心贸易格局背景:①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背景:②工业革命商业革命的不断深化商业空间经营方式商业内容图2图3图1思考:提取图中信息,分别说明图1图2图3反映的欧洲贸易中心及其成因,并判断其历史时期?图1:信息:亚欧非之间进行贸易往来。贸易中心:地中海沿岸原因:意大利商人从事转口贸易时期:新航路开辟之前图2:信息:大西洋沿岸贸易频繁,欧美非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贸易中心:大西洋沿岸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时期:新航路开辟后图3:信息:英国控制了海上贸易,亚美非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地。贸易中心:英国原因:工业革命爆发在英国时期:工业革命1、贸易中心的变化①欧洲贸易中心的转变: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丝银贸易(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贸易)生丝、瓷器生丝、白银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太平洋贸易)生丝、丝绸、棉布、瓷器②新的亚洲贸易中心的形成: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成为国际贸易枢纽。思考:阅读P43-44,找出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的商业经营方式有哪些?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2)阿姆斯特丹出现粮食交易所。(3)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商品交易所“为商人服务,不管他们来自哪个民族,使用何种语言”。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市场石印版画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欧洲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旧址思考:阅读P43-44,找出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的商业经营方式有哪些?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银行,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2)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①职能:接受政府存款、向政府提贷款,发行银行券等。②地位: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银行思考:阅读P43-44,找出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的商业经营方式有哪些?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证券交易所(2)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有限责任公司(3)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相继为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卢森堡和比利时等国采用。思考:阅读P43-44,找出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的商业经营方式有哪些?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①目的:②建立:③职能与特权:④影响:为了有效地垄断对外贸易东印度公司(英国和荷兰);西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垄断贸易、立法权、殖民扩张;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美洲及加勒比海一带)英国东印度公司总部大厦及会标材料1 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总督及其临时代理人有权制定合理的法律。——《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材料2 根据实际需要,公司有权在东印度任何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根据董事会的决议,公司有权为保卫其贸易领域内的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组建军队,实施军事上的防卫,并宣布对这些地区拥有主权。——《1689年英王威廉三世为东印度公司颁发特许状》知识拓展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源于1600年以前一次由荷兰多个省份的投资者共同出资赞助的亚洲探险活动。……由六个省份的投资者组建的贸易垄断组织能够将投资者的资本锁定10年期限,并且只有当利润超过投资的资本时,才能进行分红。——威廉·戈兹曼《千年金融史》1602年,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公司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广阔区域的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这个公司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非洲的好望角,南亚的锡兰和马拉巴海岸,以及东南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①近代银行的建立②股份制企业出现1865年汇丰银行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及股票③证券机构出现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④大型百货公司出现1900香港成立第一家先施百货公司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进中国。影响:①给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②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进程。思考:根据中国近代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简要概括其主要成因与影响。(2)中国3、商品种类增多新航路开辟前亚欧之间的贸易新航路开辟后亚欧非美之间的贸易思考:据图片及教材,概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后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变化。(1)世界市场商品种类增多,数量增大。(2)黑奴成为商品。(3)列强向中国走私鸦片。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16世纪 17世纪 17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海上马车夫”荷兰英国击败荷兰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英国击败法国“日不落帝国”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多中心世界格局葡萄牙西班牙称霸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思考:表中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①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下降,美国上升;②说明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③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时间 商业贸易的变化 世界市场的发展西方 中国 新航路开辟 (16世纪)殖民扩张 (17-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开始资本输出海外市场拓展大量商品输出股份制贸易公司证券交易与股票市场商品种类增加,商业重心转移,经营形式变化海外贸易扩大白银货币化闭关锁国海外贸易缩小沦为倾销市场与原料产地现代银行、股份制企业与股票市场、百货公司陆续出现初现雏形进一步拓展基本形成最终形成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知识拓展材料12 工业革命期间的国际商业贸易,从交易的地域范围说,它不是少数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而是囊括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贸易;从交易的时间说,它也不是偶然的、间断性的贸易,而是经常的、频繁的往来贸易;从交易的商品种类来说,它已不限于只供少数人享用的珍贵物品,而是供人民生活需用的大宗消费品和供生产需用的大宗原材料、机器设备等;从交易的规模说,也远不是过去少数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所能比拟的。——摘编自宋则行等主编《世界经济史》上卷特点:交易地域范围更广,从局部地区到世界大部分地区;交易时间更持续、更频繁;交易的商品种类更丰富,从奢侈品到日常消费品;交易规模更庞大。工业革命期间的国际商业贸易特点合作探究近代世界商业贸易变化的影响对世界对欧洲对 殖民地 半殖民地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扩大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不平等贸易严重损害了亚非拉的利益,造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落后(破坏性)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进步(建设性)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马尼拉帆船贸易2001年中国加入WTO不自觉参与被迫开放主动融入中国角色中国名片茶叶、丝、瓷器廉价劳力、原料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世界市场给中国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和贝壳,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荷兰的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发展C.荷兰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荷兰地处欧洲的交通要地典题试练·课堂评价17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的茶叶和其他地区的咖啡、巧克力、糖等物品,取代了长久以来由香料扮演的经济和文化的角色,成为远洋贸易的主要对象,并开始成为欧洲饮食生活中的新宠。这说明( )A.中国商品主导了欧洲的经济贸易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C.殖民扩张推动了商业革命的发展D.西欧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典题试练·课堂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