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六年级 科学(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题 号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共40分)关于遗传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动物、植物和人类都存在遗传现象B. 杂交水稻利用了遗传现象保留优良基因C. 所有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D. 双胞胎兄弟可能在外貌上有细微差异博物馆中的古代铁犁生锈了,最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 完全浸没在盐水里 B. 表面涂一层食用油C. 表面包塑料薄膜 D. 放在干燥的展柜中能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A. 橙子汁 B. 西红柿汁 C. 肥皂水 D. 白醋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称为( )A. 生态平衡 B. 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食物链以下不属于工程的是( )A. 建造港珠澳大桥 B. 制造一艘轮船 C. 完成家庭作业 D. 设计智能机器人四川盆地房屋屋顶大且房檐伸出长,主要适应的环境特征是( )A. 炎热多雨 B. 寒冷干燥 C. 风沙大 D. 地震频繁高压线铁塔属于什么结构类型?( )A. 框架结构 B. 实心结构 C. 拱形结构 D. 圆顶结构蝙蝠会飞,但分类上属于( )A. 鸟类 B. 爬行动物 C. 哺乳动物 D. 两栖动物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 )A. 地球 B. 太阳 C. 月亮 D. 北极星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火星煤、石油、天然气属于( )A. 可再生能源 B. 不可再生能源 C. 清洁能源 D. 二次能源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D. 76年苔藓类植物属于( )A. 开花植物 B. 种子植物 C. 不开花植物 D. 水生植物夏天轮胎容易爆胎的原理是( )A. 热胀冷缩 B. 化学腐蚀 C. 机械磨损 D. 材料老化保持物体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 )A. 重心高 B. 重心低 C. 形状规则 D. 质量大让手电筒发光时,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 )A. 光能 B. 热能 C. 声能 D. 动能北极星位于哪个星座?( )A. 大熊座 B. 小熊座 C. 猎户座 D. 天琴座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森林 B. 一个池塘 C. 一群蚂蚁 D. 一座城市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A. 制造有机物 B. 消费有机物 C. 分解有机物 D. 传递能量青春期心理特点不包括( )A. 独立欲望增强 B. 情绪稳定 C. 智力提高 D. 性意识增强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题,共20分)所有生物的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铁制品表面涂油可以防锈。(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直径最大的。( )地球绕太阳自转形成四季变化。( )北极星是全天最亮的恒星。(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复杂,系统越稳定。( )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 )蝙蝠的翅膀与鸟类的翅膀结构相同。( )用盐水浸泡铁钉能加快生锈速度。( )苔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哈雷彗星每隔76年绕太阳一圈。( )框架结构的上小下大设计更稳固。( )所有恒星都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需建立自然保护区。( )水污染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地球内部的热量来自太阳。( )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危机。( )青春期身高增长迅速是唯一变化。( )双胞胎的遗传基因完全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1.小景吃饭时,发现白米饭刚开始咀嚼时没味道,咀嚼一会儿后却出现了甜味。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科猜测可能和唾液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A.分别在1号和2 号试管中装相同量的淀粉糊(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B.在1号试管中加人一定量的水,在2 号试管中加人相同量的唾液。C.用搅拌的方法让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D.10 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 滴碘酒,观察到1 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 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每小题2分,共8分)(1)这个实验中,两个试管中的不同条件是 。(2)“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B.防止淀粉糊变冷 C.防止淀粉糊变质(3)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 号试管中各加2 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 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 )。A.1 号试管淀粉消失 B.2 号试管淀粉消失C.1 号试管比2 号试管中淀粉含量多(4)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发生了 变化。2.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环绕。按卫星多少的排名顺序是土星83个,木星79个,天王星27个,海王星14个,火星2个和地球1个。不同卫星的体积和质量相差悬殊,半径大于1000 千米的卫星有7个,月球即为其一。(每小题2分,共6分)1.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A.月球 B.木卫三 C.卫六2.太阳系中拥有天然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A.地球 B.木星 C.土星3.以下行星中没有卫星环绕的是( )。A.水星 B.天王星 C.海王星四、综合分析题。(共26分)1..地球是一个牛命共同体。资料—:SARS 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SARS 事件后被证明来自中华菊头蝠,是果子狸与它们接触、感染后,再将病毒传染给人类。资料二:2019年12月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资料三:2022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设立这个日子是为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非生物(2)根据资料,推测2003年SARS病毒的传播路径可能是( )。A、果子狸→人→蝙蝠 B、果子狸→蝙蝠→人C、蝙蝠一果子狸→人 D、人→蝙蝠→果子狸(3) 蝙蝠 (填“是”或者“不是”)鸟类,它的繁殖方式是直接生下小蝙蝠,并用乳汁哺育下一代,所以蝙蝠属于 动物。(4)新型冠状病毒从第一例发现到后来德尔塔病毒,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越来越强,但死亡率越来越低,可见新型冠状病毒在繁殖下一代的时候发生了 。2.物质的变化。【(1)~(6)题每空2分,第(7)题4分,共21分】(1)把白糖放在勺子里,然后放到蜡烛的上面进行加热,一会儿后,白糖融化成了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继续加热白糖,我们看到融化了的白糖开始慢慢变黑,同时还闻到一股味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2)加热过程中,液态糖中会“冒泡”,冒泡说明( )。A.有气体产生 B.有氧气产生C.有二氧化碳产生 D.有空气产生(3)白糖在持续加热过程中,还会发生其它的现象,下列现象不是白糖加热过程中发生的是( )。A.颜色变化 B.气味变化 C.产生沉淀 D.产生气体(4)长时间加热后产生了焦黑色物质,这种物质放入水中不能溶解,说明它是一种和原有白糖不同的 ,我们可以判断,白糖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属于 变化。(5)小苏打是固体,把小苏打倒入白醋中也会有大量气体产生。小明把收集到的气体倒向点燃的蜡烛,发现蜡烛熄灭了,这个实验不能证明这种气体( )。A.比空气重 B.不支持燃烧C.不能燃烧 D.是二氧化碳(6)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变化后,杯底仍有一些“液体”,这些液体中是不是还有白醋呢 下列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A.往杯中倒入一些白醋 C.用点燃的小木棒伸入杯中B.往杯中倒入少量水 D.往杯中放少量小苏打(7)白糖加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有相同的现象一“冒气泡”,请你根据这一共同现象,提出一个科学猜想:一、选择题答案:C 2. A 3. C 4. B 5. C 6. A 7. A 8. C 9. B 10. AB 12. C 13. C 14. A 15. B 16. A 17. B 18. C 19. C 20. B二、判断题答案:×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三、实验探究题。探究题1:(每小题2分,共8分)(1)唾液的有无 (2)A (3)C (4)化学探究题2:(每小题2分,共6分)(1)A (2)C (3)A四、综合分析题。(共14分)分析题1:(每空2分,共10分)(1)B (2)C (3)不是哺乳 (4)变异分析题2:(1)~(6)题每空2分,第(7)题4分,共21分(1)物理 化学 (2) A (3)A (4)物质 化学 (5) D (6) D(7)有气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