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度延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5月阶段测试卷政治 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 本试卷标有“多选”的试题正确选项有2~3个,但不允许全选,未特别标注的选择性类试题,均只有1个正确选项2. 试卷共4页,请作答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予评分一、重温延安精神(共24分)1.某校拟开展主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教育”的研学活动,研学路线可以是( )A.南昌起义旧址——井冈山革命旧址——遵义会议旧址B.百团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枫桥经验陈列馆C.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两弹一星纪念馆D.广州中山纪念堂——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2.(多选题)1939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遇到问题,我就翻阅《共产党宣言》, 每读一遍,我都有新的启发。”《共产党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和现实,将人类历史的图景、资本主义社 会的历史运动及其内在危机、对共产主义的构想整体呈现了出来。由此可见,在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 ) A.能为开展新的伟大斗争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指引 B.能真正明确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全人类的利益 C.帮助我们深刻认识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和方法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主动对接、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这意味着开放与改革的更深度融合。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制度性变革,以开放形成改革的重要动力,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选择。材料二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品格,是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探索,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鲜明主题的提出,再到“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擘画,哪一次不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机遇、主动作为的呢?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延安整风”到“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从而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原因。(9分)(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历史主动。(8分)二、人民当家作主(共40分)4.(多选题)2024年12月8日,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文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文稿37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习近平持续推进人大制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A.是我国政体和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B.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C.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D.为新时代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大制提供了根本遵循5.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请将下列相对应的表述进行匹配。(匹配)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相应表述①全面从严治党基础 A.在治②全面从严治党关键 B.在严③全面从严治党要害 C.在全面④全面从严治党核心 D.在加强党的领导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6.以下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分议程。请判断全国人大行使哪些职权。 (选涂)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A最高立法权B最高决定权C最高任免权D最高监督权②审查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③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④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修订草案)》,新增"健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协商机制"条款。修订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深入20余个省份调研,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农民意见3000余条,最终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完善村务公开小程序"等建议纳入法律。材料二:某地推行"社区议事会"制度,由居民代表、居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协商解决社区问题。议事会通过的《社区停车管理细则》经街道司法所合法性审查后,由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成为具有约束力的社区公约。两年来,该社区通过议事会解决纠纷58起,居民满意度达95%。(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修订法律的过程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6分)(2)材料二中"社区议事会"制度的运行是如何体现法治对基层治理的保障作用?(6分)(3)综合上述材料,论述新时代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和社会治理中。(8分)三、模拟案例(共36分)延安中学星群辩论社,就实际情境问题:某小区钢琴教师张先生因夜间教学引发邻里纠纷,社区居委会组织模拟法庭与调解会化解矛盾。展开讨论。小苒同学查询资料得到下列材料:①《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夜间(22:00-6:00)禁止噪声污染;②《民法典》第288条要求不动产权利人不得损害相邻权;③社区公约倡导“邻里体谅,共享文化空间”。8.(单选题)该纠纷的解决直接体现的基层治理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9.(单选题)若张先生坚持“教学时段合法”,从法治角度看,李奶奶可主张( )A. 要求居委会强制关闭钢琴教室 B.依据社区公约发起道德谴责C.起诉其行为违反《声环境质量标准》 D. 通过物业提高公共区域隔音设施10.(单选题)调解员提出“提前结束教学+提供社区琴房”方案,体现的哲学方法论是( )A.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B.在对立中把握统一C.坚持适度原则 D.一切从实际出发11.(多选题)“有了‘小蓝本’,商量的事更好办。”司法局聚焦社会治理中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编印了《“大家商量着办”法律指引》,选取噪声扰民这一矛盾纠纷高发领域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让居民了解到问题应该如何依法依规解决。司法局组织编写这一指引能够( )A.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促进纠纷的有效处理B.在定分止争中践行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和谐C.更好发挥协商民主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D.有效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弘扬法治精神12.(多选题)这一案例推动了社区创新打造“共享小屋”与“邻里议事亭”项目。在“共享小屋”,居民可以借用熨烫机、家用梯子等物品,无需购买;还可以将家中闲置物品拿来与他人置换。“邻里议事亭”为居民提供了协商解决社区事务的场所,如讨论解决楼上住户噪音扰民问题等。该社区党组织在这些项目中负责组织协调、宣传推广、管理维护,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这些项目( )A.助推服务群众精准化和社会治理精细化,提高了社区自我管理水平B.以有序运行的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落实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C.推动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体系,贯彻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D.由社区党组织管理和推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13.每天清晨,该社区总有一群居民在小广场使用高音喇叭跳舞带来噪音扰民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居委会召开恳谈会以完善居民公约,居民们对此畅所欲言。以下居民的建议不适宜纳入公约的是( )甲:街道办要定期派出巡逻队伍,对扰民活动进行惩处乙: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对噪音扰民现象进行及时劝阻丙:在社区公共场所使用音响设备跳舞须经过居民会议同意丁:居民使用高音设备开展活动要在规定的时段和场所进行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丁 D.丙和丁14.辩论社模拟法庭中,法官最终判决张先生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建议调整教学时间。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知识分析这一判决的是否合理。(8分)15.居委会通过“模拟法庭+调解会”化解纠纷后,决定修订社区公约,新增“文化活动时间协商机制”。综合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这一做法如何体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8分)参考答案一、重温延安精神(共24分)1. A (3分)2. AC (4分)3.(1)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推动制度性变革,增强改革动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②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全球治理能力。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3×3=9分)(2)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丰义为指导,积极推动马克思丰义中国化。②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坚定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③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坚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 (4×2=8分)二、人民当家作主(共40分)4. CD (4分)5. CBAD (2×4=8分)6. DBAD (2×4=8分)7.(1)① 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将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2分);② 立法过程民主性: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调研等渠道,保障人民直接参与民主立法(2分);③ 人大代表作用: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履行提案权和审议权,将农民诉求转化为法律条款(2分)(2)① 程序合法性:街道司法所审查确保公约符合法律法规(2分);② 规则约束力:经民主程序制定的公约具有制度刚性(2分);③ 矛盾化解法治化:通过规范协商程序解决纠纷,避免"人情治理"(2分)。(3)① 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群众路线转化为法律规范(如乡村振兴法修订);(2分)② 完善人大制度: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健全民意表达平台;(2分)③ 创新基层民主:构建"议事会+公约"的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机制;(2分)④ 强化法治保障:通过合法性审查确保民主决策不越法律底线;(2分)⑤ 技术赋能民主:运用数字工具扩大参与(如村务公开小程序)。(2分) 任写4点得全分三、模拟案例(共36分)8. B (3分)9. C (3分)10. B (3分)11. AC (4分)12. AD (4分)13. A (3分)13. 合理 (2分)① 法律底线思维:判决严格遵循《噪声污染防治法》时段规定,体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2分);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建议调整时间是对“和谐”“友善”价值的践行(2分);③ 法治社会建设要求:通过司法裁判引导公民自觉守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2分)。14.评分要点如下:① 法治保障:在原社区公约(德治)基础上新增协商机制,将道德规范转化为制度约束(3分);② 德治滋养:协商机制要求居民相互尊重,体现《民法典》倡导的“公序良俗”原则(2分);③ 基层民主创新:通过“居民议事—公约修订—共同遵守”实现自治、法治、德治融合(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