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〇二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模拟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 某生物兴趣小组选取口腔上皮细胞、菠菜叶肉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观察,以探究不同细胞的结构异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菠菜叶肉细胞有叶绿体B 只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液泡C. 三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D. 观察三种细胞前都需要染色2.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由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吞噬细胞)等多种细胞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肝细胞、库普弗细胞等结构独立完成功能,彼此无联系B. 制作肝细胞模型时,需体现各结构的位置关系,因为其功能依赖于结构配合C. 肝脏中不同细胞形态、功能不同,是细胞分裂的结果D. 从结构层次看,肝脏属于组织,是消化和解毒的重要结构3. 渔民捕获一种外形奇特的“怪鱼”,它体表覆盖角质鳞片,能在陆地上短距离爬行,用肺呼吸,且会将卵产在泥沙中并用体温孵化。结合这些特征判断,该生物应该属于( )A. 鱼类 B. 两栖动物 C. 爬行动物 D. 哺乳动物4. 生物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根据菜市场食材特征分类。下表是四位同学的分类结果,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藻类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A 海带 菠菜 松子 草莓B 木耳 芦笋 核桃 香蕉C 香菇 海带 开心果 玉米D 紫菜 蕨菜 银杏果 番茄A. A B. B C. C D. D5. 体检时可通过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细胞内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依靠螺旋形结构和鞭毛在胃部强酸性环境中游动,还能分泌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气,中和胃酸以维持生存,是引发胃炎、胃溃疡的常见病原体。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可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B. 属于原核生物C. 通过自我复制产生新个体D. 为避免其产生抗药性,感染后不必治疗6. 云南滇池曾将水葫芦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引入后水葫芦疯狂繁殖,覆盖大片水面,导致鱼类缺氧死亡,本土水生植物菱角、海菜花濒临灭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引入新的外来物种(如食草鱼类)控制水葫芦数量B. 长期监测水质和生物数量是评估修复效果的重要手段C. 开展“保护滇池生态”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生物入侵防范意识D. 当地政府可采用“机械打捞+生物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开展公众科普活动7. 研究者测量了一棵灰树18小时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B. 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C. 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向上运输D.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吸收和运输水的主要动力8.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花、果实和种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③由图丁中的③发育而来B. 图丙中的②由图乙中的④发育而来C. 大豆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来自子叶D. 图甲中③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9.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两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二氧化碳浓度(375μmol/mol),乙组提供二氧化碳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l)。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μmol/mol是物质的量浓度单位,全称为微摩尔每摩尔,主要用于表示混合物中微量成分的占比。)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也会增加B. 该实验中,不同的植物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程度不完全相同C. 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光合作用速率未倍增的原因可能是还受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D. 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增加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从而通过提高作物光合作用速率改善环境10. 如图甲是玉米植株24小时内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一到图四为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CO2)利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 图甲中A~B(不包括B点)段对应的是图四表示的过程B. 图甲中B、E两点对应的是图三表示的过程C. 图甲中C点是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D. 图甲中从B点到E点(不包括B和E点)段对应的是图二表示的过程11. “家乡烟火味,最抚游子心。”进餐时,食物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②是胃,能初步分解淀粉B. 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C. ④含有多种消化液,所以是吸收的主要器官D. 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12. 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如图所示。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在急救过程中,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变大 B. 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大C. 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小 D.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变小13. 某患者身体不适,出现了水肿、尿液中泡沫增多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肾脏疾病。以下关于肾脏疾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可使尿液中出现葡萄糖B. 肾小球发生病变可使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 严重的肾衰竭患者可通过口服药物使肾脏重新恢复正常代谢能力D. 长期憋尿会增加患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间接对肾脏健康造成损害14. 聚餐后小张不顾朋友劝阻执意酒后驾车,行驶至路口时,因无法及时判断交通信号灯变化,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酒驾时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是因酒精影响了大脑、脑干的功能B. 红灯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C. 事故中小张伤到了脊髓,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D. 小张紧急刹车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15. 为了预防传染病,国家推行计划免疫,给适龄儿童接种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B. 接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抗体C.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D. 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种免疫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计划免疫16. 如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丙同时具有来自甲、乙的遗传物质B. 与繁育方式②相比,①可增加后代的多样性C. 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染色体D. 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17. 为探究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研究者把蛙卵分成4等份,分别培养在4只盛有等量池塘水的水槽中,将水温分别控制在15℃、20℃、25℃、30℃,并将水槽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观察5日内蛙卵的孵化数,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15℃的水中,蛙卵5日内的孵化数约为60B. 该实验可证明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25℃C. 卵未受精可能是部分蛙卵未孵化的原因之一D. 蛙每年产卵量可达上万枚,这有利于其种族延续18. 韭黄炒鸡蛋是很多同学喜欢的一道家常菜,其中韭黄是用正常韭菜通过培土、遮光覆盖等措施,在不见光的环境下种植出来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与正常韭菜叶肉细胞相比,韭黄叶肉细胞缺少叶绿体B. 韭黄的黄色性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 韭黄种植过程中去掉遮光措施,一段时间后韭黄会变绿D. 韭黄叶的黄色变异性状有利于自身的生存19. 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它们均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其体长的1.5倍,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底部取食花蜜,是这种植物唯一的传粉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长舌有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 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C. 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地方繁衍D. 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0. 在测定人和其他生物体内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时,科学家发现人与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猩猩、猕猴等几种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差异分别是0.27%、0.65%、2.38%、2.78%、3.89%。这些证据支持的结论是( )A. 研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能为人类进化提供直接证据B. 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猩猩、猕猴都属于类人猿C. 5种动物中,黑猩猩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D. 5种动物中,猕猴和人之间没有亲缘关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60分)21. 青海湖是众多生物的家园,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物种。每年春夏之交的湟鱼洄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过去,因过度捕捞和人类活动影响,湟鱼数量急剧减少。自2010年起,青海湖实施多次封湖育鱼措施,例如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青海湖金沙湾自然保护区,2010年评估该区域最多保障6000尾湟鱼生存,经多年禁渔,到2024年湟鱼数量增至9000尾。这里存在着由浮游生物、湟鱼、食鱼鸟类等构成的生态系统。具体生物 食物来源 被哪些生物捕食浮游植物 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浮游动物、湟鱼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湟鱼湟鱼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鸬鹚、渔鸥、绿头鸭鸬鹚 湟鱼 无渔鸥 湟鱼、浮游动物 无绿头鸭 湟鱼、浮游动物、水生植物 无(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自然保护区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2)在青海湖金沙湾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中,湟鱼占据第______营养级,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______。(3)湟鱼的数量远远多于鸬鹚。请从能量流动这一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4)在青海湖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湟鱼与食鱼鸟类之间碳元素以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5)过去,因过度捕捞和人类活动影响,湟鱼数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为保护青海湖生态系统,我们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有:______(至少写出两条)。22.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后,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选择培育豌豆和玉米,观察其整个生命周期,并在栽培之前做了大量的调查,调查活动和培育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前调查发现在农业生产中,豌豆经常与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这样不仅提高了作物对光照利用率,还可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何与豌豆间作套种可以减少氮肥的使用:______。(2)小组同学们购买了一批豌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解剖观察发现,它们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3)为了减少栽培过程的损失,小组同学们设计实验分别测定了两种种子的发芽率,测定种子发芽率时,______(选填“挑选”或“随机抓取”)150粒种子平均分成三组,分别测定发芽率,并计算平均值。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给与种子适宜的温度以及________等环境条件,发现有的种子仍然没有萌发,试解释其原因:______。(4)玉米开花后,同学们发现玉米的花粉随风飘散,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花的结构和着生位置,发现它的结构特点能够适应这种传粉方式,请写出两条______。(5)同学们培育的豌豆是同一种早熟品种,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70天,同学们统计了豌豆的株高约50厘米,豆荚呈深绿色,单豆荚重6-7克,每荚通常有5-7粒种子,除了品种、生长环境对豆荚内种子的数量有影响外,你能从发育的角度解释一下豆荚内豌豆数量为何不同?______。23. 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1)1773年,普利斯特利做了下列经典的对照实验(图一)。实验证明:绿色植物能更新因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污浊的空气。但他无法解释为什么晚上做实验时小鼠却死的更快了,直到1779年,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实验,发现只有在______的条件下这组实验才能成功。(2)1880年,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需要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小室内,在暗处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图二),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如果把装置放置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同时证明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______。紧接着,他又做了一个实验: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需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的区域。(3)学校农业科技小组在学习了以上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并做了大量的调查后,想要探究不同光质(红橙光、蓝紫光、白光)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初中生物学知识,完成以下实验过程:①提出问题不同光质(红橙光、蓝紫光、白光)对菠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吗?②作出假设如果不同光质对菠菜光合作用有影响,那么不同光质下,玻璃箱内的氧气浓度变化大小不同。③设计实验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幼苗若干、红橙光LED灯、蓝紫光LED灯、白色LED灯、透明密闭玻璃箱、氧气浓度传感器、计时器。实验步骤:A.将菠菜幼苗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箱中,编号甲、乙、丙;B.甲组用红橙光LED灯照射,乙组用蓝紫光LED灯照射,丙组用______照射,三组光照强度、温度等条件保持一致;C.每组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测量玻璃箱内氧气浓度的6小时内的变化,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④预期结果若三组氧气浓度变化为:乙组>甲组>丙组,则说明______对菠菜光合作用的促进效果最强;若甲组和乙组氧气浓度上升显著高于丙组,则说明______。⑤分析讨论下图是丙组24小时内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B点和E点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经过24小时,从图中如何看出丙组的菠菜积累了有机物,______。⑥结合本实验和农业生产实际,若想提高温室大棚中菠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24. 近几年,人们对微塑料的研究颇多。所谓微塑料就是尺寸特别小的塑料颗粒,可以穿过生物屏障(比如细胞膜)并进入生物系统,包括血液、淋巴系统,甚至全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吃下去的微塑料会随着粪便排出一部分,但仍有一部分会存在于我们身体的其他器官组织中。它们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肠道不适症状比如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刺破和摩擦器官壁诱发炎症。(1)科学家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推测微塑料可能通过饮食进入人体消化道;部分微塑料随食物残渣最终由消化道最末端的________排出;其中颗粒十分微小的微塑料可能像________(从下列物质中选:葡萄糖、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一样,不经消化直接进入血液,该过程可称为________。(2)从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的微塑料,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四个腔室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3)部分微塑料能随尿液排出,推测排出的这些微塑料首先经过________作用进入________(填液体名称),随后在________处并没有重吸收回血液,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体外。25.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病,结核病患者常有低热、乏力和咯血等症状。为预防结核病,我国卫生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①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②倡导健康人尽量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如果必须接触,应当做好防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________,结核病患者是该病的________,该病属于________(从“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中选择)。(2)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接种卡介苗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措施。(3)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卡介苗属于________,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选项“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4)卡介苗通常只需要接种一针,即出生24小时接种。但很多疫苗需要接种2针次或3针次,如图为“新冠疫苗接种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请你结合该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2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按照食性,蚕可分为桑蚕、柞蚕、蓖麻蚕、樟蚕、柳蚕、木薯蚕和天蚕等品种。以桑叶为食的桑蚕对人类贡献很大,被人亲切地称为家蚕。家蚕的体色一般为白色,大多没有斑纹,叫素蚕或白蚕。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的研究人员在素蚕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雄性黑色斑蚕突变体,该研究人员将其与多只雌性素蚕杂交,子一代中有黑色斑蚕141只、素蚕128只;让子一代中的黑色斑蚕雌雄交配得到了子二代,子二代中有黑色斑蚕993只、素蚕510只。杂交情况如图所示:(1)不同品种的蚕食性各异,这是________的结果。(2)黑色斑蚕和素蚕的不同体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分析可知,其隐性性状是________。(3)第一只黑色斑蚕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是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4)已知蚕的结茧颜色黄色(B)对白色(b)为显性。现有一只黄色结茧的雄蚕和多只白色结茧的雌蚕,为确定该雄蚕的基因型,可让其与这些白色结茧雌蚕杂交,若后代________,则该雄蚕基因型为BB;若后代________,则该雄蚕基因型为Bb。(5)黑色斑与素斑是由基因A、a控制的,A、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片段。根据杂交结果,某同学判断A基因纯合(AA)会致死,该同学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若判断正确,则黑色斑蚕的基因组成都是________。二〇二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模拟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60分)【21题答案】【答案】(1)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2) ①. 二、三 ②.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能量生态系统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鸬鹚处于较高营养级,湟鱼处于较低营养级,所以湟鱼数量远远多于鸬鹚(4)有机物 (5) ①. 有限的 ②. 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文明旅游,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护周边植被(不滥砍滥伐)、加强对湖水水质的监测和治理等【22题答案】【答案】(1)豌豆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无机盐(2)种皮和胚 (3) ①. 随机抓取 ②. 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③. 胚不完整、胚已死亡或种子处于休眠期(4)形成花序,花粉多而轻,易被风吹散;雄花序在上雌花序在腋下,有利于花粉借助风力力飘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5)子房内胚珠的数量不同,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所以豆荚内豌豆的数量不同【23题答案】【答案】(1)光照##有光(2) ①. 叶绿体 ②. 氧气(3) ①. 白色LED灯 ②. 蓝紫光 ③. 红橙光和蓝紫光更有利于菠菜的光合作用 ④. 能 ⑤. 丙组最终的氧气浓度高于初始氧气浓度 ⑥. 在大棚种植中除了延长光照时间外,还可以用红橙光或蓝紫光的LED灯补充光照【24题答案】【答案】(1) ①. 肛门 ②. 葡萄糖、水、无机盐、维生素 ③. 吸收(2)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3) ①.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 ②. 原尿 ③. 肾小管【25题答案】【答案】(1) ①. 病原体 ②. 传染源 ③. 细菌性传染病(2)保护易感人群 (3) ①. 抗原 ②. 特异性(4)多次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使抗体含量更高,免疫效果更持久【26题答案】【答案】(1)自然选择(2) ①. 相对性状 ②. 素蚕(3)可遗传 (4) ①. 全为黄色结茧 ②. 既有黄色结茧又有白色结茧(5) ①. DNA ②. 子一代的黑色斑蚕基因均为Aa,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中,黑色斑蚕(AA、Aa)与素蚕(aa)的基因组成比应约为AA∶Aa∶aa=1∶2∶1,性状比应为黑色斑蚕:素蚕=3∶1,可实际上,性状比约为黑色斑蚕:素蚕=2:1,故认为基因纯合AA致死 ③. 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