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徐州博物馆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 西汉铜提梁壶 B. 东汉画像石C. 清代玲珑瓷盘 D. 明代草书字帧2.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质,下列与二氧化碳无关的是A. 光合作用 B. 温室效应 C. 酸雨形成 D. 干冰制冷3.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气体,将一根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现象如图所示。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A. B. C. D.4. 对古诗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理解正确的是A. 蚕丝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 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 “泪”指蜡烛燃烧生成的水D. 蚕丝和蜡烛燃烧的产物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进一步分解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新生氧(O),能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从而使其失活。使用漂白粉时要避免与酸性物质(如洁厕灵)等混合,防止产生氯气()。5.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 2个氯原子可表示为C. “O”表示一个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D. HClO由3个原子构成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漂白粉属于混合物B. 漂白粉消毒时应避免与盐酸接触C. 漂白粉需要密封保存D. 次氯酸钠(NaClO)不具有漂白作用7. 燃油汽车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CO和NO转化成两种无污染气体,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的微观粒子是NOB. 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质量不变C. 该反应中CO和NO的质量比为1:1D. 反应过程中分子个数不断增加8. 如图是利用白磷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时可观察到热水中的白磷燃烧B. 白磷换成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C. 不通入氧气白磷也会燃烧D. 白磷放入热水中着火点会降低9. 下列与盐酸相关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测定稀盐酸的pH 将pH试纸浸入稀盐酸中,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 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 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分别滴加NaOH溶液,测溶液温度变化D 除去中HCl气体 依次通过盛有饱和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A. A B. B C. C D. D10. 将碳酸钠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合并图(左纵坐标为的体积分数,右纵坐标为溶液的pH),下列说法正确A. 反映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曲线是aB. 当滴入盐酸60mL时,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ClC. 当溶液pH为8时,溶液中开始有大量生成D. 当溶液的pH由8变为4时,溶液中质量减少二、化学非选择题11. 中医是中华文明瑰宝。(1)中药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可明目去翳。碳酸锌在体内产生锌离子______(填写离子符号),能参与多种酶的激活,促进眼部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组织修复,(2)艾灸可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熄灭燃烧的艾条时可以将其放入专用的灭火筒后盖上盖子,其灭火原理是______。(3)用白酒浸泡中药制取药酒,原因是酒精溶解药物中有效成分的能力______(填“强于”或“弱于”)水。(4)煎制汤药一般选择陶瓷材质的容器,原因是______。12. 农业发展是国家稳定的根基。(1)选种:欲配制1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选麦种,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__g,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和少量的KCl等,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NaCl和KCl的溶解度可能相同②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可除去NaCl中少量的KCl③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NaCl可达到饱和状态④60℃时,KC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NaCl的大(2)施肥: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受热时易产生______(填化学式)散失,降低肥效。(3)喷药: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______(填“溶液”或“乳浊液”或“悬浊液”)。(4)收获:紫甘蓝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某小组同学将紫甘蓝捣碎、用酒精浸泡制得紫色深浅不一的紫甘蓝提取液,影响紫甘蓝提取液颜色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13. 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的CuO、、)制备硅酸钠()的流程如图。已知: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但可与烧碱溶液反应(与相似),(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2)浸出液A中含有的溶质成分是______。(3)“碱浸”工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4. 实验室制取气体及性质实验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A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欲用装置C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端通入。(2)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用于滴加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当前国家从安全角度禁止使用氢气填充气球,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长柄双V管用途广泛,如图D,装入试剂和试纸,使长柄双V管处于水平状态。用酒精灯加热左端的碳酸钠2min,长柄双V管保持水平,干燥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再加热右端的碳酸氢钠2min,长柄双V管右端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且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色。实验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也证明了的一条化学性质为______。(4)如图是跨学科实践小组自制的简易供氧器,过碳酸钠遇水会生成和。向左瓶中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再倒入适量的水,瓶中产生气泡,瓶壁温热。①左瓶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右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15. 牙膏是常见的日用化学品,化学小组对其进行项目化学习,任务一:认识牙膏功效(1)正常唾液的pH为6.6~7.1,呈弱酸性。若食物残渣残留在口腔内,经发酵后产生乳酸,导致口腔内唾液pH变______,造成牙釉质松动,牙齿耐磨度降低,因此牙膏一般具备改善口腔环境的功效。(2)含氟牙膏有利于减少龋齿的发病率,原因是氟在牙齿上能形成氟磷灰石保护牙釉质,现行国家标准GB/T8372-2017《牙膏》中规定了总氟量等指标。其中氟指的是______。任务二:探究牙膏成分【查阅资料】①牙膏中常见的摩擦剂主要有碳酸钙、水合硅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牙膏可通过与牙齿表面摩擦清除牙垢,有利于牙齿表面孔洞的自我修复,②牙膏中除摩擦剂外还有酸度调节剂、美白剂等物质,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进行实验1】(3)挤少量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取出不溶物,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_,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该牙膏中含碳酸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提出问题】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等反应,哪种物质适合作牙膏的酸度调节剂?【进行实验2】取少量的铁粉、氧化铜、碳酸氢钠固体于三支试管中,并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乳酸,如图所示,(4)1号试管中观察到______,说明铁粉能与乳酸发生反应。(5)2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改变实验条件后发现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蓝色,说明乳酸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其中改变实验条件的操作可能是______。(6)3号试管中碳酸氢钠与乳酸发生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产生气泡,气泡还可起到瓦解牙齿表面污垢的作用。【表达交流】(7)实际工业生产中一般选择碳酸氢钠作酸度调节剂。不选择铁粉或氧化铜的理由是______。任务三:测定自制牙膏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8)实验小组利用碳酸钙、碳酸氢钠、甘油、水等成功制成了牙膏。取5.0g自制牙膏加适量水充分溶解,用大注射器抽取全部上层清液,再吸取8mL稀盐酸(足量),振荡至反应充分,读取刻度得知产生110mL(通常情况下,1g的体积约为500mL),则自制牙膏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025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6题答案】【答案】5. A 6. 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二、化学非选择题【11题答案】【答案】(1)(2)隔绝氧气##隔绝空气(3)强于 (4)陶瓷材料性质稳定,药液受热更均匀,药品不易变质等(合理即可)【12题答案】【答案】(1) ①. 160 ②. ①③##③①(2)(3)悬浊液 (4)溶液的浓度、温度、浸泡时间等(合理即可)【13题答案】【答案】(1) ①.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②. 蒸发结晶(2)和(3)【14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未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 a(2) ①. 分液漏斗 ②.(3) ①. 上升 ②. 红 ③.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4) ①. ②. 湿润氧气,且可通过产生气泡的速率观测生成氧气的速率【15题答案】【答案】(1)小 (2)元素(3) ①. 稀盐酸(合理即可) ②. (合理即可)(4)有气泡产生 (5)加热(6)复分解反应 (7)铁粉易生锈;氧化铜能和乳酸反应产生,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碳酸氢钠与乳酸反应产生的气泡可起到瓦解牙齿表面污垢的作用。(答出一条即可)(8)解:设自制牙膏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质量=x=0.42g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答:自制牙膏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