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真题】专题复习-空气,氧气,稀有气体一、选择题1.(2024·广西)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是( )A.蜡烛 B.红磷 C.木炭 D.铁丝2.(2024·广州)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B.人呼吸空气时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C.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D.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2024·长沙) 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A. B. C. D.4.(2024·吉林)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5.(2024·河南)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6.(2018·邵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7.(2024·广西)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氧气瓶,这是因为氧气(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大C.能支持燃烧 D.能供给呼吸8.(2024·北京)下列关于Fe在O2中燃烧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B.生成黑色固体C.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Fe与生成物中铁元素质量相等9.(2024·广东) 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C.b的化学式为H2O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10.(2024·盐城)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高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 B. C.He D.11.(2020·齐齐哈尔)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12.(2024·济南)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上方B.实验室制取时,先加药品,再检验装置气密性C.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13.(2023·宜宾)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C.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14.(2022·娄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5.(2024·扬州)过一硫酸盐(PMS)可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X。为研究多孔陶瓷对PMS降解X的影响,取三份污水,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进行实验:①向污水中加入PMS②向污水中加入PMS和多孔陶瓷③向污水中加入多孔陶瓷。测得三个实验污水中Ⅹ的降解率(降解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说明0~20分钟内PMS降解X的能力较弱B.设计实验③的目的是比较PMS与多孔陶瓷降解X的能力C.实验①、②、③说明0~20分钟内多孔陶瓷能加快PMS对X的降解D.多孔陶瓷可能对PMS降解X有催化作用16.(2024·扬州)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铜呈紫红色,可用作导线B.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C.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2024·湖南)空气、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C.空气中氮气极易溶于水D.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最大18.2024年5月1日,我国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实施。下列行为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洗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D.园林用水采用节水灌溉方式19.(2024·上海市)氦气能代替氢气充飞艇,其优势在于( )A.通电能发光 B.无气味C.化学性质稳定 D.密度小20.(2024·北京)下列物质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溶液和溶液 B.溶液和C.NaOH溶液和稀硫酸 D.溶液和稀盐酸21.(2024·枣庄)下列化学反应中y与x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选项 发生的化学反应 x yA 向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质量 沉淀质量B 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反应时间 固体质量C 水的电解 氢气体积 氧气体积D 向盛有一定量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气体质量A.A B.B C.C D.D22.(2024·菏泽)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实现资源回收 B.安装太阳能灯,利用新能源C.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23.(2024·东营)载人飞艇的气囊内填充的气体是(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氦气 D.氮气24.(2024·青岛)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得氧气和氮气B.氧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延长食品保质期C.液氮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电光源25.(2024·常州)下列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药品 B.加热药品C.收集氧气 D.氧气验满26.(2024·广州)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B.实验②:电解水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H2和O2,说明水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C.实验③:白磷燃烧但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D.实验④:反应前后称量的总质量不同,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7.(2024·绥化)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有白烟冒出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D.将铜片和黄铜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痕迹28.(2024·威海) 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A. B.C. D.29.(2024·临沂)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30.(2024·包头) 某小组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时,每次向过氧化氢溶液滴加调节剂,使溶液的从3依次调至13,测得30分钟内产生气体的体积随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B.越大,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C.过氧化氢溶液中性溶液中生成氧气体积最大D.,30%过氧化氢溶液在的酸性环境中不易分解31.(2024·牡丹江)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硫粉 D.红磷32.(2024·牡丹江)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炼钢 B.航天燃料 C.医疗急救 D.潜水33.(2024·牡丹江)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中充填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二、填空题34.(2024·湖南)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1)“合”的思想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②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2)“分”的思想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合”与“分”的思想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35.(2024·宿迁)以下是利用铜、铁等物质进行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①该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注射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写出一点即可)。(2)图2是比较铜、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①实验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通过实验A、B,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36.(2024·枣庄)氨(NH3)是一种重要物质,可用作肥料,缓解了耕地资源有限与粮食需求庞大的矛盾,因此,氨的需求量巨大。最初,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数千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工业上用体积比为的氦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反应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氨作为氢的载体,能源化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氨正由肥料走向燃料。研究发现氨作为燃料,是一种比氢气更理想的能源。二者在相同条件下的物性参数对比见表1。表1:氢气和氨气的物性参数对比物性参数颜色、气味 无色、无味 无色、刺激性沸点/℃水中溶解度 难溶于水 极易溶于水燃烧热/() 12.77 17.10爆炸极限/% 4~75 16~25回答下列问题:(1)氨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氨是一种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肥料。(2)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上述材料中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是 。(4)参照题图,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最终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A.、 B.、C.、 D.、(5)一定条件下,氨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表1等相关信息,氨替代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有 (填一点即可)。37.(2024·青海)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2023年7月12日9时整,我国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入轨并完成了飞行任务。它作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推进剂是决定火箭动力的关键因素,下表是常见的三种液体火箭推进剂的特点:液体推进剂种类 特点液氧煤油 成本低、比冲较低、易积碳、结焦等液氧液氢 成本高、比冲非常高、绿色环保、不易储存等液氧甲烷 成本低、比冲较高、积碳不结焦、绿色环保、燃烧效率高、易制取等(1)以上三种液体推进剂中 作助燃剂,煤油、液氢、甲烷作燃料。(2)火箭向上的推力来自燃料燃烧 (填“释放”或“吸收”)热量并喷出高温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3)文中提到的煤油是由石油炼制而成,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氢气等C.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4)液氧甲烷推进剂燃烧效率高,甲烷(CH4)和液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液氧甲烷是理想的液体推进剂之一,其优点是 。三、综合题38.(2024·眉山)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1)仪器M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在装入药品前应先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标号)。(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填标号)。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39.(2023·南通)实验室以软锰矿(主要含MnO2的矿石)为原料制备MnO2的流程如图1:(1)MnO2催化分解KCl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酸浸”时,为使软锰矿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3)“沉锰”反应为MnSO4+2NH4HCO3MnCO3↓+(NH4)2SO4+H2O+CO2↑,加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4)在空气中“煅烧”MnCO3会生成不同的锰氧化物,各锰氧化物质量分数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①370﹣410℃发生主要反应为2MnO+O22Mn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②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最高温度可达600℃以上。称取一定质量的MnO2与KClO3混合均匀,充分加热后冷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减少。MnO2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四、实验探究题40.(2024·无锡)项目小组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实验1:在试管①中加入4%的H2O2溶液5mL,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见图1)。实验2:在试管②和③中各加入4%的H2O2溶液5mL,分别将试管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现象(见图2)。实验3:常温下,取4%的H2O2溶液,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1)实验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未复燃。实验结论是 。(2)实验2观察到试管③中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图3可知:过氧化氢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氧量随pH变化的趋势是 。(4)实验3得到的结论是 。41.(2024·武威)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某化学实验室现有稀硫酸、稀盐酸、石灰水、石灰石、氯酸钾、二氧化锰药品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 (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3)利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小明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你指出该装置的两处错误: 、 。42.(2024·潍坊)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用图1中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确认气体收集满的标志是 。图2是对二氧化碳制取及相关物质性质的探究(夹持仪器略,药品足量)。(3)①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关闭,打开,通过分液漏斗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浸没石灰石,F中产生的现象为 。③关闭,打开,一段时间后,H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43.(2024·陕西)学习小组用一瓶长久放置、标签标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用下图所示方法测定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3)通过计算说明实验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的5%是否一致。44.(2024·宜宾)某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排出后污染环境,选择使用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疏,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2)X是 (填化学式)。(3)若火力发电厂每天燃煤产生,通过以上反应进行烟气脱硫,每天至少需要消耗的质量是多少t?(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DA、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根据蜡烛、红磷、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2.B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与氧气,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因此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选项说法正确;B、人呼吸空气时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选项说法错误;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选项说法正确;D、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A、根据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与氧气来分析;B、根据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来分析;C、根据氮气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低碳"的含义来分析。掌握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呼吸作用的原理、氮气的性质与用途等是解题的关键。3.A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供呼吸,氧气的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A。根据氧气能供呼吸分析。4.A二氧化硫为有害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选A。根据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空气中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分析。5.D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故不符合题意;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根据物质在氧气燃烧现象分析。6.B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符合题意;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的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长沙市大量的白烟;C、注意区分实验的现象和结论;D、从燃烧的条件分析。7.D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氧气瓶,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与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无关。故答案为:D。根据氧气可供给呼吸有关分析。8.CA、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Fe与生成物中铁元素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生成物,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元素质量不变分析。9.CA、该反应方程嗷嗷2H2O+O22H2O2,反应后氧原子个数不变,不符合题意;B、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C、 b的化学式为H2O ,符合题意;D、 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2:1 ,不符合题意;故选C。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析;B、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C、根据b的分子构成确定其化学式分析;D、根据所给粒子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写出反应方程式,由此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10.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且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答案为:A。根据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及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11.A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说法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不符合题意;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说法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含量、各成分的性质分析。12.B13.DA. 洁净的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不符合题意;B.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 稀有气体含量少,但是利用价值很高,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14.D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发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D.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15.BA、 实验①说明0~20分钟内PMS降解X的能力较弱 ,多孔陶瓷次之,不符合题意;B、 设计实验③的目的是比较多孔陶瓷降解X的能力 ,符合题意;C、 实验①、②、③的对比,可说明0~20分钟内多孔陶瓷能加快PMS对X的降解 ,不符合题意;D、 由PMS单独降解污水能力弱,与多孔陶瓷混合则降解能力强,则多孔陶瓷可能对PMS降解X有催化作用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根据所给实验的变量及图示中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16.DA、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B、 石墨可用作润滑剂是利用石墨有滑腻感 ,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 ,不符合题意;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A18.B(1)根据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体积分数最大,氮气难溶于水分析;(2)根据一水多用等节约用水的方法分析。17.A、 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符合题意;B、 空气是由氮分子、氧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不存在空气分子 ,不符合题意;C、 空气中氮气难溶于水 ,不符合题意;D、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8.A、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可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B、 洗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 ,会浪费水资源,符合题意;C、 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一水多用,可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D、 园林用水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可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9.C氦气和氢气密度都比空气小,但氢气具有可燃性,氦气能代替氢气充飞艇其优势在于化学性质稳定。故答案为:C根据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稳定分析。20.AA、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会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根据各选项中物质反应的生成物确定反应后的现象分析。21.AA、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随着氯化钠溶液的滴加,沉淀质量从0开始不断增大,但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变,该图正确,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而固体只有二氧化锰,则质量始终保持不变,该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则随着氢气质量的增加,氧气质量也不断增加,该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D、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刚开始没有气体产生,待铁锈完全反应后,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此时才开始有气体产生,产生气体的曲线起点不是0,该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A、根据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来解答;B、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来解答;C、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来解答;D、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来解答。22.D解: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爱好环境。A、垃圾分类投放,实现资源回收,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安装太阳能灯,利用新能源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该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来爱护环境,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会污染水土,该做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根据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爱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使用新能源,垃圾回收再利用来解答。23.C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它具有可燃性。在飞艇这样的封闭且可能遇到火源的环境中,使用可燃性气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甲烷不适合作为飞艇的填充气体。故A答案错误;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意味着如果飞艇的气囊内填充二氧化碳,飞不仅不会上升,反而可能下沉,此外,二氧化碳虽然不支持燃烧, 但其密度大的特性使得它不适合作为飞艇的填充气体。故B答案错误;C、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它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更重要的是,氦气的密度远小于空气的密度,这使得它成为飞艇等航空器的理想填充气体,当飞艇的气囊内充满氦气时,由于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飞艇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能够升空。故C答案正确;D、虽然氮气的化学性质也很稳定,且不支持燃烧,但其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这意味着如果飞艇的气囊内填充氮气,飞艇受到的浮力将非常有限,难以达到升空的目的,因此,氮气也不适合作为飞艇的填充气体。故D答案错误;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常见气体性质和用途的理解,特别是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本题难度简单,通过考察载人飞艇的填充气体选择,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气体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还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气体的密度、 化学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多个因素。24.BA、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得氧气和氮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廷长食品保质期。 故B错误符合题意;C、液氮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可作制冷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电光源。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答案选:B。A、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得氧气和氮气分析;B、根据食品包装时常充入氮气以防腐分析;C、根据液氮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分析。25.CA、取用粉末状药品时,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选项错误;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选项错误;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控空气法收集氧气。故选项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A、考察正确取用粉末状药品;B、考察加热粉末状固体时,试管应略向下倾斜;C、考察排空气收集法;D、考察氧气验满的正确操作方法。26.DA、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装置中压强减小,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倒吸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选项说法正确;B、电解水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H2和O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盐酸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反应前后称量的总质量不同,但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情况,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7.DA.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不会燃烧,需要达到铁丝的着火点,故错误;B. 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呈雾状,而非白烟,故错误;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错误。D. 黄铜是合金,硬度大于纯铜,所以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表面的划痕更明显,故正确。故答案为:D。A、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C、根据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分析。D、根据黄铜是合金,硬度大于纯铜分析。28.BA.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浓硫酸可以干燥引起,但是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实验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 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实验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反应装置特点。B、根据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分析。C、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分析收集方法。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验满方法。29.A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电极,故A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故B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C、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稀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C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故D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A、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分析;B、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C、根据盐酸除锈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的发光现象分析。30.D解:在一定温度下,pH值越大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的氧气越多。A、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随着pH的增大,产生氧气的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则pH越大,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pH = 9时生成氧气体积最大,pH = 9时,溶液呈碱性,则过氧化氢溶液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氧气体积最大,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60℃时, 30%过氧化氢溶液在pH3 ~ 5的酸性环境中产生的氧气量很小,说明该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不易分解,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A、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解答;B、根据随着pH的增大,产生氧气的体积先增大后减小来解答;C、根据pH = 9时生成氧气体积最大,pH = 9时,溶液呈碱性来解答;D、根据60℃, 30%过氧化氢溶液在pH3 ~ 5的酸性环境中产生的氧气量很小,说明该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不易分解来解答。31.D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物为气体,不符合题意;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物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木炭、硫、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32.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可用于医疗急救、潜水等,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航天燃料。故选B。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33.D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 可作电光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中充填的气体是稀有气体。故选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34.(1)化合;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合理即可)(2)2H2O2H2↑+O2↑(3)氢元素和氧元素/氢、氧元素(1) ①该化学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②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产物为水无污染等。(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2H2O2H2↑+O2↑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所给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1)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氢气热量高、产物为水无污染等优点分析;(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35.(1);便于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或可以通过注射器活塞的移动直观地显示出装置内压强的变化等(合理即可)(2)Fe+CuSO4=FeSO4+Cu;银<铜<铁(1)①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容器内压强减小,注射器的活塞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容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化学方程式为:;②注射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便于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可以通过注射器活塞的移动直观地显示出装置内压强的变化等。(2)①实验 B 中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②实验 A 中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实验 B 中发生铁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所以通过实验 A、B,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银<铜<铁。(1)根据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推动注射器活塞可使气体充分接触分析;(2)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利用金属能否与酸或盐反应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强弱分析。(1)①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容器内压强减小,注射器的活塞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容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化学方程式为:;②注射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便于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可以通过注射器活塞的移动直观地显示出装置内压强的变化等。(2)①实验 B 中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②实验 A 中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实验 B 中发生铁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所以通过实验 A、B,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银<铜<铁。36.(1)碱性(2)物理变化(3)铁触媒(4)C(5);燃烧更加安全或泄露易于察觉或泄露易于处理或便于运输储存或低污染或不排碳或燃烧热值高等(合理即可)(1)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故氨是一种碱性肥料。(2)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二者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出氮气,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故分类空气中的氮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根据题意,在铁触媒作用下,工业上用体积比为的氨气和氢气合成氨中的催化剂是铁触媒。(4)根据合成氨气的图示,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图可知,在3000C,压强是5个大气压时,产生的氨气含量达到80%,为最多。故答案为:C.(5)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氨气替代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燃烧更加安全或泄露易于察觉或泄露易于处理或便于运输储存或低污染或不排碳或燃烧热值高等。(1)根据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来解答;(2)根据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3)根据氮气和氢气在铁触媒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来解答;(4)根据图示分析合成氨气含量的温度和压强来解答;(5)根据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不污染环境,热值高来解答。37.(1)液氧(或氧气或)(2)释放(3)B(4)(5)燃烧效率高(或易制取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1) 以上三种液体推进剂中液氧作助燃剂。(2) 火箭向上的推力来自燃料燃烧释放热量并喷出高温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3)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A正确; 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 天然气,氢气为新能源,B不正确; 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 ,可制取多种产品,C正确。(4)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5) 由所给资料可知,液氧甲烷是理想的液体推进剂 ,是由于具有燃烧效率高、易制取等优点。(1)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2)根据燃烧释放能量分析;(3)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 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分析;(4)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5)根据液氧甲烷燃烧燃烧效率高、易制取的特点分析。38.(1)集气瓶(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B(4)A(1)M为集气瓶。(2)A制备所装入药品前需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该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无棉花,则选择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方程式为 。(3)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常温,发生装置为B。(4) 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能与不反应,A正确;不能与空气反应 ,B错误;密度比空气小,C错误。(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特点及反应原理分析;(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分析;(4)根据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与水反应或能溶于水分析。39.(1)2KClO32KCl+3O2↑(2)搅拌或粉碎或加热或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3)防止NH4HCO3分解(4)化合;温度高于450℃时,MnO2 会分解成 Mn2O3(1)KClO3在 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2)酸浸”时,可通过搅拌或粉碎或加热或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使软锰矿充分反应。(3)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为防止碳酸氢铵分解,加热温度不能过高。(4) ①370﹣410℃发生主要反应为2MnO+O22MnO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②MnO2质量减少是由于温度高于450℃时,MnO2 会分解成 Mn2O3 。(1)根据KClO3在 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2)根据搅拌、粉碎或加热等可加速反应分析;(3)根据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分析;(4)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温度高于450℃时,MnO2 会分解成 Mn2O3分析。40.(1)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2)(3)酸性;溶氧量随pH增大先变大后变小(4)溶液的影响过氧化氢分解(或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溶液的有关)41.(1)锥形瓶(2);磨砂;正;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就收集,(或集气瓶没有装满水)(3);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插入液面以下;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2)根据题中提供的药品可知,制取氧气选用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当氧气收满时在水中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并正放在桌面上;如果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就收集,由于开始排出气体中含有空气。(3)根据题意实验室用石灰水(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两处错误是:一是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插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二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二氧化碳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采用排水法收集来解答;(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以及制取和收集装置来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2)根据题中提供的药品可知,制取氧气选用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为防止装置漏气,在水里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集气瓶口,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防止氧气逸出,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就收集,由于开始排出气体中含有空气(或集气瓶没有装满水,留有气泡);(3)根据题中提供的药品可知,药品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是石灰石与稀硫酸,石灰石与稀盐酸,由于硫酸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会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反应不能持续进行,故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两处错误是:一是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插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二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二氧化碳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2.长颈漏斗;AE;;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E。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已经集满。(3)②关闭 K2 ,打开 K1 ,通过分液漏斗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浸没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F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关闭 K1 ,打开 K2 ,由于反应生成了气体,G装置中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H中,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H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观看集气瓶口是否有大气泡冒出来解答;(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来解答。43.(1)不变(2)1.6(3)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x=3.4g则实验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答:实验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的5%不一致。(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二氧化锰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是400.0g-398.4g=1.6g;(1)根据仙人 经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后减小质量为生成氧气质量分析;(3)根据生成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过氧化氢质量,从而计算过氧化氢质量分数分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二氧化锰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是400.0g-398.4g=1.6g;(3)见答案。44.(1)酸雨(2)CO2(3)解:设每天至少需要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是xx=75t答:每天至少需要消耗CaCO3的质量是75t(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故大量排放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反应物中含Ca、C、O、S的个数分别是2、2、12、2,生成物中含Ca、C、O、S的个数分别是2、0、8、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4个O,故X的化学式为:CO2。(3)解: 解:设每天至少需要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是xx=75t答:每天至少需要消耗CaCO3的质量是75t(1)根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会形成酸雨来解答;(2)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种类不变来解答;(3)根据碳酸钙、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已知二氧化硫的质量和式量、碳酸钙的式量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来解答。(1)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故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酸雨;(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a、C、O、S的个数分别是2、2、12、2,生成物中含Ca、C、O、S的个数分别是2、0、8、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4个O,故X的化学式为:CO2;(3)见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