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真题】专题复习-水与常见的溶液一、选择题1.(2024·苏州)捕集空气中CO2加氢制甲醇(CH3OH),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转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B.反应②中,生产1.6kgCH3OH理论上要消耗2.2kgCO2C.转化过程中,H2O和H2循环转化,无需额外补充D.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实现“零碳”排放2.(2024·滨州)2024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2024·自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C.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4.(2024·菏泽)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实现资源回收 B.安装太阳能灯,利用新能源C.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5.(2024·辽宁)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无需处理即可排放 B.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可得到淡水C.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 D.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6.(2024·江西)慧眼识化学。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气体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B.汽油除去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C.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浓硫酸有吸水性D.铝制品耐腐蚀——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7.(2024·烟台)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C.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D.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的不饱和溶液8.(2024·宁夏)下列有关水的组成和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9.(2024·自贡)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M、N气体体积比为1:2 B.点燃N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2024·云南)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C.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11.(2024·广西)实验室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C.溶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量筒中溶解D.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好标签的试剂瓶并盖好瓶塞12.(2024·新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酒精 C.沙土 D.植物油13.(2024·苏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C.生活中可利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随意排入河流14.(2024·广西)下列家务劳动中,涉及乳化作用的是( )A.用洗涤剂清洗衣物的油污 B.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C.用食醋清除水壶内的水垢 D.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15.(2024·云南)实验室中存放有如图所示的氯化钾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的溶剂是水B.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C.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6gKClD.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16.(2024·无锡)NaCl、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T℃时,K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C.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D.80℃时,KCl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17.(2024·无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检验白醋具有酸性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B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C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 称8gNaCl放入烧杯,加50mL水,搅拌A.A B.B C.C D.D18.(2024·无锡)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并列”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概念 单质 酸溶液 不饱和溶液 氧化反应化合物 酸性溶液 稀溶液 化合反应A.A B.B C.C D.D19.(2024·无锡)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泥浆水 B.食盐水 C.蔗糖水 D.苏打水20.(2024·攀枝花)下列实验目的无法达成的是( )A.用铅笔芯作电极电解水 B.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pH试纸测雨水酸碱度 D.用灼烧法鉴别涤纶和羊毛21.(2024·盐城)盐城,一个让你打开心扉的地方!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建设美丽盐城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倡导使用清洁能源C.生活污水排入河道 D.积极行动植树造林22.(2024·济南)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辨析中,合理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23.(2024·扬州)《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的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固体。和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大幅减小,所以“冷却结晶”时析出晶体D.“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24.(2024·凉山)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1℃时,乙、丙的溶解度相等B.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甲>乙>丙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D.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二、填空题25.(2024·长沙) 盐酸(溶质为)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盐酸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盐酸常用于除铁锈,但铁制品不宜在盐酸中长时间浸泡,这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2024·攀枝花)氢气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电解水制氢气时,正极端与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下列化学储氢材料中,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A.LiH B.NH3 C.CH4 D.MgH2(3)通过下图流程可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已知:HCOOK+H2O KHCO3+H2↑;HCOOH CO2↑+H2↑。①储氢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HCOOK溶液酸化制得HCOOH也可释氢。但采用HCOOK溶液释氢优于HCOOH释氢,原因有:产生H2的速率快、 。③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催化剂、 。27.(2024·攀枝花)甲、乙是两种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请结合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选填“>”、“=”或“<”)(2)t3℃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3)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选项)。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4)某同学按图2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A.Ⅰ中乙的质量分数为30%B.Ⅰ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C.Ⅱ中溶液是t3℃时乙的不饱和溶液D.Ⅲ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为10g28.(2024·攀枝花)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碘酒用于消毒杀菌,其溶剂是 (名称或化学式均可)。(2)铁锅生锈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下降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A.CaO B.NH4NO3 C.NaOH D.NaCl(4)糯米和五花肉是肉粽的主要原料,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5)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29.(2024·武威)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请按要求填空。(1)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2)交点C的含义是 。(3)时,将乙溶液由B点变为A点的方法是 (填一种)。(4)时,将3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0.(2024·武威)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后我省迅速派出专业人员赶赴灾区,进行灾后安置、重建工作。(1)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Ⅰ、模拟自来水厂对水源进行净化:①吸附沉淀(用明矾)②投药消毒③静置沉淀④过滤等,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可用 (填名称)检测水的酸碱度。Ⅱ、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有害。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专业人员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外层用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心板作墙体。钢板属于铁制品,铁制品保护不好容易锈蚀。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可采取的措施有 (只填一条)。(3)对口支援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31.(2024·扬州)臭氧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1)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备。将通过臭氧发生器,部分在放电条件下转化为,得到与的混合气体。①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和液态氧,该方法能实现空气中、分离的原因是 。②可用微观粒子示意图表示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在图-1中画出反应前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温度(T)/℃ 20 30 40 50 60 70 80时间(t)/min 185 150 100 60 45 35③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可用一定量气体中质量变为起始时质量的所需时间(t)来衡量转化为的快慢。不同温度下,t的值见上表。根据所给数据确定表中数值的方法是 。(2)可降解水中的污染物A.为探究降解A的影响因素,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实验1:取一定量含A的污水,调节为7,分别取10mL,在10℃、20℃、50℃时,分别以一定流速通入一定体积体积分数为0.06%的气体,测得A的降解率(降解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一定时间内 对降解A的影响。②为分析实验1中A降解率变化的原因,进行实验2。为7时,取三份10mL的水,将含的气体以与实验1相同的流速分别通入其中,在10℃、20℃、50℃时,测量水中质量与起始通入质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实验2还需控制的条件是 。实验1中相同时间内,随温度升高A的降解率下降,原因是 。32.(2024·凉山) 凉山是一块绿水青山的宝地。近年来,全州各级党政部门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填选项序号)。A.CO2 B.NO2 C.SO2 D.CO(2)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3.(2024·湖南)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1)“合”的思想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②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2)“分”的思想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合”与“分”的思想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34.(2024·湖南)《天工开物·作咸》记载“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盐霜”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固体,结合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3)“半日晒出盐霜”中的“晒”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 结晶。三、实验探究题35.(2024·安徽)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制碱工艺中的关键反应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室温(20℃)下,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该反应。已知:①20℃时,几种盐的溶解度如表;物质 NaCl NaHCO3 NH4Cl溶解度/g 36.0 9.6 37.2②氨气极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1)为配制饱和食盐水,应向100g水中至少加入 gNaCl固体。(2)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D的作用是 。(3)装置A制取的CO2中会混有HCl,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HCl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使CO2在装置C中能充分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 。充分反应后,装置C中有晶体析出。为分析晶体产生的原因,兴趣小组继续开展探究。查阅资料:一定条件下,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存在限度,当相应离子浓度过大时,可溶性物质会部分结晶析出。(5)装置C中析出的晶体主要成分是NaHCO3而不是NH4Cl原因是 。(6)装置C中的物质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在工业上称为母液。侯氏制碱法通过向母液中加入食盐,使NH4Cl结晶析出,析出晶体的原因是 。36.(2024·枣庄)气体制备与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相关装置如图所示。A. B. C. D.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甲的名称为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制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流经C装置时的入口端为 (填“a”或“b”)。(4)在三颈烧瓶D中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检验气密性后,在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时快速注入另一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颈烧瓶D中收集的气体不纯②时注入的是氢氧化钠溶液③后发生的只是中和反应37.(2024·绥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许多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活动。【活动一】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2)如图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3)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 g。(4)配制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填字母)。A.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B.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5)【活动二】制备与生产流程的探究。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粉末)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其他能与酸反应的成分忽略不计)。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6)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7)氨水的pH 7(填“>”“<”“=”)。(8)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四、综合题38.(2024·济南)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用于制取纯碱等工业原料。(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主要流程如下: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材料二: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常温常压下,每升水能溶解。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每升水能溶解。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 (填“酸”“碱”“盐”之一)。②侯氏制碱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得到的一种氮肥是 (填化学式)。③综合分析上述制碱流程中,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制成饱和氨盐水之后,再通的原因是 。(2)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A.时,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B.当中混有少量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D.时,各取相同质量的和固体,分别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溶液的质量(3)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杂质为氯化钠)中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称取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并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①过程Ⅲ过滤后,所得滤液的质量是 。②计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 39.(2024·成都)几种作物的无土栽培营养液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如表1,配制溶液的仪器如图1。几种作物营养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番茄 甜瓜 茄子硝酸钾(KNO3) 4.04 6.07 7.08磷酸二氢铵(NH4H2PO4) 0.77 1.53 1.15表1图1(1)表1中对磷元素需求最多的作物是 。(2)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均属于 肥。(3)配制质量分数为7.08%的硝酸钾溶液200g,需要硝酸钾 g(精确到0.1g)。(4)将质量分数为7.08%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4.04%,需选择图1中的烧杯和 (填序号)。(5)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其原理是:,产生3.4g氨气消耗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40.(2024·南充)煤化工废水中含有硝酸钠、硫酸钠、氯化钠,这三种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 ℃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t1℃时,将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蒸发),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硫酸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填“<”“>”或“=”)。(3)t1℃时,将60g硝酸钠(不含结晶水)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A.冷却热的硝酸钠溶液,一定有晶体析出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钠,可采用降温结晶法C.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五、计算题41.(2024·大庆) 计算:(1)小铁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若使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gNaOH固体。(2)向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通入4.4gCO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质量为 。(3)工业上制备NaOH通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具体原理为: NaCl+ H2O NaOH+ H2↑+ Cl2↑某化工厂用该方法制备NaOH,欲制备8吨NaOH,理论上需要多少吨NaCl固体做原料?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计算过程)42.(2024·牡丹江)“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沈括《梦溪笔谈》。兴趣小组根据其中的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所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1)b点固体的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3.(2024·枣庄)某兴趣小组开展模拟工业上从海带中制碘()的实验,主要反应为。实验室中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50g,需稀释成5%的溶液。(1)稀释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2)实验中共消耗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34g,最终可制得碘单质多少克?答案解析部分1.CA、反应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B、反应②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生产1.6kgCH3OH理论上要消耗CO2的质量为,不符合题意;C、反应过程中水中元素并未完成转化为 CH3OH ,故转化过程中,H2O和H2虽然可循环转化,但是也需额外补充,符合题意;D、由碳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可实现“零碳”排放,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A、根据电解水的方程式确定分子个数关系分析;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C、根据转化时反应物和所转化物质中氢、氧原子个数分析;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分析。2.BA、垃圾分类处理可节约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能保护金属资源,还能防止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根据环境、水、空气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题。3.BA、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题意;B、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因增加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符合题意;C、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可减少因化石燃料使用造成的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D、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防止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 】根据水、空气、环境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绿色理念。4.D解: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爱好环境。A、垃圾分类投放,实现资源回收,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安装太阳能灯,利用新能源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该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来爱护环境,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会污染水土,该做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根据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爱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使用新能源,垃圾回收再利用来解答。5.DA、 工业废水会污染水资源,需处理合理后再排放 ,不符合题意;B、 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可得到淡水 ,不符合题意;C、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不包括蒸馏 ,不符合题意;D、 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符合题意;故选D。A、根据工业废水的污染性分析;B、根据过滤原理分析;C、根据自来水加工过程分析;D、根据水的作用分析。6.DA、气体易被压缩说明同种物质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植物油能被汽油溶解,故汽油可以除去油污,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不与浓硫酸反应的物质,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铝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铝进一步氧化,故铝耐腐蚀,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A、根据分子的特性之一,分子间有间隔来解答;B、根据汽油可以溶解植物油来解答;C、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为气体的干燥剂来解答;D、根据铝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铝进一步氧化来解答。7.CA、氯化钠、碳酸钠在20℃时的溶解度都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不符合题意;B、该“果蔬洗盐”中含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食醋发生反应,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在30℃时的溶解度是40g,则此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符合题意;D、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大约是36g,50g“果蔬洗盐”含有氯化钠的质量是,则20℃时25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A、根据20℃时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克的为易溶物质分析;B、根据“果蔬洗盐”成分与酸发生反应分析;C、根据饮必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D、根据溶解度中溶质和溶剂质量关系判断所给定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分析。8.A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根据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廛种类,不讲个数分析。9.DA、M气体产生在负极,是氢气,N气体产生在电源正极,氧气,M、N气体体积比为2:1,不符合题意;B、N气体为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C、水由水分子构成,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只含该物质的分子,不含其它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10.C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B、该装置中小卵石、石英砂等能起到过滤作用,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C、该装置起过滤和吸附作用,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只是除去了固体杂质、色素和异味,仍含有其他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B、根据该装置的作用分析;C、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D、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11.C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不符合题意;B、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称取,不符合题意;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于溶解氯化钠,符合题意;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好标签的试剂瓶并盖好瓶塞,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A、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B、根据托盘天平的用途分析;C、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D、根据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分析。12.BA、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B、酒精放入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C、沙土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D、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根据各物质的溶解性及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13.C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短缺,需要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不符合题意;C、可用加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多少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符合题意;D、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随意排入河流会造成水污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A、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分析;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C、根据硬水软水利用肥皂水鉴别分析;D、根据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分析。14.A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乳化衣物的油污将其除去,符合题意;B、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是利用水的流动性将灰尘去除,不符合题意;C、用食醋溶解水壶里的水垢,是利用酸与水垢成分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D、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是利用洁厕灵成分与污垢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A、根据洗涤剂去油污利用乳化原理分析;B、根据水的流动性分析;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D、根据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是利用洁厕灵成分与污垢发生反应分析。15.DA、该溶液是氯化钾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钾,溶剂是水,不符合题意;B、由标签信息可知,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不符合题意;C、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不符合题意;D、溶液具有均一性,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仍然是6%,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A、根据溶液名称中只涉及一种物质的为该物质的水溶液分析;B、根据标签上标注的是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分析;C、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分析。16.B17.B18.A19.A20.BA. 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用铅笔芯可以做导电实验,故不符合题意;B. 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但食盐水不能鉴别,故符合题意;C. 用pH试纸能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故不符合题意;D. 涤纶灼烧有刺激性气味,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根据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分析。B、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C、根据用pH试纸能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分析。D、根据涤纶灼烧有刺激性气味,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分析。21.CA、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不符合题意;B、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D、开展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根据环境、水、空气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有星保护环境。22.C23.CA、没有温度条件,不能比较不同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不符合题意;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然后通过降温使硝酸钾析出,不符合题意;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大幅减小,所以“冷却结晶”时析出晶体 ,符合题意;D、“过滤”所得滤液仍是硝酸钾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钾、氯化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A、根据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分析;B、根据该实验是提纯硝酸钾分析;C、根据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分析;D、根据过滤后的滤液仍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分析。24.BA、 t1℃时,乙、丙溶解度曲线交于不点,即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不符合题意;B、 t3℃溶解度甲>乙>丙,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甲<乙<丙 ,符合题意;C、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和乙变成t2℃饱和溶液,此时溶解度乙>甲,丙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是t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t3℃时丙的溶解度小于2℃甲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 ,不符合题意;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处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分析;B、根据同温度时溶解度越大,相等质量的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越小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D、根据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可用蒸发结晶提纯分析。25.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盐酸中含有氯化氢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Cl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Fe=FeCl2+H2↑。根据溶液的特点;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Cl2)和氢气分析。26.(1)1:2(2)C(3);产生的氢气纯度高;碳酸氢钾(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电解水制氢气时,正极端与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2)Li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g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H4。故答案为:C。(3)①由图及题干信息可知,储氢室发生反应为碳酸氢钾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HCOOK,还应生成了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由题干信息可知,HCOOH释氢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采用HCOOK溶液释氢,只生成氢气一种气体,故采用HCOOK溶液释氢优于HCOOH释氢,原因有产生H2的速率快和产生的氢气纯度高;③由图可知,碳酸氢钾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3)①碳酸氢钾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HCOOK和水。②根据题干信息可知,HCOOH释氢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采用HCOOK溶液释氢,只生成氢气一种气体分析。③根据在化学反应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分析。(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电解水制氢气时,正极端与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2)Li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g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H4。故选C;(3)①由图及题干信息可知,储氢室发生反应为碳酸氢钾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HCOOK,还应生成了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由题干信息可知,HCOOH释氢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采用HCOOK溶液释氢,只生成氢气一种气体,故采用HCOOK溶液释氢优于HCOOH释氢,原因有产生H2的速率快和产生的氢气纯度高;③由图可知,碳酸氢钾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27.(1)<(2)1:3(3)C(4)B;D(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g:(50g+25g)=1:3。(3)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均相等,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且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多,降温后均变为t1℃下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变,t1℃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则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故答案为:C。(4)A、t2℃时,乙的溶解度为30g,Ⅰ为t2℃,向50g水中加入15g乙,恰好完全溶解,得到t2℃饱和溶液,则乙的质量分数为,故错误;B、由A分析可知,Ⅰ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故正确;C、Ⅱ温度为t3℃,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为40g,Ⅱ中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的乙物质的质量为15g+5g=20g,恰好完全溶解,Ⅱ中溶液是t3℃时乙的饱和溶液,故错误;D、t1℃时,乙的溶解度为20g,Ⅲ温度为t1℃,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乙物质的质量为15g+5g=20g,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0g乙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Ⅲ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为20g-10g=10g,故正确;故答案为: BD。(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t1℃时,甲的曲线在乙的曲线下面分析。(2)根据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进行计算。(3)根据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且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多,降温后均变为t1℃下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变,t1℃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分析。(4)A、根据t2℃时,乙的溶解度为30g,Ⅰ为t2℃,向50g水中加入15g乙,恰好完全溶解计算。B、根据A分析可知,Ⅰ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C、根据Ⅱ温度为t3℃,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为40g,Ⅱ中溶剂的质量为50g计算。D、根据t1℃时,乙的溶解度为20g,Ⅲ温度为t1℃,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乙物质的质量为15g+5g=20g,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0g乙物质,计算出达到饱和状态,Ⅲ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g:(50g+25g)=1:3;(3)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均相等,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且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多,降温后均变为t1℃下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变,t1℃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则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故选C;(4)A、t2℃时,乙的溶解度为30g,Ⅰ为t2℃,向50g水中加入15g乙,恰好完全溶解,得到t2℃饱和溶液,则乙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A分析可知,Ⅰ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Ⅱ温度为t3℃,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为40g,Ⅱ中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的乙物质的质量为15g+5g=20g,恰好完全溶解,Ⅱ中溶液是t3℃时乙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t1℃时,乙的溶解度为20g,Ⅲ温度为t1℃,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乙物质的质量为15g+5g=20g,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0g乙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Ⅲ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为20g-10g=10g,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BD。28.(1)酒精(2)氧气和水(3)B(4)糯米(5)乳化(1)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2)铁锅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作用的结果。(3)A、氧化钙溶于水并和水反应放热;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下降;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故答案为:B。(4)糯米和五花肉是肉粽的主要原料,其中富含糖类的是糯米。(5)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1)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溶剂是酒精。(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3)根据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能使温度下降分析。(4)糯米富含糖类。(5)根据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1)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2)铁锅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作用的结果;(3)A、氧化钙溶于水并和水反应放热;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下降;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故选B;(4)糯米和五花肉是肉粽的主要原料,其中富含糖类的是糯米;(5)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29.(1)乙(2)℃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3)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乙(4)37.5%(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乙。(2)溶解度曲线的交点C的含义是℃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3)B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下方,A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上,说明B点对应的溶液为℃时乙的不饱和溶液,A点对应的溶液为℃时乙的饱和溶液,则时,将乙溶液由B点的不饱和溶液变为A点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是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乙。(4)时,甲的溶解度为60g,那么在该温度下将3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达到饱和状态,故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根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丙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来解答;(2)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叉点表示该温度下的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来解答;(3)根据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可以添加溶质或减少溶剂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来解答;(4)根据一定温度下的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来计算该温度下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物质是乙;(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交点C的含义是℃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3)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B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下方,A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上,说明B点对应的溶液为℃时乙的不饱和溶液,A点对应的溶液为℃时乙的饱和溶液,则时,将乙溶液由B点变为A点的方法是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乙;(4)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甲的溶解度为60g,此温度下将3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1)③①④②;pH试纸;煮沸(2)氧气和水;喷漆(3)吸附(1)Ⅰ、地震灾区的水受到严重污染,必须净化后才能饮用,一般先将水静置,让大颗粒泥沙沉降,接着再加入明矾,使小颗粒泥尘聚集,再用过滤即可除掉难溶性杂质,最后还要消毒,才能饮用,故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并且用pH试纸检验水的酸碱度。Ⅱ、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有害,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因为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可在钢铁表面喷漆,从而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3)防护口罩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1)根据水的净化过程有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pH试纸检验水的酸碱度,生活常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2)根据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氧化铁,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净和干燥,在铁制品表面上保护膜或制成合金来防止铁生锈来解答;(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1)Ⅰ、地震灾区的水受到严重污染,必须净化后才能饮用,一般先将水静置,让大颗粒泥沙沉降,接着再加入明矾,使小颗粒泥尘聚集,再用过滤即可除掉难溶性杂质,最后还要消毒,才能饮用,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可用pH试纸检验水的酸碱度;Ⅱ、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有害,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因为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可在钢铁表面喷漆,从而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3)防护口罩中的活性炭是为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有味物质,因此,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31.(1)、沸点不同;;在图,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找50℃对应的纵坐标(2)温度;均控制体积分数为0.03%的;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1) ①分离液态空气中、分离是利用两气体的沸点不同。 ② 所给反应前是3个氧分子,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则图示为 。 ③要确定表中数值,可通过所给数据在图中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找出50℃对应的纵坐标即可。(2)实验一中变量为温度,探究的是一定时间内不同温度对O3降解A的影响。 ② 为使变量唯一,实验2还需控制的条件是体积分数为0.03%的。 实验1中相同时间内,随温度升高A的降解率下降,是由于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1)根据空气中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氧分子构成及利用曲线可确定表中未知值分析;(2)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分析,由对比实验的变量确定实验目的,且对比实验需保证变量的唯一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2.(1)A(2)煮沸(1) CO2 为空气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NO2 、 SO2 、 CO 为空气污染物,故选A。(2)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1)根据空气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分析;(2)根据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33.(1)化合;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合理即可)(2)2H2O2H2↑+O2↑(3)氢元素和氧元素/氢、氧元素(1) ①该化学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②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产物为水无污染等。(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2H2O2H2↑+O2↑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所给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1)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氢气热量高、产物为水无污染等优点分析;(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34.(1)36.0(2)增大(3)蒸发(1)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2)由图示可知,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半日晒出盐霜”中的“晒”是使水蒸发,由此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1)根据图示确定氯化钠溶解度分析;(2)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3)根据氯化钠蒸发结晶原理分析。35.36.0;试管;产生氨气,防止倒吸;;先打开装置D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装置A分液漏斗活塞;相同条件下,生成NaHCO3溶解度比NH4Cl的小,以晶体形式析出;增大Cl-浓度,生成氯化铵更多,所以氯化铵结晶析出(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则20℃时配制饱和食盐水,要向100g水中至少加入36.0gNaCl固体。(2)仪器a是试管;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浓氨水有挥发性,且温度越高挥发性越强,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产生氨气。(3)NaHCO3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为使CO2在装置C中能充分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先打开装置D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装置A分液漏斗活塞。(5)由于相同条件下,生成NaHCO3溶解度比NH4Cl的小,碳酸氢钠更容易析出,所以装置C中析出的晶体主要成分是NaHCO3而不是NH4Cl。(6)由查阅资料可知,一定条件下,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存在限度,当相应离子浓度过大时,可溶性物质会部分结晶析出。所以向母液中加入食盐,可增大Cl-浓度,从而使生成氯化铵结晶析出。(1)根据氯化钠溶解度确定配制饱和溶液时所需溶质质量分析;(2)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浓氨水的性质分析;(3)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分析;(5)根据相同条件下,生成NaHCO3溶解度比NH4Cl的小分析;(6)根据加入食盐会增加氯离子浓度及所给资料分析。36.(1)分液漏斗(2)A;(3)b(4)①②(1)仪器甲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的装置A,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从b进入,从a出。(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接着加入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内有气体产生,压强增大,故利用该图示分析, ①② 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3)根据气体从装置中经过是长进短出来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37.(1)24g(2)②④⑤③①(3)150(4)A;B;D(5)搅拌(6)3H2SO4+Al2O3=Al2(SO4)3+3H2O(7)>(8)节约金属资源【活动一】(1)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16%×150g=24g。(2)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④⑤③①。(3)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16%×150g=8%×(x+150g)x=150g。(4)A.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B. 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大,溶液的质量也偏多,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不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故符合题意;D.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溶液的质量也偏多,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D。【活动二】(5)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进行搅拌。(6)步骤①中,氧化铝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SO4+Al2O3=Al2(SO4)3+3H2O。(7)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8)该工艺的价值在于节约金属资源。(1)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2)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据此分析。(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分析。(4)根据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溶质的质量减小,或溶液的质量增多最终导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分析。(5)根据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因素分析。(6)氧化铝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铝和水。(7)根据氨水溶液显碱性分析。(8)从节约金属资源或金属的回收利用分析。38.(1)盐;NH4Cl;更易吸收二氧化碳(2)B;D(3)216;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答: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84..8%39.(1)甜瓜(2)复合(3)14.2(4)③④⑤(5)设:产生3.4g氨气消耗熟石灰的质量是x。答:产生3.4g氨气消耗熟石灰的质量是22.2g(1)由表中信息可知, 甜瓜对磷元素需求最多。(2) 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都含氮、磷、钾中两种元素,均属于复合肥。(3) 配制质量分数为7.08%的硝酸钾溶液200g,需要硝酸钾质量为200g×7.08%=14.2g。(4) 将质量分数为7.08%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4.04%,操作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需选择图1中的烧杯和③④⑤ 。(1)根据表中所给信息分析;(2)根据含有植物所需氮、磷、钾中两种元素的物质为复合肥分析;(3)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4)根据溶液稀释的操作步骤,确定所需仪器分析;(5)根据生成氨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氢氧化钙质量分析。40.(1)t2(2)>(3)44.4%(4)C(1) 在t2 ℃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 t1℃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该温度下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关系为硫酸钠大于氯化钠,将等质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质量不变,大小关系仍是:硫酸钠溶液 > 氯化钠溶液 。(3) t1℃时硝酸钠溶解度为80克,将60g硝酸钠(不含结晶水)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40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 冷却热的硝酸钠溶液,因该溶液不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A错误; 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钠,可采用蒸发结晶法,B错误; 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正确。(1)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处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分析;(2)根据同一温度下,溶解度大的物质配制成相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小分析;(3)根据溶解度确定一定量溶剂中最多溶解的物质质量,结合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4)根据饱和溶液改变条件才可析出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适宜蒸发结晶,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分析。41.(1)4(2)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g,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3)2;2;2;1;1;解:设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mm=11.7t答: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1.7t。(1) 解: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与多少克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设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根据题意得: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答:需要称量4克氢氧化钠刚好与100g3.65%盐酸完全反应。(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已知 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解:假设4.4克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则需消耗X克氢氧化钠,同时生成y克碳酸钠则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的氢氧化钠8克与4.4克二氧化碳反应,还剩氢氧化钠没有反应,同时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故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碳酸钠和没有反应完的氢氧化钠组成。质量分别是:10.6克和16克。(3)工业上电解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某化工厂用该方法制备NaOH,欲制备8吨NaOH,理论上需要多少吨NaCl固体做原料?解:设理论上需要x吨氯化钠答: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1.7t。(1)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方程式中的氯化氢的质量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来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中的已知量来计算进行解答;(3)根据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已知该方程式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氯化钠的质量来解答。42.(1)(2)解:设生成的质量为x,的质量为y56 152 64x y。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点铁过量,固体成分为 。(1)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及铁的用量分析;(2)根据反应的铁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的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溶液质量,由此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析。43.(1)150(2)解:设最终可制取碘单质的质量为x34 254x答:最终可制取碘单质12.7g。(1)解:根据加水稀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故将50g浓度为20%的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1)根据溶液的稀释,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2)根据过氧化氢、碘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碘和水的方程式,该方程式中已知过氧化氢的质量和式量,碘的式量来计算碘的质量来解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