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课件 八下 2025年物理(沪粤2024)(30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课件 八下 2025年物理(沪粤2024)(30页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0.2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沪粤版)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认识分子动理论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a、分子的扩散现象
b、分子的热运动
a、固、液、气三态分子的宏观特征
b、固、液、气三态分子的微观结构


c、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02
酒香是怎么飘出深巷?
蝴蝶又怎么嗅到花香
激趣导入
酒香不怕巷子深
花香自有蝶飞来


02
激趣导入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是怎么危害到旁人?
知识点1——认识分子动理论

a、分子的扩散现象
b、分子的热运动
c、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体会分子的运动
将香水瓶的盖子打开,里面的香气挥发出来,很快就能闻到香味(左图)。
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就变成了红色(右图)。
上面的两个实验现象能说明
气体分子和液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闻香
变色
体会分子的运动
科学家还做过一个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来发现金片里渗有铅,铅片里也渗有金,相互渗透了约1mm深。
铅片
金片
铅片
金片
铅片
金片
紧压
5年后
上述实验现象能说明
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着
相互渗透
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都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物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交错
这一事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发生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需要彼此接触
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如气体与液体之间)
进入花园会味道香味
堆放煤炭的地方会变黑
无论气体、液体或固体,都会发生扩散,且没有固定的规则
观察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仔细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上述实验现象能说明
分子在冷水中扩散的慢,在热水中扩散得快
热水杯中的水比冷水杯中的水变红得快
大量实验表明
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情况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蚊香液或蚊香片不插电时里面的杀虫剂不发挥效果
插电加热后
里面的杀虫剂被加热后更容易蒸发出来,从而发挥作用
分子间有空隙
如图所示,在一根长玻璃管中注入一半水,再缓缓地注满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竖起来。
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液面比原来的低,也就是说,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这个实验直观地说明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能进入对方的空隙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2个单位体积
1个单位体积
加入同一个容器中
模型化分析,都是1个单位体积的不同尺寸小球,互相加入同一容器后,小球互相进入对方空隙,体积小于2个单位体积
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前面的活动告诉我们,物体内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那么,为什么固体和液体内的分子不向四处散开,还能保持着一定的体积呢?我们用下面几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一侧肥皂膜破了后,有一个力使棉线被拉到另外一侧
实验现象能说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
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取两块断面磨平、干净的铅柱,将它们压紧后,可以在它们的下面吊起一串钩码。
断面磨平的铅柱合在一起,并且一定的力都不能使它们分开
能吊起钩码的铅柱
实验现象能说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
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如图所示,先让注射器吸入适量的水,再用橡皮套将针管口封住。试着用力推活塞,能否把活塞压进去?
注射器内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
很难压缩的水
实验现象能说明
分子间存在斥力
研究表明
物质中的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
小于10-10m
以排斥为主
大于10-10m
以吸引为主
大于10-9m
相互作用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分子间是排斥还是吸引,与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小关系,模型化分析如下:
综上所述
①分子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
②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③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知识点2——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a、固、液、气三态分子的宏观特征
b、固、液、气三态分子的微观结构
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
固体
液体
气体
那么它们在宏观上、微观上有什么特点呢?
固体
体积
形状
分子排列情况
流动性
压缩性
分子间的距离
一定
一定
十分紧密


很小
宏观特征
微观结构
分子间的作用力
很大
分子间的运动情况
固体模型图
只在一定位置附近振动
液体
体积
形状
分子排列情况
流动性
压缩性
分子间的距离
一定
不固定
无固定位置

较难
较小
宏观特征
微观结构
分子间的作用力
较大
分子间的运动情况
液体模型图
以分子群形态存在,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可相互滑动
气体
体积
形状
分子排列情况
流动性
压缩性
分子间的距离
不固定
不固定
极度散乱


很大
宏观特征
微观结构
分子间的作用力
很小可忽略
分子间的运动情况
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模型图
04
课堂小结
认识分子的动理论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分子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
②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③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05
随堂练习
1、“荷叶田田千点碧,藕花冉冉满城香”描写了济南夏日的优美风光。荷花飘香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A
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数量变多
B.氧气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冰有固定的形状,而水没有——同种物质,液体的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强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
3、如图,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  )
A.大气压力作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引力作用 D.分子在热运动
C
4、如图所示是电热液体蚊香器,瓶中的碳纤维棒将瓶内的杀虫剂吸到棒的顶端,而发热电阻传递的热会使棒的上端温度达到50℃左右,此时杀虫剂蒸发得更快从而提高了驱蚊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是液化的一种方式
B.杀虫剂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无关
C.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汽化的速度会加快
D.在常温下,碳纤维棒里的杀虫剂分子不会运动
05
随堂练习
C
5、图所示的现象能表明的是(  )
A.酒精密度比水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间存在斥力
C
05
随堂练习
6、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B.甲图中的物质具有流动性
C.乙图中分子是静止的
D.丙图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
B
7、生活小妙招:如果钥匙不小心折断在锁孔怎么取出?用打火机把一个废旧的塑料瓶盖加热软化后,对着锁孔粘住折断的钥匙,如图所示,然后就能轻松取出,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塑料瓶盖软化时会发出刺鼻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
引力
无规则
8、航天员老师王亚平可以用水在两个塑料板间搭建一座液体桥,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实验室常用如题图乙所示的装置验证。小凤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块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凤释疑的是  (选填“丙”或“丁”)。整理器材时,发现铅块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05
随堂练习
引力

斥力
9、分析推理是我们解释物理现象的常用方法。例如,“物质由分子组成但不会成为‘散沙’”证明分子之间有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了分子之间有  。
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过一段时间两个集气瓶内都变成了红棕色,这属于  现象,主要说明了      。
05
随堂练习
引力
斥力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