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考 | 化学学科备战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01(南充专用)(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即墨区部分道路和小区的绿化中有很多紫叶李子,有市民采摘其果实用于酿酒。下列用紫叶李子的果实酿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李子 B.将李子捣碎 C.李子发酵成酒 D.滤去渣滓2.“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幸福的根本宗旨,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加高工厂烟囱,把废气排入高空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3.下列关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均不易溶于水,都适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可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分三种气体D.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反应属于相同的反应类型4.“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火碱改良酸性土壤 B.进入沼气池之前,先做灯火试验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家中煤气泄漏要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B.钢材制作铁轨C.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或所用试剂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取样,加入肥皂水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取样,加入二氧化锰C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D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混合气体A.A B.B C.C D.D7.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属于氢化物的是A. B. C. D.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9.谚语“雷雨发庄稼”,是指雷雨天气,空气中两种主要气体经过复杂化学变化,最后生成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其第一步反应可用如下模型表示。“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生成物的化学式是NO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10.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图,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口处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氧气B.铁管在该实验中起了催化作用C.由该实验可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D.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探究固体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 将固体加入水中,搅拌,测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化B 鉴别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和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C 除去中的少量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溶液的洗气瓶D 测定溶液的 将湿润的试纸浸入溶液中,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A.A B.B C.C D.D1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 B.足量红磷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 C.向未经打磨的铝片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二、生活现象解释(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13题及15题(1)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30分)13.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主题互鉴。(1)瓷器与玻璃器: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氧、硅、铝等元素,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则其核内质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烧制陶瓷的过程涉及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当时,若该粒子不显电性,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若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若该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符号为 。14.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投入使用,该工程可将捕集到的大量气体压缩后封存于海底。(1)气体可以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 。(2)封存前可以用NaOH溶液捕集,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工业上用与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获得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为 。15.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1)KNO3属于复合肥,所含的营养元素有 ;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100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 g,配制时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 。(2)如图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 g:某KNO3固体(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该固体中的KNO3:(3)如图2是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固体X是NH4NO3或NaOH,固体Y是KNO3或Ca(OH)2,烧杯中盛放20℃Y的饱和溶液(有少量Y的固体剩余),往试管中滴入适量水,烧杯中固体逐渐消失,写出X与Y可能的1种组合 。16.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2)建造航母和大飞机均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的反应为,X的化学式为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 接触而锈蚀。(4)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字母)。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三、科普阅读理解(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局面。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主要采用的做法有:①海洋封存,即利用二氧化碳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二氧化碳。②地质封存,即直接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的地质构造当中。③矿石碳化,如氧化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从而将二氧化碳永久性地固化起来。④工业利用,即将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来生产含碳物质而达到封存的目的。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甲醇和水。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产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1)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2)用海洋封存二氧化碳,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答一条物理性质)。(3)地质封存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液态或固态,此变化为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然后压入地下岩层中。从微观角度看,与液体和固体相比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压缩的原因是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远远 (选填“大于”或“小于”)液体和固体的分子间距离。(4)用矿石碳化二氧化碳时,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捕获需要CaO的质量为 t。(5)写出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6)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有分子筛膜的情况下合成甲醇的最佳温度为 。(7)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低碳的做法?(答一点即可) 。四、科学探究实验(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8.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土壤的盐碱化影响植物的生长。某地种植的栀子花叶片发黄、花蕾掉落,花盆中的土壤板结且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物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对该地土壤成分的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栀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2)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及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化合物,这些盐分随着水分蒸发而析出,使土壤表面发白、发硬、板结。(3)土壤盐碱化可能由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引起。【提出猜想】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宜它生长;也可能是含盐量高,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根部呼吸,枝叶生长受阻。任务一 检测土壤的酸碱性【实验过程】(1)取少量土壤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用 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为8。【实验结论】(2)由土壤浸出液的pH可知:土壤显 性。任务二 检验土壤表面白色物质的成分【实验过程】取土壤表面白色固体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溶液,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方案。【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物质是土壤含盐量高而析出的晶体,其中含有Na2CO3、Na2SO4、NaCl。【交流反思】(3)现象X是 。(4)小琳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是否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写出可能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小贺更改了方案中的一种试剂,大家一致认为可行。更改试剂后,无色溶液中除了含有NaCl,还有 (填化学式)。(5)小贺认为不进行①②操作,凭任务一的结果也可以得出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钠。请说明理由 。任务三 制定土壤的改良方案(6)在盐碱地改良的众多方法中,以下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A.施加有机腐殖酸 B.施撒熟石灰 C.发展水灌排盐降碱 D.科学合理施肥五、定量分析应用(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19.茶叶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科学研究证实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请计算:(1)茶氨酸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2)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20.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在加热或撞击下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工业级NaN3中仅含有少量的Na2CO3,加热时Na2CO3不分解。现将3.5g工业级NaN3样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反复加热至恒重,得到1.4g固体。请计算:(1)生成氮气的质量。(2)工业级NaN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3)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D C D C D C C B C A C二、生活现象解释(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13题及15题(1)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30分)13.(1) 13 失去 化学(2)14.(1)间隔(2)(3)H2O15.(1) K、N 3 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2) 110 降温结晶(3)固体X是NaOH,固体Y是KNO3或固体X是NH4NO3,固体Y是Ca(OH)216. 生铁 原子 SO3 水和氧气 AB三、科普阅读理解(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7.(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温室效应(2)能溶于水(3) 物理变化 大于(4) 112(5)(6)210℃(7)步行上下学(合理即可)四、科学探究实验(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8.(1)玻璃棒(2)碱(3)产生气泡,白色沉淀部分溶解,(4) / NaNO3(5)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均显中性,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任务一测定的溶液的pH为8>7,溶液显碱性,即可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6)ACD五、定量分析应用(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19.(1)1∶2(2)5.6g/5.6克20.(1)2.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氮气的质量为:3.5g-1.4g=2.1g;(2)60%;解:设生成2.1g氮气时,参加反应的NaN3的质量为x。,x=3.25g3.25g NaN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3.25g×=2.1g,则工业级NaN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3)7.1%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3.5g-3.25g=0.25g,则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7.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