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梧州市2024-2025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测试
地理(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错选或不选,该小题不得分。)
据国际多家媒体报道,2024年全球唯——次日全食于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上演,全食带扫过北美洲,墨西哥城(19026'N,99008'W)为最佳观测点之一。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1.日全食发生时,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下列关于墨西哥城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半球、低纬度 B.西半球、低纬度 C.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高纬度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升温的一种气候现象。2023年秘鲁沿海因厄尔尼诺现象暴雨成灾,通常情况下该区域气候干旱。据此读图“秘鲁位置及气候资料图”,完成3~4题。
3.秘鲁主要的自然景观是( )
A.黄沙漫漫 B.森林茂密 C.绿草如茵 D.白雪皑皑
4.据材料推测2023年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东岸的主要影响是( )
A.降水明显减少 B.引发洪涝灾害 C.气温大幅下降 D.旱灾范围扩大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群户籍互通。武汉近年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像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称“中国光谷”),聚集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众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这些企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劳动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往武汉工作、生活。据此完成5~6题。
5.近年来武汉人口持续流入,主要原因是( )
A.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强化 B.新兴产业发展引发的人才集聚效应
C.周边城市群户籍互通政策全面落地 D.传统制造业升级带来的劳动力需求
6.“户籍互通”是指不同城市或地区之间,户籍的限制被打破,根据材料推断户籍互通对区域发展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区域间人口的均匀分布 B.促进劳动力要素流动
C.加剧城乡之间资源分配差距 D.促进区域间共同富裕
新疆尉犁县推广“麦棉同播”技术,是指在同一时期将小麦和棉花一起播种的种植方式,借助北斗导航系统实现精准种植。这样做可以在棉花生长初期,利用小麦为其“挡风御寒”,帮助棉花更好地出苗生长,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益,是一种巧妙的农业生产创新方式。据此读图“新疆略图和麦棉同播模式示意图”,完成7~8题。
7.该技术主要适应新疆的( )
A.夏季光照不足 B.昼夜温差大 C.耕地资源不足 D.春季气温高
8.北斗导航在农业中的应用直接体现( )
A.传统农业规模化 B.农业科技化、精准化 C.作物品种多样化 D.当地的种植历史悠久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4月11日7时59分在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4级以上地震共352次。据此读图“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9-11题。
9.台湾省地震多发的原因是该省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10.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不分楼层,马上逃往户外 B.在室内时站在原地等待救援
C.立刻跑到窗边,观察地震情况 D.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不乘坐电梯
11.海底发生地震后,最有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
A.暴雨 B.龙卷风 C.海啸 D.台风
德国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曾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过去以煤炭、钢铁工业为主。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德国政府推动该地区发展氢能产业,利用风能、太阳能生产“绿氢”,并应用于交通、化工等领域,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据此完成12~13题。
12.德国鲁尔区推动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煤炭资源已经完全枯竭 B.国际钢铁需求大幅下降
C.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D.国内传统交通方式发展缓慢
13.德国鲁尔区发展氢能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B.劳动成本低廉 C.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D.政府政策支持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但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及黄河水量减少等因素,该地区面临湿地萎缩、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退耕还湿、生态补水、种植耐盐植物(如芦苇、碱蓬)等措施,逐步修复了黄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功能。据此读图“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图”完成14~15题。
14.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工程中,种植芦苇和碱蓬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发展 B.固定泥沙,改良盐碱地,减少水土流失
C.吸引游客,发展生态旅游 D.增加木材产量,用于工业生产
15.修复后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调节局部气候 ②减少黄河泥沙淤积 ③保护鸟类栖息地 ④增加石油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如无注明,每空1分,共30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非洲拥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却只拥有世界1%的光伏发电装置。中国企业积极在农业、基建、能源等诸多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合作,是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典范。
材料二:非洲部分国家的研究机构开始尝试“光伏+农业”模式,以应对非洲粮食安全、水资源短缺和能源需求等挑战。
材料三:下图为“非洲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及光伏农场景观图”。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纬线)横穿中部,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__________时间长,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光伏+农业”模式下,光伏发电可为农业生产(如灌溉、农产品加工等)提供稳定__________,保障农业生产效率;光伏设施(如棚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__________,利于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该模式还能充分利用__________资源,在光伏设备周边或下方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增加农产品产量,从而缓解粮食危机。
(3)简述我国支持非洲发展“光伏+农业”对全球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海水淡化能耗大、成本高,西亚地区海水淡化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70%以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为主要生产国。
材料二:阿联酋地理位置、气候及海水淡化流程图。
(1)阿联酋地处__________气候,降水__________,水资源极度短缺,迫切依赖海水淡化。
(2)西亚地区临近海洋,__________充足,且波斯湾沿岸__________资源丰富,为开展海水淡化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资金,产业规模庞大。
(3)有人认为,西亚地区大力推进海水淡化有利也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成为游客爆款目的地,冰雪大世界大部分建筑、场地由冰块雕刻而成,用冰量大,对冰块的硬度、厚度、透明度等要求很高,下图哈尔滨主要采冰区域图和冰雪大世界实景图。
材料二:哈尔滨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如哈尔滨老钢铁厂、哈尔滨电机厂、老滨洲铁路桥、哈尔滨啤酒厂旧址等。同时,作为“冰城”,其冰雪文化享誉全球,每年冰雪大世界吸引数百万游客。近年来,部分工业遗址因产业转型逐渐废弃,如何将其与冰雪资源结合成为城市更新重点。
(1)冰雪大世界的冰块主要采自__________,这里能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提供优质冰块的条件有__________(写出两点,共2分)。
(2)哈尔滨所在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以__________工业为主,请结合材料提出一项“冰雪+工业遗产”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
(3)分析“冰雪+工业遗产”融合对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意义。(2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2024年,广西启动建设“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旨在整合区内自然与人文资源,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山水、生态田园、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某学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广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主题活动。
材料二:广西境内多由流水对可溶性岩石长期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材料三:“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布局图。
(1)描述广西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2分)
(2)广西区内喀斯特地貌景观丰富,地表常见__________和峰丛景观,可以开发利用为自然旅游资源,“风景道”沿线也可开发__________(少数民族)的对山歌、抛绣球等文化体验项目。
(3)在旅游资源开发时,需要注意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请你提出两项具体化措施。(2分)
(4)广西建设“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对沿线地区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梧州市2024-2025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错选或不选,该小题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B B B C B C D C C D B B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如无注明,每空1分,共30分)
16.(8分)
(1)热 赤道 日照/光照
(2)能源 水分蒸发 土地
(3)从全球资源开发看,能促进非洲丰富太阳能资源的高效开发,提升全球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优化资源开发格局;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光伏作为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降低碳排放,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农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一地多用,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中非合作作为南南合作典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模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共同可持续发展。(回答合理即可得分)
17.(7分)
(1)热带沙漠 少/稀少
(2)原料 石油
(3)利:①可以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保障用水需求;②改善居民生活用水条件,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③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弊:①能源消耗大,成本高;②加剧碳排放和环境污染;③建设和运营成本高,加重财政负担。
18.(7分)
(1)松花江 ①松花江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封冻期长,冰层厚度大,适宜开采;②河流污染较少,水质好,冰体透明度高,适合雕刻与灯光展示。③采冰区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距离较近,运输方便,节省时间和成本。
(2)重 ①将废弃工业厂房改造为冰雪主题博物馆,展示冰雪文化与工业历史;②在工业遗产区设置冰雪娱乐项目(如冰滑梯、雪圈道),打造“冰雪+工业遗址体验”基地等。
(3)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冰雪文旅属第三产业,其发展可降低东北对传统重工业依赖,提升服务业比重,实现产业多元化;②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从旅游服务到配套产业,增加居民收入,激发市场活力;③提升东北区域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外部投资、人才及游客,促进资源集聚;④带动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东北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多维度提升。(回答合理即可得分)
19.(8分)
(1)分布广泛;北部、中部和西南部较为集中。
(2)峰林 壮族/瑶族
(3)①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②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宣传与教育。
(4)①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②增加当地居民收入;③促进沿线地区的沟通与联系。(回答合理即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