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宿迁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动物血清中钙盐含量太低容易发生肌无力C.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D.多糖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2.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结构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支原体有核糖体,可以合成蛋白质B.肺炎支原体无线粒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支原体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D.支原体没有染色体,因此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呈对称分布B.线粒体内膜的面积小于外膜,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C.核糖体和中心体均含蛋白质,不含磷脂分子D.大肠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4.下图表示几种常见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②均属于被动运输,运输速率与浓度差呈正相关B.①②③都需要与被运输的分子结合,结合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C.细胞内合成的分泌蛋白通过途径③运出细胞D.人的肾脏通过水通道对水分进行重新吸收,使尿液浓缩5.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叙述错误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作用场所可以在细胞内外B.探究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碘液设计实验D.过氧化氢在高温和酶催化条件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6.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B.ATP中的“A”与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C.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在细胞中含量很少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7.将蚕豆植物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B.刚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C.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导致气孔开放D.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目前解释细胞凋亡机制的学说主要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未分化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全能性D.细胞坏死对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关键作用9.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构成了生物群落,①~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碳元素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①②③⑦B.土壤中某些难以分解的物质在A中的含量比在B中的要低C.去除图中的D,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在生物群落内流动10.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时,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是促进乳酸菌的无氧呼吸B.制作果酒时,需每隔一定时间打开瓶盖放气C.制作果醋时,可以往果酒中加入醋酸杆菌将乙醇转化为醋酸D.传统发酵技术大多为混合菌种11.下列关于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皿倒置能防止杂菌的污染B.测定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数量和土壤中固氮菌的数量应选用相同的稀释倍数C.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可将未接种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置于与实验组相同条件下培养D.判断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实验组相同处理最终对比菌落数12.下图A、B、C、D表示以亲本植物为材料进行的四种人工繁殖过程,图中融合细胞只考虑两两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过程获得的植株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是研究遗传突变的理想材料B.利用B过程所示途径可大量获得细胞的次生代谢物C.A、B、C、D得到的子代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比为1:2:3:4D.过程②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形成融合细胞13.将胚胎干细胞(ES)注射到一个发育中的桑葚胚内,可发育形成拥有不同基因型细胞的嵌合体。2023年,中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上首只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嵌合食蟹猴”,其多种组织中含有供体干细胞来源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嵌合食蟹猴中来源于ES细胞的遗传信息都能传递给后代B.移植之前需要对供体胚胎和受体母猴同时饲喂促性腺激素C.为了能直观检验嵌合体猴的嵌合率,往往需要对嵌合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D.嵌合体猴的遗传物质来自三个亲本,分别是干细胞供体、桑葚胚供体和胚胎移植受体14.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菜花、洋葱、猪血、猪肝等实验材料粗提取 DNAB.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研磨液,快速研磨C.若选择动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实验中多次加入蒸馏水的目的均是为了析出DNAD.可利用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的特点来提取DNA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人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O来源极为有限,某科研团队采用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羊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使其能合成EP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EPO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羊的乳腺细胞中,可得到乳腺生物反应器B.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将EPO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C. 该转基因羊中的EPO基因可在羊的乳腺细胞中表达D. 可通过PCR技术检测EPO基因是否插入山羊基因组16.氧气供应不足时,骨骼肌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获得能量,乳酸在肝脏中经过糖异生重新生成葡萄糖,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B.无氧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分解乳酸为骨骼肌供能C.该过程可避免乳酸损失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D.骨骼肌细胞中不能进行糖异生,可能与缺乏相应的酶有关17.拟南芥(2N=10)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下图为拟南芥不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的部分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染色体数是中心体数的5倍B.②处着丝粒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发生断裂,从而引起染色体组数目加倍C.③处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为1:1D.若32P标记亲代核DNA双链后,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两次分裂的②时期,单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不等18.有人饮用鲜牛奶后会导致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原因可能是体内缺乏乳糖酶。“低乳糖奶牛”的诞生有望给乳糖不耐受症患者提供“放心奶”。下图是“低乳糖奶牛”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犊牛的核遗传物质全部来自黑白花奶牛B.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高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C.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其可以激发重组细胞1的细胞核全能性表达D.“低乳糖奶牛”的出生涉及到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胚胎移植等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19.(12分)淀粉和蔗糖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图1为某植物光合作用合成蔗糖和淀粉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物质,磷酸丙糖是淀粉和蔗糖合成过程中的共同原料,磷酸转运器能遵循1:1的原则反向交换Pi和磷酸丙糖。图2为该植物在不同补光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 ,合成淀粉的场所是 ▲ 。若抑制磷酸转运器的功能,则淀粉的合成量会 ▲ 。(2)当光照等条件适宜时,③来源于 ▲ (2分)。高温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淀粉或蔗糖的产量下降,原因是 ▲ (2分)。(3)图2实验的自变量为 ▲ (2分),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 (答出两点)。(4)据图2分析,14~16时,三组光合速率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若要促进该植物的生长,则最有效的补光措施是 ▲ 。20.(12分)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某市环保部门对曾遭污染的河流进行专项治理,采取了放置人工浮床、投放食藻虫等措施,治理后水质明显改善,逐步呈现了“流水清澈、鱼儿畅游”的景象。回答下列问题。(1)人工浮床就像水中的绿岛,它与内河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水体中放养食藻虫能有效降低藻类和有机碎屑的含量,这说明食藻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能是 ▲ (2分)。浮床上的植物既可供欣赏又能净化水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价值(2分)。浮床中植物的根部除了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其分泌物还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 。(2)部分河域采用了复合式人工浮床技术,即利用种植层和微生物框架层同时对河流污水进行净化,实现植物根系净化和微生物净化同步进行,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微生物净化主要是为了增加分解者的数量,以促进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形成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的水、二氧化碳和 ▲ ,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浮床中曝气机通过曝气头不断曝气,目的是促进 ▲ ,以净化水体。该方法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 原理。(3)流经被污染的河流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某段时间该流域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 ▲ 。I、Ⅱ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 (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 (4)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水体中有害藻类进行治理,请你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人工浮床能有效治理该流域水体污染的原因: ▲ 。21.(12分)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死亡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炭疽杆菌是一类需氧芽胞杆菌,其代谢过程中会将大量的代谢产物排出胞外。某种噬菌体能特异性地 侵染炭疽杆菌,以下是对炭疽杆菌的实验室培养和炭疽病疑似患者的诊断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见下表。制备该培养基时需采取 ▲ 方法灭菌,该培养基属于 ▲ (填序号)①固体培养基 ②液体培养基 ③基础培养基 ④选择培养基培养基成分 蛋白胨 牛肉粉 氯化钠 多种生长因子 琼脂 蒸馏水含量 10g 3g 5g 50ml 15g 1000ml(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炭疽杆菌属于 ▲ ,噬菌体与它的种间关系是 ▲ 。(3)具体诊断过程见下表方法 培养 分 组 加入溶液 培养 现象定性 可疑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35℃培养24小时 实验组 一定量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溶液 35℃培养6小时 若浑浊度比对照组 ② ▲ (高/低),说明患者感染该病毒,原理是 ③ ▲ 。对照组 ① ▲ 变浑浊,原因是 ④ ▲ 。定量 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样品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5、171、268、178和314,统计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4)据上表数据分析,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 ▲ 个。在进行以上定量实验时,采取的分离计数方法为 ▲ ,该方法统计得到的细菌数量与实际相比 ▲ (填“偏大”或“不变”或“偏小”)。(5)使用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炭疽杆菌相同的是 ▲ 。A.制作果酒 B.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酸奶22.(12分)5-氟尿嘧啶 (5-FU)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将5-FU与宫颈癌细胞膜抗原(CA125)的特异性抗体(OC125)结合制备抗体偶联药物,生产OC125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小鼠免疫时,需将CA125先后多次接种于小鼠体内,目的是 ▲ 。(2)在体外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 ▲ 等天然成分。同时,为了维持培养液的PH和供细胞代谢利用,需要提供的气体分别是 ▲ (2分)。(3)研究发现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检测含量很低的CA125,说明单克隆抗体具有 ▲ 的特点(2分),与直接对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相比,抗体偶联药物的优点是 ▲ 。(4)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图中特有的诱导融合的方法是 ▲ 。该实验过程中需进行两次筛选,对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 ▲ 和 ▲ ,才能筛选出足够量的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选出特定的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体外或小鼠腹腔内培养,最终从 ▲ (2分)中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23.(12分)启动子可分为组成型启动子和诱导型启动子。组成型启动子能够持续、高效地启动目的基因在植物各种组织中表达,但往往也会阻碍植物的生长发育;诱导型启动子能与抗逆基因结合,从而使转基因植物更好地适应逆境。沙冬青脱水素基因(AmDHN基因)能使植株具有较强的抗旱作用。科研人员构建Rd29A启动子驱动AmDHN基因表达的载体,过程如下图,再利用某种方法转化“敖汉苜蓿”培育耐旱新品种,以期在干旱地区发展苜蓿产业。neor是新霉素抗性基因,aadA是链霉素抗性基因。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 BclⅠ SacⅠ BamHⅠ PstⅠ Sma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T↓GATCA GAGCT↓C G↓GATCC CTGCA↓G CCC↓GGG(1)Rd29A启动子是 ▲ (填“组成型”或“诱导型”)启动子,其基本单位是 ▲ ,能识别Rd29A启动子的酶是 ▲ 。(2)下图是科研人员扩增Rd29A启动子所设计的引物,根据引物的碱基序列及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分析,构建载体2时选用的限制酶是 ▲ (2分)。上游引物P1:5'-GACCCGGGTTTCCAAAGATTTTTTTC-3'下游引物P2:5'-GAGAGCTCTGGGGTTTTGCTTTTGAATGT-3'(3)构建载体3时,选用 ▲ 酶切割载体1、2成功率较高。 载体5需先转入 ▲ 后再转化苜蓿,转化后应在培养基中添加 ▲ 筛选转化成功的愈伤组织。(4)为检测转基因苜蓿中AmDHN基因的转录水平,挑选10株转基因植株,平均分成2组,利用自来水和20%PEG(模拟干旱条件)处理8h,提取植株的 ▲ 通过RT-PCR检测AmDHN基因和MtActin基因(一种骨架蛋白基因,在各种细胞中表达都相对恒定)的表达水平,扩增产物常用 ▲ 技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图:该图中,自来水处理和20%PEG条件下的AmDHN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说明 ▲ (2分)。宿迁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答案1-10 DACDD BBADB11-14 BDCB15 BCD 16 ACD 17 CD 18 CD19 (12分)(1)NADPH和ATP 叶绿体基质 增多(2) 细胞呼吸和外界环境 (2分)高温干旱条件下,气孔开放度降低,植物吸收的CO2 减少(得1分),经暗反应合成的磷酸丙糖减少,导致以磷酸丙糖为原料的淀粉和蔗糖合成少,产量下降(得1分)(3) 时间和不同波长的光 (2分) 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4) 光照强度下降 补充红光20 (12分)(1)消费者和分解者 (2分) 直接和间接(2分)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2) 无机盐 需氧微生物繁殖,分解水体中有机物 自生(3) 大于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6.7%(4)浮床水生植物能够有效阻挡阳光(或与藻类竞争阳光),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21 (12分)(1)高压蒸汽灭菌 ①③(2) 消费者 寄生(3) ① 等量生理盐水 ②低③ 噬菌体侵染炭疽杆菌,炭疽杆菌数量下降④炭疽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代谢产物(4) 1.63×109 稀释涂布平板法 偏小(5) BCD22 (12分)(1)加强免疫,诱导小鼠产生能够分泌抗CA125的B淋巴细胞(2)血清 二氧化碳和氧气(顺序不能换)(2分)(3)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2分) 能选择性的杀伤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小(4) 灭活的病毒 克隆化培养 (专一)抗体检测培养液或小鼠腹水 (2分)23 (12分)(1)诱导型 4种脱氧核苷酸 RNA聚合酶 (2)SmaⅠ和SacⅠ(2分)(3)BclⅠ和SacⅠ 农杆菌 新霉素(4)(总) R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干旱条件诱导Rd29A启动子驱动AmDHN基因表达(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