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选必三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 选必三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课课练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社会调查报告显示,睡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5岁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为8.5小时,20岁青少年为7小时,25岁青少年为6小时,由此得出结论,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以上推理( )
①在探求睡眠时间与年龄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共变法
②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类比的人数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
③推理的前提只涉及部分调查对象,不属于推理中的必然推理
④善用从一般性前提到个别性结论的演绎推理寻求研究的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某中学政治学习小组在学习《逻辑与思维》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包含苗绣、戏剧、银饰、侗族大歌等 A.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生物学家发现,不同类的生物上在相同的环境里,常表现出相似的形态和构造;而同类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常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构造。因此,生物的形态构造不同是由于生物对不同的生活环境有惊人的适应力造成的 B.运用求同法探求生物的形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所有片面的思想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C.该判断换质位推理的结论是:所有辩证法的观点都不是片面的思想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D.运用抽象思维揭示大国工匠的内涵和地位
3.在施温和施列登分别发现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之后,施列登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施列登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告诉了施温。施温认为,如果动物和植物的有机体的相似不是表面的而是本质的,那么动物的细胞也一定会有细胞核,后来他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的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施温的假言判断,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②施温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式推知动物的细胞也有细胞核
③施温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推知动物的细胞也一定会有细胞核
④由动物和植物的细胞有细胞核可以必然推出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讲解压强时,物理教师做了两个实验,并由此归纳出:在压力不变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效果越大。与上述推论方法一致的有(  )
①同一品牌的化妆品价格越高卖得越火,这说明消费者喜欢价格高的化妆品
②教师安排学生学习绿藻、蓝藻、红藻,得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结构简单
③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铃声就越来越弱。这说明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④一辆车的汽油中加入了添加剂,另一辆没有加入,发现使用添加剂的发动机磨损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你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他的努力,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你、他的共同努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推理方法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
B.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C.结论是一个断定认识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
D.与“守株待兔”体现的推理方法是一致的,结论具有或然性
6.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作物主效耐碱基因ATI,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团队利用ATI基因对相关作物进行了耐盐碱育种改良并开展大田实验。在宁夏平罗盐碱地,ATI基因的利用能够使高粱籽粒增产20.1%,粟增产近19.5%;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水稻增产22.4%至27.8%。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和粟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定量分析
②中国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共变法
③从概念外延看,高粱、水稻、粟与作物是种属关系
④研究通过合理的推理预测了ATI耐碱基因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淄博、哈尔滨、天水等网红旅游城市之所以受到国人的追捧,既有烧烤的美味、冰雕的匠心、麻辣烫的鲜香,也有政府、商家、居民共同打造的童叟无欺且充满温情的旅游体验。上述推理( )
A.运用求同求异法探究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B.借助不完全归纳推理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C.采用类比推理推出打造网红城市的方法
D.通过演绎推理创新性解决了思想的困惑
8.小娟的妈妈对小玲的妈妈说:上次小娟发了几天烧,结果是得了肺炎,这次小玲也发烧了好几天,肯定也是肺炎。这一推理( )
A.运用求同法探求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B.是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C.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结论是或然的
D.属于换位推理,通过改变已知判断的主谓项得出新判断
9.科学思维要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思维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A.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同语反复
B.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股权。——划分不全
C.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因此,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轻率概括
D.我不认为所有的鸟都是会飞的,我也不认为所有的鸟都是不会飞的。——骑墙居中
10.在海王星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天文学家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运行轨道同人们所计算出来的轨道在四个点上有偏差。科学家依据已知的天文事实,确定了三个点上的偏差是由已知的三颗行星的引力造成的,于是推断第四点的偏差一定是由某个尚未观察到的行星引起的。后来的科学家计算了能够引起这样的偏差的行星所应该在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德国柏林天文台在与计算结果相差不到1度的地方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即海王星。天文学家发现海王星的过程运用了(   )
A.共变法    B.求同法    C.求异法   D.剩余法
11.甲资助过乙,乙资助过丙。如今,丙比甲更富有,但是甲生活得最幸福。根据以上陈述,能够必然得出的结论是(   )
A.资助别人可以获得幸福
B.幸福程度与财富多寡无关
C.有人曾资助过现在比自己富有的人
D.富有的人曾经得到过其他穷人的资助
12.漫画中画了两个水龙头,分别朝两个碗里放水:一个水流较缓,下面碗中积了较多的水;一个水流很急,下面碗中的水几乎都飞溅出去了。从“水龙头朝碗里放水”中得出“欲速则不达”的结论( )
①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来触及事物的本质
②试图用一般性现象来表现个别性规律
③没有体现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
④虽形象地表达了观点,但推论未必可靠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家政策支持、文化同脉、发展优势互补等条件推动下,贵州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川、渝、黔为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西三角”经济圈呼之欲出,牵引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关于川渝黔说法正确的是(  )
A.成都是四川的省会城市,从外延上看,成都与四川是种属关系
B.“西三角”经济圈牵引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直言判断
C.“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阶段,犯了主谓项搭配不当的错误
D.成渝和京津冀空间结构相似,可以类比推出两地经济发展前景一致的必然结论
14.考试:学生:成绩。以下推断与题干一致的是(  )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工:工资待遇    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15.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下列关于推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所有‘共享火箭’都是发射成本低的。所以,所有发射成本高的都不是‘共享火箭’。”——正确的换质位推理。
②“在加利福尼亚某地区,对10万名选民进行了调查,其中有82%的选民说他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很显然,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存在”——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③“1935年5月,红军抵达大渡河的安顺渡口,蒋介石得意忘形地说:红军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插翅难飞,只有做第二个石达开了。”——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④“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四位同学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合议时四人发言如下:
李华:“之前了解过一起案件,凶手与甲的年龄、职业非常相似,所以甲最有可能是案犯。”
张亮:“凶手作案一定要有作案时间,甲没有作案时间,所以甲不是凶手。”
王鹏:“违反了法律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凶手必将受到刑事处罚。”
刘明:“这个案件或者是甲所为,或者是乙所为,乙已经承认了犯罪事实,所以不可能是甲所为。”
下列对于四人发言评论正确的是( )
①张亮运用了三段论推理,其推理结构正确
②李华运用了类比推理,属于机械类比,缺乏必然性
③刘明运用了不相容选言推理,错误在于不应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
④王鹏混淆了“违法”与“犯罪”的外延,两者外延应该是交叉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由中国石油大学自主设计、研发的国内第一座现代化的沉积地质类物理模拟实验室(沉积水槽实验室)全面投入使用。对于古代地层形成机理的研究,如果仅通过反推的方式展开会面临困难。人们使用沉积水槽实验室能够基于现有现象提出假设,并设计完整的实验来探究古代地层形成机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研人员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利用逆向思维进行科学研究
②人们基于现有现象提出假设进行研究,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③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类比推理来使某种事实得到论证,结论具有必然性
④人们可以设计实验来探究古代地层形成机理,体现了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在盐碱环境下,盐土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选择性地吸收盐分和水分。经过多年摸索后,人们注意到自然界中盐生植物具有高效提取特定物质的能力。受此启发,我国某研究团队开发了界面光热盐湖提锂装置。该装置通过吸收太阳光产生热能,再利用热能驱动蒸腾作用,实现对锂的高效提取,解决了我国盐湖型锂矿开采的难题。由此可见(  )
①从盐土植物到盐湖提锂装置的开发主要运用了仿生学的模拟方法
②盐湖提锂装置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就盐土植物功能进行类比的结果
③创新思维只有善于联想,才能在实践基础上发挥比较推理的作用
④类比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可助力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在美国与西班牙作战期间,美国海军曾经散发海报招募兵员。当时最有名的一个海军广告是这样说的: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比纽约市民还要低。海军的官员就这个广告解释说:“据统计,现在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是每千人有16人,而尽管是战时,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不过是每千人有9人。”如果以上材料为真,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
A.在战争期间,海军士兵的死亡率要低于陆军士兵
B.在纽约市民中包括生存能力较差的婴儿和老人
C.敌军打击美国海军的手段和途径没有打击普通市民的手段和途径来得多
D.美国海军的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鼓动入伍,所以,要考虑其中夸张的成分
20.建筑师在盖房时可以对照设计图,教师备课可以看各种参考书,所以,学生在考试时可以看教科书及相关材料。这个推理(  )
①前提与结论间联系是或然的,需要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
②犯了机械类比错误,未能抓住前提与结论间共同的本质属性
③把握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探求了事物现象间的规律性关系
④运用了创造性思维,举一反三,利于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不完全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推理一、你在真空中、水中、任何缺乏空气的容器中,加热某个易燃物体,都不会出现燃烧现象。而在有空气的情况下加热易燃物体,燃烧现象发生了。因此,在空气中加热是造成可燃物燃烧的原因。
推理二、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一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降低。因此,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推理三、某著名科学家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的大脑相对于整个身体来说显得较小,但是他的大脑有许多不常见的皱褶,这导致他的大脑外皮层比常人大得多。在其他几个天才人物去世后,发现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脑皮层的量大与人类中出现天才的情况有很大关联。
 (1)谈谈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能性、特点及其注意事项。(6分)
 
  (2)以上三则推理,分别运用了哪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并写出详细推理过程。(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个世纪前,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发现难以解释的“时间一致性”现象,经过关联训练的狗听到铃声即可预判食物的到来,从而提前分泌唾液。如果铃声响起一个小时后喂食,狗不能学会两者之间的联系;只有当铃声和食物同时出现,狗才能够学会二者之间的关联。
一个世纪后,以研究果蝇的“气味一电击”记忆作为范式,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神经环路模型,揭示了神经递质五羟色胺调节“时间一致性”的新机理,嗅觉学习记忆能够被五羟色胺调节的动态范围在10.4秒至33.3秒之间。该研究有助于理解神经疾病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病理机制,为药物干预患者的时间认知障碍提供新的见解。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指出俄国科学家与我国科学家各自运用的推理方法,并写出他们的推理过程。(8分)
 23.(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八号在轨190多天,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试验。其中以“斑马鱼”为对象实施的“太空养鱼”项目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为何选择斑马鱼作为研究对象?专家介绍,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组相似度高达87%,其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也与人类高度相似,属于“模式生物”(可用于研究与揭示生命体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物现象的一类生物)。“模式生物”具有世代短、子代多等共同特点。此前在中国空间站种植的拟南芥,同样也是“模式生物”。
“太空养鱼”实验不仅具有科研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通过观察斑马鱼在太空环境中的生长发育和行为,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脊椎动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适应机制,为人类航天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对于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以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有同学根据材料推出“拟南芥具有世代短、子代多等特点”的结论。请写出该同学的推理过程。(4分)
(2)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哪种推理形式,并说明应如何提高该种推理形式的可靠程度。(7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西方现代化历程,西方现代化是对外殖民掠夺的现代化,走的是“国强必霸”之路。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学者基于“国强必霸”逻辑宣扬“中国威胁论”。崛起的中国将会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能以既成的逻辑为依据,而只能从中国的历史事实中来寻找答案。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没有称王称霸和对外殖民掠夺的历史基因。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理解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显著提升周边国家民生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走深走实。
  中国作为负责担当的大国,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治理的挑战,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方案。中国式富强不同于西方的富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强而不霸”。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推理的相关知识,对西方学者基于“国强必霸”逻辑宣扬“中国威胁论”加以批驳。(9分)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课课练
参 考 答 案
1.A[依据题意,睡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5岁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为8.5小时,20岁青少年为7小时,25岁青少年为6小时,由此得出结论,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这一推理在探求睡眠时间与年龄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共变法,推理的前提只涉及部分调查对象,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其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具有保真关系,不属于推理中的必然推理,①③入选。材料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并未涉及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②④不选。]
2.C[A的观点不是推理,不选。B是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来探求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而不是求同法,不选。对“所有片面的思想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的观点进行换质推理,即“所有片面的思想都不是辩证法的观点”,然后再进行换位推理,即“所有辩证法的观点都不是片面的思想”,故C正确。D是运用形象思维来揭示大国工匠的内涵和地位的,不选。]
3.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施温的假言判断,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①正确。施温是从动物的有机体和植物的有机体具有本质的相似出发,又根据植物细胞中有细胞核,从而推出“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的结论的,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式,②正确。求同求异并用法属于归纳推理的方法,③错误。生物可以被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五大类。由动物和植物的细胞有细胞核不能必然推出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核,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④错误。]
4.B[根据题意,物理教师从量的变化寻找原因,是共变法的特点。①选项从化妆品的价格变化寻找消费者喜爱的化妆品,也是共变法,符合题意。②运用的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与题意不符,排除。③从玻璃罩内的空气变化与铃声的关系,判断声音传播的介质,是共变法,符合题意。④运用的是求异法,与题意不符,④排除。]
5.C[根据材料可知,该结论是联言判断,所以该推理形式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演的演绎推理,不是归纳推理,A不选。根据教材可知,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而题干中的观点是演绎推理,不是归纳推理,B不选。结论中对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你、他”共同的努力,属于联言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C正确。“守株待兔”的推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题干中的联言推理,若前提正确,形式结构一致,其结论具有保真性,D不选。]
6.B[在宁夏平罗盐碱地,ATI基因的利用能够使高粱籽粒增产20.1%,粟增产近19.5%;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水稻增产22.4%至27.8%。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和粟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可见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定量分析,①符合题意。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没有体现共变法,②不符合题意。从概念外延看,高粱、水稻、粟与作物是种属关系,③说法正确。研究通过科学实验预测了AT1基因的发展趋势,而非推理,④不符合题意。]
7.A[三个城市都受到国人追捧,但各自地理位置不同,特色不同,同中求异,同时三地政府、商家、居民共同打造的童叟无欺且充满温情的旅游体验是其能被国人追捧的共同原因,是异中求同,因此运用求同求异法探究事物间的因果联系,A入选。不完全归纳是或然推理,不能保障推理结论的可靠性,B不选。材料是分析淄博、哈尔滨、天水等网红旅游城市之所以受到国人的追捧的原因,并没有采用类比推理推出打造网红城市的方法,C不选。材料体现的是归纳推理,没有有体现通过演绎推理创新性解决了思想的困惑,D不选。]
8.C[求同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确定在各个场合先行情况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是共同的,如果是,那么这个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材料没有涉及求同法,A错误。这一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B错误。很多疾病的表现症状都是发烧,肺炎只是其中一种。小娟的妈妈仅仅根据对象间都“发烧了好几天”这一个共同特征,就推断出小玲“肯定也是肺炎”,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换位推理的内容,D错误。]
9.B[同语反复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相同,但不同语词表达的概念,而“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是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A不选。划分不全是指划分后各子项外延之和小于母项外延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 继承权、知识产权,所以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B正确。轻率概括是不正确地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所产生的逻辑错误。在前提中“劳动产品”是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劳动产品”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所以换位推理错误,C不选。骑墙居中是比喻立场不明确,站在中间,向两方面讨好,而“我不认为所有的鸟都是会飞的,我也不认为所有的鸟都是不会飞的”不违背排中律,D不选。]
10.D[剩余法是指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科学家依据已知的天文事实,确定了三个点上的偏差是由已知的三颗行星的引力造成的,于是推断第四点的偏差一定是由某个尚未观察到的行星引起的,运用了剩余法,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11.C[由题干不能看出乙现在是否比甲富有,如果乙现在比甲富有,那么由题干“甲资助过乙”,可以得出有人资助过现在比自己富有的人;如果乙现在不比甲富有,结合题干“如今,丙比甲更富有”可以得出现在丙比乙富有,再结合题干“乙资助过丙”,同样可以得出有人资助过现在比自己富有的人。总之,由题干陈述均可得出:有人曾资助过现在比自己富有的人,C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说明乙是否幸福,因此不能必然得出“资助别人可以获得幸福”,A排除。 题干仅以甲和丙的例子并不能说明幸福程度必然与财富多寡无关,B不符合题意。乙资助过丙,但题干没有表明丙是否比乙富有,因此不能说明富有的人曾经得到过其他穷人的资助,D不符合题意。]
12.B[以具体的漫画形象表达“欲速则不达”的思想,这是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来触及事物的本质,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①正确。从“水龙头朝碗里放水”中得出“欲速则不达”的结论,这是试图以个别性现象得出一般性规律,②不选。漫画反映了归纳推理,说明能体现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故③不选。漫画试图以个别性现象得出的一般性认识为结论,具有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推论未必可靠,故④正确。]
13.C[从外延上看,成都与四川是全异关系,而不是种属关系,A错误。“西三角”经济圈牵引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判断,而不是直言判断,B错误。“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地区,而不是重要阶段,犯了主谓项搭配不当的错误,C正确。成渝和京津冀空间结构相似,可以类比推出两地经济发展前景可能一致的结论,但不是必然结论,D错误。]
14.C[“学生”参加“考试”获得“成绩”,“学生”是主体,“考试”是方式,“成绩”是结果,三者属于对应关系。“职工”参加“工作”获得“工资待遇”,“职工”是主体,“工作”是方式,“工资待遇”是结果,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逻辑关系都不一致。]
15.C[所有‘共享火箭’都是发射成本低的。换质推理是:所有‘共享火箭’都不是发射成本不低的。然后换位推理是:所有发射成本不低的都不是‘共享火箭’,故①错误。轻率概括是不正确地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所产生的逻辑错误,世界上的人口众多,只调查某一地区的人证明有无贸易保护主义,是不能达到准确数据的,故②入选。如果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没有接近本质属性,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中国共产党的红军与石达开的农民军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军队,是两种实质不同的对象,不能根据都到大渡河这一处境相同的表面现象推出结论。上述材料观点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③入选。“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小项“国家机关”在前提中不周延,结论中周延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故④不选。]
16.A[张亮的推断运用了三段论推理,其推理结构正确,符合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①符合题意。李华根据凶手与甲的年龄、职业非常相似,就推断甲最有可能是案犯,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缺乏必然性,②符合题意。刘明运用了相容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的形式,③错误。“违法”与“犯罪”两者外延是属种关系,不是交叉关系,④错误。]
17.D[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材料也未体现逆向思维,①排除。类比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③排除。人们使用沉积水槽实验室能够基于现有现象提出假设,并设计完整的实验来探究古代地层形成机理。说明人们基于现有现象提出假设进行研究,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人们可以设计实验来探究古代地层形成机理,体现了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②④正确。]
18.A[我国科研团队受盐土植物蒸腾作用的启发,开发出了“界面光热‘盐湖提锂’装置”,实现对锂的高效提取,解决了我国盐湖型锂矿开采的难题,运用了类比推理,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就盐土植物功能进行类比的结果,主要运用了仿生学的模拟方法,①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类比推理,类比不等于比较,“在实践基础上发挥比较推理的作用”错误,③排除。材料体现类比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强调的是类比推理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而“助力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反映的是类比推理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的作用,④错误。]
19.B[材料中海军广告谈论的是美国海军和普通市民在战时的死亡率,并没有比较海军士兵和陆军士兵的死亡率,A不合题意。可以设想美国海军士兵均是青壮年,他们的生存能力当然要比婴儿和老人高得多,两个死亡率所针对的基数和对象不一样,所以“在纽约市民中包括生存能力较差的婴儿和老人”说法削弱了材料中的结论,B符合题意。“敌军打击美国海军的手段和途径没有打击普通市民的手段和途径来得多”支持材料说法,C不合题意。“美国海军的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鼓动入伍,所以,要考虑其中夸张的成分”中说美国海军的宣传有夸张的成分,违反了题干中“以上材料为真”的规定,D不合题意。]
20.A[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①符合题意。题干中建筑师盖房看设计图,教师备课看参考书与学生考试看教科书的性质不同,该推理犯了机械类比错误,②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推理属于错误推理,没有探求事物现象间的规律性关系,③不符合题意。该推理属于类比推理,没有运用创造性思维,④不合题意。]
21.(1)①可能性:凭借思维的能动性,人们不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只考察其中的部分情况,往往也能得出一般性结论。这就需要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2分)②特点: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由于它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2分)③注意事项: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2分)
(2)①推理一用的是“求异法”。本推理中,其他因素相同,只有是否在空气中加热的区别,所以用求异法判断出在空气中加热是造成可燃物燃烧的原因。(2分)②推理二用的是“共变法”。研究发现太阳黑子数目的增减和磁暴的强烈程度的高低相关,所以能得出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2分)③推理三用的是“求同法”。因为天才人物许多条件有别,但是大脑有许多不常见的皱褶,大脑外皮层比常人大得多是共同的。所以脑皮层的量大与人类中出现天才的情况有很大关联。(2分)
22.①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的实验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巴甫洛夫在训练狗听到铃声是否可预判食物的到来的实验中,在其他有关因素都相同时,狗在铃声和食物几乎同时出现的场合中分泌唾液,那么铃声和食物同时出现与狗提前分泌唾液有因果联系。这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的求异法。(4分)
②我国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运用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我国科学家通过运用类比推理,由对动物的研究来理解神经疾病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病理机制,为药物干预患者的时间认知障碍提供新的见解。(4分)
23.(1)①演绎推理:已知“模式生物”具有世代短、子代多等共同特点,且斑马鱼和拟南芥都属于“模式生物”,所以推出斑马鱼和拟南芥都具有世代短、子代多等特点。(2分)②类比推理:因为斑马鱼和拟南芥都属于“模式生物”,斑马鱼具有世代短、子代多等特点,所以推出拟南芥也具有世代短、子代多等特点。(2分)
(2)①体现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他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2分)
②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应做到:第一,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材料中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组相似度高、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相似等多个根据,增加了推理的可靠性。(2分)第二,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斑马鱼与人类的相似属性在基因和胚胎发育等方面较为本质,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2分)第三,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1分)
24.①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国强必霸”是西方学者基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做出的肯定判断,这是通过不完全归纳作出的或然推理;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国家性质、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发展道路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将两者进行类比推理的结论可靠程度低。(6分)
②演绎推理是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国家实力强大必然称霸这个前提是假判断,中国的国力在不断强大,得出中国必然称霸,这个演绎推理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逻辑规则。(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