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4张PPT)一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五 中国的地理差异备考指导 本专题综合性较强。考题往往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角度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增加考试的难度和灵活性,这也是广东省近年来地理考试的变化趋势。解题时需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文信息并结合区域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思维导图考点梳理地理差异显著1. 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见表1-15-1)表1-15-1项目 气温 降水 地势差异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_____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_____ 越来越少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梯状分布,逐级________降低降水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下降项目 气温 降水 地势原因 ________差异 ______远近不同 地势__________表现举例 海南岛长_____无_____;黑龙江长_____短_____ 东南沿海地区_______;西部内陆地区______ 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温暖湿润纬度距海西高东低夏冬冬夏湿润干旱2. 人类活动差异(见表1-15-2)表1-15-2人类活动 差异 形成原因农业 _____牧_____耕、_____稻______麦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差异人口、城市、交通线 _____密_____疏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______,西部_______西东南北东西高低人类活动 差异 形成原因传统民居建筑 北方房屋大多坐______朝______,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南方房屋高大宽敞,屋顶坡度_______,墙体较高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差异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南较小较厚较大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见图1-15-1)3.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比较(见表1-15-3)表1-15-3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 ______于0 ℃ ______于0 ℃温度带 ______带、______带、寒温带 热带、_______带年降水量 ______于800毫米 _______于800毫米干湿地区 以__________区为主 __________区低高暖温中温亚热小大半湿润湿润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气候 ________季风气候 热带、________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以______________林为主 以______________林为主主要地形区 ______平原、______平原、黄土高原 __________平原、______高原、______盆地、_______丘陵河流冬季结冰(填有或无) __________ __________温带亚热带温带落叶阔叶亚热带常绿阔叶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云贵四川东南有无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农田类型 ________ ________主要农作物 _______、玉米、大豆 _______、油菜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交通运输 以________运输为主 常用________旱地水田小麦水稻陆路水运4.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图1-15-2中的A________地区、B________地区、C________地区、D________地区。四大地理区域西北北方青藏南方5.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主导因素(见表1-15-4)表1-15-4分界线 差异 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 降水 ________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_______—_______一线 气温、降水(水分) 气候夏季风秦岭淮河分界线 差异 主导因素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理区域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地势 __________地形、地势6. 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见表1-15-5)表1-15-5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 主要地形 _____、高原 高原、盆地、平原、_______ ____、盆地 高原、___主要气候 __________气候 _____________气候 __________气候 __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 _______毫米 __________毫米 ______毫米 —平原丘陵高原山地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400~800>800<400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主要干湿地区 __________区 _______区 半干旱区、________区 —河流水文特征 水量______、汛期______、______结冰期 水量_____、汛期_____、______结冰期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有枯水期 —半湿润湿润干旱小短有大长无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主要植被类型 ____________林 ____________林 荒漠、____ 高寒荒漠典型景观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麦浪滚滚 小桥流水,稻花飘香 黄沙漫漫,牧马放养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温带落叶阔叶亚热带常绿阔叶草原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农业生产活动 主要农业类型 __________ __________ 畜牧业、______农业 畜牧业、____农业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__________或一年两熟 一年_____熟到______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旱地水田绿洲河谷两年三熟两三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农业生产活动 特色农牧产品 _____、玉米、大豆、甜菜、苹果 _____、油菜、甘蔗、柑橘、香蕉、椰子 棉花、哈密瓜、三河马、三河牛 青稞、牦牛生活方式 饮食 面食 米饭 手抓羊、烤全羊 糌粑、酥油茶传统体育活动 溜冰、滑雪 赛龙舟 摔跤、赛马 赛牦牛小麦水稻难点突破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及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差异及确定的主导因素(见图1-15-3和图1-15-4)。考点强化(2024·湖南长沙)318国道是“西藏自驾游”热门旅游线路。据此读318国道线路示意图及“怒江72拐”景观图(图1-15-5),完成1~2题。【地理差异+交通运输主题】地理差异显著1. 暑假从夏日炎炎的成都出发,到达拉萨时充满春天气息,这主要是因为( )A. 深入内陆 B. 靠近海洋 C. 纬度增高 D. 地势抬升D2. “怒江72拐”是318国道一段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适合设置在沿途的交通提示语有( )①连续急弯,缓慢通行 ②悬崖路窄,谨慎驾驶 ③野象出没,注意避让 ④陡坡地段,小心落石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2023·陕西省一模)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据此读中国两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图1-15-6),完成3~5题。【中国的地理差异+民居主题】3. 下列关于两地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屋顶坡度较小 B. 甲地—临河流而建C. 乙地—建材多用竹木 D. 乙地—窗户均朝南B4. 下列关于两地传统特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B. 甲地——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C. 乙地——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D. 乙地——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D5. 据图可推断乙地( )A. 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B. 气候湿润,农业发达C. 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 河流、湖泊众多A(2024·河北省模拟)近年来,针对山区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小、耕地“碎片化”突出等现状,湖南省立足自主创新,研发了抛秧机、油茶采收机、红薯收获机等小型新农机,全面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与黑龙江省农机“大而强”相比,湖南省农机的突出特点为“小而美”。图1-15-7示意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及黑龙江、湖南农业景观。据此,完成6~7题。6. 湖南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 以种植小麦为主B. 水田面积广大C. 主要分布在绿洲D. 作物一年一熟B7. 影响湖南省和黑龙江省农机特点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降水C. 光照D. 土壤A(2024·福建泉州模拟)2023年5月13日,西十(西安—十堰)高铁湖北段首座桥梁合龙。西十高铁全线桥梁隧道占比高达94. 32%。据此读西十高铁线路示意图(图1-15-8),完成8~10题。【中国地理分界线主题】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8. 下列地理界线大致沿图中甲山脉分布的是( )A. 耕地与草地的分界线B.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C.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B9. 西十高铁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崎岖B. 气候多变C. 河流稀少D. 植被多样A10. 该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是( )A. 缩短了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B. 改变了沿线的自然环境C. 增加了两地的人员往来 D. 带动了沿线林牧业发展C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024·广东湛江模拟)中国文人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辅之于山川,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韵味的地理区域,如“关中”“岭南”“巴蜀”“西域”等。据此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图1-15-9),完成11~12题。【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主题】11. 图中甲、乙、丙、丁四大区域名称及景观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西北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B. 乙—青藏地区—燕山雪花大如席C. 丙—北方地区—烤肉青稞闻玉殿D. 丁—南方地区—千里莺啼绿映红D12. 下列关于图中文化地域的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关中地区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B. 岭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 巴蜀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D. 西域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A(2024·广东东莞模拟)荔枝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风土植物,我国是荔枝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据此读中国荔枝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1-15-10),完成13~14题。【特色物产主题】13. 我国荔枝主产区集中分布在( )A. 西北地区B. 北方地区C. 南方地区D. 青藏地区C14. 荔枝的生长习性可能为( )A. 喜温喜湿B. 喜光耐旱C. 喜凉喜湿D. 耐寒耐旱A中考链接(2022·广东省)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显著。据此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1-15-11),完成1~2题。【中国区域差异主题】1. 导致图中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温C. 降水 D. 土壤C2. 我国改造沙漠面积最大的地理区域是( )A. 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青藏地区 D. 南方地区B(2023·广东省)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据此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图1-15-12),完成3~4题。【中国区域差异主题】3. 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B4. 冬季,广州绿树成荫、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人类活动C(2024·广东省)湿地是靠近江河湖海而地表有浅层积水的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有“饮水机”“空调器”“地球之肾”之称。2023年我国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目前湿地总面积居亚洲第一。据此读2023年中国新增国家重要湿地分布示意图(图1-15-13),完成5~6题。【环境保护主题】5. 2023年我国新增的国家重要湿地主要分布在( )A. 青藏地区B. 东北地区C. 东部沿海地区D. 长江、黄河流域D6. 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 )①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②固碳释氧、调节气候 ③提供水能、便利航运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C素养提升1.(2024·广东中山模拟)图1-15-14中5条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关于图中5条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中国地理分界线主题】( )B①甲线以南为湿润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②乙线大致与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③丙线经过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武夷山脉 ④丁线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⑤戊线的起止点为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A. ①②④ B. ①④⑤C. ②③④ D. ②③⑤(2024·四川泸州)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文化呈现诸多不同。据此读中国行政区划示意图(图1-15-15)和中国四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图1-15-16),完成2~4题。【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民居主题】2. Ⅰ、Ⅱ、Ⅲ、Ⅳ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在图1-15-16中找不到对应传统民居的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C3. 甲传统民居被称为“地下的家”,下列说法与其实际相符的是( )A. 夏季炎热 B. 冬季寒冷 C. 房屋漏雨 D. 光照不足D4. Ⅰ省级行政区域的传统体育项目有( )①摔跤 ②滑雪 ③赛马 ④赛龙舟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2024·甘肃天水)2023年“特种兵式旅游”火遍全网。一位湖南大学生从4月25日至29日,5天爬完五岳,整个行程多数乘坐高铁,其行程如图1-15-17所示。据此,完成5~7题。【中国四大地理区域】5. 该学生能完成五天爬五岳的“壮举”,主要依赖于我国发达的( )A. 航空运输B. 公路运输C. 铁路运输D. 水路运输C6. 该行程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A. ①② B. ②③C. ②④ D. ③④A7. 该学生到达河南时,沿途能看到( )A. 稻田连绵 B. 麦田连片 C. 桑基鱼塘 D. 草原广阔B(2024·河南省)端午时节,龙舟浮水,大江南北,挥桨竞渡。过去在南方兴盛的龙舟运动,如今在北方和西北地区也热络起来,正呈现出“北移西扩”的趋势,各类龙舟供不应求。据此,完成8~9题。【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传统运动主题】8. 龙舟运动“北移西扩”的原因包括( )①生态水系逐步完善 ②龙舟运动观赏性、竞技性强③南方龙舟产量过大 ④人们对传统节庆习俗的喜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 在龙舟运动“北移西扩”过程中,新疆市场需求较大的龙舟类型可能是( )A. 标准龙舟 B. 冰上龙舟C. 旱地龙舟 D. 夜渡龙舟BC(2024·广东东莞模拟)《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其分布如图1-15-18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主题】10. 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A. 分布在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上B. 均位于高原上C. 遍布五个自治区D. 多分布于干旱区A11.下列关于图中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B. 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C. 祁连山草原黑土广布D. 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B(2024·广西玉林一模)2024年4月25日晚,“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图1-15-19),完成12~13题。【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航天主题】1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A. 青藏地区B. 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B13. 酒泉成为我国卫星发射中心之一的优势有( )A. 纬度低,海拔高B. 河流多,水源足C. 晴天多,云量少D. 人口多,基础好C14. (2024·四川宜宾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中国地理差异+农业主题】农业是百业之基,粮食是立足之本。我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数字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高产稳产的耕地。农业数字化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实时农业信息采集和分析,实现对农田、作物等精确监测和调控的现代农业,以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收割机、大数据精确管理水资源和肥料使用等。图1-15-20为中国主要高标准农田分布示意图,图1-15-21为黄淮海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1)从水分、地形两方面,说出我国高标准农田的分布特征。(4分)①主要分布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②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地形较平坦。(2)东北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广大,分析其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有利条件。(6分)①平原面积广大,土地平整且集中连片;②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地广人稀;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④重工业基础好,农业技术先进。(3)说出影响黄淮海区农田春季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主要问题: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但降水量偏少,土壤水分含量低;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4)有人建议在我国广大的西北地区建设更多高标准农田,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不赞同。原因:西北地区降水少,如果在西北地区建设更多高标准农田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地荒漠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