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6张PPT)一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备考指导 本专题在中考里往往会涉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考题中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时事热点和漫画,主要涉及能源、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保护等。解题时需要从题目所给的图文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同时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综合分析思维导图考点梳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__________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有价值2. 自然资源的分类(见表1-13-1)表1-13-1类型 __________资源 __________资源特征 可以在_______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______,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可再生非可再生较短缓慢举例 土地、阳光、_______、水和水能等 ________、_______、铁矿等利用 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森林煤炭石油注意:判断某种地理事物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标准。①该地理事物是否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②该地理事物是否能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价值。3.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基本特征:总量________,人均________。(2)对策: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值使用;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等。丰富不足土地资源4. 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影响(见表1-13-2)表1-13-2土地利用类型 影响可利用土地 农业用地 ____、_____、_____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难以利用土地 沙漠、戈壁、永久积雪和冰川等 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导致后备耕地不足林地草地耕地5. 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_______,人均占有量______;②土地类型_________,耕地比重________,且后备耕地__________(见图1-13-1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丰富低齐全小不足6. 我国农业用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见图1-13-2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和表1-13-3)表1-13-3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耕地 以①____为主 东部季风区 ________区 ___、低缓的_____、盆地以②____为主 ________区③__________ _______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 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区 ________、丘陵水田旱地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林地东北山地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④_______ 北部、西北内陆地区 主要分布在______、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难以利用土地 西部内陆地区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 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草地干旱7.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2)土地资源在利用中面临的破坏及应对措施(见表1-13-4)。耕地表1-13-4破坏表现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危害 措施占用耕地 ________减少,粮食供应紧张 依法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过度放牧 _______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 禁止过度放牧,建设人工草场耕地草场破坏表现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危害 措施乱砍滥伐 森林减少,加剧了_________ 营造防护林,绿化荒山不当排放 土地_______,不能持续利用 依法保护,合理用地水土流失污染(3)每年的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8. 概念:通常把地球上的__________资源称为水资源。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水资源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9.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见表1-13-5)表1-13-5项目 时间 空间分布特点 夏秋______,冬春______,年际变化____ 东多西少,南丰北缺(自______沿海向______内陆减少),特别是______和______地区缺水最为严重影响因素 夏季风 海陆因素、夏季风多少大东南西北华北西北项目 时间 空间对农业的影响 _____灾害频繁,影响农业生产 南方以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为主解决措施 __________,如三峡工程等 ______________,如南水北调、引黄入晋等水旱水田旱地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10. 南水北调工程(见图1-13-3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1)南水北调是把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_______和_______地区。(2)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是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_分布不均的状况。长江华北西北空间(3)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①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____运河输送,北达________与天津。②中线工程:目前从________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________。京杭山东丹江口北京③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_______河,补充________地区的水资源。黄西北11.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水资源________相当紧张,缺水状况日益加重;②水资源利用率______;③严重的________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2)我国水资源的保护:_____________、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_______比调水更重要。供应低水污染节约用水节水难点突破一、关于能源的一些概念1. 常规能源: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形式,也被称为传统能源。这些能源在技术上较为成熟,经济上合理,且已经在过去多年内被人类大规模开采、采集和使用。常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等。2.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也被称为非常规能源。这些能源可能刚开始开发利用,或者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新能源通常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3.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即绿色能源。它强调能源利用的清洁性、高效性和经济性。清洁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二、中国的海洋资源(见表1-13-6)中国的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空间资源和化学资源等。表1-13-6海洋资源 主要内容生物资源 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中国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等。这些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及医药、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海洋资源 主要内容矿产资源 中国海洋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滨海砂矿、海底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煤、金属矿产以及深海锰结核等。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大陆架面积近70万平方千米,这些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外,中国还在积极勘探和开发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主要内容动力资源 中国海洋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度差能等。这些动力资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优点,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海洋资源 主要内容空间资源 中国海洋空间资源广阔,拥有众多港口和航线,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之一。此外,中国还在探索建设海上工厂、海上城市等新型海洋利用方式,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海洋资源 主要内容化学资源 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都有海盐生产,其中以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最为著名三、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它不仅是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大力建设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建设数量不断增加,海洋牧场面积持续扩大,已成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转型升级渔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国策。四、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及自然原因(见表1-13-7)表1-13-7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原因东部地区 北方 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土地生产力高 以旱地为主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和降水较少南方 以水田为主 多丘陵、山地,但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原因西北内陆地区 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 土地生产力较低 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考点强化(2024·广东惠州模拟)青海共和50MW塔式光热电站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生态太阳能发电园区,是国家首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据此读青海共和50MW光热电站项目景观图(图1-13-4),完成1~3题。【自然资源开发主题】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 光热电站项目生产所利用的太阳能属于( )A. 矿产资源B. 传统能源C. 非可再生资源D. 可再生资源D2. 青海省建设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有( )①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丰富 ②科学技术水平高③未利用土地广阔 ④能源市场前景广阔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3. 与火力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具有的优势是( )A. 发电成本较低 B. 对环境影响较小C. 占地面积较小 D. 受天气影响较小B(202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表1-13-8是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主题】表1-13-8项目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4位 第6位 第5位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67位 第88位 第121位4.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 总量和人均量都丰富 B. 总量和人均量都不足C.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 总量不足,人均量多5. 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做到(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大规模开采森林资源 ④垃圾分类,变废为宝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B(2023·湖南永州)“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据此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13-5),完成6~8题。【土地资源的利用主题】土地资源6. 土地类型①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A7. 土地类型②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B. 小麦C. 青稞D. 大豆B8. 下列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利用与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多B. 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不明显,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多C. 大力倡导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D. 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D(2024·福建泉州模拟)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一户一田”政策,该政策是将农民分散的土地通过互换并地的方式整合成一块大田。据此读中国耕地相关数据表(表1-13-9),完成9~10题。【土地资源+农业政策主题】表1-13-9项目 中国耕地面积 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面积 世界平均水平的2/59. 我国耕地的特点是( )A. 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 总量不足,人均充足 D. 总量不足,人均不足10. 中央推出“一户一田”政策的目的有( )①便于管理,节约成本 ②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③有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 ④提高农田土壤质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A(2024·江苏苏州)自2014年12月至今,“南水”进京已近十年。北京推出阶梯水价,即居民用水价格=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按年度用水量计算,划分为三档,水价分档递增。据此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线路示意图(图1-13-6),完成11~13题。【水资源跨区域调配主题】水资源11. 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A. 东多西少B. 季节变化大C. 南丰北缺D. 年际变化大C12. 南水北调工程( )A. 中线途经半干旱区B. 东线由丹江口水库引水C. 缓解东北三省的春旱D. 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调水D13. 北京实施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家庭用水成本B. 减少水污染C.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D. 增加水资源C(2024·吉林长春模拟)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华北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是世界上地下水开发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因地下水开采量远大于补给,入不敷出,造成严重超采。据此,完成14~15题。【水资源主题】14. 华北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农业灌溉用水多B. 城市密集,需水量大C. 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短缺D. 河流较少,以内流河为主C15. 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出台节约用水奖励条例 ②实行河湖地下水回补措施③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 ④加强地下水位监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16. (2024·山西临汾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水电资源开发主题】白鹤滩水电站地处横断山脉金沙江干流下游河段,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1 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工程,位居世界第二,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生物资源丰富,古树众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综合技术难度位居世界第一。白鹤滩水电站投产运营以来,显著改善了下游的供电质量。电站建设和运行期间还给当地带来了稳定税收,C改善了当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条件,创造了近十万个工作岗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白鹤滩水电站也是构筑长江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白鹤滩水电站选用清洁能源水力发电,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可减少煤炭燃烧约1 968万吨,显著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图1-13-7为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C(1)说出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征(4分)①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②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③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上游;④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2)分析白鹤滩水电站所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4分)①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②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3)推测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6分)①水电站位于横断山脉附近,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②位于长江上游,周边多峡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施工难度大;③山区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脆弱;④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建筑原料不便利。(4)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简述白鹤滩水电站投产运营带来的效益。(6分)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②提供大量电力,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③给当地提供就业岗位;④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⑤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助力“碳中和”;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中考链接(2020·广东省)2019年《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出台。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据此读图1-13-8,完成1~2题。【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主题】1. 上图所示的垃圾属于( )A2. 为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个人应当承担的主要义务是( )A. 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共享B. 制定政策,落实资金C. 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D. 宣传动员,积极组织C(2020·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漏到地下流失。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300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据此,完成3~4题。【区域水资源特征+可持续发展主题】3. 当地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 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B. 工农业用水量大C. 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 D. 水体污染严重4. 为解决当地饮水困难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海水淡化 B. 开采地下水C. 人工降雨 D. 修建蓄水池CD(2023·广东省)引汉江水入渭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其主体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图1-13-9是“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资源调配主题】5. “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 输水路线长B. 植被分布广C. 沿途水库多D. 地质条件复杂D6. “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D7. (2023·广东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海洋资源开发+粮食安全主题】材料一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材料二 广东省拥有我国最长海岸线,海域辽阔,海水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广东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着力加快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牧场)产业群。材料三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指采用科学技术,投放人工鱼礁,为贝、藻、鱼类提供栖息和繁育场所的特定海域。其养殖过程无须投喂人工饵料,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至3/4以内,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截至2022年年底,广东省已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牧场及周边海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均呈递增趋势。材料四 广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示意图(图1-13-10)。(1)列举两种以上的海洋资源。(4分)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空间资源等。(2)简述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与传统近海养殖相比的优势。(6分)①科学技术先进;②无须投喂人工饵料;③养殖密度大(产量高);④养殖周期短;⑤受近岸环境影响小;⑥增加生物多样性。(3)分析广东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6分)①海域辽阔(海岸线长);②海水优质;③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海水较为温暖; ④海洋资源丰富;⑤海洋开发技术先进;⑥国家政策支持。(4)简述广东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4分)①扩大海洋空间利用;②筑牢国家粮食安全;③促进海洋养殖业发展;④促进海洋开发技术发展;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素养提升(2024·广东省模拟)2022年初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完成首次收鱼,引领我国“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立体利用模式的发展。据此读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要素对比表(表1-13-10)和广东省风电项目规划区分布示意图(图1-13-11),完成1~3题。【海洋资源开发主题】表1-13-10项目 风速 年发电时数 建设成本 维护运营成本 使用寿命陆上风电 近地风速小 2 200小时左右 低 低 20年海上风电 海面风速大 3 000小时以上 高 高 25年1.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优势是( )A. 发电时数长B. 建设成本高C. 维护成本高D. 使用寿命短A2. 广东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经济发达,电力市场的需求大 ②资金充足,技术先进③靠近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频发④海域广阔,无结冰期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B3. “海上发电、海下养鱼”模式有利于( )A. 解决珠三角地区供电不足问题B. 减少碳排放解决全球变暖问题C. 推进风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D. 提高我国海洋空间的利用率D(2024·四川广安)读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四类资源指标对比图(图1-13-12),完成4~5题。【地区资源配置主题】4.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 水资源、耕地、人口、土地面积B. 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C. 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D. 人口、水资源、耕地、土地面积A5.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 大量开垦耕地B. 缺水问题突出C. 人口急剧增加D. 水资源浪费严重B(2024·广州梅州模拟)海南省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于2024年3月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示范区进行了建筑绿色化改造,如屋顶上的光伏板、广场上的光伏地砖、花朵风机、新闻中心的立面光伏幕墙等。据此读海南省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局部景观图(图1-13-13),完成6~7题。【新能源主题】6. 该示范区利用的能源类型主要是( )A. 太阳能 B. 风能 C. 水能 D. 核能7. 该示范区能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是( )A. 设备 B. 资源 C. 科技 D. 交通AC(2024·广东揭阳二模)可再生能源助力乡村能源变革是“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使命。其中“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有效统筹了乡村屋顶资源、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据此,完成8~9题。【能源+乡村振兴主题】8. 与光伏建设理念相符的乡村振兴措施是( )A. 利用风力发电 B. 开采有色金属C. 建造桑基鱼塘 D. 开垦耕地9. “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有利于(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彻底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③改善空气质量④增加温室气体排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AB(2024·湖北孝感三模)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2023年11月15日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据此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图1-13-14),完成10~11题。【资源调配主题】10. 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A. 含沙量大 B. 有凌汛C. 需要保护黄河生态环境 D. 形成地上“悬河”D11. 向河北、天津应急调水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的超采状况 ②向河北、天津河湖湿地补水,改善生态环境 ③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 ④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2024·海南省三模)永暑岛隶属海南省三沙市,是我国通过“吹沙填海”技术建成的人工岛,建有机场、港口等设施,是我国海洋的稳固防线。据此,完成12~13题。【海洋地理主题】12. 永暑岛“吹沙填海”工程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A. 生物资源 B. 油气资源C. 空间资源 D. 化学资源C13. 永暑岛建成的重要意义是( )A. 开发海上能源,保障电力供给B. 维护海洋领土,增强国土安全C. 发展海产养殖,提供避风港湾D. 加强气象监测,保护海洋环境B14. (2024·山西吕梁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能源开发主题】山西省是典型的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地区,为了改变“一煤独大”的状况,目前正探索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目前,山西省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测煤炭资源。GIS技术在实际的煤矿开采工作中优势显著。该技术通过对煤矿地理信息进行模拟,帮助工作人员对煤矿数据进行采集;可以根据测绘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和修改,使煤矿测绘工作更加快捷与高效;还可以用来测量矿井的地貌地形,确保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煤炭过去是电力、炼钢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如今,煤炭经过化学加工,可以生成天然气、甲醇、烯烃、聚乙烯(最终变成塑料、纺织品等)等产品;依托先进煤制油技术,还可以将煤炭做成高端润滑油等产品,煤炭由以前的“按吨卖”变为“按千克卖”。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政府提出相应方案。图1-13-15为山西省政府提出的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两个方案。(1)根据材料,列出两种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生产的相关产品。(4分)天然气、甲醇、烯烃、聚乙烯、塑料、纺织品、高端润滑油等。(2)简述山西省运用GIS技术探测煤炭资源的优势。(6分)①对煤矿地理信息进行模拟和数据采集,使探测结果更加精准;②能对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和修改,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③可以用来测量矿井的地貌地形,确保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3)结合图1-13-15,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一种方案,并说明理由。(4分)方案二。理由:①资源利用率更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②产业链更长、更广,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③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更多人员就业。(4)简述山西省能源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6分)①走清洁低碳发展道路;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⑥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