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7张PPT)一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备考指导 本专题主要考查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主要考查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如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要素。人文环境主要考查亚洲的人口、六个地理分区、多样的地域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的概况等。其中亚洲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难点。解题时需从题目所给的区域地图及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答案思维导图考点梳理位置和范围1. 位置(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见图1-7-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图和图1-7-2亚洲的范围示意图)。(2)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及经纬度位置(见表1-7-1)。表1-7-1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__半球海陆位置 北临_______洋,东临_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洋,西接欧洲,西南隔_____________与非洲相邻,东北隔____________与北美洲相望,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经纬度位置 纬度范围约为________________,地跨南、北半球,跨越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带、北温带和________带;经度范围约为_________________,地跨东、西半球北东北冰太平印度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11°S~81°N北寒热26°E~170°W2. 范围(1)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是世界上__________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__________最广,__________最长的大洲。(2)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____海峡为界与欧洲相连;西南以__________运河为界与非洲为邻;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__________海峡与北美洲相望。面积纬度东西距离乌拉尔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白令(3)六大地理分区: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________亚、________亚、__________亚、__________亚、__________亚和__________亚6个地区(见图1-7-3亚洲地理分区示意图和表1-7-2)。东东南南西中北表1-7-2分区 范围东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南亚 ________、________、柬埔寨、________、缅甸、马来西亚、_________、东帝汶、印度尼西亚、文莱、__________南亚 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________、__________、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老挝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表1-7-2分区 范围西亚 阿富汗、伊拉克、__________、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____________、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中亚 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______________北亚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伊朗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4)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见表1-7-3)。表1-7-3景观图片 所属地区及居民 生活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______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气候全年________________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 居住木屋,穿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气候________,木材丰富____亚恒河三角洲上的孟加拉人 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降水_______, 河网密布西炎热干燥北寒冷南丰富景观图片 所属地区及居民 生活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__________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 气候__________东南炎热潮湿自然环境3. 地形地势:地形复杂多样,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两者的面积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平均海拔仅次于__________洲,是世界第二高的大洲。地势起伏很大,__________高,__________低(见图1-7-4亚洲地形及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高原山地南极中部四周4. 主要地形区(见表1-7-4)表1-7-4青藏项目 主要地形区中部 __________高原、帕米尔高原、_________________山脉东部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__________________平原北部 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西部 __________高原南部 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__________平原喜马拉雅长江中下游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伊朗恒河5. 河流(1)河流特点: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_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__流向周边的海洋。山地高原放射状(2)主要的外流河(见图1-7-4和表1-7-5)。表1-7-5主要外流河 注入的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北冰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太平洋_________、__________等 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3)主要的内流河:有些河流最终并不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6. 地理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2)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世界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3)世界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海拔8 848. 86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是__________。(4)世界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_,亚洲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巴西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珠穆朗玛峰死海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5)世界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群岛是__________。(6)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是__________,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7)世界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亚洲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阿拉伯半岛格陵兰岛马来群岛里海贝加尔湖尼罗河长江注意:亚洲南部有三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7. 气候(1)亚洲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分布广和__________气候显著的特点。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2)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见图1-7-5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①_________________气候②_________________气候③_________________气候④_________________气候⑤_________________气候⑥_________________气候⑦_________________气候⑧_________________气候⑨_________________气候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热带雨林地中海热带沙漠高原山地寒带注意:亚洲共有9种气候类型,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包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3)亚洲的季风气候:亚洲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__________,降水较少;夏季盛行__________,降水丰沛。亚洲季风对农业的影响如下:①有利影响:季风气候_____________,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不利影响:__________很不稳定,容易发生__________灾害。东部南部偏北风偏南风雨热同期降水旱涝人文概况8. 人口(1)数量: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2)分布: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这里也是世界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部和北部人口较少。9. 经济:绝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韩国是发达国家。10. 文化: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为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一、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研究地理事物往往需要了解该地理事物在哪里,也就是“地理位置”。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来描述。1. 经纬度位置:(1)经度位置:找出该区域最东、最西的经度以及是否有重要的经线穿过,如0°、20°W、160°E、180°等。难点突破(2)纬度位置:找出该区域最南、最北的纬度以及是否有重要的纬线穿过,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从而可以进一步描述该区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哪一带,位于“低、中、高纬度”哪个地区。2. 半球位置:根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结合该区域的经纬度位置,从而判读该区域属于哪个半球。3. 海陆位置:根据该区域相邻的大洲和海洋,描述该区域位于哪个大洲的什么方位,濒临哪些海洋等。二、亚洲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1. 位置对气候的影响。(1)纬度位置: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地跨热、温、寒三带,南北气温差异大,气候复杂多样。(2)经度位置:跨经度广→东西降水量差异大。(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位于亚欧大陆→季风气候显著。2. 地形地势、气候对河流的影响。(1)地形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2)气候影响河流水量。①亚洲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水量呈季节性变化。②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河流数量及流量不同。三、亚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见图1-7-6)四、亚洲季风的规律(见图1-7-7亚洲夏季和冬季盛行风向示意图和表1-7-6)表1-7-6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由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温暖湿润 多雨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 由陆地吹向海洋的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寒冷干燥 少雨考点强化(2024·黑龙江龙东改编)读亚洲示意图(图1-7-8),完成1~2题。【认识大洲主题】1. 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四面环海,气候湿润B. 全部位于北半球C. 地跨寒、温、热三带D. 阿拉伯半岛位于南亚位置和范围C2. 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地理事物错误的是( )A. ①—孟加拉湾B. ②—中南半岛C. ③—乌拉尔山脉D. ④—马来半岛D(2024·广西梧州改编)读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1-7-9),完成3~5题。【亚洲的自然环境主题】自然环境3.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势特点是( )A. 东南高,西北低 B. 东高西低C. 西高东低 D. 中部高,东西低D4. 亚洲的河流( )A. 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B. 多大江大河,航运价值都较高C. 西部和中部的河流流量大,流速快D. 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A5.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 正确的是( C )A. 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B. 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C. 均处于亚洲的范围 D. 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2023·湖北潜江)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据此读亚洲示意图(图1-7-10),完成6~7题。【亚洲的自然环境主题】6. 关于亚洲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气候类型多样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③三面环海,气候湿热 ④地形多样,河流众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B7. 关于图中甲、乙、丙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甲—热带沙漠气候、乙—热带季风气候、丙—亚热带季风气候B. 甲—热带草原气候、乙—热带沙漠气候、丙—亚热带季风气候C. 甲—热带沙漠气候、乙—热带草原气候、丙—热带季风气候D. 甲—热带草原气候、乙—热带季风气候、丙—热带季风气候A(202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亚洲地域十分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据此读西亚某地居民生活景观示意图(图1-7-11),完成8~9题。【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主题】8.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 )A. 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B. 河流众多,多为外流河C. 地域辽阔,跨经度最广D.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A9. 下列叙述与图中居民生活相符的是( )A. 河湖多,以捕鱼为生 B. 着毛皮衣物,坐狗拉雪橇C. 住帐篷,过游牧生活 D. 穿宽大袍子,有利于保暖C(2024·湖南长沙)传统民居往往能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据此读图1-7-12,完成10~11题。【亚洲的民居主题】人文概况10. 如图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①河流短小 ②气候复杂 ③地形多样 ④降水均匀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C11. 图中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A. 防火灾 B. 防风沙 C. 防寒 D. 抗震D(2023·海南省模拟)当地时间2021年7月2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在瑞士日内瓦总部举行,会议通过了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将韩国认定为发达国家。据此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图1-7-13),完成12~13题。【认识国家主题】12. 韩国位于( )A. 东南亚B. 东亚C. 北亚D. 南亚B13. 下列有关韩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居民以白种人为主B. 四面临海,海运发达C. 与朝鲜相邻D. 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C14. (2022·浙江省模拟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认识区域主题】图1-7-14是中亚示意图,图中乙地为某国棉花主产区,棉花播种面积约占该地种植总面积的40%,所产棉花大部分出口到中国、俄罗斯。(1)推测中亚的农业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为辅。理由: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区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在有河流等灌溉水源的地方可以发展灌溉农业。(2)分析图中城镇多沿甲河分布的原因。(4分)①该地区气候干旱,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取水方便;②靠近河流,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3)分析乙地成为重要棉花输出基地的有利条件。(6分)①灌溉水源丰富;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棉花品质高;③棉花产量大;④有铁路经过,运输便利。(4)分析乙地所产棉花大部分出口到中国、俄罗斯的原因。(6分)①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人口较少,国内棉花消费量少,棉花商品率高;②中国人口众多,棉花需求量大;③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棉花产量低,对外依赖性强;④距离中国和俄罗斯近且有铁路联通,便于棉花出口。中考链接(2023·广东省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区域合作主题】材料一 2023年5月18—19日,在西安市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推动了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大格局的构建。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近年来,中国—中亚油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增长了数倍,既增加了我国油气进口的来源,也为中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较大的GDP增长贡献率。材料二 棉花是喜温、喜光、耐旱的作物。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棉田广布。材料三 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1-7-15)及中亚位置示意图(图1-7-16)。(1)简述中亚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地形:以山地、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简述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①地势低平;②热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灌溉水源充足;⑤土地广阔。(3)从地理位置、交通、能源等方面,说出中亚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6分)①地理位置: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②交通: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交通便利。③能源:能源(或油气资源)充足。素养提升(2024·广东东莞期末)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主题是“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博鳌亚洲论坛有助于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据此读亚洲示意图(图1-7-17),完成1~3题。【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博鳌亚洲论坛主题】1. 关于亚洲的海陆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北与非洲相邻B. 西临太平洋C. 东北与欧洲相邻D. 南临印度洋D2. 海南博鳌地处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 东亚 B. 中亚C. 南亚 D. 西亚A3. 博鳌亚洲论坛有利于( )①促进各国文化交流 ②发挥区域经济优势③提高人口增长速度 ④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B(2024·湖南省)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显著。据此读世界部分区域人种分布示意图(图1-7-18),完成4~6题。【亚洲的自然+人文环境主题】4. 下列关于亚洲海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临大西洋B. 西连欧洲C. 南临北冰洋D. 北连大洋洲B5. 亚洲有的河流有结冰期,有的无结冰期,主要原因是亚洲( )A. 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B. 地形平坦C. 植被类型多样、覆盖率较高D. 火山众多A6. 图中甲地居民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他们属于( )A. 白种人B. 黑种人C. 黄种人D. 混血种人C(2024·四川广安)《西游记》讲述了唐代高僧玄奘经历千辛万苦,西行赴天竺取经的故事。据此读图1-7-19,完成7~8题。【历史地理主题】7. 玄奘取经的路线都位于亚洲。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四面环洋B. 亚洲面积广大,只跨温带和热带C.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D. 亚洲有许多世界之最,其中有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C8. 下列关于玄奘取经地天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地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B. 此地所指的国家是古埃及C. 此地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旱涝灾害频发D. 此地现今的软件外包业务发展迅速,被称为“世界办公室”D(2024·辽宁辽阳三模)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部,沿线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景观。据此读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部示意图(图1-7-20),完成9~10题。【亚洲气候主题】9. 图中沙漠广布的地区是( )A. 甲 B. 乙C. 丙 D. 丁A10. 下列气候图中,正确表示乙地气候特征的是( )D(2024·山东聊城一模)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据此读亚洲和北美洲地形示意图(图1-7-21),完成11~12题。【区域的对比分析主题】11. 亚洲与北美洲相似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 跨寒、温、热三带B.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A12. 与同纬度亚洲东部相比,北美洲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 )A. 北美洲三面环海B. 北美大陆面积小于亚欧大陆C. 中部平原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弱D. 受到东部低缓的高原山地的阻挡B13.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改编)读亚洲示意图(图1-7-22)和亚洲水稻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图1-7-23),完成下列问题。(20分)【亚洲+农业主题】(1)说出图中甲、乙、丙所位于的亚洲地理分区。(4分)甲位于西亚,乙位于东南亚,丙位于北亚。(2)分析亚洲水稻集中产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①地形较平坦;②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④土壤肥沃。(3)中国稻米产量大,但出口量小,分析其原因。(4分)大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之一,且人口众多,对稻米的需求量大,稻米商品率低。(4)粮食生产是人口大洲发展的重要基础,请你为稻米集中产区稳定生产建言献策。(6分)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②加大技术投入,研发高产稻米品种;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产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