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二模 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二模 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二〇二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
生物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物世界多姿多彩,奥妙无穷。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鲸喷出雾状水柱 B. 珊瑚礁由小长大
C. 树上叶片变黄 D. 猎豹追捕羚羊
2. 如图是观察玻片标本时使用的显微镜、物镜与标本的距离及看到的物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甲图显微镜看清物像后换用高倍镜③,调节②可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B. 乙图中,若目镜不变,使用物镜A看到的细胞数目比物镜B中看到的更多
C. 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左移动
D. 丁图细胞图像是在乙图物镜A下观察所得
3. 航天员利用太空栽培装置在太空种植了生菜、小葱、番茄、樱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菜、小葱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B. 樱桃树的根、航天员的心脏都属于组织
C. 番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生殖器官
D. 与航天员相比,生菜缺少系统这一层次
4. 生物圈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苔藓植物开始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
B. 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输导组织
C. 雪松、马尾松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着
D. 被子植物能开花并结出果实和种子
5.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况,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如图是关于玉米一天中生理过程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在a点玉米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玉米在a、c点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 比较a、p、c三点,c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D. 在b点玉米停止进行光合作用
6.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的是( )
A. 蚯蚓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水分散失适应干旱陆地生活
B. 鲫鱼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C. 家鸽体内的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D. 家兔体表被毛可以保温利于体温恒定
7. 如图是四种微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孢
B. ②形体极其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 ③为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D. ④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8. 如图①~④表示呼吸全过程的四个环节,a、b代表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a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中, 膈肌收缩
B. 经过④过程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 图中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最低
D. 组织细胞利用a气体分解有机物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9. 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解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 Ⅰ动脉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左心室
② Ⅱ房室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
③ 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
④ 扎紧2下腔静脉,由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 课间活动,豆豆同学突然掷来一个沙包,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豆豆同学说:“厉害,反应真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②的曲度变大
B. 你对夸奖的反应与看见山楂分泌唾液同属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C. 完成“沙包飞来——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C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之一,如图表示合胞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细胞①产生的物质是抗原
C. 细胞②起着吞噬作用 D. 细胞①属于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12. 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a和b由图丁中的3发育而成
B. 图乙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C. 图丙中的③将来可以发育成图甲中的结构b
D. 图丁中结构3、4、5、6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13. 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M可以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B. 图乙可以表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C. 图丙所示的鸟卵结构中,3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 图丁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①
14.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X或22对+Y
B. 女孩青春期在雌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
C. 分娩是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
D. ①发生在输卵管,②存在细胞分裂和分化
15. 如图为白化病的系谱图。I、II、III分别代表三代人,相应基因用D、d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据图判断,白化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B. 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C. 8号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1号
D. 3号和4号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3/8
16. 南瓜果实由子房发育形成,果皮的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E、e)控制,果皮白色(E)对黄色(e)为显性。下图表示把甲植株(EE)的花粉人工授粉到乙植株(ee)的雌花柱头上,用乙植株果实的种子培育出子代丙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 甲的遗传信息通过精子传递给丙
C. 丙植株可结出白色果皮南瓜(EE)
D. 若种子经太空辐射,则丙可能出现可遗传的变异
17. 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用药不当,不同细菌群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如图是从O点开始使用青霉素后细菌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对青霉素耐药性强的特性对于个体生存来说属于有利变异
B. A→B表示细菌群体中有对青霉素耐药性强弱特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使用青霉素引起的
C. A→C的变化过程是青霉素对各类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D. 细菌群体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18.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只能找到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
B.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C. 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蛋白质等有机物
D.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加,人猿分界的标准是能否直立行走
19. 为研究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湿地公园中几种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生物种类 野鸭 田螺 河虾 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 田螺、河虾、水蚤、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小球藻 小球藻
A. 表中生物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最长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田螺→野鸭
C. 有毒物质在野鸭体内积累最多
D. 野鸭与河虾构成了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20. 我国发酵技术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就有对腌制泡菜的相关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着瓮中,令没菜把即止”。大意是“用浓盐水洗菜,然后将盐水清澈部分倒入泡菜坛,直至将菜浸没”。下列关于腌制泡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于盐水中洗菜”能够杀死蔬菜表面所有的微生物
B. “令没菜把即止”是为了给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
C. 腌制过程中,要经常打开泡菜坛盖子确认腌制效果
D. 泡菜中的乳酸菌和酿酒用的酵母菌细胞结构相同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6分)
柳树是我们常见的植物,它春天吐绿,夏天成荫,有自己独特的姿态与风采。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农学院新培育的两种柳树做了以下研究。图一表示无絮柳在停止供水与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图二表示单位时间内某种环境因素对两种柳树二氧化碳吸收量影响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对无絮柳停止供水后,B点较A点光合速率下降,一是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是因为__________失水使部分气孔关闭,导致进入叶肉细胞的二氧化碳减少。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__________。
(2)由图二可知,若要两种植株均正常生长,则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__点;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光照强度等于e时,速生柳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无絮柳合成的有机物。
(3)图二中,曲线ab段,速生柳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若环境温度降低,图二中相应的a、c点会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22.(7分)
人们把循环系统比作体内繁忙的“交通运输网”。如图为小华同学绘制的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①~⑦代表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华早餐吃了面包、鸡蛋和牛奶等食物,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人体内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__。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是[ ]________。
(2)B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吸气时,肺泡容积变大,肺泡内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_(填“增大”“降低”或“不变”),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3)食物中所含有的供能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些物质被消化吸收后到达脑细胞流经心脏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4)与肾动脉比较,⑦中液体成分中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5)在图示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 ]________。
23.(6分)
科学家将一种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转入到普通老鼠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老鼠外表与普通老鼠无异,但到了夜晚能发出绿色荧光。请据此回答:
(1)转入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后,普通老鼠能发出荧光,这个现象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控制)。如表表示三组老鼠的交配实验,由交配组合________(填数字)可判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① 乙(黑色)×丙(黑色) 12(黑色):4(黄色)
② 甲(黄色)×乙(黑色) 8(黑色):9(黄色)
③ 甲(黄色)×丁(黄色) 全为黄色
(3)交配组合②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为黑色的雌雄老鼠相互交配后,产生黄色雌鼠后代的概率是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4)现有一只黑色雄鼠,若想最快知道该鼠的基因组成,应该选择多只________色雌鼠与该雄鼠交配,并统计后代老鼠的体色情况。(注:不考虑基因突变)
请你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
如图甲为稻田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关系示意图。图乙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虚线方框内表示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处于第_____营养级。
(2)该稻田生态系统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将鸭放养在稻田中形成新型稻田生态系统,可获得稻鸭互利双增效益。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分析构建“稻田养鸭”生态农业模式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方面即可)。
(3)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同化总量是指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
A B C D
同化总量(10 J) 9 1 0.15 0.18
储存能量(10 J) 2 0.15 0.02 0.06
呼吸消耗(10 J) 7 0.85 0.13 0.12
分析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25.(5分)
“双减”政策实施后,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来开展实践活动。某生物实践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打孔器、烧杯、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新鲜绿萝叶片、秒表、不同瓦数的白炽灯(瓦数越大,光照越强)等。
【实验步骤】
①取4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并在烧杯中加入等量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用打孔器将叶片打成大小相同的叶圆片(40片),并抽真空处理(目的是去除叶圆片中的空气),将处理后的叶圆片随机均分到4个烧杯中,叶圆片全部沉入烧杯底部。
③将4个烧杯分别放在15W、25W、35W、45W的白炽灯下,固定灯与烧杯的距离。记录烧杯中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 甲 乙 丙 丁
白炽灯瓦数(W) 15 25 35 45
上浮所需时间(s) 8.0 6.2 4.1 2.6
(1)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就叶圆片上浮的原因向物理老师请教,物理老师解释说叶圆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导致叶圆片所受浮力增大而上浮。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该气体为__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选择相同烧杯、加入等量碳酸氢钠溶液、保持灯与烧杯的距离相等,这些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白炽灯的瓦数越大,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越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0二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
生物试题(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5 BDBCC 6-10 ADCAB 11-15 CADAD 16-20 CBDA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6分)
(1)保卫细胞 蒸腾作用 (2)b 大于 (3)小于 上移
22.(7分)
(1)胆汁、肠液、胰液 A吸收 (2)呼吸运动 降低
(3)②④①③ (4)氧气、尿素 (5)⑤组织细胞
23.(6分)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① 黑色 (3)12.5%
(4)黄 若后代全为黑色,则该黑色雄鼠基因组成为BB;若后代既有黑色又有黄色,且比例接近1:1,则该黑色雄鼠基因组成为Bb
24.(6分)
(1)2 三、四
(2)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鸭粪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合理即可)
(3)9×106 18% 25.(5分)
氧气 (2)光照强度 控制单一变量
(3)短 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如果考生答出其他正确答案,请参考评分标准给分!
生物试题(二)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