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四单元一、新课导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国家面临着许多外部威胁。但是,有一群勇敢的战士,他们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五星红旗 为国旗我们都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读一读下面的故事,思考新中国能够在短短十多年内改变“贫油”面貌,靠的是什么。“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铁人王进喜的铮铮誓言,也是以他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献身精神的突出表现。1960年5月的一天,油田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为了搅拌水泥,王进喜毅然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随后,七八个工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工人们奋战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控制住了井喷。王进喜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被称为“铁人”。王进喜你们知道什么是石油吗?一个国家又为什么这么需要石油呢?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釆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石油年产量不过12万吨。因此,早在1922年,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就对中国傲慢的做出了贫油的结论。新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全面恢复、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声声的我愿意,是以身许国的万丈豪情!这一声声的我愿意,是百折不挠的顽强拼搏!这一声声的我愿意,是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这能量,擎天撼地。让中国人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战土是谁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保家卫国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实际行动。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 星红旗,为左上角镶有五颗黄 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旗帜图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围绕在一颗大五角星右侧呈半环形。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联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该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是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工人。我知道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在众多设计图稿中脱颖而出,经过简单修改,最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国徽呈圆形,国徽中心为红 地上的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上 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 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国徽图案象征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说说他们的故事,从中体会他们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①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机枪枪口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高地;②邱少云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从他们身上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英雄革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保家卫国、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核力量。而这些都离不开我国国防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刻苦攻关的精神,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中国人有了自己的“铁的脊梁骨”!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这些油田的发现彻底推翻了“中国贫油”的论点,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李四光正是靠着这种民族精神,我国建成了一个个大油田。到1965年,国内需要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查找资料或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的故事。学模范 传承民族精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取得了博士学位,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1958年,他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从此,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连家人也不知他的去向,一直奋战在我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在一次航投试验中,原子弹意外摔裂。邓稼先明知危险,却一个人跑上前去亲自查看,导致身体受到核辐射的致命伤害。他忘我地工作,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攻破一道又一道科学难关,终于为祖国点燃了那饱含着我国科学家智慧和力量的神奇之火。1986年7月29日,他临终前仍然关心着尖端武器方面的研究,并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稼先什么是原子弹?中国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原子弹是炸弹的一种,利用铀、钚等重元素原子核裂变于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爆炸时产生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和放射性沾染。中国研究原子弹是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焦裕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零6个月、美国用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尉凤英倪志福时传祥郝建秀赵梦桃王崇伦焦裕禄李四光孟泰梁军学模范 传承民族精神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请你讲一讲当下或者是未来你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百业待兴,到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靠的是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同学们,让我们追随榜样的脚步,传承这种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老师相信,强国有你。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