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折线统计图与平均数问题 (期末重难点专项训练)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 五年级下册(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面是小明家4个月水费统计图。
①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多少元?
②估计一下C月可能是哪个月?为什么?
2.下面是王叔叔自驾游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1)王叔叔旅行共行驶了( )km,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休息的时间是在路上行驶时间的( )。
(2)去除休息时间,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下面是某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该景区全年有两次旅游高峰,一次在( )月,另一次在( )月。这两个月该景区共接待游客( )万人。
(2)游客数量最多的月份比游客数量最少的月份多( )万人。
(3)该景区全年接待游客的月平均人数是( )万人,比月平均人数少的月份有( )月,比月平均人数多的月份有( )月。
(4)如果王叔叔想去该景区旅游,但是他不想在高峰期间去,也不想天气太热或太冷的时候去,你建议他几月去该景区旅游?
4.小明把昨天8:00到16:00气温的变化情况记录在右面的统计图中。
(1)昨天8:00到16:00的平均气温是( )℃。
(2)昨天8:00到16:00气温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5.下面是某商店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1)结合生活实际,把统计图的图例补充完整。
(2)估计一下,( )月( )日毛衣、衬衫销售件数一样多,大约是( )件。
(3)下半年平均每月售出毛衣多少件?
6.根据如下图所示的统计图填空。
(1)( )月第一、二车间做衣服数量相同,两个车间( )月做衣服数量相差最大。
(2)第一、二车间平均每个月分别做衣服( )万件、( )万件。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7.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 )家的家庭收入波动大,( )家的家庭收入平稳些。
(2)他们两家( )年人均收入最接近,( )年人均收入相差最大。
(3)2019年到2023年小华家平均每年人均收入是多少元?小凯家呢?
8.实验小学准备从机器人社团中选两名成绩优异的同学参加全省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下面是张周和李子豪在八次社团活动中的成绩统计图和统计表。
张周和李子豪在六次社团活动中的成绩统计表
次数 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张周
李子豪 80 85 90 95 90 100 100 100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
(2)张周第四次的成绩是( )分,李子豪第三次的成绩是( )分。
(3)张周和李子豪第( )次成绩一样,第( )次成绩也一样。
(4)张周的平均成绩是( )分,李子豪的平均成绩是( )分。
(5)观察统计图,张周和李子豪两人谁去参加比赛比较合适?为什么?
9.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这是一幅( )统计图,纵轴每格表示( )台。
(2)根据“空调的销售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这一信息,将图例补充完整。
(3)电视的销售量为平均每季度( )台。
(4)假如你是电器商店的经理,要为明年第二季度储备电视、空调,你打算怎样进货?试说明你的理由。
10.学校射击队为了从甲、乙两位选手中选拔一个参射击比赛,进行了一次射击测验。在相同条件下,两位选手各射击10次,统计他们的命中环数,制成了如下统计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选手的最好成绩是( )环,最差成绩是( )环,乙选手的最好成绩是( )环,最差成绩是( )环。
(2)他们有( )次命中环数相同:第( )次命中环数相差最大。
(3)甲选手的平均命中环数是( )环。若以他的平均命中环数为标准,甲高于这个标准的有( )次;乙高于这个标准的有( )次。
(4)如果你是射击队主教练,你会选择哪位选手参加射击比赛?为什么?
11.王先生开了甲、乙两个同样规模的文具店,下页表是这两个店近几年的利润情况。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甲店利润/万元 12 11 10 7 5 3
乙店利润/万元 6 7 11 13 18 20
根据上面表格所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完成折线统计图。
(2)甲店这六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乙店的是( )。
(3)王先生打算关闭其中一个店,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比较合适?为什么?
12.下面是陈经理开的甲、乙两个店五个月的营业额统计表。
(1)已知甲店的月平均营业额是5.3万元,算出乙店的月平均营业额并填入表中。
(2)请按表中数据补全统计图。
(3)陈经理打算关闭其中一个店,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13.如表分别是小红和小英两位同学5次跳绳(每次1分钟)情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红5次跳绳情况统计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下数(下) 120 113 130 120 135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请在如图的统计图中画出表示小红跳绳情况的折线。
(2)看图解答下面的问题:小英平均每次跳绳多少下?
14.如表是王林和李丽在四年级下学期各个单元的测试成绩。
姓名 成绩 单元 一、二 三 四 期中 五、六 七、八
王林 88 74 91 86 77 94
李丽 90 85 89 95 92 100
(1)请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2)王林哪一单元的成绩最低?李丽哪一单元的成绩最好?
(3)请分别计算一下他们这几次测试的平均成绩(除不尽保留两位小数)。
(4)对他们的学习状况,你有什么建议?并分别预测一下他们的期末成绩。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折线统计图与平均数问题 (期末重难点专项训练)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 五年级下册(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面是小明家4个月水费统计图。
①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多少元?
②估计一下C月可能是哪个月?为什么?
【答案】①24元;②6月;见解析
【分析】①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把小明家这4个月的水费全部加起来,再除以4,即可求出小明家这4个月的平均水费;
②估计C月可能是6月,从天气的角度考虑,回答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析】①(18+23+31+24)÷4
=96÷4
=24(元)
答: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24元。
②答:我估计C月可能是6月,因为天气越来越热,用水需求就越来越大。
【总结】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下面是王叔叔自驾游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1)王叔叔旅行共行驶了( )km,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休息的时间是在路上行驶时间的( )。
(2)去除休息时间,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1)360;6;1;
(2)72千米
【分析】(1)根据统计图,纵轴表示的是路程,横轴表示的是时间;观察折线统计图的上末端对应的纵轴数据就是一共行驶路程是360千米,折线末端对应的横轴数据就是到达目的地时共用的时间是6小时;折线统计图中路程不变的那一段就是中途休息,3时开始休息到4时,一共休息了1个小时;求休息的时间是在路上行驶时间的几分几,用休息时间除以路上行驶时间:1÷(6-1)=;
(2)去除休息时间,平均速度=行驶总路程÷(总时间-休息时间),据此解答。
【解析】(1)王叔叔旅行共行驶了360km,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6小时,途中休息了1小时,休息的时间是在路上行驶时间的。
(2)360÷(6-1)
=360÷5
=72(千米)
答: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行驶72千米。
【总结】此题考查了根据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平均数的计算。
3.下面是某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该景区全年有两次旅游高峰,一次在( )月,另一次在( )月。这两个月该景区共接待游客( )万人。
(2)游客数量最多的月份比游客数量最少的月份多( )万人。
(3)该景区全年接待游客的月平均人数是( )万人,比月平均人数少的月份有( )月,比月平均人数多的月份有( )月。
(4)如果王叔叔想去该景区旅游,但是他不想在高峰期间去,也不想天气太热或太冷的时候去,你建议他几月去该景区旅游?
【答案】(1)5;10;19
(2)9
(3)5;1、2、7、8、11、12;4、5、6、10
(4)见解析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的较高的两个点表示接待游客人数较多,找到对应的月份即是该景区全年的两次旅游高峰,将这两个月接待的游客人数相加即可。
(2)从图中可知,游客数量最多的月份是10月份,有10万人;游客数量最少的月份是12月份,有1万人;用减法求出10月份比12月份多的人数即可。
(3)先把每月景区接待游客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再除以12,即是平均每月接待游客的人数;结合统计图中的数据,找出比月平均人数少的月份和多的月份。
(4)王叔叔不想在高峰期间去,排除5月和10月;也不想天气太热或太冷的时候去,可以排除1月、2月、6月、7月、8月、11月、12月,据此给出建议,合理即可。
【解析】(1)9+10=19(万人)
该景区全年有两次旅游高峰,一次在5月,另一次在10月。这两个月该景区共接待游客19万人。
(2)10-1=9(万人)
游客数量最多的月份比游客数量最少的月份多9万人。
(3)(3+2+5+8+9+6+4+4+5+10+3+1)÷12
=60÷12
=5(万人)
该景区全年接待游客的月平均人数是5万人,比月平均人数少的月份有1、2,7、8、11、12月,比月平均人数多的月份有4、5、6、10月。
(4)我建议他3月或9月去该景区旅游。(答案不唯一)
4.小明把昨天8:00到16:00气温的变化情况记录在右面的统计图中。
(1)昨天8:00到16:00的平均气温是( )℃。
(2)昨天8:00到16:00气温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答案】(1)20
(2)见解析
【分析】(1)8:00到16:00共9小时,先把昨天8:00到16:00每小时的气温相加,再除以9,即是昨天8:00到16:00的平均气温。
(2)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向上则表示呈上升趋势,折线向下则表示呈下降趋势,据此解答。
【解析】(1)(16+17+19+20+22+23+23+21+19)÷9
=180÷9
=20(℃)
昨天8:00到16:00的平均气温是(20)℃。
(2)昨天8:00到13:00气温呈上升趋势,14:00到16:00气温呈下降趋势。
5.下面是某商店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1)结合生活实际,把统计图的图例补充完整。
(2)估计一下,( )月( )日毛衣、衬衫销售件数一样多,大约是( )件。
(3)下半年平均每月售出毛衣多少件?
【答案】(1)见解析
(2)10;8;650
(3)500件
【分析】(1)根据生活实际可知:夏天热,毛衣销售件数少,冬季毛衣销售件数多;衬衣相反。据此实线为毛衣,虚线为衬衣。
(2)当两条折线相交于一点时,表示的数量相同。据此从图中可知,大约是10月到11月之间靠近10月时销量一样。数量在600件至700件之间。
(3)根据平均数=总数÷份数,求出7月至12月(下半年)的毛衣总件数,再除以6即可求出下半年平均每月售出毛衣的件数。
【解析】(1)
(2)估计一下,10月8日毛衣、衬衫销售件数一样多,大约是650件。(答案不唯一)
(3)(100+200+400+600+900+800)÷6
=3000÷6
=500(件)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售出毛衣500件。
6.根据如下图所示的统计图填空。
(1)( )月第一、二车间做衣服数量相同,两个车间( )月做衣服数量相差最大。
(2)第一、二车间平均每个月分别做衣服( )万件、( )万件。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答案】(1)3;1;
(2)51;46;
(3)见解析
【分析】(1)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数量,实线表示第一车间做衣服情况,虚线表示第二车间做衣服情况,两条折线重合的月份两个车间做衣服的数量相同,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越大两个车间做衣服的数量相差越大;
(2)用这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是平均数;
(3)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2个及以上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如:两个车间做衣服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解析】(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3月第一、二车间做衣服数量相同,两个车间1月做衣服数量相差最大。
(2)第一车间:(35+40+50+60+70)÷5
=255÷5
=51(万件)
第二车间:(10+20+50+70+80)÷5
=230÷5
=46(万件)
所以,第一、二车间平均每个月分别做衣服51万件、46万件。
(3)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第一车间1月至5月做衣服的数量呈增长趋势。(答案不唯一)
7.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 )家的家庭收入波动大,( )家的家庭收入平稳些。
(2)他们两家( )年人均收入最接近,( )年人均收入相差最大。
(3)2019年到2023年小华家平均每年人均收入是多少元?小凯家呢?
【答案】(1)小华;小凯
(2)2021;2019
(3)小华家56800元;小凯家64000元
【分析】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但可以看出各部分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各部分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图中横轴代表年份,纵轴代表人均收入,横轴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年份对应的人均收入。
(1)根据折线的陡峭变化程度判断家庭收入波动或平稳;
(2)两点间的距离相近所对应的年份两家人均收入最接近,两点间的距离最远所对应的年份两家人均收入相差最大;
(3)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出2019年到2023年小华家、小凯家平均每年人均收入。
【解析】(1)由图可知,小华家的家庭收入波动大,小凯家的家庭收入平稳些。
(2)由图可知,2021年他们两家人均收入最接近,2019年人均收入相差最大。
(3)小华家:
(46000+55000+64000+61000+58000)÷5
=284000÷5
=56800(元)
小凯家:
(58000+61000+67000+67000+67000)÷5
=320000÷5
=64000(元)
答:2019年到2023年小华家平均每年人均收入是56800元,小凯家64000元。
8.实验小学准备从机器人社团中选两名成绩优异的同学参加全省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下面是张周和李子豪在八次社团活动中的成绩统计图和统计表。
张周和李子豪在六次社团活动中的成绩统计表
次数 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张周
李子豪 80 85 90 95 90 100 100 100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
(2)张周第四次的成绩是( )分,李子豪第三次的成绩是( )分。
(3)张周和李子豪第( )次成绩一样,第( )次成绩也一样。
(4)张周的平均成绩是( )分,李子豪的平均成绩是( )分。
(5)观察统计图,张周和李子豪两人谁去参加比赛比较合适?为什么?
【答案】(1)见解析;
(2)70;90;
(3)五;八;
(4)84.125;92.5;
(5)李子豪,因为李子豪平均成绩高,且从成绩趋势看,李子豪高分次数较多,成绩整体较稳定且优秀。
【分析】(1)补充统计表:通过观察统计图中张周成绩对应的折线各点纵坐标,可依次确定其八次活动成绩,填入统计表;绘制统计图:依据李子豪成绩统计表,在统计图中找到对应横坐标(次数)位置,按成绩纵坐标描点,再用线段连接。
(2)从统计图中直接读取张周第四次对应纵坐标数值即其成绩;从给定的李子豪成绩统计表中找到第三次对应成绩数据。
(3)观察统计图,若两人成绩折线在某两次活动对应的点重合,说明这两次成绩一样。
(4)张周平均成绩:根据平均数计算公式,将张周八次成绩总和除以次数8得到平均成绩;同理,把李子豪八次成绩相加后除以8算出平均成绩。
(5)比较两人平均成绩,结合成绩波动情况与高分出现频率等因素,判断谁更适合参赛,平均成绩高且成绩稳定、高分多者更具优势。
【解析】(1)
(2)从统计表中可知:张周第四次的成绩是70分,李子豪第三次的成绩是90分。
(3)从统计表中可知:张周和李子豪第五次成绩都是90分,第八次成绩都是100分,所以张周和李子豪第五次成绩一样,第八次成绩也一样。
(4)(90+80+85+70+90+80+78+100)÷8
=(170+85+70+90+80+78+100)÷8
=(255+70+90+80+78+100)÷8
=(325+90+80+78+100)÷8
=(415+80+78+100)÷8
=(495+78+100)÷8
=(573+100)÷8
=673÷8
=84.125(分)
所以张周的平均成绩是84.125分。
(80+85+90+95+90+100+100+100)÷8
=(165+90+95+90+100+100+100)÷8
=(255+95+90+100+100+100)÷8
=(350+90+100+100+100)÷8
=(440+100+100+100)÷8
=(540+100+100)÷8
=(640+100)÷8
=740÷8
=92.5(分)
所以李子豪的平均成绩是92.5分。
(5)选择李子豪去参加比赛,因为李子豪平均成绩高,且从成绩趋势看,李子豪高分次数较多,成绩整体较稳定且优秀。
9.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这是一幅( )统计图,纵轴每格表示( )台。
(2)根据“空调的销售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这一信息,将图例补充完整。
(3)电视的销售量为平均每季度( )台。
(4)假如你是电器商店的经理,要为明年第二季度储备电视、空调,你打算怎样进货?试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复式折线;200
(2)见解析
(3)1250
(4)见解析
【分析】(1)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统计图的横轴表示季度,纵轴表示数量,每格表示200台。
(2)观察统计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发现实线较平稳,说明实线表示的销售量受季节变化影响不大;而虚线起伏较大,且在第三季度即夏季的销售量最大,说明虚线表示的销售量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由此推断出,实线表示电视的销售情况,虚线表示空调的销售情况,据此把图例补充完整。
(3)先用加法算出电视四个季度的总销售量,再除以4,即是电视平均每季度的销售量。
(4)从图中可知,第二季度电视的销售量比空调好,据此得出明年第二季度电视、空调的进货情况,说明理由,合理即可。
【解析】(1)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纵轴每格表示200台。
(2)如图:
(3)(1300+1200+1000+1500)÷4
=5000÷4
=1250(台)
电视的销售量为平均每季度1250台。
(4)我打算明年第二季度多进电视,少进空调。理由:第二季度电视售出数量大于空调。(答案不唯一)
10.学校射击队为了从甲、乙两位选手中选拔一个参射击比赛,进行了一次射击测验。在相同条件下,两位选手各射击10次,统计他们的命中环数,制成了如下统计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选手的最好成绩是( )环,最差成绩是( )环,乙选手的最好成绩是( )环,最差成绩是( )环。
(2)他们有( )次命中环数相同:第( )次命中环数相差最大。
(3)甲选手的平均命中环数是( )环。若以他的平均命中环数为标准,甲高于这个标准的有( )次;乙高于这个标准的有( )次。
(4)如果你是射击队主教练,你会选择哪位选手参加射击比赛?为什么?
【答案】(1)9;2;10;2;
(2)2;1;
(3)7;4;5;
(4)见解析
【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射中环数的高低来确定甲的成绩,在折线统计图上点的位置 高,则数据越大,点的位置越低,数据越小,据此可解;
(2)要求他们有几次命中环数相同,就要看折线统计图中有几处重合的点,然后分别求出每次甲、乙两人每环相差的数值,进行比较即可;
(3)用甲选手一共射击的环数除以射击次数即可求出平均命中环数;用每次射击环数与平均环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4)见解析。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选手的最好成绩是9环,最差成绩是2环,乙选手的最好成绩是10环,最差成绩是2环。
(2)第一次相差环数:9-2=7
第二次相差环数:6-4=2
第三次相差环数:7-6=1
第四次相差环数:8-6=2
第五次相差环数:7-2=5
第六次相差环数:7-7=0
第七次相差环数:8-1=7
第八次相差环数:9-9=0
第九次相差环数:9-8=1
第十次相差环数:10-9=1
由此可见因此他们有2次命中环数相同;第1次命中环数相差最大。
(3)甲平均命中环数:(9+6+7+6+2+7+7+9+8+9)÷10
=70÷10
=7(环)
甲十次射中环数分别是:9、6、7、6、2、7、7、9、8、9高于7环的有4次;
乙十次射中环数分别是:2、4、6、8、7、7、8、9、9、10,高于7环的有5次;
甲选手的平均命中环数是7环。若以他的平均命中环数为标准,甲高于这个标准的有4次;乙高于这个标准的有5次。
(4)如果我是射击队主教练,我会选择乙选手参加射击比赛,因为乙的成绩波动小而且比较稳定,呈上升趋势,派乙去参加比赛有希望获得奖牌。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11.王先生开了甲、乙两个同样规模的文具店,下页表是这两个店近几年的利润情况。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甲店利润/万元 12 11 10 7 5 3
乙店利润/万元 6 7 11 13 18 20
根据上面表格所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完成折线统计图。
(2)甲店这六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乙店的是( )。
(3)王先生打算关闭其中一个店,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比较合适?为什么?
【答案】(1)见解析
(2)8万元;12.5万元
(3)甲店;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甲店近几年的利润情况统计表,先在统计图中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实线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同样根据乙店近几年的利润情况统计表,先在统计图中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虚线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据此完成甲店和乙店近几年利润情况统计图。
(2)根据平均数的求法: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甲店这六年利润的总和除以6,所得商即为甲店这六年利润的平均数;同样用乙店这六年利润的总和除以6,所得商即为乙店这六年利润的平均数。
(3)根据(1)中折线统计图情况,分析这两个店这六年利润的变化情况,哪个店这六年的利润较差,则关闭这个店,据此解答。
【解析】(1)如图所示:
(2)甲店:(12+11+10+7+5+3)÷6
=48÷6
=8(万元)
乙店:(6+7+11+13+18+20)÷6
=75÷6
=12.5(万元)
因此甲店这六年利润的平均数是8万元,乙店的是12.5万元。
(3)答:关闭甲店比较合适。理由是:甲店这几年的利润一直在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越来大,而乙店这几年的利润一直在上升,且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大。(理由不唯一)
12.下面是陈经理开的甲、乙两个店五个月的营业额统计表。
(1)已知甲店的月平均营业额是5.3万元,算出乙店的月平均营业额并填入表中。
(2)请按表中数据补全统计图。
(3)陈经理打算关闭其中一个店,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2)见解析
(3)我认为应该关掉甲店,因为甲店从2月份开始,营业额就持续下降。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所给数据,可求出乙店的总营业额,然后除以5即可求出乙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先整理数据;利用纵轴和横轴上的长度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3)观察两个店的营业额情况,根据实际提出意见即可。
【解析】(1)(2+2.9+4.7+6+7.4)÷5
=23÷5
=4.6(万元)
(2)作图如下:
(3)我认为应该关掉甲店,因为甲店从2月份开始,营业额就持续下降。
【总结】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13.如表分别是小红和小英两位同学5次跳绳(每次1分钟)情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红5次跳绳情况统计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下数(下) 120 113 130 120 135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请在如图的统计图中画出表示小红跳绳情况的折线。
(2)看图解答下面的问题:小英平均每次跳绳多少下?
【答案】(1)见解析
(2)121下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小红跳绳的情况多少,先在图中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顺次把各点连接起来即可。
(2)用小英5次跳的下数之和除以5即可解答。
【解析】(1)如下图所示:
(2)(115+113+120+127+130)÷5
=605÷5
=121(下)
答:小英平均每次跳绳121下。
14.如表是王林和李丽在四年级下学期各个单元的测试成绩。
姓名 成绩 单元 一、二 三 四 期中 五、六 七、八
王林 88 74 91 86 77 94
李丽 90 85 89 95 92 100
(1)请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2)王林哪一单元的成绩最低?李丽哪一单元的成绩最好?
(3)请分别计算一下他们这几次测试的平均成绩(除不尽保留两位小数)。
(4)对他们的学习状况,你有什么建议?并分别预测一下他们的期末成绩。
【答案】(1)见解析
(2)王林第三单元的成绩最低。李丽七、八单元的成绩最好。
(3)王林85分;李丽91.83分
(4)我想对二人说:你们都很棒,继续加油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预测,王林下次能考90分,李丽能考100分。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结合折线统计图特点,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即可。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对王林的成绩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成绩最低的单元;同样,对李丽成绩进行比较,可找出成绩最好的单元。
(3)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
(4)对两人的努力提出肯定,根据他们成绩的趋势预测成绩即可。(无标准答案。)
【解析】(1)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如下:
(2)王林各单元成绩比较如下:
74<77<86<88<91<94
74最少,所以第三单元成绩最差。
李丽成绩比较如下:
85<89<90<92<95<100
100最高,所以七八单元成绩最好。
答:王林第三单元成绩最差;李丽七、八单元成绩最好。
(3)王林:
(74+77+86+88+91+94)÷6
=510÷6
=85(分)
李丽:
(85+89+90+92+95+100)÷6
=551÷6
≈91.83(分)
答:王林的平均成绩为85分,李丽的平均成绩是91.83分。
(4)我想对二人说:你们都很棒,继续加油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预测,王林下次能考90分,李丽能考100分。
(合理即可,无标准答案)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应用,关键根据统计表会画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