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七单元第5课时23黄继光 教案 统编版四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第七单元第5课时23黄继光 教案 统编版四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课题:黄继光
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 20 世纪 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中“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 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去执行爆破任务,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牺牲了年轻的生命。 文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简洁有力,情感强烈,展现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黄继光的英勇事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展现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精神,认识到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 语言运用: 积累文中描写英雄人物的语言、动作的精彩片段,能够运用这些描写方法进行片段写作,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如何生动形象地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 思维能力: 梳理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文章结构和叙述顺序。分析黄继光行为背后的逻辑,提升概括与推理能力。 审美创造: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简洁有力、情感强烈的语言风格所蕴含的美感,感受作者通过文字传递出的对英雄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使学生能够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展现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故事发展顺序,概括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 教学难点: 分析动作、语言描写的作用,理解“英雄精神”的现实意义。 理解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口的壮举所体现的精神,将英雄精神转化为自身成长动力。
情境导入: 同学们,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闪光人物:他们或许身披铠甲,或许平淡普通,他们如炬火照亮黑夜,或如星光点亮平凡。——他们用行动筑起精神丰碑。今天,让我们化身“追光少年”开启寻光之旅。翻开课本,探寻精神的丰碑,共同策划一场属于我们的“闪光人物长廊”!准备好了吗?出发! 任务二:读课文,感悟英雄闪光品质。 学习内容:分析《黄继光》《诺曼底号》中英雄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如黄继光“张开双臂扑向枪口”,哈尔威船长“镇定如雕像”)。 学习目标:通过细节描写感受英雄品质,理解“伟大源于责任与牺牲”。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是按照起因、发展、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谁能说说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复习巩固。 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1 - 2 自然段,思考从这段话中感受了什么? 预设:长时间的作战让战士们身心疲惫,但他们仍然在坚持战斗! 4.教师播放《上甘岭》片段,小组交流分享观后感:让学生直观感受战场环境,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5.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结合影片画面,感受战斗之激烈,任务之艰巨。 根据图片提示,回顾课文内容, 观看《上甘岭》片段,小组交流分享观后感:让学生直观感受战场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强化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记忆,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为后续深入分析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节:聚焦动作,感受品质
1.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第 5- 11 自然段,找出描写黄继光从主动请战接过任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画出的句子和体会。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3.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思考:面对如此紧急又艰难的任务,黄继光是怎样做的? 重点分析:在“坚持战斗了四天四夜”、“屡次突击,都被敌人比雨点还密的子弹压回来”、“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攻下高地任务刻不容缓”的紧急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4.思考:从这里你感受到了黄继光什么样的英雄气概? 危急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 “愤怒地注视”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坚定”写出了他完成任务的英勇和决心。 小组交流分享:“交给我吧!”想一想黄继光的心理活动,补充黄继光请战时的内心独白。 5.齐读第六自然段,感受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黄继光壮烈豪迈的话语,表现了他完成任务的信心。 6.自主学习:教师指定学生分段朗读8-11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怎样的英雄气概,感受最深的地方圈画出来,做上批注。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圈画出动词“站、举起”,提问:两个“站起来”,一个“举起”,对普通人来说很简单的动作,此时对于黄继光来说却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为什么这么说呢? 教师引导:联系上下文说说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 分析: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在队友倒下,重任落在黄继光肩上时站起来了!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站起来了! 朗读第11自然段:作者用大量的动作描写,展现了黄继光什么样的英雄气概? 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画出的句子和体会。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认识了怎样的黄继光?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教师小结:黄继光他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军人的气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带着对烈士的崇高的敬意,再读一读第11自然段。 交流分享:教师出示句子:“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教师引导: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怎样理解“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反馈交流: 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力量势不可挡。 教师总结: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仔细寻找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句子,如 学生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这些描写所体现的黄继光的精神品质,如勇敢无畏、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等,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的交流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各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在听完发言后进行补充或提问,他成员进行补充和评价,共同深化对黄继光精神品质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抓重点——紧扣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描写加以批注;教方法——联系上下文丰富人物形象,更深刻地感受人物品质。
第三节: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教师引导:播放歌曲《我的祖国》视频,同学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像黄继光这样的英雄还有许许多多,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英勇斗争。你们还知道哪些抗美援朝英雄的事迹呢?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2.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在全班进行分享交流。 3.教师总结并引导:他们的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和平年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黄继光等英雄的精神呢?”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5.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如何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制作“英雄卡”: 学生用摘抄课文语言绘制黄继光画像,并写下最打动自己的英雄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