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三龙育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三龙育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B.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
C.DNA粗提取实验可以用鸡血细胞作材料,利用DNA易溶于酒精来初步分离DNA
D.在PCR扩增DNA时,当温度上升到50C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
2.细胞的需氧呼吸过程如图所示,c表示过程,①②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oH12Os
丙酮酸
C02

[H]
b
A,图中a过程生成的H田最多,物质②代表的是氧气
B.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ATP的量大于a、b过程
C.若用同位素10标记物质②,一段时间后可检测到C8O2
D.原核细胞不含有线粒体,因此只能进行a过程
3.有氧条件下,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柠檬酸和大量ATP能够抑制无氧呼吸中的关键酶一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进而
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肝脏细胞有氧呼吸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B.有氧条件下,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C,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磷酸果糖激酶
4,某研究小组通过检测密闭装置的气压变化来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关闭活栓后,U形管
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
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反应充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活栓
参考点
活栓
参考点

葡萄糖溶液
葡萄糖溶液
活酵母菌
活酵母闲
b
调节螺旋
d星
物质X
调节螺旋
-NaOH溶液5mL
甲组
乙组
A,甲组中物质X为5L蒸馏水,为校正误差需增设丙组:将甲组酵母菌换成死酵母菌
B.若甲组右侧液面下降,乙组右侧液面上升,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若甲组右侧液面下降,乙组右侧液面不变,说明酵母菌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D,若甲组右侧液面不变、乙组右侧液面升高,培养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溶液呈灰绿色
5,桐花树根系中不同途径的细胞呼吸过程如下图所示。桐花树具有一定的水淹耐性,但水淹时长会影响其细胞呼吸途
径。随水淹时间增加,桐花树根系中酶Ⅱ和酶的活性显著降低,酶V的活性显著增加。下列与桐花树根系细胞相关
的叙述错误的是()
NAD
C02
物质甲
NAD*
物质甲
02

→物质乙
酶Ⅱ、酶Ⅲ
参与
@是→H0
NAD
物质甲
酶系I
物质甲NAD
葡萄糖
→丙酮酸
H20

酶V
之乙醛
酶V
→物质丙

→C02

物质甲NAD
注:①②③④⑤⑧表示过程。
A.其进行④过程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B.物质甲和丙分别表示还原型辅酶I和乙醇
C.其ATP的生成量会随水淹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D,酶V活性增加可能有利于其适应长时间水淹的环境
6.迁移率是用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色素的鉴定。以新鲜菠菜绿叶为材料进行色素的提
取和分离实验,得到表中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层析液
色素1
色素2
色素3
色素4
移动距离/cm
8.00
7.60
4.24
1.60
0.80
迁移率
0.95
0.53
0.20
0.10
注: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层析液移动距离。
A.使用层析液分离色素时,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要低于层析液液面
B.新鲜菠菜绿叶的色素提取液呈绿色主要是由于存在色素3、4
C.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色素4、3、2、1
D.迁移率为0.95和0.53的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CO2固定的实质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s中储存的化学能
B.CO2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直接被NADPH还原
C.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部分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生成C5
D.暗反应不直接依赖光照,可在黑暗条件下持续发生
8.如图为水稻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转化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列叙述正确的是()第三次月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D C B C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A B BCD AD ACD AD AC
19. (1) 光反应 光照(或光照强度、光质等) 叶绿体基质
(2) CO2 的固定 (CH2O)(或糖类或有机物) 增加 减少
(3) NADPH 和 ATP
20. (1) 丙酮酸(和 NADH) 细胞质基质 不生成
(2) Ⅰ 2/5
(3) 协助扩散
(4) 通过该运输降低线粒体膜内外的 H+浓度差,使 ATP 的生成相对减少,产生的热量增多,从而
适应寒冷环境(合理即可)
21. (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不能快速淬灭激发态叶绿素,导致激发
态叶绿素与氧分子反应形成单线态氧,损伤叶绿体
(2) 18O2→H218O→C18O2→(CH218O)(或蔗糖)
(3) 40 叶绿素含量较高,导致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 ATP 较多;气孔开度最大,从外界
吸收的 CO2 多,暗反应中 C3 的还原速度加快
(4) 叶绿素含量下降 气孔开放度大幅下降,但胞间 CO2 浓度上升,说明 CO2 相对充足并没有
因此降低光合作用速率
22. (1) 驱动目的基因(或 K 基因)转录出 mRNA BamHⅠ和 SacⅠ 若选用 EcoRⅠ或
NotⅠ,则会破坏 K 基因
(2) 使 DNA 聚合酶从引物的 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引物 2 和引物 3
(3) 农杆菌转化 潮霉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