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发挥算法的优势 义务教育版 信息科技 五(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发挥算法的优势 义务教育版 信息科技 五(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发挥算法的优势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以下关于循环结构在算法中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用于简单的计数操作
B. 可以实现算法中的重复执行过程
C. 不能与其他算法结构结合使用
D. 主要用于条件判断
2. 在用循环结构解决让计算机会数数的问题中,循环变量的作用是( )
A. 存储计算结果
B. 控制循环的次数和状态
C. 表示计算机的工作特点
D. 输出最终答案
3. 对于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算法效率都相同
B. 执行步骤多的算法效率一定低
C. 算法效率只与代码行数有关
D. 不同算法具有不同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4. 估算破解简单密码所需的重复判断次数和时间,主要利用的算法是( )
A. 冒泡排序算法 B. 枚举法 C. 二分法 D. 选择排序算法
5. 以下关于算法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算法效率可以通过执行时间和占用资源衡量
B. 优化算法可以提高算法效率
C. 复杂问题只能用低效算法解决
D. 算法效率会影响程序的运行速度
6. 在分析算法效率时,以下不属于需要考虑因素的是( )
A. 算法的执行步骤数量 B. 数据的规模大小
C. 编程语言的种类 D. 计算机硬件性能
7. 枚举法在估算破解密码场景中的局限性在于( )
A. 不能用于数字密码破解
B. 对于复杂密码,所需判断次数过多,耗时过长
C. 只能处理字母密码
D. 无法确定判断次数
8. 以下哪种情况不能体现算法效率的差异( )
A. 不同算法计算1到100的和
B. 用不同算法对同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C. 用同一种算法处理不同规模的数据
D. 用不同编程语言实现同一个简单算法
9. 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的作用是( )
A. 确定循环体的操作内容 B. 控制循环是否继续执行
C. 计算循环执行的次数 D. 输出循环结果
10. 关于算法与计算机工作特点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算法不能体现计算机的工作特点
B. 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与算法设计无关
C. 循环结构能很好地契合计算机重复执行任务的特点
D. 算法只能串行执行,与计算机工作方式不相关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 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时,要明确循环的______和循环体。
2. 不同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效率可能不同,算法效率可从执行时间和______等方面衡量。
3. 枚举法是通过______所有可能情况来解决问题的算法。
4. 在研究算法效率时,随着______增大,算法效率差异可能更明显。
5. 循环结构中,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循环结构在算法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
2. 说明在估算破解简单密码场景中,枚举法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四、操作题(30分)
1. 编写Python程序,使用循环结构计算1到100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的和,并输出结果。
2. 设计一个简单场景,对比两种不同算法解决该场景问题时的效率差异,用文字描述算法过程和效率对比情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循环结构可实现算法中重复执行过程,不只是简单计数,也能与其他结构结合,条件判断主要是分支结构功能。
2. B:循环变量控制循环次数和状态,非存储结果、表示计算机特点或输出答案。
3. D:不同算法效率不同,受步骤数量、数据规模、实现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非只与步骤数或代码行数有关。
4. B:估算破解简单密码用枚举法遍历所有可能密码组合。
5. C:复杂问题也可找到高效算法,非只能用低效算法。
6. C:分析算法效率考虑执行步骤、数据规模、硬件性能等,编程语言种类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7. B:枚举法对复杂密码因组合多,判断次数多、耗时久,可用于数字、字母等密码。
8. D:不同编程语言实现同一简单算法,算法本质相同,难体现效率差异;A、B、C选项能体现。
9. B:循环条件控制循环是否继续,非确定操作内容、计算次数或输出结果。
10. C:循环结构契合计算机重复执行任务特点,算法能体现计算机特点,并行处理与算法设计有关。
二、填空题
1. 条件
2. 占用资源
3. 遍历
4. 数据规模
5. 循环体
三、简答题
1. 重要性:循环结构能让算法重复执行特定操作,避免重复编写代码,提高算法简洁性和效率,是算法实现复杂任务的重要结构。
应用场景:如计算阶乘,通过循环让一个变量从1累乘到指定数;在统计学生成绩总分时,可循环遍历成绩列表逐个累加成绩。
2. 工作原理:枚举法将简单密码所有可能组合按一定顺序逐一列举尝试,与正确密码比对,直到找到匹配组合。
存在问题:密码组合多则判断次数剧增,耗时极长;对复杂密码(长、字符多样)几乎无法短时间破解;且无针对性策略,盲目尝试。
四、操作题
1. Python程序
sum_num = 0
for i in range(1, 101):
if i % 3 == 0:
sum_num += i
print(sum_num)

2. 示例场景:计算从1加到n的和。
算法一:用普通循环累加。过程为定义变量存储和,从1到n循环,每次将当前数加到和中。如n = 100 ,需循环100次做加法。
算法二: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 = n * (n + 1) / 2 。直接代入n值计算,无论n多大,基本是一次计算。
效率对比:算法二效率远高于算法一,算法一随n增大循环次数增多耗时增长;算法二计算量基本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