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有了反馈更优化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工控制不需要人参与操作B. 自动控制完全不需要人干预C. 自动控制比人工控制更先进,没有缺点D. 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各有优缺点,可结合使用2. 开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A. 有反馈环节 B. 输出量会影响输入量C. 控制精度高 D. 按照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进行控制,无反馈3. 下列属于开环控制系统应用的是( )A. 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B. 自动感应水龙头C. 交通信号灯定时控制系统 D. 智能电饭煲的煮饭过程控制4. 控制系统中的反馈,其作用是( )A. 增加系统的复杂性B. 使系统偏离设定目标C. 调整控制过程,使系统趋向设定目标D. 仅仅是提供信息,对控制无实际作用5. 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闭环控制系统有输入,开环控制系统没有B. 闭环控制系统有输出,开环控制系统没有C. 闭环控制系统有反馈环节,开环控制系统没有D. 闭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环节,开环控制系统有6. 以下关于闭环控制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闭环控制系统能根据反馈自动调整控制过程B. 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一般比开环控制系统高C. 闭环控制系统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D. 闭环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智能家居等领域7. 自动控制系统从人工控制发展而来,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设备的外观设计B. 反馈机制的引入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C. 操作人员的数量D. 设备的价格降低8. 在恒温空调系统中,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实际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这属于( )A. 开环控制 B. 反馈控制 C. 人工控制 D. 无控制9. 下列关于反馈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反馈可以是正反馈或负反馈B. 负反馈能使系统稳定,正反馈可能使系统偏离目标C. 反馈必须是实时的才有效D. 反馈是控制系统实现优化的重要手段10. 以下场景中,最适合采用闭环控制系统的是( )A. 简单的楼道声控灯B. 定时灌溉的农田系统C. 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加工系统D. 自动播放音乐的设备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控制系统从人工控制发展到自动控制,引入了______机制。2. 开环控制系统按照预定的______或指令进行控制,不将输出量反馈回输入端。3.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将______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过程。4. 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反馈环节,不断调整控制过程,使输出量趋近于______。5. 控制系统中反馈分为______反馈和负反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各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2. 阐述反馈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并说明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区别。四、操作题(3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房间内的照明亮度。当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光线较暗时,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增加;当环境光线较亮时,自动调节灯光亮度降低。用流程图描述该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2. 用自然语言描述上述流程图的工作逻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人工控制需人参与操作,自动控制也可能需人进行初始设置等干预,二者各有优缺点,可结合使用;A、B、C错误。2. D:开环控制系统按预定程序或指令控制,无反馈环节;A、B是闭环控制系统特点,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精度相对不高,C错误。3. C:交通信号灯定时控制系统按设定程序运行,无反馈,是开环控制系统;A、B、D是闭环控制系统应用。4. C:反馈作用是调整控制过程,使系统趋向设定目标;A、B、D错误。5. C:闭环控制系统有反馈环节,开环控制系统无反馈环节;A、B错误,D说法相反。6. C:闭环控制系统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合;A、B、D说法正确。7. B:自动控制系统发展关键是反馈机制引入和自动化技术进步;A、C、D与发展关键因素无关。8. B: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反馈给控制系统属于反馈控制;A、C、D不符合。9. C:反馈不一定实时才有效;A、B、D说法正确。10. C: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系统需高精度控制,适合闭环控制系统;A、B、D用开环控制系统即可。二、填空题1. 反馈2. 程序3. 输出量4. 设定值5. 正三、简答题1. 开环控制系统:按预定程序或指令控制,不将输出反馈回输入调整。如自动门感应到人靠近,按设定程序开门,不根据门实际状态反馈调整。闭环控制系统:将输出量反馈回输入端,与设定值比较,根据偏差调整控制过程。如冰箱温度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反馈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控制制冷设备调节温度。2. 重要性:反馈是控制系统优化关键,使系统根据输出与目标偏差调整,保证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区别:负反馈使系统输出与设定值偏差减小,趋于稳定,如恒温空调根据温度偏差调节制冷制热;正反馈使系统输出偏离设定值,常用于特定场景,如音响音量过大产生啸叫,音量信号增强使啸叫更严重。四、操作题1. 流程图要点- 开始框。- 输入框:输入光线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光线强度值(标记为L )。- 判断框:“L < 设定下限值?” ,若满足,进入处理框“增加灯光亮度” ,然后进入输出框“输出调整后的灯光亮度” ,再返回输入框获取新光线强度值;若不满足,进入下一个判断框“L > 设定上限值?” 。- 对于“L > 设定上限值?”判断框,若满足,进入处理框“降低灯光亮度” ,然后进入输出框“输出调整后的灯光亮度” ,再返回输入框获取新光线强度值;若不满足,直接进入输出框“输出当前灯光亮度” ,再返回输入框获取新光线强度值。- 结束框。(用标准流程图符号绘制,合理体现流程逻辑即可)2. 自然语言描述:首先获取光线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光线强度值,判断是否低于设定下限值,若低于,增加灯光亮度并输出调整后的亮度,然后继续获取光线强度值;若不低于下限值,再判断是否高于设定上限值,若高于,降低灯光亮度并输出调整后的亮度,然后继续获取光线强度值;若既不低于下限值也不高于上限值,输出当前灯光亮度,然后继续获取光线强度值,不断循环此过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