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宁三中 2025 届毕业班五月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地理试题
2025.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5 年以来,武汉市周边县城先后出现大量企业家和家庭作坊主回流创业,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发展。图 1 示意武汉市周边县级市人口回流后的城镇化进程。据此完成 1~2 题。
图 1
1.2005 年~2016 年期间,回流创业者选择在产业园办厂主要是因为
A.配套设施完善 B.地租成本低廉 C.消费市场广阔 D.劳动力素质高
2.2016 年至今,近郊家庭作坊出现对县域城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在
①县城工业转型升级 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③降低非农就业门槛 ④扩充县城行政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成渝铁路于 1952 年竣工,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2019 年 11 月,老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图 2)正式实施——在老成渝铁路基础上改造成一条贯穿主城南北的市内沿江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全程共 61 公里,停靠 13 个站点(新建 5 个,改建 8 个),改造工程将充分融合地域文化,每一个站点表现一个主题。据此完成 3~5 题。
图 2
3.当年成渝铁路修建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主要是因为
A.沿江景点众多 B.水患灾害较少 C.线路里程较短 D.地势起伏较小
4.利用成渝铁路开行市内沿江铁路的主要优势是
A.改造成本低 B.客货运量大 C.运营效益好 D.站点数量多
5.重庆站至江津段沿线改造工程新建增设多个站点,有利于
①提升城市等级 ②缓解交通压力 ③丰富出行方式 ④提高运行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标准时间服务于人的生产和生活。位于西安市的国家授时中心,通过铯原子钟产生标准时间,然后借助无线电通信实时向全国发播北京时间。因受位置差异、沿途地形差异或大气层变化等影响,各地接收的时间在精度上具有微小的差异,对金融交易等需要时间同步的产业有着重要影响。图 3 示意我国领土四至点及授时中心分布位置。据此完成 6~8 题。
图 3
6.国家授时中心选址西安却又发布北京时间,最主要是为了兼顾
A.时间产生的精度和人口分布 B.时间发播的精度和人口分布
C.时间产生的精度和国际交流 D.时间发播的精度和国际交流
7.若仅考虑球面距离,以下四至点组合中,时间同步难度最大的为
A.东至点与西至点 B.北至点与南至点 C.东至点与北至点 D.西至点与南至点
8.北京时间 2024 年 10 月 3 日 20 时太阳爆发了强耀斑,数分钟后四至点中授时精度受此影响最大的为
A.东至点 B.南至点 C.西至点 D.北至点
苦水河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黄河的一级支流,其上游为较稀疏的草原,下游为冲积平原。某年 7月 10—16 日该流域经历了一次降水过程,图 4 示意苦水河下游水文站观测该降水过程后的水沙关系曲线。据此完成 9~10 题。
图 4
9.此次水沙关系曲线图反映了
A.河流涨水的速度慢于落水速度 B.河流涨水时间段长于落水时间段
C.河流涨水期输沙量小于落水期 D.河流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
10.此次苦水河流域的泥沙主要来自
A.冲积平原 B.草原区 C.苦水河河床 D.苦水河河源
我国华北地区某城中湖湖陆风现象较为显著。图 5 为“某日该湖泊附近某观测点观测的湖陆风风向、风速示意图”。据此完成 11~13 题。
图 5
11.此日,该观测点观测到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最接近
A.0 时 B.9 时 C.14 时 D.21 时
12.观测点最可能位于该湖泊的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13.观测发现该观测点湖风的年平均风速要大于陆风,其主要原因是
A.冬夏季风的影响 B.湖水水位的变化
C.热岛效应的叠加 D.昼夜长短的变化
基岩海岸地区海蚀凹槽的位置有效表示了潮汐高潮位的变化、大尺度气候环境、地质环境的演化。小平岛位于大连市西南部海岸的旅顺南路发端处,基岩海岸发育,研究表明,小平岛东海岸区存在着具有明显时间序列的海蚀凹槽。图 6 为小平岛局地海蚀凹槽的分布图,甲海蚀凹槽形成早于丁,丁形成时间早于丙。据此完成 14~16 题。
图 6
14.图示中的甲、乙海蚀凹槽
A.延伸方向与海岸线垂直 B.形成时位置高于高潮位
C.拓展方向与海岸线平行 D.形成时间晚于海蚀平台
15.利于任一海蚀凹槽形成的条件有
①地壳剧烈抬升或下沉 ②潮流潮差变化较小
③气候条件较为稳定 ④离岸风风力强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图示中的海蚀凹槽在形成过程中
A.乙形成时间早于甲 B.与丁相比,丙形成时气候较为温暖
C.甲形成后地壳下沉 D.与丁相比,丙形成时气候波动较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手工毛纺织业生产过程需经洗毛(7~8 遍)、织造、晾晒固色等多道工序。12 世纪初佛罗伦萨(位置见图 7 和图 8)是意大利人口最多(约 2 万人)的城市之一,毛纺织业已初具规模,大多以乡村家庭作坊生产,原料为本地低品质粗硬羊毛。13 世纪起,为打开海外市场,佛罗伦萨毛纺织业以来自林肯郡(位于英国东南部平原)等地的优质细羊毛为原料,采用精细工艺生产高端产品,行销西欧、北欧市场;其间当地毛纺织厂集中分布在阿诺河沿岸。14 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毛纺织厂已达 200 余家,雇佣多达 3 万工人,成为欧洲毛纺织业中心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17 世纪工业革命后,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英国成为欧洲新的毛纺织业中心。
图 7 图 8
(1)气温是影响羊毛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与林肯郡相比,佛罗伦萨夏季气温较高的原因。(4 分)
(2)说明 13-14 世纪阿诺河沿岸利于毛纺织业发展的运输条件。(6 分)
(3)解释 13 世纪佛罗伦萨毛纺织业拓展海外市场时主要生产高端产品的原因。(4 分)
(4)分析工业革命导致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的原因。(4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渭北旱腰带”地区位于陕西渭河谷地的北缘,是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海拔为 600~1300 米,年降水量为 400.5 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 3 倍。温带大多数树木在 5℃以上才能生长。该区域森林植被稀少,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造林成活率极低,数年造林不见林。图 9 为“渭北早腰带”气候资料图,表 1 示意“渭北早腰带”某地阳坡不同栽植模式下花椒树幼苗的成活率。
图 9
表 1
(1)从气候角度分析 “渭北旱腰带” 地区春季造林幼苗成活率低的原因。(6 分)
(2)指出集雨坑与穴状坑造林幼苗成活率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并阐释原因。(4 分)
(3)对比 3 月和 5 月花椒树幼苗在休耕地与间作小麦地中的成活率差异,并进行合理解释。(6 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钾长石广泛应用于陶瓷工业、研磨材料等领域,其相关产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广西贺州市钾长石资源储量丰富,正按照“一园三区”(由管委会统一管理的“一园”包括里松、东融、望高三个产业园区)的设想进行规划,里松产业园区侧重上游产业,东融、望高产业园区侧重下游产业。贺州市钾长石待开采区主要位于山区,是多种国家级珍稀动植物(如中华穿山甲、南方红豆杉)的栖息地。目前,待开采区暂未启动开发。图 10 示意贺州市钾长石资源及产业布局。
图 10
(1)结合贺州市钾长石矿山空间分布,简述其开发优势。(6 分)
(2)说明贺州市钾长石产业实施“一园三区”规划的合理性。(6 分)
(3)为科学评估钾长石待开采区开发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指出两项需采集的关键数据,并分别说明理由。(6 分)
南宁三中 2025 届毕业班五月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C 6.B 7.B 8.C 9.C 10.B
11.B 12.A 13.C 14.D 15.C 16.B
1.2005-2016 年期间,回流创业者在产业园办厂,首要考虑的是完善的配套设施。完善的配套设施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企业的顺利发展,A 正确。虽然产业园可能有一定的地租优惠,但低廉的地租成本不是首要考虑因素。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为关键,B 错误。产业园主要是生产区域,其产品面向的市场不一定局限于当地,且在企业创办初期,更关注的是生产运营的基础条件,而不是消费市场,C 错误。2005-2016 年期间回流创业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并非首要考虑因素,且当时当地的劳动力素质也不一定能满足高素质劳动力的要求,D 错误。故选 A。
2.近郊家庭作坊主要以服装等传统产业为主,其出现对县城工业转型升级作用不大,因为家庭作坊的产业类型相对单一,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县城的工业结构,①错误。近郊家庭作坊的出现,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在本地就业,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物资、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②正确。家庭作坊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不高,能够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了非农就业门槛,③正确。近郊家庭作坊的出现并不会扩充县城行政范围,县城行政范围的调整是由政府根据区域规划、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与家庭作坊的出现无关,④错误。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3.根据材料“成渝铁路于 1952 年竣工,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可知,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技术落后,物质匮乏,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技术要求低,造价低。图示路段铁路基本沿河谷布局,首要考虑因素为地形相对平坦,地势起伏小,D 正确。当时铁路建设主要是满足交通需求,并非以观光为主,不会重点考虑沿江景点,A 错误;该区域地处长江沿线,水患灾害并不少,B 错误;从图中看线路并非是最短的,C 错误。故选 D。
4.既有铁路改造可利用现有轨道、桥梁等基础设施,避免新建线路的征地、拆迁和路基建设成本,显著降低工程投资,A 正确。老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后主要开行公交化和旅游列车,客货运量并非其主要优势,B 错误;在改造初期,运营效益不一定好,C 错误;站点数量多不是开行市内沿江铁路的主要优势,D 错误。故选 A。
5.新增多个站点,能分散客流,方便更多居民出行,减少其他交通方式的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②正确。新建站点后,市民有了更多乘坐铁路出行的选择,丰富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③正确。城市等级由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等多因素决定,新建站点不能提升城市等级,①错误;站点增多会增加停靠次数,不利于提高运行速度,④错误。综上所述,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6.观察图片可知,西安基本位于我国国土的几何中心,从西安发播的标准时间,可最大限度减小全国各个方向接收时间的总误差,避免部分地区接收的标准时间误差过大;材料提到时间由铯原子钟产生,因而时间产生的精度受铯原子钟的精度影响,与具体选址无关,AC 错误;标准时间服务于人的生产和生活,我国人口主要分布于偏东部,采用偏东部的东八区区时,能够减少大部分国民所在地的地方时与标准时间之间的时差,使标准时间贴合更多人的作息,B 正确;不是为了国际交流,D 错误。故选B。
7.读图可知,四至点中北至点与西安之间的距离最近,且沿途的地形差异、气候变化相对较小,接收的时间与标准时间之间的差异最小;南至点与西安之间的距离最远,且跨越群山、海陆,沿途地形差异、气候变化显著,接收的时间与标准时间之间的差异最大。故南、北至点接收到的标准时间差异最大,时间同步难度最大,B 正确;东至点与西至点、东至点与北至点、西至点与南至点距离较近,时间同步难度较小,ACD 错误。故选 B。
8.太阳耀斑爆发后会形成强辐射影响高层大气中电离层的稳定,进而扰动无线电通信。北京时间10 月 3 日 20 时为 120°E 的地方时,东至点(东九区)、南至点(东八区)、北至点(东八区)均已进入黑夜,而西至点(东五区)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下午五点左右),仍位于昼半球,因而授时精度受强耀斑影响最大,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9.涨水期曲线斜率整体较大,故涨水速度快于落水速度,A 错误;由图中信息无法得出涨、落水时间,B 错误;相同径流量下,涨水期输沙量小于落水期输沙量,C 正确;径流量和输沙量同时达到峰值,D 错误。故选 C。
10.河流上游为较稀疏的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易对地表产生冲刷作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水流携带泥沙多;而下游为冲积平原,是泥沙淤积形成的,河流流速应较慢,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强度较小,A 错误,B 正确;没有信息指向河床和河源是泥沙主要源地,C、D 错误。故选 B。
11.读图可知,该观测点零时至 9 时为偏南风,此时段陆地较湖泊降温快,陆地为冷源,湖泊为热源,风由陆地吹向湖泊,为陆风;9 时至 24 时为偏北风,此时湖泊为冷源,陆地为热源,风由湖泊吹向陆地,为湖风。所以该观测点观测到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最接近 9 时,B 正确,排除 ACD。故选 B。
12.该观测点零时至 9 时为偏南风,此时陆地为冷源,湖泊为热源,风由陆地吹向湖泊,为陆风;观测点应在陆地上,陆风为偏南风,可判断该观测点位于湖泊的南岸,A 正确,排除 BCD。故选 A。
13.由材料可知,该湖泊位于城市中,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白天城市升温显著快于郊区(陆地),加剧陆地与湖面的温差,湖陆气压梯度力增大,湖风风速增强;夜晚城市降温较慢,与湖面的温差减小,湖陆气压梯度力减弱,陆风风速降低,C 正确;华北地区的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相对较为稳定,其强弱变化对湖风的年平均风速要大于陆风关系不大,排除 A;湖水水位变化对湖风、陆风风速影响较小,B 错误。昼夜长短变化主要影响昼夜的热量收支,对湖风、陆风风速差异影响不大,D 错误。故选 C。
14.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海蚀凹槽延伸方向应与海岸线相平行,A 错误;海蚀凹槽应位于高潮位或高潮位偏下的位置,利于受潮流和海浪的持续侵蚀作用,B 错误;海蚀凹槽的拓展方向应与潮流一致,拓展方向与海岸线垂直或斜交,C 错误;海蚀凹槽持续发展易形成海蚀洞,海蚀洞塌陷形成海蚀崖,海蚀崖的持续后退形成海蚀平台,目前,甲、乙海蚀凹槽位于海蚀平台的陆地一侧,应是海蚀平台发育之后,潮流到达甲、乙位置形成海蚀凹槽,海蚀凹槽形成时间晚于海蚀平台,D 正确,故选 D。
15.地壳剧烈抬升或下沉,潮流和海浪较难形成对某一基岩区稳定持续的侵蚀作用,不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①错误;潮流潮差小,利于潮流侵蚀作用稳定持续进行,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②正确;气候条件稳定,海平面位置稳定,潮流对基岩侵蚀位置变化小,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③正确;离岸风会削弱潮流的强度,不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④错误。故选 C。
16.结合材料,甲海蚀凹槽形成早于丁,说明首先应是地壳的抬升,甲目前海拔位置最高,应最先形成,地壳持续抬升,然后形成乙,因此,乙形成时间晚于甲,A 错误;因丁形成时间早于丙,说明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上升形成丙和丁,丁形成时,气候更暖,海平面上升至丁位置,形成丁海蚀凹槽,B 正确;丙气候条件稳定,海平面位置稳定,潮流对基岩侵蚀位置变化小,利于海蚀凹槽的形成,两地凹槽形成时气气候均较稳定,D 错误;甲海拔高度最高,甲形成后应是地壳处于抬升状态,C 错误。故选 B。
17.(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高;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日数较多;地处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带,不易散热。
(2)阿诺河注入地中海,可通过河海联运进口羊毛、出口纺织品;阿诺河不结冰,可保证全年运输;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流速平缓,保障通航的安全性。
(3)原料和产品需长距离运输,运输成本高;产业基础好,熟练工人多。
(4)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原料过度依赖进口,以手工劳动为主。工业革命促进英国毛纺织业兴起,使佛罗伦萨优质羊毛进口成本上升;机械替代手工,使佛罗伦萨熟练劳动力的区位优势丧失。
18.(1)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强,幼苗易缺水死亡;春季多大风,此时栽植幼苗根系较浅,抗风能力弱,幼苗易倒伏而死亡;春季多寒潮,且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低,幼苗易遭冻害而死亡。
(2)土壤水分。原因:集雨坑面积大,能有效聚集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增加雨水下渗,利于幼苗成活(穴状坑集水面积小,大部分降雨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失,部分幼苗因缺水而死亡)。
(3)3 月花椒树幼苗在休耕地与间作小麦地中的成活率差异小于 5 月。
从 3 月至 5 月气温升高、蒸发强,雨季未到,土壤缺水加剧;3 月—5 月、小麦生长需水量不断增加,但 3 月相比 5 月较少,5 月休耕地和间作小麦地水肥条件差异较大,两种土地利用类型花椒幼苗成活率差别较大。
19.(1)矿山分布集中,便于开采;距离贺州市区较近,易获得基础配套;临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与交通干线较近,便于物资运输。
(2)“一园”统一管理,促进合作,提高效率;“三区”分散布局便于发挥各自优势,避免集中污染;里松产业园区接近原料地,便于发展上游产业;东融、望高产业园区临近交通干线,且望高产业园毗邻市区,基础设施较好。
(3)①调查珍稀动植物种类、数量及分布范围(1 分),评估开发活动对珍稀物种的潜在威胁,制定针对性保护方案(2 分)。
②测量植被覆盖率,降水量,坡度等(1 分),分析开采活动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程度及水土流失风险区域(2 分)。
③调查周边水系分布及水文特征(1 分),评估采矿废水的污染扩散范围及可能危害区域(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