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下14文言文二则-《学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弈》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本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语文要素。《学弈》选自《孟子.告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课文结构清晰,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具体事例:两个人同时向弈秋学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学得好;另一人三心二意,学得不好。第二部分是最后两句话,作者由此事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另一人学得不好,不是因为智力的问题。本次教学注重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读出韵味”。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第58页的第二题,以“两个人学弈的经过和结果”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两个人“学弈”的主要内容,认识“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并学以致用,进行“ 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 ”的辩论。真正落实了“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语文要素,汲取了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1.会写“援、俱、弗”等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关注多音字“为”、“缴”的读音,尝试背诵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善”、“者”、“之”的意思;能对照注释,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4.能概括文中事例,体会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学以致用,同桌合作进行辩论。教学重点对照注释,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学以致用,同桌合作进行辩论。教学策略1.朗读教学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教学,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读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2.阅读理解本课按照“朗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道理”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接着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句;最后引导学生试着讲述故事的内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3.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导学单上摘录辩论的资料,根据“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辩论方法及时修改资料,同桌合作辩论。教学过程一 、 单元视角,导入课题(一)学习篇章页,解读单元目标。1.指名读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读了这句话后,你觉得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什么有关?2.出示单元统整课件本单元围绕着“追寻科学精神”的学习主题,将开展三个学习活动。今天这节课就开启第一个活动“唇枪舌剑阐观点”,学习14课文言文二则中的《学弈》,去汲取古人的智慧。(二)理解题意,回顾学法1.指名读课题2.理解课题。这里的“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除了“借助注释”外,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三)学法引领,走进文本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文言文的?今天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学弈》。【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单元篇章页导入,引导学生明确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是单元的语文要素,将要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唇枪舌剑阐观点”。然后引入课题,解释课题,出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方法地学习《学弈》一文。二、读准字音,读出韵味(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提示一:读准字音,读出韵味1.学生按照要求自由读课文。2. 交流正音。(1)生练读课文,指一生读课文。(2)读准多音字“为”、“缴”复习以前学过的确定读音的方法据意定音。(二)再读课文,读出韵味1.学生自由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它的(韵味)。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读出文言文的韵味。2. 指名读课文。3. 重点指导读“思/援弓缴/而射之”。交给学生确定文言文停顿的方法: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停顿。4. 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着读着,你们觉得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合作要求:组长先进行角色分配;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指名一组合作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读准字音、读出韵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口、动脑、诵读古文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又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三 、 理解词句,疏通文意学习提示二: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交流学习单上难理解的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言文的意思(1)请男生读“一人”,女生读“另一人”,结果部分齐读。(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人学弈的经过和结果。(3)根据上图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一)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这篇文言文中有哪些字词很难理解呢?拿出你们的学习单,谁来交流一下?1.学生交流疑难字词2.完成作业本57页第2大题的第(1)小题(1)出示作业本上“之”常用的3种解释。(2)学生完成练习题。(3)学生反馈,并说说选择这种解释的理由。(二)疏通全文,理解大意。学习提示三:明确观点,学以致用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1.完成58页作业本第(2)小题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他们学弈的经过和结果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完成作业本第(2)小题。(教师板书:一人 另一人)出示学生的作业本,进行讲评。指名读两人学弈的经过和结果。2.疏通文意,理解文言文的意思(1)请男生读“一人”,女生读“另一人”,结果部分齐读。(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人学弈的经过和结果。(3)根据上图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配乐朗读课文【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以核心问题“两人学弈的经过和结果有什么不同?”为导向,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第58页的第二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两个人“学弈”的主要内容。文言文的朗读始终贯穿在其中,通过“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配乐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四、 领悟道理,学以致用学习提示四:明确观点,学以致用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一)明确观点,领悟道理。1.找出观点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教师边圈出,边板书:事例 观点)2.领悟道理(1)齐读,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作者说不是因为智商的问题,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3)得出道理。(教师板书: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二)概括写法,了解背景1.概括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2.迁移到辩论方法(1)介绍孟子和时代背景(2)介绍《孟子.告子》(3)《鱼我所欲也》和写作方法(三)学以致用,同桌辩论学习提示五:领悟道理,学以致用同桌合作辩论: 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1.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进行辩论。2.出示话题: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学生分享辩论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1)观点明确;(2)事例具体。3.同桌合作辩论。4.辩论展示,学会评价。5.教师总结刚才这两位同学的辩论观点明确,事例具体,真可谓“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老师为你们点赞!其实啊,“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只是辩论的一种方法,随着整个单元的学习,你还会学会更多的辩论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进行辩论,加深学生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理解,教师在此环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由文本回到现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本课的教育意义。板书设计学弈一人 专心致志 学得好另一人 三心二意 学得不好观点 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