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肌红蛋白由一条含苏氨酸、脯氨酸等153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和一个含二价铁的血红素分子组成,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肌细胞中的蛋白质,具有储存和运输氧气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蛋白质肽链的加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 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组成该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C. 该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与R基中D. 该蛋白质在水生哺乳动物肌细胞中的含量较高2. 细胞中由生物膜形成的各种区室在结构和功能上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这与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有着直接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与识别等功能B. 叶绿体以类囊体堆叠的方式扩大膜面积,有利于吸收光能C. 溶酶体的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以防止被内部水解酶降解D. 各种细胞器、细胞膜和细胞核等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3. 酶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其活性的能力称作酶的热稳定性。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的催化下能迅速分解为H2O和O2。某科研单位对某种POD进行了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的测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POD的活性可用H2O2在酶作用下的分解速率来表示B. 在图(a)中,60℃时POD降低活化能的效率相对最高C. 该POD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在不同的高温条件下使用D. 影响该POD热稳定性的因素可能有自身结构、环境pH等4. 一个细胞的衰老不仅是它功能的衰退,也常伴随着基因“熄灯”(即基因表达停止),而某些基因“熄灯”也会引起细胞的衰老。p53基因编码的产物具有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SIRT1基因具有基因修复作用,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减弱或“熄灯”对细胞的生命历程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衰老细胞的功能、核基因的表达等均呈现衰退性变化B. 细胞中p53基因的“熄灯”可能会引发细胞癌变C. 细胞中SIRT1基因结构的改变不会引发细胞的衰老D. 白化病人的白色毛发是酪氨酸酶基因“熄灯”导致的5. 某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红眼与白眼、正常翅与张翅为两对相对性状,均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的红眼正常翅雌性个体和纯合的白眼张翅雄性个体杂交,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结果如图所示,F2中具有白眼性状的个体全为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张翅对正常翅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 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 F2的红眼张翅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9D. F2红眼正常翅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白眼正常翅占1/86.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某二倍体植物产生花粉粒过程中,同一显微视野中的几个典型的细胞分裂显微照片,其中①~⑥代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不考虑突变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中的同源染色体分离,该时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 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的数目比例为1:2:2C. ④和⑤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且为①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D. ⑥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7. 从早期的推测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确认,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逐步揭示了遗传物质的本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通过研究豌豆性状的遗传,阐释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B. 摩尔根等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赫尔希等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 沃森和克里克利用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8. 在细胞中,部分tRNA的反密码子序列及所转运的氨基酸如表所示。在编码多肽链b-c-a-d-…(b为该多肽链上的第一个氨基酸)的基因中,能转录形成mRNA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 )种类 tRNA1 tRNA2 tRNA3 tRNA4 tRNA5相应反密码子 3'UCU5′ 3'AGC5' 3'AGA5′ 3'CGU5' 3'GAC′转运的氨基酸 a b b c dA. 3'-AGATGCTCTCAG-…-5' B. 3'-CGATGCTCTCAG-…-5'C. 3'-AGACGTTCTGAC-…-5′ D. 3'-AGCTGCTCTGAC-…-5'9.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研究人员利用特定的限制酶对第I代个体细胞中的DNA进行酶切并电泳,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电泳结果如表所示。根据系谱图及电泳结果分析,该病属于( )条带 I-1 I-2 I-3 I-4①▄ ▄② ▄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伴X和Y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0. 脱落酸具有维持种子休眠的作用。研究发现,脱落酸合成缺陷突变体种子在萌发时,种子内的生长素对其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基因ARF10和ARF16是生长素信号传导途径中重要的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下游相应基因的表达而影响生长素信号的传递;基因ARF10和ARF16突变体种子的休眠程度显著下降,但种子内的脱落酸含量并无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脱落酸还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细胞分裂B. 生长素抑制种子萌发的效应受基因ARF10和ARF16的调控C. 生长素和脱落酸协调抑制种子萌发,表现出协同作用D.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中脱落酸的合成而调控种子萌发11. 受热带风暴影响,某山区普降暴雨,山洪暴发,导致山体大面积崩塌、滑坡。为灾后重建和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现状,人们对山体滑坡区域进行治理,做好防护工程,同时对该区域实行封禁与人工种植马尾松、油茶和撒播杂草种子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 人们对山体滑坡区的治理、封禁等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C. 人工种植应优先选用固氮能力强和生长速度快的本地植物D. 滑坡区域周边的动物取食植物不利于滑坡区域的自然修复12.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其中A~G代表不同种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共有9条食物链B. 在该食物网中,F仅占有两个营养级C. G到D的能量传递效率维持在10%~20%D. C与F之间存捕食和竞争关系13. 科研人员利用核移植技术进行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进行核移植时需对MⅡ期的卵母细胞的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做去除处理B. 可使用电刺激、Ca +载体等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C. 代孕母体为胚胎发育提供空间和营养物质,还会改变克隆后代的遗传物质D. 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特化细胞、组织或器官,可用于修复受损或病变部位14. 将紫外线(UV)照射处理的黑芥(对黑腐病具有抗性,相关基因位于细胞核中)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和花椰菜(对黑腐病无抗性)下胚轴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培养,获得了杂种新植株。对双亲和部分杂种新植株的染色体计数,结果见下表。已知黑芥叶肉细胞的染色体在UV处理前后形态、数目上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在原生质体融合时较易破碎、丢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植株 花椰菜 黑芥 杂种新植株H1 杂种新植株H2 杂种新植株H3染色体数/条 18 16 58 19 30A. 可用高Ca2+-高pH溶液诱导黑芥原生质体和花椰菜原生质体的融合B. H1的染色体数目大于34,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原生质体融合导致的C. H2的染色体数目小于34,原因可能是原生质体在融合时某些染色体出现了丢失D. 对存有叶绿体的融合细胞进行组培,均可得到对黑腐病具有抗性的杂种植株15. 关于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配制PCR反应体系时,要加入等量的4种核糖核苷酸和2种引物B. 电泳缓冲液在电泳过程中能维持合适的pH,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C. 在电场强度一定的条件下,长度大的DNA片段的迁移速率较慢D. 在凝胶中添加核酸染料有利于在紫外灯下观察PCR产物的电泳结果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 某些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存在图中甲、乙两种呼吸链电子传递途径。途径甲是细胞中呼吸链电子传递的主要途径,主要由复合体I、Ⅱ、Ⅲ、IV以及传递电子的载体泛醌(CoQ)和细胞色素c(Cytc)组成。这些组分协同工作,实现了电子的传递和质子的泵送,并驱动复合体V工作。途径乙是植物细胞在氰化物存在条件下进行的电子传递途径。在该途径中,电子经复合体I或复合体Ⅱ传给CoQ后,不经复合体Ⅲ和复合体IV,通过交替氧化酶(AOX)交给氧。途径甲所必需的复合体IV含有的铁离子易与氰化物结合而导致其活性被强烈抑制,途径乙中的AOX则不存在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途径甲中,同时具有转运H+和传递电子功能的复合体有_______,且转运H+的方式为_______;复合体V的功能有_____。(2)与途径甲相比,等量的同种呼吸底物经途径乙时释放的热能_______,原因是_______。(3)已知在低温环境胁迫下,植物会产生过氧化氢等过量的活性氧(ROS)进而抑制植物生长、促进细胞凋亡。而研究发现,途径乙能降低植物细胞中ROS的产生。①植物适应低温环境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②现提供小麦幼根、SHAM(AOX的专一性抑制剂)等相关材料,在低温环境胁迫下,验证途径乙通过降低体内ROS的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实验思路:_________。17. 为筛选出性能优良的耐冻藏酵母菌,某研究小组从冷冻老面中初步分离到多个耐冻酵母菌株,并从中选择产气效果较好的AY003、AY005、AY007、AY026菌株进行性能测试,图1和图2为发酵能力测试和耐冻藏能力的测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面团体积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发酵面团中菌株AY003的起始数量,则面团体积达到最大时所需时间将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保持不变”),与未提高菌种起始数量时相比,面团体积达到最大时,其内的AY003数量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2)酵母菌通常不会在0℃以下或47℃以上增殖。在图2的4个菌株中,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具有活性的细胞的数目变化趋势是________。菌株AY005在-18℃环境下储存60d,酵母菌存活率为_______%。(3)测定活酵母菌的数目时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前者需要先将盖玻片放在________的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计数;后者一般用菌落数表示活菌数,且统计的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18. 在有关环境温度对人体不同部位皮肤温度的影响研究中,受试者在一个相对湿度保持在70%、风速在0.05m/s以内的环境舱内保持静坐或阅读,直至实验结束。实验过程中,受试者的体温、健康状况保持相对稳定。下图为不同舱内温度下定时检测的受试者不同部位皮肤温度及其平均温度(tsk)。回答下列问题:(1)当环境舱内的温度由24℃上升至32℃时,受试者的平均皮肤温度______,出现此变化的原因是随着舱内温度的升高,受试者的产热量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而舱内环境与受试者皮肤的温差_______,导致受试者的散热量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2)当环境舱内的温度由24℃上升至32℃时,受试者不同部位皮肤温度的差值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趋于______。受试者不同部位皮肤温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答两点)。(3)在32℃条件下,若环境舱内的相对湿度上升至95%时,长时间的实验会危害受试者的生命,主要原因是_______。19. 荠菜蒴果有三角形和卵形两种表型,让纯种的结三角形蒴果的植株与结卵形蒴果的植株杂交得F1,F1均表现为三角形蒴果,从F1中随机选取部分植株自交得到F2,F2中表型及比例为三角形:卵形=15:1。研究人员对此提出了三种观点。观点一:荠菜蒴果的形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aa与b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卵形,其余情况均表现为三角形。观点二:荠菜蒴果的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但含某种基因的部分花粉不育,导致F2的性状分离比偏离3:1。观点三:荠菜蒴果的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但基因型为aa的部分受精卵不能发育,导致F2的性状分离比偏离3:1。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观点一,可推测F2结三角形蒴果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若F2结三角形蒴果植株自交,收获每一植株所结的种子后,将每株所结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15的株系所结果实的表型及比例相同,其表型和比例为_______。(2)依据观点二,则可推测F1产生的含_______(填“A”或“a”)基因的花粉部分不育。(3)依据观点三,基因型为aa的部分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点)。(4)为探讨三种观点的合理性,以F2中结卵形蒴果植株和保留的F1为实验材料进行测交,F1植株应为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观点一成立;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观点二成立;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观点三成立。20. 草鱼肠道中存在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科研人员通过如图所示的流程最终从草鱼的肠道中筛选出10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需先用______将肠道内容物和肠黏膜形成的匀浆稀释成一系列梯度,再将稀释液涂布于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该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的原因是______。(2)在过程③中,将纯化的细菌菌落用牙签点种于CMC培养基平板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48h,每个菌株做三个平行组。在CMC培养基平板中加入_______进行染色。在染色结束后,测量水解圈的直径(D)、菌落的直径(d)并计算D/d的比值,结果见表。据表可知,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是MC2、BC6、BM3和HC9,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菌落周围水解圈的大小反映了_______。菌株 菌落直径(d,mm) 水解圈直径(D,mm) D/dHC9 0.40 2.07 5.17HC3 0.77 2.43 318HM7 0.33 1.02 3.10MC2 0.23 1.43 6.30MM10 0.37 0.80 2.18MM3 0.20 0.37 1.83BC6 0.27 1.62 6.09BC3 0.47 0.83 1.78BM1 0.22 0.67 3.07BM3 0.30 1.63 5.44(3)纤维素的水解需要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与纤维二糖酶的协同作用,上述实验仅以CMC为底物检验了细菌产内切葡聚糖酶的能力。故将MC2、BC6、BM3和HC9用于开发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益生菌之前,还需做的后续检测是________。高三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I、Ⅲ、IV ②. 主动运输 ③. 催化、运输(2) ①. 多 ②. 在途径乙中,电子传递给CoQ后,不经过复合体Ⅲ和复合体IV,通过AOX交给O2,减少了转运H+消耗的电能,有利于O2和H+结合释放更多的能量(3) ①. 低温环境胁迫使植物细胞中氰化物含量增加,复合体I与氰化物结合导致其活性被强烈抑制,而AOX不受氰化物的影响,导致途径乙过程增强,细胞释放更多的热能抵抗低温,同时降低了细胞中ROS的含量,缓解了ROS对植物的伤害 ②. 将小麦幼根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低温、低温且SHAM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中ROS的含量、幼根的生长速率和细胞凋亡率【17题答案】【答案】(1) ①. 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了大量的CO2使面团膨胀 ②. 缩短 ③. 基本不变(2) ①. 逐渐减少后趋于稳定 ②. 62.5(3) ①. 血细胞计数板 ②.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18题答案】【答案】(1) ①. 上升(或增大) ②. 基本不变 ③. 减小(或下降) ④. 减少(2) ①. 减小(或下降) ②. 人体不同部位细胞的代谢产热量及由血液循环带来的热量不同;人体不同部位散热量不同(3)高温环境中,相对湿度的上升会阻碍机体的出汗及汗液蒸发,使散热减慢,体温升高而危及生命【19题答案】【答案】(1) ①. 1/5 ②. 三角形:卵形=15:1或三角形:卵形=3:1(2)a (3)基因型为aa的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基因a的表达水平低,导致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生存能力低(4) ①. 父本 ②. 三角形:卵形=3:1 ③. 三角形:卵形=7:1 ④. 三角形:卵形=5:1【20题答案】【答案】(1) ①. 无菌水 ②. 只有能利用CMC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2) ①. 刚果红 ②. 菌株MC2、BC6、BM3和HC9的D/d比值相对较大 ③. 菌落中细菌产纤维素酶的能力或菌落中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或数量(3)检测各菌株产其他纤维素酶(外切葡聚糖酶、纤维二糖酶)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