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七单元第9课时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第七单元第9课时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课题:介绍自己
内容分析: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自我介绍》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调整介绍内容,利用情境模拟、小组互评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姓名、性格、爱好等基本要素的表达技巧,同时学会运用肢体语言、具体事例增强说服力,培养自信大方的表达态度与礼貌倾听的社交习惯,既提升语言运用的条理性和感染力,又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理念。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通过模拟转学、接客等社交场景,感知中华礼仪文化中“因人而异”的交际智慧,在自我介绍时建立文化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根据应聘、表演等场景需求,灵活组织姓名、特长、经历等要素,运用“首先”“更重要的是”等逻辑词构建有条理的表达框架。 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不同听众的关注焦点(如班主任关注学习习惯,面试官关注专业能力),培养信息筛选与重点提炼的辩证思维。 审美创造通过设计个性化才艺展示环节(如朗诵配手势、绘画展示构图思路),创造具有个人风格的表达形式。学会通过眼神交流、站姿调整等非语言符号增强表达感染力,塑造大方得体的社交形象。
教学重点:1. 根据对象和目的调整自我介绍内容(如转学侧重全面介绍,应聘侧重优势展示)。 2. 语言表达清晰、有条理,仪态自然大方。 教学难点:1. 准确把握不同情境下的介绍侧重点(如接站需突出外貌特征,表演需突出才艺)。 2. 灵活运用肢体语言、道具等增强表达效果。
情境导入: 同学们,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闪光人物:他们或许身披铠甲,或许平淡普通,他们如炬火照亮黑夜,或如星光点亮平凡。——他们用行动筑起精神丰碑。今天,让我们化身“追光少年”开启寻光之旅。翻开课本,探寻精神的丰碑,共同策划一场属于我们的“闪光人物长廊”!准备好了吗?出发! 第三部分:学表达,成为未来的闪光者。 把【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整合在这个版块里,设计任务挑战活动,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挑战的内容设计比赛,设置相应的积分,展开小组间的竞赛。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故事激趣,发现问题
情境故事图片:《熊猫乐乐的烦恼》: 场景1:乐乐转学新班级,紧张地低头说:“我叫乐乐……嗯,我喜欢睡觉。”全班哄笑。 场景2:乐乐应聘校园广播员,手抖着念稿子:“我、我想当广播员……因为妈妈说我声音大。”评委摇头。 2. 问题讨论 教师提问:“乐乐为什么失败了?如果是你,会怎么介绍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七嘴八舌议一议。 3.教师归纳问题:未分清场合、缺乏条理、仪态不自信。教师提问:想让别人认识你吗?自我介绍时要做到哪些要求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学生根据熊猫乐乐的故事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动画暴露常见错误,引发学生共鸣;聚焦“对象与目的”差异,自然引出课题。
第二节:情境分析,提炼要素
1.侦探找不同。 分组任务:每组抽取情境卡(转学、应聘导游、接站亲戚、才艺表演),分析该场景中“听众最想听什么”。 例:报名电视台“我是小歌手”需要介绍自己的才艺还有曾经在唱歌方面获得的成绩。 小组汇报:用思维导图呈现关键词,如“应聘=能力+事例”“接站=外形+标志物”。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场合下,自我介绍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对象、目的对内容的影响)。 任务2:要素排序挑战 教师示范:应聘导游时,“语言能力>绘画特长>爱吃零食”; 学生实践:为“自然探索之旅 ”研学活动介绍自己。排序要素:野外观察技能>团队合作经验>自然知识储备>摄影爱好>恐高弱点。 班级分享:随机抽取小组展示排序结果,并接受其他组质疑,比如“为什么要介绍野外观察技能”。为什么不加上“学习情况”为什么要加“恐高弱点”。 总结技巧:自我介绍应当根据面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做到:①对象和目的不同 ,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②内容客观真实、语言简洁、仪态大方③学会听取意见、认真倾听尊重别人 学生以4~6人小组为单位,抽取情境卡 讨论与推理:组员通过角色代入(如“如果你是转学班的同学,你想了解新同桌什么?”),列举可能的关键要素(如性格、特长等)。 学生先个人排序并标注理由 组内辩论:组员交换排序结果,讨论分歧(如“学习情况是否比野外技能重要”),最终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培养信息筛选与逻辑排序能力(思维能力);渗透“对象决定内容重点”的交际策略
第三节:情境演练,实战升级
1.游戏:角色扮演三重奏 情境A(基础组):“转学第一天”向同桌介绍自己,需包含性格、爱好、愿望; 情境B(进阶组):“应聘校报记者”需用具体事例(如绘画大赛获奖、关注时政新闻等)证明能力。 情境C(创意组):“接站从未见面的表弟”需描述穿着(蓝校服、戴眼镜)并设计手势。 教师提供道具箱(话筒、工作牌等),学生自选道具辅助表达: 2.小组分工:4人一组,每人选择一个情境,准备 1 分钟自我介绍。 3.示范引导(以情境一为例): 大家好,我是小云,刚从郭守敬小学转学来。我喜欢画画(展示绘画作品),曾在市级绘画比赛获奖;我也爱读课外书,最近在读《昆虫漫话》。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画画、讨论新书! 轮流介绍后,其他成员用 “我觉得你______做得很好,如果______会更棒” 句式点评。 教师进行点评:如转学介绍:需补充 “对新班级的期待”,让同学更感亲切。
第四节:课堂总结:
1.教师出示总结口诀,师生拍手齐诵: 自我介绍有妙招,场合对象要记牢。 姓名爱好不能少,事例细节更有效。 站直微笑声音亮,倾听他人有礼貌! 2.拓展任务: 观察父母接电话时的自我介绍,对比与课堂所学异同; 创设情境:为下周“校园开放日”设计3分钟特色自我介绍(可配图或道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