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黄金 B. 干冰 C. 冰水 D. 氮气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溶解固体 B. 测溶液pH
C. 过滤 D. 连接仪器
3.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含碳物质:煤、甲烷、金刚石、二氧化碳,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 盐 B. 氧化物
C. 单质 D. 混合物
4. 下列是小明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B.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 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5. “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分析宏观物质:该反应涉及6种物质
B. 分析微观构成: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增多
C. 分析应用价值:、都可作燃料
D. 分析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6.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较:纯铁的硬度比生铁大
B. 分类:、、都属于复合肥
C. 分析: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推理: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7.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 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瓶中,观察现象
B 除NaCl溶液中少量的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 检验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冷小烧杯
D 分离Al和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8. 化学课堂,老师展示了如图实验。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泡发光,两个电极上产生气泡,且烧杯中溶液变浑浊,温度计读数逐渐升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此条件下产生气泡的原理与电解水相同)
A.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B. 灯泡能发光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和
C. 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只与烧杯中的水被消耗有关
D. 恢复至室温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9. 为探究中和反应的发生,小阳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滴入稀盐酸后观察到气球变大,证明中和反应放热
B. 乙中若将浓盐酸换为浓硫酸,也能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C. 丙中观察到试管①内固体溶解而试管②内固体不溶解,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D. 丁中试管④加入后,观察到固体消失,溶液呈黄色,证明未发生中和反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基本一致,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名称)。
(2)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能使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进行净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3)航天物资中有新鲜水果,水果中富含的水、糖类和_________为宇航员提供了一定的营养保障。
(4)“天宫”空间站的备用氧气通常利用分解来制取,已知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11. 2025年初,西北地区最大的科普科创场馆“长安云”正式开馆营业。
(1)场馆中庭摆放有一尊以莫比乌斯环为灵感设计的艺术装置——《永无止境》,它由不锈钢、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
(2)“长安云”北馆的陶瓷馆内设有陶瓷工坊,为广大市民和陶艺爱好者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交流中心。制作陶瓷器的下列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制胚→②装饰→③干燥→④烧制→⑤冷却
(3)在科普表演时,工作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演示,观察到蜡烛很快的“无风自灭”。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
12. 太阳能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请回答问题。
(1)与太阳能相比,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量占比仍在63%以上。火力发电消耗的煤炭属于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材料是高纯硅,画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3)利用太阳能可将甲烷在高温熔融盐环境中转化为,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过程①和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13. 如图1是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时,若NaCl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20℃时,将固体加入至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g。升温至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2是从NaCl和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NaCl的流程图。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下列有关溶液M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一定含有硝酸钾
D.一定不含氯化钠
14. 小华收集了一些铜制纪念币,了确定其成分,他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铜制纪念币一般由黄铜(铜、锌合金)或青铜(铜、锡合金)制成。
(1)同学们发现该纪念币上有绿色的锈斑,经判断为铜锈。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其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有关。
(2)为确定该纪念币的成分,同学们用锉刀打磨纪念币侧面,得到一定量金属粉末,并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锡()溶液为无色。
①当插入细铁丝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则说明该纪念币由青铜制成。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若将少量稀硫酸改为过量稀硫酸,其他步骤不变,也可观察到试管乙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该现象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纪念币由青铜制成。
15. 如图是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
(1)若A→B,A→HCl的反应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A和B都属于酸,则A为_________,HCl→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若C、D、E均为金属单质,则D_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是活泼金属。
(3)若C、D、E均是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且D的俗名为熟石灰,则C与HCl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请你补全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验证
【实验目的】 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并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试剂】 过氧化氢溶液、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二氧化锰
【实验原理】 写出用上述试剂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装置】
【装置选择及分析】 (1)用上述试剂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________(填试剂名称)制取,与装置B比较,装置C的优点有________。
【验证性质】 将制得通入右图所示的Y形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17. 为鉴别NaOH溶液和溶液,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甲~丁四组实验。
【表达交流】
(1)甲~丁四组实验不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甲和__________。
(2)写出乙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将八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发现废液缸底部有沉淀物、上层清液为红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3)小阳认为,废液缸中上层清液的溶质一定有酚酞和NaCl,一定不含HCl。一定不含HCl的理由是__________。
分析了所有反应后,小秦提出,上层清液中的溶质还可能含有NaOH、、、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溶液、溶液均呈中性。
【实验验证】
(4)为探究可能存在的溶质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向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中一定不含和
②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溶液 _________ 溶液中含有NaOH和
【拓展应用】
(5)下面关于废液缸中上层清液的应用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可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
B. 可用于鉴别失去标签的盐酸和溶液
C.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 如图1所示,为测定某金属样品中镁的含量,实验小组取20g该样品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天平示数的变化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样品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请分析并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该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2025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题答案】
【答案】(1)氮气 (2)吸附
(3)维生素 (4)
【11题答案】
【答案】(1)塑料 (2)④
(3)隔绝氧气
【12题答案】
【答案】(1)不可再生
(2) (3)不相同
【13题答案】
【答案】(1)相等 (2) ①. 65.8 ②. 变大
(3) ①. 蒸发结晶 ②. AC
【14题答案】
【答案】(1)##二氧化碳
(2) ①. ②. 不能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一定 (3)固体消失或减少,有气泡产生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BF ③. 稀盐酸 ④.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⑤.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题答案】
【答案】(1)丁 (2)
(3)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显碱性,碱性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不能共存,则溶液中一定不含HCl或废液缸底部沉淀物为,与HCl不共存(合理即可)
(4) ①. 或(合理即可) ②.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5)B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题答案】
【答案】(1)1.5 (2)解:设金属样品中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x。
解得:
该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9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