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考 | 历史学科备战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5(四川南充专用)(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列举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部分治国理政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发点都是( )时期 措施西周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秦朝 废分封,置郡县西汉 颁布“推恩令A.巩固统治 B.加强皇权 C.分封诸侯 D.休养生息2.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到1854年,太平军遇到了自金田起义以来最凶悍的敌人是( )A.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B.李鸿章率领的淮军C.左宗棠率领的常胜军 D.曾国藩率领的湘军3.“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照此”签订的条约应该是(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民主共和观念并没有被绝大多数农民所接受。据此可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A.民主进程任重道远 B.广大农民渴望安定的生活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5.绘画是纪念和歌颂历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一场历史题材绘画展上,某同学在一面展墙欣赏到如下绘画作品,该展墙的主题为( )A.国共十年内战B.民族民主革命运动C.新民主主义革命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6.新中国成立后,授予军衔的10名开国元帅中有9人、10名大将中有8人、57名上将中有48人、177名中将中有157人、1359名少将中有857人均参加过长征。这些数据说明长征( )A.锻造了党和红军大批骨干力量B.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C.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D.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7.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三大 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8.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中曾评价某历史事件:“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略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该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三次调整。与“三次调整”的共同作用无关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C.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D.促进乡镇企业的崛起10.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11.绘制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奋斗历程时绘制的党史年代尺,其中第④处对应的内容是( )A.开天辟地 B.生死攸关 C.进京赶考 D.伟大转折12.这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仿佛一场盛大的派对,邀请了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们共同庆祝人类意识的觉醒”。这场“文化运动”起源于( )A.阿拉伯 B.意大利 C.法国 D.美国13.下图为1689年英国议会参加威廉与玛丽加冕仪式的场景,议会礼仪官宣读了《权利宣言》(《权利法案》初稿)并授予了王冠,随后威廉发表了承认该宣言的致辞,赢得现场热烈的欢呼。据此可知( )A.议会与国王相互妥协 B.王权已被彻底剥夺C.英国已建立共和制度 D.威廉推崇“君权神授”14.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的结果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15.史料是了解、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以下属于研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手史料的是( )A.《罗伯斯庇尔传》 B.《拿破仑战争史》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16.1871年,日本财政收入5004.5万口元,财政支出5733万日元,武士的补助支出1507万日元,约占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比陆军军费的两倍还要多。为此,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发起倒幕运动 B.废除封建特权 C.推行废藩置县 D.提倡文明开化17.19世纪末,无论新兴工业还是采用新的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都需要大量投资,而这是个人资本难以做到的,于是一些资本家便合股开办各种大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等。由此产生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手工工场 B.工厂制度 C.集体农庄 D.垄断组织18.1870﹣1900年,世界工业生产指数增加了近2倍,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19.“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他要用笔来完成”“他立志使他的每一部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他也做到了。“他”和“他”的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列夫 托尔斯泰——《哈姆雷特》B.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C.浪漫主义音乐——美国——贝多芬D.《向日葵》——用生命作画的人——达 芬奇2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年代尺(部分)。其中,A处应填写(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德国先后进攻丹麦挪威和西欧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先求富”。——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材料二光绪二十年(1894) 41岁,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年中日战争爆发,放弃仕途。光绪二十一年(1895) 42岁,在家乡通州筹办棉纱厂,根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名“大生纱厂”光绪二十五年(1899) 46岁,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后又兴办了34个辅助企业。光绪二十八年(1902) 49岁,议建广生油厂;筹建通州师范。光绪三十二年(1906) 53岁,任江苏铁路公司协理;筹办南通五属中学、吴淞商船学校。——摘编自《张謇年谱》材料三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年均每年24个,1914-1919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南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据材料一,概括“自强”和“求富”之间的关系。并举出一例“求富”口号下创办的企业。(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张謇的思想主张,并分析这一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6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英国最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内政治长期稳定,政府以行政手段推动经济发展。……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确立了海上霸权,殖民掠夺促进了原始积累,也使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产品,由此推动了技术革新。——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材料三:《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线索图材料四: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1801-1851年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了125.6%……一座座以煤作为燃料的工厂不断排放出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伤害着人们的健康。——摘编自刘俊俊《英国工业化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不得照抄材料)(6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涌现了很多重要发明,请把材料二中所示发明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并指出图三所示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8分)(3)试阐述材料三中“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何内在联系?“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政权尝试”指的又是哪一历史事件?(6分)(4)根据材料四,从两个角度谈谈英国的工业化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4分)23.历史上的各种流行饮品如同一本本液态典籍,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古希腊的葡萄种植和酿酒兴盛,首先得益于该地特殊的区位,能充分享受与其他民族知识交流的成果。土壤虽然贫瘠不宜种植谷物,但气候和坡地却适于培育葡萄。海上交通的发达也促进了希腊早期的海外殖民和贸易,大多数城邦都输出以葡萄酒为主的商品贸易。——摘编自贾长宝《从文明史视角看古希腊葡萄和葡萄酒的起源传播及影响》材料二 咖啡能使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传入欧洲后就替代酒,成为了理性时代科学家、哲学家和商人的理想饮品。17世纪末18世纪初, 随着咖啡需求量的增加,荷兰和法国打破了阿拉伯半岛对咖啡生产和供应的垄断,将咖啡的种植传播到欧洲、印尼、南美洲等地。——摘编自[美]汤姆·斯丹迪奇《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的历史》材料三 至 18世纪上半叶,饮茶作为一种文化在北美殖民地已经较为流行。1765年,英国为解决财政危机在北美殖民地颁布新税法,后因征印花税不成改增“茶税”,茶被赋予了殖民压迫的象征意义,饮茶之风在独立战争期间遭遇严重抵制。——摘编自刘章才《英国茶文化研究 (1650—1900)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葡萄酒在古希腊盛行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咖啡产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饮茶之风在北美地区出现的变化,并解释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D C A C A B C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B A A C B D C B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60分。21.(1)关系:求富是自强的基础。(2分)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4分)(2)主张:实业救国。(2分)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2分)(3)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分)(4)启示:国家独立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2分)22.(1)前提条件:较早确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手工业技术革新等。(任答两点即可)(6分)(2)顺序:图二、图三、图一。时代:蒸汽时代(8分)(3)内在联系: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恶化,这促使他们为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斗争,从而爆发了一系列工人运动。(意思相近即可)(4分)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分)历史事件:巴黎公社(2分)(4)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中要注意保护环境。(意思相近即可)(4分)23.(1)原因:具有区位优势,能与其他民族交流种植和酿造技术;自然条件适宜培育葡萄;海上交通发达,以葡萄酒为主要出口商品。(6分)(2)变化:从阿拉伯半岛是唯一的咖啡供应地,到咖啡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2分)时代背景:理性时代到来;荷兰和法国的殖民扩张。(4分)(3)变化:饮茶之风从较为流行变为受到严重抵制。(4分)原因:英国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独立战争的导火索,茶因被视为殖民压迫的象征意义而遭到抵制。(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