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来宾市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起于漠河市,终于大庆市,穿越500千米原始森林无人区和多年冻土地带。读中俄原油管道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中俄原油管道二线穿越原始森林无人区和多年冻土地带,建设过程中需注意(  )
A.防范低温缺氧现象 B.预防强紫外线照射
C.克服高温干燥环境 D.控制施工作业宽度
2.相对于夏季施工,冬季施工会(  )
A.降低火灾风险 B.缩短施工工期
C.减少冻土融沉 D.降低焊接难度
3.下列关于加强中俄能源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强了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系数 B.改变了国内油品供输格局
C.降低了东北地区石油开采成本 D.促进了石化企业转型升级
4.下列因素与成品汽油价格有关的有(  )
①收入水平 ②人口数量 ③石油产量 ④石油蕴藏量 ⑤石油消耗量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⑤
广东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进行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4~5题。
5.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耐湿 B.耐旱 C.耐盐碱 D.抗倒伏
6.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提高化石能源价格 B.缩小工业规模
C.发展清洁技术,植树造林 D.加快城镇化速度
8.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
A.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B.森林总面积在不断缩小
C.公众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D.生产技术进步比较缓慢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其中有五个省级行政区(图1所示)最适宜发展风力发电。目前,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我国有许多城市的路灯采用风光互补照明(图2所示),它是由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读图,完成9~11题。
图1 图2
9.从风、光资源角度考虑,下列省级行政区最适合推广风光互补照明路灯的是(  )
A.山东 B.山西 C.宁夏 D.陕西
10.若在西宁安装风光互补照明路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其太阳能电池方阵平面板应该朝向(  )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11.风光互补照明路灯的应用引起国内众多新能源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踊跃投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实施,利于节能减排,能得到政策支持
B.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
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
D.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
下图为“沿 106.5°E 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4.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  )
A.960 mm B.600 mm
C.1 000 mm D.1 200 mm
15.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四周向中间递增
C.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16.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洋流    D.大气环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如下图),三大沙漠几乎占据全盟2/3的面积,全盟土地荒漠化曾经高达93.15%。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该盟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措施,在实施封育保护生态的同时,启动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最终,沙漠被“锁边”,沙漠化得到有效控制,该盟飞播造林成果被联合国治沙代表称为中国治沙典范。在治理沙漠的同时,阿拉善盟还发展相关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说明阿拉善地区沙漠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6分)
指出阿拉善地区给沙漠“锁边”的具体措施。 (4分)
推测阿拉善地区在治沙过程中可以发展的产业种类。(6分)
18.(12分)读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表(含预测),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2010 2020 2030
人口/亿人 13.39 14.12 14.50
粮食总消费量/108 kg 6 056 6 838 7 360
人均粮食消费量/108 kg 452 484 508
据表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分)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6分)
19.(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短尾猴,也称红面猴,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短尾猴主要栖息于原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竹林地带;食性较杂,取食野果、嫩叶、花芽、竹笋。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栖息地的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黄山地区人们种植茶园、道路建设等活动对短尾猴的栖息地产生较大影响。图1虚线内为我国短尾猴主要栖息地分布范围(阴影部分为黄山短尾猴分布区)。
图1
说明协调黄山地区人类活动与短尾猴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8分)
20.(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南麓,有发源于天山的开都河汇入。开都河流域曾经有大片灌溉农业分布。随着流域治理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博斯腾湖的水位逐渐上升。
(1)说出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推断博斯腾湖湖盆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6分)
(3)根据材料分析近年来博斯腾湖水位上升的可能原因。(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D C A D C D C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C B B A C B
二、综合题
17.答案:(1)沙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草场被沙漠吞噬,畜牧业水平下降;流动的沙丘会掩埋耕地,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2)采用机械压沙和草方格沙障等工程措施来固定流沙;采用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等生态措施,建立防风林,阻挡风沙。
(3)沙漠特色旅游业;沙漠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等。
18.答案:
(1)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
(2)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等。
19.合理规划各项人类活动,尽可能避开短尾猴栖息地;优化能源结构,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等能源,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或对栖息地的破坏);道路建设应避开栖息地区域,无法避开时,要建设动物穿越的生态廊道;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等等。
20.答案:
(1)变化: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
原因: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融水多。
(2)特点:湖盆西部、北部缓,东部、南部陡。
依据:湖泊最高和最低水位线东部、南部密集,西部、北部稀疏。
(3)来水多: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加;湖区生态环境改善,涵养水源能力增强;
去水少:提高灌溉技术或发展节水农业,入湖水量增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