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2024·遂溪模拟)新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鸡蛋 B.白粥 C.苹果 D.馒头2.(2024·遂溪模拟)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图标是A. B.C. D.3.(2024·遂溪模拟)国之重器,令人瞩目。重器中使用的下列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C919大飞机外壳使用铝锂合金 B.歼-20中使用玻璃钢雷达罩C.山东舰航母使用的碳纤维材料 D.“奋斗者”号密封接口橡胶圈4.(2024·遂溪模拟)用定量的方法探究空气组成成分,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是A.拉瓦锡 B.道尔顿 C.侯德榜 D.门捷列夫5.(2024·遂溪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单质硅:Si B.氧化铁:FeOC.3个氧原子:O3 D.2个镁离子:6.(2024·遂溪模拟)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量子点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常见的量子点材料ZnS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7.(2024·遂溪模拟)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锑原子的质子数为51C.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D.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2)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由碳原子构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单质B.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可作电极材料C.石墨烯和石墨双炔性质完全相同D.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完全燃烧都生成CO2(3)石墨双炔可实现氦气的分离提纯,原理图如下图。下列分离方法与其原理类似的是A.吸附 B.蒸馏 C.过滤 D.结晶8.(2024·遂溪模拟)种植果木阳台月季花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B.K2SO4 C.CO(NH2)2 D.KH2PO49.(2024·遂溪模拟)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该纳米纤维的质量不变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10.(2024·遂溪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涂油、刷油漆可防止铁制品锈蚀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C.铝比铁活泼,所以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D.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11.(2024·遂溪模拟)有一种浸洗瓜果的“果蔬洗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果蔬洗盐”溶液浸洗瓜果有助于消除瓜果表面的残留农药。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蔬洗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后的pH=7B.从物质类别看,“果蔬洗盐”属于化合物C.“果蔬洗盐”溶液浸洗瓜果不涉及化学变化D.往“果蔬洗盐”中滴加足量的食醋,会有气泡冒出(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饱和的NaCl溶液从60℃降温到40℃,有晶体析出C.20℃时,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6%D.分别将4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a2CO312.(2024·遂溪模拟)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与水接触 探究氧气含量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验证Mg、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探究中和反应放热实验设计选项 A B C DA.A B.B C.C D.D13.(2024·遂溪模拟)《天然气·作咸》详细记载火井制盐过程:“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1)“井火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合缝漆布”:目的是确保装置 良好,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的物理性质。(3)“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曲竹没有半点烧焦,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 。(4)卤水煮盐所得食盐是国人每日餐食不可少的调味品,钠元素在人体内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5)上述制盐的原理是卤水通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得到粗盐。14.(2024·遂溪模拟)氢气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可由多种方式制得,如题17图是各类制氢方法的成本比较。氢气也是非常危险的气体,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4.0%~74.2%。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极高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分子分裂成单个氢原子,制得导电性类似于金属的固体,称为金属氢。金属氢形成后,可保持稳定的状态。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的超导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可作高能燃料,燃烧时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物质,是理想的火箭推进剂,其蕴藏着能量比普通TNT炸药大30-40倍。(1)各类制氢方法中成本最高的是 。(2)写出金属氢的一种物理性质 。(3)金属氢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4)金属氢(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A.金属氢可用作导线B.金属氢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C.可由电解水方法制得金属氢D.金属氢和氢气的化学性质不相同15.(2024·遂溪模拟)实验I:研究CO2的制取和性质。(1)图1中仪器m的名称是 。(2)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胶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和b的导管口连接,用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4)根据图D中气球浮起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若a和d的导管口连接,实验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 (填“能”或“否”)。实验Ⅱ:家庭自制汽水的课外实验。查阅资料: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汽水装置,如图2所示。(5)该自制汽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6)步骤②中使用凉开水而不是温开水制汽水的原因是凉开水的温度低,气体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7)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大量气泡冒出后汽水的酸性 (填“增强”或“减弱”)。16.(2024·遂溪模拟)兴趣小组同学发现本地种植的甘蔗长势不佳,为探究其原因,开展了如下活动。【查阅资料】甘蔗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0~8.0。活动一:用pH试纸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实验方案】(1)方案如下:①取甘蔗地里五份不同位置的少量土壤样品,分别加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过滤得到滤液。②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等试纸显色后与________对比,读出pH,进一步确定土壤酸碱性。【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五次实验测定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滤液1 滤液2 滤液3 滤液4 滤液5测得的pH 5 6 6 5 5【实验结论】(2)该地的土壤呈________性,则该土地________(“适宜”或“不适宜”)种植甘蔗。【交流讨论】(3)在甘蔗地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以下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__。A. B. C.活动二:分析土壤的酸碱性原因【调查分析】经调查,该地之前种植农作物施用大量化肥——硫酸铵。【作出猜想】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硫酸铵。【实验方案】(4)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活动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再滴加________溶液 有________生成 土壤中含有②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氨味 土壤中含有________【实验结论】(5)土壤中含有硫酸铵。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活动三:寻找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查阅资料】人们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如下表所示:所用物质 改良原理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Ca(OH)2]、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 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改良碱性土壤 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铜(CuSO4)等 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反应【得出结论】(6)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分析确定选用________(写一种)改良该土壤。17.(2024·遂溪模拟)碳酸钙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获得了传统石灰石煅烧流程和现代工业化生产流程如下:Ⅰ.西晋文献《博物志》,记载的传统石灰石煅烧生成碳酸钙的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Ⅱ.现代利用碳化法生产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古代流程中锤、凿山石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石灰石煅烧过程与现代流程中 设备内发生的反应相同。(3)石灰石加入石灰窑之前要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 ;消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该反应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将含CO2的窑气通过净化器的目的是 。(5)碳化塔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对比上述两种流程,分析现代工艺相对古代传统工艺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18.(2024·遂溪模拟)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湿法炼铜技术,《大冶赋》中记载了火法炼铜技术。图1是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其他杂质不反应】为原料演绎古代两种炼铜技术。(1)“湿法炼铜”加入铁,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填“强”或“弱”)。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有:H2SO4、 (写化学式)。(2)已知:孔雀石与稀硫酸反应: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用25g孔雀石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4.4g的CO2,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据“火法炼铜”原理,将9g炭粉和80g氧化铜混合物隔绝空气高温加热,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2,该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解析】【解答】A、鲜奶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B、白粥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物质所富含营养成分进行分析。2.【答案】B【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解析】【解答】A、该图为绿色食品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B、该图为节水标志,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符合题意;C、该图为禁止烟火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D、该图为可循环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中常见图标,水龙头旁应该粘贴节约用水的标志来解答。3.【答案】A【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解析】【解答】A、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玻璃管雷达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碳纤维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材料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而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来解答。4.【答案】A【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他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不符合题意;C、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不符合题意;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了解化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成分,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性来解答。5.【答案】A【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A、单质硅是固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硅的元素符号是Si,单质硅用Si表示,该书写正确,符合题意;B、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则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C、3个氧原子用3O表示,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D、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用Mg2+表示,2个镁离子即2Mg2+,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书写正确的化学式,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来解答。6.【答案】C【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ZnS由锌、硫两种元素组成,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ZnS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化合物是至少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ZnS是由锌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D、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而ZnS只是一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解答;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来解答;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解答;D、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来解答。7.【答案】(1)B(2)C(3)C【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1)A、锑元素有金旁,属于金属元素,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锑原子的质子数为51,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正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故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锑原子的质子数为51,故x=51-2-8-18-18=5,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A、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由碳原子构成,故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是碳的单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均可作电极材料,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石墨烯和石墨双炔中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性质不完全相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碳单质,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完全燃烧都生成CO2,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根据图示可知,石墨双炔能通过较小的分子,将较大的分子与较小的分子分离,其原理与过滤原理类似。故答案为:C.【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和原子核电荷数;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来解答;(2)根据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的单质,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均具有导电性,均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来解答;(3)根据分子筛永许小分子通过,大分子被隔离,实现氮气和石墨双炔分离来解答。8.【答案】D【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化肥分为氮肥、钾肥、磷肥和复合肥。A、 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B、 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D、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化肥分为氮肥、钾肥、磷肥和复合肥,而复合肥是指含有植物所需营养素N、P、K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来解答。9.【答案】A【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二氧化碳、丙为甲醇、丁为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甲醇、水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则乙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在该反应中中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2价;,氢元素化合价由0价+1价,故该反应中反应前后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纳米纤维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氢气,根据,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的方程式的含义,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10.【答案】C【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解析】【解答】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涂油、刷油漆可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铁制品锈蚀,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镁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铁、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来解答;B、根据人体中的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来解答;C、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强者置换弱者,铝比铁活泼,铝更耐腐蚀来解答;D、根据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来解答。11.【答案】(1)D(2)B【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盐的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1)A、“果蔬洗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故“果蔬洗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后的pH小于7,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从物质类别看,“果蔬洗盐”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果蔬洗盐”溶液浸洗瓜果与残留农药发生反应,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往“果蔬洗盐”中滴加足量的食醋,食醋呈酸性,可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有气泡冒出,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价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从40℃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20℃,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则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没有给定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A、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pH值大于7来解答;B、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来解答;C、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D、根据食醋呈酸性,食醋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解答;(2)根据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一般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结晶氯化钠;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的大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解答。12.【答案】D【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解析】【解答】A、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氧气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是与水充分接触,该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图中实验,除了氧气含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探究氧气含量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该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镁能与FeCl2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镁>铁;Ag不能与FeCl2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镁>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Mg>Fe>Ag,该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图中实验,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不能探究中和反应放热,也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造成的,该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成铁锈来解答;B、根据等质量的硫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来解答;C、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是镁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来解答;D、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放热,实验探究中和反应放热实验需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来解答。13.【答案】(1)甲烷;不可再生(2)气密性;小(3)没有与氧气接触(4)常量(5)蒸发结晶【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解析】【解答】(1)“井火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合缝漆布”的目的是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防止天然气逸出;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4)钠元素在人体内属于常量元素;(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上述制盐的原理是卤水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盐。【分析】(1)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均是不可再生能源来解答;(2)根据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来解答;(3)根据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同时温度到达着火点来解答;(4)根据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解答;(5)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蒸发结晶氯化钠来解答。14.【答案】(1)电解水制氢(2)密度高(或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等)(3)原子(4)4H+O22H2O;化合反应(5)【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1)利用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各类制氢方法中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为每千克氢气5.2美元,成本最高。(2)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的超导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3)固态氢置于极高压下,固体中所有的氢分子分裂成单个氢原子,制得导电性类似于金属的固体,称为金属氢,故金属氢是由原子构成。(4)金属氢燃烧时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物质水,化学方程式为4H+O22H2O;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A、根据题意可知,金属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可用作导线,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金属氢中只含有氢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合价为0,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不能得到金属氢,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金属氢由原子构成,氢气有氢分子构成,二者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分析】(1)根据制取氢气的成本图示分析电解水制取氢气的成本最高来解答;(2)根据金属氢的密度高,导电性性好,导热性好来解答;(3)根据金属氢是由原子构成的来解答;(4)根据金属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来解答;(5)根据金属氢具有导电性和传热性,金属氢和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来解答。15.【答案】长颈漏斗;水柱不下降;;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混合物;大;减弱【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图1中仪器m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胶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若观察到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若a和b的导管口连接,用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4)图D中,向烧杯中注入二氧化碳,装有空气的气球上浮,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a和d的导管口连接,由于d导气管伸到烧杯底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所以无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观察到的现象都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因此不能得到相同的结论;(5)该自制汽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6)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步骤②中使用凉开水而不是温开水制汽水的原因是凉开水的温度低,气体的溶解度大;(7)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二氧化碳逸出,则大量气泡冒出后汽水的酸性减弱。【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2)根据有长颈漏斗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胶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水柱不变化来解答;(3)根据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来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来解答;(5)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来解答;(6)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来解答;(7)根据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来解答。16.【答案】(1) 标准比色卡(2) 酸 不适宜(3) B(4) 硝酸钡或氯化钡(合理即可) 白色沉淀(5)(6) 熟石灰或草木灰【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解析】【解答】(1)pH的测定: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等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2)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地的土壤pH<7,土壤呈酸性。由【查阅资料】可知,甘蔗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0~8.0,则该土地不适宜种植甘蔗。(3)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时,要在地块的不同位置进行取样,测定结果才比较准确。故答案为:B。(4)①土壤中含有,钡离子与硫酸根、碳酸根均能生成白色沉淀,其中碳酸钡溶于酸,硫酸钡不溶于酸,则先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再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可知土壤中含有。(5)硫酸铵与熟石灰在研磨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该土壤呈酸性,改良酸性土壤,可以选用熟石灰或草木灰。【分析】(1)根据pH值的测定方法是将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来解答;(2)根据pH<7呈酸性, 甘蔗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0~8.0来解答;(3)根据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时,要在地块的不同位置进行取样来解答;(4)根据钡离子与硫酸根、碳酸根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钡不溶与酸反应;铵根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氨气和水来解答;(5)根据硫酸铵与熟石灰在研磨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来解答;(6)根据酸性土壤可以用碱性物质来中和,故氢氧化钙常用作中和酸性土壤和河水来解答。17.【答案】(1)(2)物理;石灰窑(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放出(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杂质(5)(6)节能环保【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18.【答案】(1)强;CuSO4(2)解设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88.8%答: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88.8%。(3)3C+4CuO4Cu+CO2↑+2CO↑【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湿法炼铜”加入铁,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加入的稀硫酸是过量的,因此蓝色溶液的主要溶质成分是CuSO4、H2SO4;(2) 解:设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88.8%答: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88.8%。(3)结合图示,该反应是由炭粉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来书写出正确的方程式为:3C+4CuO4Cu+CO2↑+2CO↑。【分析】(1)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铁比铜活泼,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2)根据碱式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的方程式中已知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以及孔雀石中碱式碳酸铜的百分含量来解答;(3)根据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来解答。1 / 1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2024·遂溪模拟)新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鸡蛋 B.白粥 C.苹果 D.馒头【答案】A【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解析】【解答】A、鲜奶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B、白粥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物质所富含营养成分进行分析。2.(2024·遂溪模拟)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图标是A. B.C. D.【答案】B【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解析】【解答】A、该图为绿色食品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B、该图为节水标志,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符合题意;C、该图为禁止烟火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D、该图为可循环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中常见图标,水龙头旁应该粘贴节约用水的标志来解答。3.(2024·遂溪模拟)国之重器,令人瞩目。重器中使用的下列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C919大飞机外壳使用铝锂合金 B.歼-20中使用玻璃钢雷达罩C.山东舰航母使用的碳纤维材料 D.“奋斗者”号密封接口橡胶圈【答案】A【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解析】【解答】A、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玻璃管雷达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碳纤维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材料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而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来解答。4.(2024·遂溪模拟)用定量的方法探究空气组成成分,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是A.拉瓦锡 B.道尔顿 C.侯德榜 D.门捷列夫【答案】A【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他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不符合题意;C、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不符合题意;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了解化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成分,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性来解答。5.(2024·遂溪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单质硅:Si B.氧化铁:FeOC.3个氧原子:O3 D.2个镁离子:【答案】A【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A、单质硅是固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硅的元素符号是Si,单质硅用Si表示,该书写正确,符合题意;B、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则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C、3个氧原子用3O表示,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D、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用Mg2+表示,2个镁离子即2Mg2+,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书写正确的化学式,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来解答。6.(2024·遂溪模拟)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量子点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常见的量子点材料ZnS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答案】C【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ZnS由锌、硫两种元素组成,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ZnS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化合物是至少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ZnS是由锌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D、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而ZnS只是一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解答;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来解答;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解答;D、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来解答。7.(2024·遂溪模拟)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锑原子的质子数为51C.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D.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2)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由碳原子构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单质B.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可作电极材料C.石墨烯和石墨双炔性质完全相同D.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完全燃烧都生成CO2(3)石墨双炔可实现氦气的分离提纯,原理图如下图。下列分离方法与其原理类似的是A.吸附 B.蒸馏 C.过滤 D.结晶【答案】(1)B(2)C(3)C【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1)A、锑元素有金旁,属于金属元素,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锑原子的质子数为51,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正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故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锑原子的质子数为51,故x=51-2-8-18-18=5,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A、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由碳原子构成,故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是碳的单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均可作电极材料,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石墨烯和石墨双炔中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性质不完全相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碳单质,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完全燃烧都生成CO2,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根据图示可知,石墨双炔能通过较小的分子,将较大的分子与较小的分子分离,其原理与过滤原理类似。故答案为:C.【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和原子核电荷数;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来解答;(2)根据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的单质,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均具有导电性,均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来解答;(3)根据分子筛永许小分子通过,大分子被隔离,实现氮气和石墨双炔分离来解答。8.(2024·遂溪模拟)种植果木阳台月季花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B.K2SO4 C.CO(NH2)2 D.KH2PO4【答案】D【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化肥分为氮肥、钾肥、磷肥和复合肥。A、 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B、 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D、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化肥分为氮肥、钾肥、磷肥和复合肥,而复合肥是指含有植物所需营养素N、P、K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来解答。9.(2024·遂溪模拟)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该纳米纤维的质量不变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答案】A【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二氧化碳、丙为甲醇、丁为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甲醇、水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则乙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在该反应中中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2价;,氢元素化合价由0价+1价,故该反应中反应前后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纳米纤维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氢气,根据,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的方程式的含义,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10.(2024·遂溪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涂油、刷油漆可防止铁制品锈蚀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C.铝比铁活泼,所以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D.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答案】C【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解析】【解答】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涂油、刷油漆可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铁制品锈蚀,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镁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铁、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来解答;B、根据人体中的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来解答;C、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强者置换弱者,铝比铁活泼,铝更耐腐蚀来解答;D、根据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来解答。11.(2024·遂溪模拟)有一种浸洗瓜果的“果蔬洗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果蔬洗盐”溶液浸洗瓜果有助于消除瓜果表面的残留农药。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蔬洗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后的pH=7B.从物质类别看,“果蔬洗盐”属于化合物C.“果蔬洗盐”溶液浸洗瓜果不涉及化学变化D.往“果蔬洗盐”中滴加足量的食醋,会有气泡冒出(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饱和的NaCl溶液从60℃降温到40℃,有晶体析出C.20℃时,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6%D.分别将4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a2CO3【答案】(1)D(2)B【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盐的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1)A、“果蔬洗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故“果蔬洗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后的pH小于7,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从物质类别看,“果蔬洗盐”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果蔬洗盐”溶液浸洗瓜果与残留农药发生反应,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往“果蔬洗盐”中滴加足量的食醋,食醋呈酸性,可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有气泡冒出,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价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从40℃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20℃,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则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没有给定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A、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pH值大于7来解答;B、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来解答;C、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D、根据食醋呈酸性,食醋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解答;(2)根据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一般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结晶氯化钠;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的大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解答。12.(2024·遂溪模拟)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与水接触 探究氧气含量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验证Mg、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探究中和反应放热实验设计选项 A B C D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解析】【解答】A、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氧气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是与水充分接触,该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图中实验,除了氧气含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探究氧气含量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该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镁能与FeCl2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镁>铁;Ag不能与FeCl2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镁>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Mg>Fe>Ag,该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图中实验,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不能探究中和反应放热,也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造成的,该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成铁锈来解答;B、根据等质量的硫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来解答;C、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是镁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来解答;D、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放热,实验探究中和反应放热实验需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来解答。13.(2024·遂溪模拟)《天然气·作咸》详细记载火井制盐过程:“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1)“井火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合缝漆布”:目的是确保装置 良好,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的物理性质。(3)“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曲竹没有半点烧焦,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 。(4)卤水煮盐所得食盐是国人每日餐食不可少的调味品,钠元素在人体内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5)上述制盐的原理是卤水通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得到粗盐。【答案】(1)甲烷;不可再生(2)气密性;小(3)没有与氧气接触(4)常量(5)蒸发结晶【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解析】【解答】(1)“井火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合缝漆布”的目的是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防止天然气逸出;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4)钠元素在人体内属于常量元素;(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上述制盐的原理是卤水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盐。【分析】(1)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均是不可再生能源来解答;(2)根据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来解答;(3)根据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同时温度到达着火点来解答;(4)根据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解答;(5)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蒸发结晶氯化钠来解答。14.(2024·遂溪模拟)氢气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可由多种方式制得,如题17图是各类制氢方法的成本比较。氢气也是非常危险的气体,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4.0%~74.2%。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极高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分子分裂成单个氢原子,制得导电性类似于金属的固体,称为金属氢。金属氢形成后,可保持稳定的状态。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的超导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可作高能燃料,燃烧时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物质,是理想的火箭推进剂,其蕴藏着能量比普通TNT炸药大30-40倍。(1)各类制氢方法中成本最高的是 。(2)写出金属氢的一种物理性质 。(3)金属氢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4)金属氢(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A.金属氢可用作导线B.金属氢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C.可由电解水方法制得金属氢D.金属氢和氢气的化学性质不相同【答案】(1)电解水制氢(2)密度高(或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等)(3)原子(4)4H+O22H2O;化合反应(5)【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1)利用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各类制氢方法中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为每千克氢气5.2美元,成本最高。(2)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的超导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3)固态氢置于极高压下,固体中所有的氢分子分裂成单个氢原子,制得导电性类似于金属的固体,称为金属氢,故金属氢是由原子构成。(4)金属氢燃烧时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物质水,化学方程式为4H+O22H2O;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A、根据题意可知,金属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可用作导线,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金属氢中只含有氢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合价为0,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不能得到金属氢,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金属氢由原子构成,氢气有氢分子构成,二者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分析】(1)根据制取氢气的成本图示分析电解水制取氢气的成本最高来解答;(2)根据金属氢的密度高,导电性性好,导热性好来解答;(3)根据金属氢是由原子构成的来解答;(4)根据金属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来解答;(5)根据金属氢具有导电性和传热性,金属氢和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来解答。15.(2024·遂溪模拟)实验I:研究CO2的制取和性质。(1)图1中仪器m的名称是 。(2)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胶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和b的导管口连接,用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4)根据图D中气球浮起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若a和d的导管口连接,实验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 (填“能”或“否”)。实验Ⅱ:家庭自制汽水的课外实验。查阅资料: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汽水装置,如图2所示。(5)该自制汽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6)步骤②中使用凉开水而不是温开水制汽水的原因是凉开水的温度低,气体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7)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大量气泡冒出后汽水的酸性 (填“增强”或“减弱”)。【答案】长颈漏斗;水柱不下降;;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混合物;大;减弱【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图1中仪器m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胶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若观察到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若a和b的导管口连接,用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4)图D中,向烧杯中注入二氧化碳,装有空气的气球上浮,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a和d的导管口连接,由于d导气管伸到烧杯底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所以无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观察到的现象都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因此不能得到相同的结论;(5)该自制汽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6)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步骤②中使用凉开水而不是温开水制汽水的原因是凉开水的温度低,气体的溶解度大;(7)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二氧化碳逸出,则大量气泡冒出后汽水的酸性减弱。【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2)根据有长颈漏斗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胶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水柱不变化来解答;(3)根据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来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来解答;(5)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来解答;(6)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来解答;(7)根据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来解答。16.(2024·遂溪模拟)兴趣小组同学发现本地种植的甘蔗长势不佳,为探究其原因,开展了如下活动。【查阅资料】甘蔗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0~8.0。活动一:用pH试纸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实验方案】(1)方案如下:①取甘蔗地里五份不同位置的少量土壤样品,分别加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过滤得到滤液。②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等试纸显色后与________对比,读出pH,进一步确定土壤酸碱性。【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五次实验测定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滤液1 滤液2 滤液3 滤液4 滤液5测得的pH 5 6 6 5 5【实验结论】(2)该地的土壤呈________性,则该土地________(“适宜”或“不适宜”)种植甘蔗。【交流讨论】(3)在甘蔗地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以下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__。A. B. C.活动二:分析土壤的酸碱性原因【调查分析】经调查,该地之前种植农作物施用大量化肥——硫酸铵。【作出猜想】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硫酸铵。【实验方案】(4)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活动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再滴加________溶液 有________生成 土壤中含有②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氨味 土壤中含有________【实验结论】(5)土壤中含有硫酸铵。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活动三:寻找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查阅资料】人们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如下表所示:所用物质 改良原理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Ca(OH)2]、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 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改良碱性土壤 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铜(CuSO4)等 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反应【得出结论】(6)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分析确定选用________(写一种)改良该土壤。【答案】(1) 标准比色卡(2) 酸 不适宜(3) B(4) 硝酸钡或氯化钡(合理即可) 白色沉淀(5)(6) 熟石灰或草木灰【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解析】【解答】(1)pH的测定: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等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2)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地的土壤pH<7,土壤呈酸性。由【查阅资料】可知,甘蔗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0~8.0,则该土地不适宜种植甘蔗。(3)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时,要在地块的不同位置进行取样,测定结果才比较准确。故答案为:B。(4)①土壤中含有,钡离子与硫酸根、碳酸根均能生成白色沉淀,其中碳酸钡溶于酸,硫酸钡不溶于酸,则先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再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可知土壤中含有。(5)硫酸铵与熟石灰在研磨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该土壤呈酸性,改良酸性土壤,可以选用熟石灰或草木灰。【分析】(1)根据pH值的测定方法是将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来解答;(2)根据pH<7呈酸性, 甘蔗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0~8.0来解答;(3)根据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时,要在地块的不同位置进行取样来解答;(4)根据钡离子与硫酸根、碳酸根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钡不溶与酸反应;铵根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氨气和水来解答;(5)根据硫酸铵与熟石灰在研磨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来解答;(6)根据酸性土壤可以用碱性物质来中和,故氢氧化钙常用作中和酸性土壤和河水来解答。17.(2024·遂溪模拟)碳酸钙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获得了传统石灰石煅烧流程和现代工业化生产流程如下:Ⅰ.西晋文献《博物志》,记载的传统石灰石煅烧生成碳酸钙的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Ⅱ.现代利用碳化法生产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古代流程中锤、凿山石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石灰石煅烧过程与现代流程中 设备内发生的反应相同。(3)石灰石加入石灰窑之前要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 ;消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该反应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将含CO2的窑气通过净化器的目的是 。(5)碳化塔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对比上述两种流程,分析现代工艺相对古代传统工艺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答案】(1)(2)物理;石灰窑(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放出(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杂质(5)(6)节能环保【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18.(2024·遂溪模拟)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湿法炼铜技术,《大冶赋》中记载了火法炼铜技术。图1是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其他杂质不反应】为原料演绎古代两种炼铜技术。(1)“湿法炼铜”加入铁,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填“强”或“弱”)。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有:H2SO4、 (写化学式)。(2)已知:孔雀石与稀硫酸反应: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用25g孔雀石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4.4g的CO2,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据“火法炼铜”原理,将9g炭粉和80g氧化铜混合物隔绝空气高温加热,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2,该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强;CuSO4(2)解设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88.8%答: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88.8%。(3)3C+4CuO4Cu+CO2↑+2CO↑【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湿法炼铜”加入铁,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加入的稀硫酸是过量的,因此蓝色溶液的主要溶质成分是CuSO4、H2SO4;(2) 解:设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88.8%答: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88.8%。(3)结合图示,该反应是由炭粉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来书写出正确的方程式为:3C+4CuO4Cu+CO2↑+2CO↑。【分析】(1)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铁比铜活泼,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2)根据碱式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的方程式中已知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以及孔雀石中碱式碳酸铜的百分含量来解答;(3)根据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来解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