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惠州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 2025.5 生物试题说明:1、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考生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范围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A、B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⑤表示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构A中含有大量光合色素,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B.B是叶绿体基质,在这里进行的反应需要CO2的参与C.用18O标记①,则可在②中检测到18OD.植物的任何细胞中都能进行图示生理过程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滤液,如图对其中的色素进行分离,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纸层析法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B.由外向内的第一圈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C.如实验中未加CaCO3,则导致由外向内的第一、二圈颜色明显变浅D.由外向内第一、二圈中的色素含量较高,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3.甲、乙分别为马蛔虫细胞增殖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丙为细胞增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①和③B.甲细胞含有两个四分体,乙细胞没有四分体C.马蛔虫精原细胞增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均能用图丙表示D.处于图丙中②时期的细胞,其核DNA数是不增殖体细胞中核DNA数的2倍4.在遗传物质方面,子代与父母间既保持稳定性,又表现出多样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B.若一个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则1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种精子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时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对同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相同起决定作用的是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5.下列关于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中嘌呤数目等于嘧啶数目B.双链DNA中G-C碱基对越多,其稳定性越强C.双链DNA中A+T的量等于G+C的量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少量双链DNA6.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研究,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7.蝴蝶作为自然界中的美丽生物,常作为诗人笔下的灵感来源,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的发育会经历由幼虫到蛹的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幼虫到蛹的过程有细胞的分化B.由幼虫到蛹的过程有细胞的凋亡C.由幼虫到蛹的主要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蝴蝶幼虫的体细胞分裂时,会发生DNA的复制8.为了研究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研究和探讨。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利用果蝇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等位基因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9.果蝇和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以及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鸡的芦花和非芦花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物种 性别决定类型 相对性状及基因所在位置果蝇 XY型:XX(♀),XY(♂) 红眼(R),白眼(r),X染色体上鸡 ZW型:ZZ(♂),ZW(♀) 芦花(B),非芦花(b),Z染色体上A.♀白眼果蝇×♂红眼果蝇的子代,可根据眼睛颜色判断果蝇性别B.♀芦花鸡×♂芦花鸡的子代,若出现非芦花鸡,则其性别一定为雌性C.♂白眼果蝇×♀红眼果蝇的子代,雌雄群体中的表型比例不相同D.♀非芦花鸡×♂芦花鸡的子代,雌雄可能都有芦花鸡10.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B.DNA 聚合酶催化①和③处化学键的形成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十T)为2/3D.该基因的特异性体现在碱基的种类上11.衰老细胞会分泌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等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统称为SASP,SASP传递到邻近细胞会诱导邻近细胞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染色质收缩,使某些基因表达水平下降B.细胞衰老时,可通过细胞自噬来清除衰老的细胞器C.SASP作用于细胞,会激活与细胞衰老有关基因的表达D.SASP使邻近细胞衰老后,会通过负反馈来减缓细胞衰老12.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五十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大量研究证实成骨细胞铁死亡会导致其分化和成骨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积累为特性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发生铁死亡的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被过度氧化,导致细胞膜的脆性增加,造成细胞膜损伤解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磷脂分子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B.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体内缺乏铁元素而引起成骨细胞死亡C.使用药物抑制成骨细胞铁死亡可能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D.成骨细胞发生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13.现有新发现的一种感染A细菌的病毒B,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两种方法来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两组子代病毒B的放射性和丙、丁两组子代病毒B的产生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向丙、丁两组分别加入DNA酶和RNA酶,应用了减法原理B.同位素标记法中,若换用3H标记上述两种核苷酸,也能实现实验目的C.若甲组产生的子代病毒B有放射性而乙组没有,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若丙组不能产生子代病毒B而丁组能,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4.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普通大肠杆菌(Ⅰ组)和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带35S标记的大肠杆菌(Ⅱ组),经适当操作处理后,检测子代噬菌体(增殖代数>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组中用35S标记处理后的子代噬菌体蛋白质中部分含有35SB.Ⅰ组中用32P标记处理后的子代噬菌体DNA中均含有32PC.Ⅱ组中用35S标记处理离心后的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D.Ⅱ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均含有35S15.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由B、b基因控制)、红眼与白眼(由R、r基因控制)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 表型及数量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正确的是(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短翅红眼 短翅白眼雌蝇(只) 151 0 52 0雄蝇(只) 77 75 25 26A.果蝇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果蝇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雄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Y、BbXRXRC.F 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6D.将亲本的雌果蝇与一只长翅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子代雌果蝇的表型比例为3:1:1:116.已知甲病(基因A—a)和乙病(基因B—b)都是单基因遗传病,这两种病在某家族中的遗传情况如下图,其中Ⅱ—8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7和Ⅱ—8再生一个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为1/16C.该家族中Ⅲ—13与Ⅱ—5的基因型可能会相同D.若Ⅲ—1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14分)光环境(光照强度、光周期和光质)调节是农业栽培中对作物进行人工调控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田七菜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田七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见下表),以确定田七菜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为田七菜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μmol·m-2·g-1 净光合速率/μmol·m-2·g-1 气孔导度/μmol·m-2·g-1 胞间CO2浓/μmol·mol-1 叶绿素含/mg·g-1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100 1.54 0.12 325.30 0.19 0.01150 3.30 0.17 265.33 0.31 0.03200 4.17 0.19 210.33 0.34 0.05250 3.10 0.17 268.43 0.28 0.06(1)光照强度100/μmol·m-2·s-1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 ,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加到150/μmol·m-2·s-1后,短时间内五碳糖的含量应 (填“上升”或“不变”或“下降”)。(2)由表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田七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三者之间的变化趋势呈现出 (填“正”或“负”)相关。请依据表中数据从光合作用过程的角度分析,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时,胞间CO2浓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3)下图是几种常见LED灯的光谱,生产田七菜时应配置 灯较为合适,判断依据是 。18.(12分)某种猴的体细胞中有24对染色体,图甲是该猴体细胞增殖时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某细胞周期内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比值如图乙所示。图丙是该猴的正常体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可能发生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甲中 段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2)图乙中,处于AB段与EF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相同”或“不同”),处于CD段的分裂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核DNA数= ,DE段形成的原因是 。(3)图丙③过程形成的各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不同组织、器官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却有显著差异,根本原因是 。通过④⑤⑥⑦过程可以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 。19.(9分)图甲是噬菌体DNA片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乙所示的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4的名称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 的。若已知DNA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5′-ATGCGAT-3′,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链的碱基组成为 ;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G)/(T+C)=0.4时,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 。图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根据图乙结果分析,可推断该组实验中标记的元素是 (填“32P”或“35S”),标记的是图甲中 (填序号)位置。若测定发现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还含有0.8%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保温培养时间过短 ,也可能是因为保温培养时间过长, (从下列A、B中选填)。A.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B.有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20.(12分)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藏报春花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1)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说明两对基因遵循 定律。(2)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种群中黄花基因型有 种。F2白花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是 。(3)上述F2部分白花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欲判断这样个体的基因组成,有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根据相关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有各种基因型纯合的植株可供利用)。①让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自交;②分析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请你帮该同学预测实验的结果及结论 。21.(13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养蚕和制造丝绸技艺的国家。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蚕产生配子时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互换。家蚕在蚁蚕阶段体色有黑蚁与赤蚁两种表现,由一对基因S、s控制。将纯合黑蚁和赤蚁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1)家蚕体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2)根据杂交结果推测,赤蚁对黑蚁为 性状,S和s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 (要求写出配子)。(3)研究发现,赤蚁蚕伴有高温致死性(温敏),而黑蚁蚕高温不敏感(非温敏)。为研究温敏是由与s基因连锁的另一隐性a基因控制,还是由s基因控制,研究者做如下杂交实验。若F2在高温条件下有赤蚁雌雄个体存活,则温敏由 基因控制。惠州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 2025.5 生物答案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DBDBC 6-10DCDCC 11-16 DBDDA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1) ( 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膜(基粒) 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上升(2) 正 净光合速率较高,较多的CO2用于光合作用(3) B 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灯的光谱与植物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最为接近18.(1)b+c(2) 不同 2:1:2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3) 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全能性19.(1)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反向平行(2) 3′-TACGCTA-5′ 1(3)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32P ①(4) B A20.(1)自由组合(2) AaBb 2 7/13(3)如果白花∶黄花=13∶3,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如果白花∶黄花=3∶1,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21.(13分)(1)分离 F1黑蚁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2)隐 Z (3)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