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2025年中考地理阶段模拟押题卷(湘教版)(八上)(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下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D)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2.“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A)①充足的水资源 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 ④丰富的油气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3.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为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下图为我国重要人口政策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4.关于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A.“二孩”“三孩”政策主要是因为人口总数在减少B.人口政策变化先慢后快C.“只生一个”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D.人口政策的变化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5.人口出现负增长,我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B)①开放“三孩”,鼓励生育②吸收外来移民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来应对人口老龄化④东部人口稠密,将其部分迁移到西部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西瓜是国内经济作物种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西瓜喜温,耐炎热,怕低温,如图为我国西瓜种植类型分布。据此完成6~8题。6.种植反季节西瓜的省区有(D)①广东省 ②海南省 ③四川省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我国能够广泛种植西瓜得益于(B)A.纬度跨度广 B.夏季普遍高温C.东西距离长 D.地形平坦开阔8.甲省区种植的西瓜不仅个大,而且品质上乘,其优势自然条件是(D)A.纬度低,热量充足B.降水丰富C.地处第一级阶梯,空气稀薄,光照强D.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下图把某地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读图,完成9~10题。9.该地的气候类型是(D)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0.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北京市C.海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10月12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 000亿千瓦/时。白鹤滩水电站与长江其它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白鹤滩水电站分布在(A)A.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B.长江中游C.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D.长江下游12.下列关于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A.①河段洪涝灾害频发B.②河段形成地上河C.③河段有凌汛现象D.④河段航运价值高2023年5月18日,山东莱州西岭村发现了一座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世界级巨型单体金矿床。下图示意我国已探明金矿储量分布比例。据此完成13~14题。13.金矿属于(C)A.能源矿产资源 B.可再生资源C.非可再生资源 D.非金属矿产资源14.我国目前已探明金矿储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B)A.河北省 B.山东省C.福建省 D.河南省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下图为文昌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15~16题。15.关于文昌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D)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位于中纬度、北温带C.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D.位于(19.6°N,110.9°E)16.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主要得益于我国(C)A.农业的稳步发展 B.地形类型多样C.科学技术的发展 D.水热条件优越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下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17~19题。17.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A)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18.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B)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19.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D)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B.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D.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读“中国地形区和山脉略图”,完成20~21题。20.关于图中地形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A.甲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B.乙是青藏高原C.丙是我国最大盆地D.丁被称为“天府之国”2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D)A.①③山脉都是西北—东南走向B.②山脉东侧是东北平原C.④山脉以北年平均气温低于0℃D.⑤山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助力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图展现了我国某地小麦收割方式的变化。读图,完成22~23题。22.图中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D)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23.图中小麦收割方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粮食安全重视(B)A.藏粮于民 B.藏粮于技C.藏粮于地 D.藏粮于天汽车产业是体现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形成多个汽车产业群。读下图,完成24~25题。中国汽车产业群分布图24.中国汽车产业群多位于(D)A.西北内陆 B.三江平原C.青藏高原 D.东部地区25.能为长三角、珠三角汽车产业群所在区域提供能源的是(A)A.西气东输工程 B.京哈高速铁路C.南水北调工程 D.坎儿井引水工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人口的分布状况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图1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和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请据此开展探究。探究一:探求人口分布规律(1)广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99人/千米2以下地区相对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填方位)。(2分)探究二:探索人地关系(2)广西人口疏密与地形关系密切,盆地与平原(填地形类型)人口稠密,海拔1 000米以上地区人口稀疏。为获得更好的水源与交通条件,广西很多城市沿河流分布。(4分)探究三:模仿地理学家研究问题上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胡焕庸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黑河—腾冲人口地理界线,该线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条分界线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下图为胡焕庸线示意图。(3)请模仿胡焕庸的研究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上,用一条线段绘制人口分布界线,并说出你所绘制的界线的特点。(4分)由图2可以看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呈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特点,分界线如图2。27.(10分)【江海相约 创新中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汇聚千流,接纳百川”,长江以其独特而磅礴的力量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长江流域图【江河哺育】雪山而来,东海奔去,长江滋养哺育了中华儿女。(1)说出长江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长江属于外流河;长江最终注入海洋。【山水蓄能】长江上游立足自身优势,建成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如二滩、三峡等。(2)说明长江大型水利枢纽发挥的综合效益。(2分)防洪、发电、灌溉。【稻渔共生】长江中下游地区探索出“一地双收”的农业模式,如“稻田养蟹”等。(3)说出你知道的“一地双收”农业模式。(2分)稻田养鱼;旱地套种;桑基鱼塘。(答出一种即可)【创新驱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全国众多的“双一流”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者”。(4)简析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2分)科技力量雄厚、高素质人才聚集。28.(10分)2023年我国旅游业呈现“高开稳走,加速回暖”态势。北京的小明和家人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出行前设计了①、②、③三条自驾游线路,如图所示。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若小明一家沿线路①自驾游,由华北平原进入内蒙古高原,长途穿行后最终到达乌鲁木齐。(2分)(2)若小明一家沿线路②自驾游,他们将两次穿越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山脉:首先穿越太行山脉,进入黄土高原;再经过四川盆地,穿越横断山脉,到达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4分)(3)若小明一家沿线路③自驾游,一路地势较平坦(选填“平坦”或“崎岖”),将经过多条大河,这些大河都属于外(选填“内”或“外”)流河。(4分)29.(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是某汽车公司整车和电池制造基地分布图。材料二 图2是我国东部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简图。材料三 中西部地区各省市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在能源、土地等方面的生产优势。(1)深圳制造基地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粤。(2分)(2)该公司旗下还拥有IT、新能源产业,这两种产业均属于高新技术产业。(2分)(3)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东部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海分布;深圳基地生产的一万辆汽车要运往大连,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海洋/水路运输。(4分)(4)根据材料,列举两条该公司电池制造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分)政策支持;能源丰富;土地廉价。(答出一点即可)30.(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23年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以下简称“丽香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丽香铁路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横断山脉中段;一路翻山越岭,桥隧相连,桥隧比高达73.4%。丽香铁路开通运营后,将有力提升民族地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对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高速铁路干线分布和丽香铁路示意图。(1)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最主要的高铁线路是京广铁路;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4分)(2)丽香铁路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修建丽香铁路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震。(4分)(3)丽香铁路开通运营后对沿线地区的有利影响有哪些?(2分)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推动云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出一点即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2025年中考地理阶段模拟押题卷(湘教版)(八上)(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下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D)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2.“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A)①充足的水资源 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 ④丰富的油气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3.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为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下图为我国重要人口政策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4.关于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A.“二孩”“三孩”政策主要是因为人口总数在减少B.人口政策变化先慢后快C.“只生一个”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D.人口政策的变化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5.人口出现负增长,我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B)①开放“三孩”,鼓励生育②吸收外来移民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来应对人口老龄化④东部人口稠密,将其部分迁移到西部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西瓜是国内经济作物种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西瓜喜温,耐炎热,怕低温,如图为我国西瓜种植类型分布。据此完成6~8题。6.种植反季节西瓜的省区有(D)①广东省 ②海南省 ③四川省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我国能够广泛种植西瓜得益于(B)A.纬度跨度广 B.夏季普遍高温C.东西距离长 D.地形平坦开阔8.甲省区种植的西瓜不仅个大,而且品质上乘,其优势自然条件是(D)A.纬度低,热量充足B.降水丰富C.地处第一级阶梯,空气稀薄,光照强D.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下图把某地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读图,完成9~10题。9.该地的气候类型是(D)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0.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北京市C.海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10月12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 000亿千瓦/时。白鹤滩水电站与长江其它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白鹤滩水电站分布在(A)A.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B.长江中游C.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D.长江下游12.下列关于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A.①河段洪涝灾害频发B.②河段形成地上河C.③河段有凌汛现象D.④河段航运价值高2023年5月18日,山东莱州西岭村发现了一座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世界级巨型单体金矿床。下图示意我国已探明金矿储量分布比例。据此完成13~14题。13.金矿属于(C)A.能源矿产资源 B.可再生资源C.非可再生资源 D.非金属矿产资源14.我国目前已探明金矿储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B)A.河北省 B.山东省C.福建省 D.河南省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下图为文昌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15~16题。15.关于文昌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D)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位于中纬度、北温带C.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D.位于(19.6°N,110.9°E)16.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主要得益于我国(C)A.农业的稳步发展 B.地形类型多样C.科学技术的发展 D.水热条件优越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下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17~19题。17.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A)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18.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B)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19.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D)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B.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D.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读“中国地形区和山脉略图”,完成20~21题。20.关于图中地形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A.甲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B.乙是青藏高原C.丙是我国最大盆地D.丁被称为“天府之国”2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D)A.①③山脉都是西北—东南走向B.②山脉东侧是东北平原C.④山脉以北年平均气温低于0℃D.⑤山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助力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图展现了我国某地小麦收割方式的变化。读图,完成22~23题。22.图中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D)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23.图中小麦收割方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粮食安全重视(B)A.藏粮于民 B.藏粮于技C.藏粮于地 D.藏粮于天汽车产业是体现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形成多个汽车产业群。读下图,完成24~25题。中国汽车产业群分布图24.中国汽车产业群多位于(D)A.西北内陆 B.三江平原C.青藏高原 D.东部地区25.能为长三角、珠三角汽车产业群所在区域提供能源的是(A)A.西气东输工程 B.京哈高速铁路C.南水北调工程 D.坎儿井引水工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人口的分布状况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图1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和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请据此开展探究。探究一:探求人口分布规律(1)广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99人/千米2以下地区相对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填方位)。(2分)探究二:探索人地关系(2)广西人口疏密与地形关系密切,盆地与平原(填地形类型)人口稠密,海拔1 000米以上地区人口稀疏。为获得更好的水源与交通条件,广西很多城市沿河流分布。(4分)探究三:模仿地理学家研究问题上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胡焕庸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黑河—腾冲人口地理界线,该线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条分界线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下图为胡焕庸线示意图。(3)请模仿胡焕庸的研究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上,用一条线段绘制人口分布界线,并说出你所绘制的界线的特点。(4分)由图2可以看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呈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特点,分界线如图2。27.(10分)【江海相约 创新中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汇聚千流,接纳百川”,长江以其独特而磅礴的力量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长江流域图【江河哺育】雪山而来,东海奔去,长江滋养哺育了中华儿女。(1)说出长江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长江属于外流河;长江最终注入海洋。【山水蓄能】长江上游立足自身优势,建成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如二滩、三峡等。(2)说明长江大型水利枢纽发挥的综合效益。(2分)防洪、发电、灌溉。【稻渔共生】长江中下游地区探索出“一地双收”的农业模式,如“稻田养蟹”等。(3)说出你知道的“一地双收”农业模式。(2分)稻田养鱼;旱地套种;桑基鱼塘。(答出一种即可)【创新驱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全国众多的“双一流”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者”。(4)简析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2分)科技力量雄厚、高素质人才聚集。28.(10分)2023年我国旅游业呈现“高开稳走,加速回暖”态势。北京的小明和家人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出行前设计了①、②、③三条自驾游线路,如图所示。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若小明一家沿线路①自驾游,由华北平原进入内蒙古高原,长途穿行后最终到达乌鲁木齐。(2分)(2)若小明一家沿线路②自驾游,他们将两次穿越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山脉:首先穿越太行山脉,进入黄土高原;再经过四川盆地,穿越横断山脉,到达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4分)(3)若小明一家沿线路③自驾游,一路地势较平坦(选填“平坦”或“崎岖”),将经过多条大河,这些大河都属于外(选填“内”或“外”)流河。(4分)29.(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是某汽车公司整车和电池制造基地分布图。材料二 图2是我国东部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简图。材料三 中西部地区各省市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在能源、土地等方面的生产优势。(1)深圳制造基地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粤。(2分)(2)该公司旗下还拥有IT、新能源产业,这两种产业均属于高新技术产业。(2分)(3)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东部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海分布;深圳基地生产的一万辆汽车要运往大连,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海洋/水路运输。(4分)(4)根据材料,列举两条该公司电池制造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分)政策支持;能源丰富;土地廉价。(答出一点即可)30.(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23年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以下简称“丽香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丽香铁路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横断山脉中段;一路翻山越岭,桥隧相连,桥隧比高达73.4%。丽香铁路开通运营后,将有力提升民族地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对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高速铁路干线分布和丽香铁路示意图。(1)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最主要的高铁线路是京广铁路;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4分)(2)丽香铁路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修建丽香铁路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震。(4分)(3)丽香铁路开通运营后对沿线地区的有利影响有哪些?(2分)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推动云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出一点即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中考地理阶段模拟押题卷(湘教版)(八上)(原卷版).docx 2025年中考地理阶段模拟押题卷(湘教版)(八上)(解答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