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1.(2025·毕节模拟)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贵州文化特色。其主要化学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侗族织锦 B.苗族银饰C.布依铜鼓 D.白族土陶【答案】A【知识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解析】【解答】A.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符合题意;B.银饰品属于合金,B不符合题意;C.铜鼓属于合金,C不符合题意;D.土陶属于陶瓷制品,是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较大,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有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2.(2025·毕节模拟)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错误的是A.的电子式:B.的VSEPR模型:C.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答案】C【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解析】【解答】A.的电子式为:,故A正确;B.的VSEPR模型:,故B正确;C.该轨道表示式为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为:,故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A.为离子化合物。B.有2个σ键,2对孤对电子。C.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D. 键线式通过线段和顶点表示碳架。3.(2025·毕节模拟)化学品在食品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粉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面包师用纯碱作发泡剂烘焙面包C.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作一次性餐具【答案】D【知识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解析】【解答】A.铁粉不能吸收水分,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A错误;B. 纯碱的热稳定性较好, 面包师一般用热稳定性差的NaHCO3作发泡剂烘焙面包,B错误;C.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食品工业是用作食品防腐剂,C错误;D.由分析可知,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作一次性餐具,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A.干燥剂能吸收水分。B. 一般用NaHCO3作发泡剂。C.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食品工业是用作食品防腐剂。D.聚乳酸水解产生小分子化合物乳酸,然后再被微生物利用,最后转化为H2O、CO2回归自然。4.(2025·毕节模拟)84消毒液具有广谱杀菌、环境消毒、预防感染等多种作用,其制备原理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消耗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B.标况下,含有的孤电子对数目为C.溶液含有的数目小于D.溶液含有的分子数目为【答案】C【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标况未知,无法确定的物质的量,则无法计算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故A错误;B.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确定的物质的量,则无法确定所含孤电子对数目,故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n(NaClO)=0.1mol,为强碱弱酸盐,次氯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则溶液含有的数目小于,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溶液中没有分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标况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B.注意标况下,水不是气体。C.为强碱弱酸盐,次氯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D.为强电解质。5.(2025·毕节模拟)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B.酚酞最多可与反应C.酚酞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D.分子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和【答案】A【知识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酚酞中没有手性碳原子,A错误;B.1mol酚酞含有2mol酚羟基,1mol酯基,最多可以和反应,B正确;C.酚酞含有苯环、酚羟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C正确;D.苯环碳原子以及酯基中的碳原子为sp2杂化,与3个苯环同时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为杂化,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A.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B.酚羟基。酯基能与NaOH反应。C.熟悉有机物中官能团的性质。D.饱和碳原子为杂化。6.(2025·毕节模拟)某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B.晶胞中的配位数为8C.该合金中Au的质量分数约为75%D.晶胞中最小核间距【答案】D【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晶胞的计算【解析】【解答】A.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A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 晶胞中Au的配位数为8,B不符合题意;C.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Cu数目为,含有Au数目为1,则Au的质量分数=,C不符合题意;D.根据该晶胞结构图,假设该立方体的边长为a,则的最小核间距为a,的最小核间距为 ,最小核间距>,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 4s 。B.晶胞中距离Au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u有8个。C.根据均摊法算出晶胞中Au、Cu原子数目,据此分析。D.根据晶胞结构图进行分析。7.(2025·毕节模拟)下列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泳池消毒:B.纯碱溶液浸泡水垢:C.汽车尾气处理:D.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答案】C【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析】【解答】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涉及化学方程式为,A正确;B.硫酸钙的溶解度比碳酸钙大, 纯碱溶液浸泡水垢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氧原子的数目不守恒,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错误;D.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符合事实;2.化学式拆写(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电解质等不能拆写)是否正确;3.符号(等号,可逆号,沉淀气体的箭头标注)使用是否正确;4.是否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5.是否漏掉离子反应;6.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8.(2025·毕节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①可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B.图②可用于分离肥皂水和甘油C.图③可用于做喷泉实验D.图④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答案】B【知识点】氨的性质及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分液和萃取;中和热的测定;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解析】【解答】A.该装置可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B.肥皂水和甘油互溶,分液无法分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C.NaOH与氯气反应,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溶液在大气压作用下压入烧瓶中,从而形成喷泉,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注意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B.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C.根据压强差进行分析。D.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9.(2025·毕节模拟)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热空气可提高吹出塔的效率B.可用的水溶液代替的水溶液C.电解溶液也可制备D.可以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答案】A【知识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解析】【解答】A.Br2易挥发,空气可将Br2吹出,热空气吹出效率更高,A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单质溴使其转化成HBr,B不符合题意;C.电解MgCl2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镁沉淀,C不符合题意;D.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及流程图,向海水中加入Ca(OH)2,镁离子→氢氧化镁沉淀,向过滤后的滤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将生成的溴气吹入吸收塔,发生反应Br2+SO2+H2O=H2SO4+2HBr,蒸馏塔中发生反应Cl2+2Br-=2Cl-+Br2,经一系列操作得到工业溴;在HCl的气流中蒸发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电解熔融MgCl2得到单质镁。10.(2025·毕节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A 在碘水中加入环己烷,振荡、静置,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碘与环己烷发生了取代反应B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至170℃,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气体成分为乙烯C 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 该织物含蛋白质D 将滴入饱和溶液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非金属性: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分液和萃取;乙醇的消去反应;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解析】【解答】A.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结合分析可知,碘单质溶于环己烷,发生萃取,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C正确;D.HCl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无法比较,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碘单质易溶于环己烷,发生萃取。B.乙醇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C.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可通过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11.(2025·毕节模拟)一种双腔室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传导B.负极反应式为:C.在电池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和还原性D.复合材料电极上每消耗,外电路中转移电子【答案】A【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解析】【解答】A.阳离子由负极移向正极,ze电池工作时钾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铂电极移向复合材料电极,则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传导钾离子,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 负极反应式为,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O2↑,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2、0,则过氧化氢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和还原性,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则复合材料电极上每消耗1mol过氧化氢,外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故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图示信息,该装置为原电池,过氧化氢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复合材料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铂电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12.(2025·毕节模拟)R、X、Y、Z为短周期元素,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中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X、Y、Z处于同一周期;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Y的最高能级电子数,且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质沸点:X>ZB.简单离子半径:Z>YC.该化合物中Z提供电子对与X形成配位键D.R、Z、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答案】D【知识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A.X为B元素,硼单质常温下为固体,而Z为N元素,其单质为氮气,常温下为气体,故沸点B>N2,故A正确;B.N3-、F-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N3->F-,故B正确;C.该化合物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H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故C正确;D.H、N、F可形成NH4F,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R、X、Y、Z为短周期元素,R中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R为H元素;X、Y、Z处于同一周期,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Y的最高能级电子数,且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XY3ZR3的分子中X、Z均形成4个共价键,则X为B元素,Z为N元素;Y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结合位置可知Y为F元素。13.(2025·毕节模拟)是一种强还原性的高能物质,在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某(II)催化剂(用表示)能高效电催化氧化合成,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中Ru的化合价为+3B.该过程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C.该过程的总反应式:D.被氧化至后,配体失去质子能力减弱【答案】C【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解答】A.(II)催化剂中Ru的化合价为+2,失去1个电子,生成,Ru的化合价变为+3,失去1个质子后变为,相应的电荷数减1,此时Ru的化合价还是+3价,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变为M,N原子的孤电子对拆为2个单电子并转移为Ru一个电子,所以M中Ru显+2价,故A错误;B.该过程有非极性键N-N键的形成,故B错误;C.从整个过程来看, 4个失去了2个电子后生成了1个和2个,(Ⅱ)是催化剂,因此,该过程的总反应式为,故C正确;D.(Ⅱ)被氧化至(Ⅲ)后,中的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其与N原子成键后,吸引电子的能力比(Ⅱ)强,这种作用使得配体中的键极性变强且更易断裂,因此其失去质子()的能力增强,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得失电荷数进行分析。B.一般非极性键形成于相同原子之间。C.4个失去了2个电子后生成了1个和2个,(Ⅱ)是催化剂。D.(Ⅱ)被氧化至(Ⅲ)后,中的带有更多的正电荷。14.(2025·毕节模拟)甘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晶体和水溶液中主要以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当调节溶液的使甘氨酸所带正负电荷正好相等时,甘氨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即为甘氨酸的等电点,已知甘氨酸的等电点为5.97。在25℃时,向一定浓度的甘氨酸盐酸盐溶液中滴加溶液,、和的分布分数[如]与溶液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C.等电点时,微粒间的数量关系是:D.的平衡常数【答案】B【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电离平衡常数【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信息及分析可知,M点时,,则K1==c(H+)=10-2.35,N点时,同理K2==c(H+)=10-9.78,,故A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点时,存在,根据图示信息,M点的pH<7,即,则,故B错误;C.等电点时,甘氨酸所带正负电荷正好相等,则n(CH2COOH)=n(NH2CH2COO-),甘氨酸等电点为5.97,根据图象可知,N(CH2COO-)>N(CH2COOH)= N(NH2CH2COO-),故C正确;D.根据图示信息及分析可知,M点时,,则K=c(OH-)===10-11.65,故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甘氨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H+,K1; +H+,K2;在酸性条件下,存在的主要形式为CH2COOH,随着pH增大,逐步转化成CH2COO-,最终转化成NH2CH2COO-,则可推出曲线a代表CH2COOH,曲线b代表为CH2COO-,曲线c代表NH2CH2COO-。15.(2025·毕节模拟)硫酸亚铁铵晶体又称摩尔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净水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等。实验室利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还有少量FeS和油污)合成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步骤如下:I.废铁屑的净化将废铁屑放入锥形瓶中,加入溶液,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用倾析法除去碱液,再用蒸馏水洗净铁屑。Ⅱ.的制备往盛有洗净铁屑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溶液,烧杯中加入过量溶液。加热使铁屑与反应至不再冒气泡(实验均在通风处进行)。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蒸发皿中。Ⅲ.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向滤液中迅速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溶液,调节溶液的为。经蒸发皿加热至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减压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Ⅳ.产品纯度测定溶液配制:称取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滴定分析:量取硫酸亚铁铵溶液于锥形瓶中,加稀酸化,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已知:①硫酸亚铁铵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 。(2)下列情况适合倾析法的有 。A.沉淀呈絮状 B.沉淀的颗粒较大 C.沉淀容易沉降(3)步骤Ⅱ中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步骤Ⅲ中制得的晶体需要用 (填字母代号)洗涤,目的是 。A.蒸馏水 B.饱和食盐水 C.无水乙醇(5)步骤Ⅳ中:①“滴定分析”步骤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量筒量取硫酸亚铁铵溶液B.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C.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立即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②该产品中硫酸亚铁铵的纯度为 (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去除铁屑表面的油污(2)BC(3)玻璃棒、漏斗、烧杯;(4)C;减少晶体的损失,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5)AC;【知识点】中和滴定;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解析】【解答】(1)废铁屑表面有油污,油污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步骤Ⅰ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去除铁屑表面的油污;(2)倾析法即所谓的倾倒法,需要沉淀颗粒较大,容易沉降到溶液底部,便于分离,故选BC;沉淀呈絮状,不利于倾倒,故不选A;(3)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烧杯中溶液与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洗涤晶体过程中需要考虑晶体的溶解性,尽量减少晶体的溶解,已知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故用乙醇洗涤;目的是减少晶体的损失,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5)①A.量筒精度为0.1mL,硫酸亚铁铵溶液呈酸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硫酸亚铁铵溶液,A错误;B.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置于酸式滴定管中,B正确;C.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且30s不变色,再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C错误;故选AC;②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5Fe2++8H+=Mn2++5Fe3++4H2O;n(MnO)=0.1000V10-3L=0.1V10-3mol,由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可知25.00mL所配溶液中n(Fe2+)=5n(MnO)=0.5V10-3mol,100mL所配溶液含有n(Fe2+)=0.5V10-3mol=2V10-3mol。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分析】(1)油污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2)倾析法即所谓的倾倒法,需要沉淀颗粒较大,容易沉降到溶液底部,便于分离。(3)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溶液与气体反应生成CuS沉淀和硫酸。(4)洗涤晶体过程中需要考虑晶体的溶解性,尽量减少晶体的溶解。(5)①A.量筒精度为0.1mL,硫酸亚铁铵溶液呈酸性。B.溶液具有强氧化性。C.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且30s不变色,再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②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废铁屑表面有油污,油污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步骤Ⅰ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去除铁屑表面的油污;(2)倾析法即所谓的倾倒法,需要沉淀颗粒较大,容易沉降到溶液底部,便于分离,故选BC;沉淀呈絮状,不利于倾倒,故不选A;(3)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烧杯中溶液与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洗涤晶体过程中需要考虑晶体的溶解性,尽量减少晶体的溶解,已知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故用乙醇洗涤;目的是减少晶体的损失,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5)①A.量筒精度为0.1mL,硫酸亚铁铵溶液呈酸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硫酸亚铁铵溶液,A错误;B.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置于酸式滴定管中,B正确;C.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且30s不变色,再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C错误;故选AC;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5Fe2++8H+=Mn2++5Fe3++4H2O;n(MnO)=0.1000V10-3L=0.1V10-3mol,由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可知25.00mL所配溶液中n(Fe2+)=5n(MnO)=0.5V10-3mol,100mL所配溶液含有n(Fe2+)=0.5V10-3mol=2V10-3mol。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16.(2025·毕节模拟)铜阳极泥(含有、、、等)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回收贵金属的化工流程如下:已知:① ;②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③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14.4 26.1 37.4 33.2 29.0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氧化酸浸”的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二种)。(2)“滤液1”中含有和,“滤渣1”含有Au及 、 (填化学式)。(3)“除金”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控制加入的NaCl不过量,原因是 。(5)“银还原”工序消耗的与产生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为实现连续生产,“银转化”和“银还原”工序一般需控制温度在 ℃左右进行。(7)硫代硫酸盐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浸金试剂。“除金”时,硫代硫酸根也可作为配体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可看作是中的一个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产物。①硫代硫酸根的空间构型为: 。②分别判断中的中心S原子和端基S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 。【答案】(1)搅拌或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等(2);(3)(4)防止氯化钠过量导致转化为(5)1:2(6)40(7)四面体形;中心S原子无孤电子对不可以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有孤电子对可以做配位原子【知识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析】【解答】(1)搅拌、粉碎、适当升高温度等措施能提高“氧化酸浸”的效率,故答案为:搅拌或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等;(2)由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金、氯化银、硫酸铅,故答案为:;;(3)由分析可知,加入氯酸钠、硫酸和氯化钠混合溶液除金的目的是将金转化为Na[AuCl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由题给信息可知,氯化银能与溶液中的氯离子反应转化为二氯合银离子,所以“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控制加入的氯化钠不过量,否则会使银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防止氯化钠过量导致转化为;(5)由分析可知,加入Na2S2O4溶液将[Ag(SO3)2]3-转化为银时,Na2S2O4被氧化为可以循环使用的Na2SO3,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6)由题给信息可知,高于40℃后,亚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会使“银转化”和“银还原”的效率降低,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导致银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40;(7)①由题意可知,硫代硫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故答案为:四面体形;②硫代硫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为0,而端基硫原子有孤电子对,所以代硫酸根离子中的中心硫原子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硫原子能做配位原子,故答案为:中心S原子无孤电子对不可以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有孤电子对可以做配位原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及流程图,向铜阳极泥中加入H2O2、H2SO4、NaCl氧化酸浸,由题中信息可知,滤液1中含有Cu2+和H2SeO3,滤渣1中含有Au、AgCl、PbSO4;滤渣1中加入NaClO、H2SO4、NaCl,将Au转化为Na[AuCl4]除去,滤液2中含有Na[AuCl4],滤渣2中含有AgCl、PbSO4;在滤渣2中加入Na2SO3,将AgCl转化为和,过滤除去PbSO4,滤液3中加入Na2S2O4,将Ag元素还原为Ag单质,Na2S2O4转化为Na2SO3,滤液4中溶质主要为Na2SO3,可继续进行银转化过程。(1)搅拌、粉碎、适当升高温度等措施能提高“氧化酸浸”的效率,故答案为:搅拌或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等;(2)由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金、氯化银、硫酸铅,故答案为:;;(3)由分析可知,加入氯酸钠、硫酸和氯化钠混合溶液除金的目的是将金转化为Na[AuCl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由题给信息可知,氯化银能与溶液中的氯离子反应转化为二氯合银离子,所以“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控制加入的氯化钠不过量,否则会使银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防止氯化钠过量导致转化为;(5)由分析可知,加入Na2S2O4溶液将[Ag(SO3)2]3-转化为银时,Na2S2O4被氧化为可以循环使用的Na2SO3,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6)由题给信息可知,高于40℃后,亚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会使“银转化”和“银还原”的效率降低,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导致银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40;(7)①由题意可知,硫代硫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故答案为:四面体形;②硫代硫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为0,而端基硫原子有孤电子对,所以代硫酸根离子中的中心硫原子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硫原子能做配位原子,故答案为:中心S原子无孤电子对不可以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有孤电子对可以做配位原子。17.(2025·毕节模拟)甘油制备高附加值有机胺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生物柴油产业中副产品甘油过剩。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温度下,可用甘油催化转化制备1,2-丙二胺。已知:i.ii.iii.①反应ii的焓变 。②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时,充入氩气增大了甘油的转化率B.当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当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恒温恒容时,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研究甘油转化制备1,2-丙二胺反应机理时发现,该反应有两个途径(如图),分别生成两种中间产物和,TS为对应的中间状态。①从能量变化来看,反应速率较快的是 (填“”或“”),原因是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升高温度,生成和的反应速率均增大B.比稳定C.降低压强,可以提高产率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生成的选择性(3)一定温度下,甘油还可以催化转化制备乙二胺,其总反应为:。在某1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达到平衡状态后,与体积分数相等。①的转化率为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1)-144.5;B(2)L1;TS1活化能较低或L1过渡态能量较低;AD(3)50%或0.5;0.5【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计算【解析】【解答】(1)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ⅱ=ⅲ,,则反应ii的焓变=-144.5。②对于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A.恒温恒容时,充入氩气,反应相关所有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甘油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B.当时,说明此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能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当时,取决于起始物质的量、不能说明各成分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已平衡,C错误;D.恒温恒容时,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会随着反应而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D错误;选B。(2)①由图可知,从能量变化来看,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原因是:TS1活化能较低或L1过渡态能量较低。②A.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升高温度,生成和的反应速率均增大,A正确;B.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可知,比能量高、更不稳定,B错误;C.根据 i.,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降低压强,不影响平衡,不能提高产率,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生成的选择性,D正确;选AD。(3)一定温度下,甘油还可以催化转化制备乙二胺,其总反应为:。在某1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①存在三段式:,达到平衡状态后,与体积分数相等,则与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1-x=x,x=0.5mol/L,的转化率为。②平衡状态后,、、C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析】(1)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ⅱ=ⅲ,②对于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2)①活化能较低的反应速率较快。②A.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B.能量越低越稳定。C.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结合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3)①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进行分析。②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各物质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各物质浓度幂之积的比值。(1)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ⅱ=ⅲ,,则反应ii的焓变=-144.5。②对于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A.恒温恒容时,充入氩气,反应相关所有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甘油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B.当时,说明此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能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当时,取决于起始物质的量、不能说明各成分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已平衡,C错误;D.恒温恒容时,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会随着反应而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D错误;选B。(2)①由图可知,从能量变化来看,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原因是:TS1活化能较低或L1过渡态能量较低。②A.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升高温度,生成和的反应速率均增大,A正确;B.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可知,比能量高、更不稳定,B错误;C.根据 i.,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降低压强,不影响平衡,不能提高产率,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生成的选择性,D正确;选AD。(3)一定温度下,甘油还可以催化转化制备乙二胺,其总反应为:。在某1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①存在三段式:,达到平衡状态后,与体积分数相等,则与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1-x=x,x=0.5mol/L,的转化率为。②平衡状态后,、、C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18.(2025·毕节模拟)-受体阻滞剂F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是 。(2)B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3)E→F的反应类型是 。(4)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X是比B少两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体)。i.遇溶液显紫色;ii.能发生水解反应;iii.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答案】(1)(2)羟基(或酚羟基);酰胺基(或酰胺键)(3)取代反应(4)(5)15;(6)【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2)B为,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酰胺基;(3)由分析可知,E中的Br原子被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4)C到D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5)X是比B少两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i.遇溶液显紫色,含有酚羟基;ii.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酰胺基;iii.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有以下几种:、、、、,每种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有邻、间、对三种,共3×5=1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6)产物可以由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可以由与HBr开环加成得到,可以由与C3H5OCl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因此,合成路线为:。【分析】(1) A→B发生取代反应,由B的结构和反应物的结构,可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2)熟悉常见官能团。(3)E中的Br原子被取代。(4)C到D发生取代反应。(5)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酚羟基遇溶液显紫色,酰胺基能发生水解反应,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五组峰,说明有5种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表示不同种类的氢原子数目之比。(6)产物可以由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可以由与HBr开环加成得到,可以由与C3H5OCl发生取代反应得到。(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2)B为,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酰胺基;(3)由分析可知,E中的Br原子被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4)C到D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5)X是比B少两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i.遇溶液显紫色,含有酚羟基;ii.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酰胺基;iii.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有以下几种:、、、、,每种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有邻、间、对三种,共3×5=1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6)产物可以由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可以由与HBr开环加成得到,可以由与C3H5OCl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因此,合成路线为:。1 / 1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1.(2025·毕节模拟)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贵州文化特色。其主要化学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侗族织锦 B.苗族银饰C.布依铜鼓 D.白族土陶2.(2025·毕节模拟)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错误的是A.的电子式:B.的VSEPR模型:C.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3.(2025·毕节模拟)化学品在食品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粉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面包师用纯碱作发泡剂烘焙面包C.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作一次性餐具4.(2025·毕节模拟)84消毒液具有广谱杀菌、环境消毒、预防感染等多种作用,其制备原理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消耗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B.标况下,含有的孤电子对数目为C.溶液含有的数目小于D.溶液含有的分子数目为5.(2025·毕节模拟)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B.酚酞最多可与反应C.酚酞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D.分子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和6.(2025·毕节模拟)某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B.晶胞中的配位数为8C.该合金中Au的质量分数约为75%D.晶胞中最小核间距7.(2025·毕节模拟)下列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泳池消毒:B.纯碱溶液浸泡水垢:C.汽车尾气处理:D.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8.(2025·毕节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①可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B.图②可用于分离肥皂水和甘油C.图③可用于做喷泉实验D.图④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9.(2025·毕节模拟)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热空气可提高吹出塔的效率B.可用的水溶液代替的水溶液C.电解溶液也可制备D.可以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10.(2025·毕节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A 在碘水中加入环己烷,振荡、静置,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碘与环己烷发生了取代反应B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至170℃,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气体成分为乙烯C 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 该织物含蛋白质D 将滴入饱和溶液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非金属性:A.A B.B C.C D.D11.(2025·毕节模拟)一种双腔室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传导B.负极反应式为:C.在电池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和还原性D.复合材料电极上每消耗,外电路中转移电子12.(2025·毕节模拟)R、X、Y、Z为短周期元素,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中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X、Y、Z处于同一周期;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Y的最高能级电子数,且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质沸点:X>ZB.简单离子半径:Z>YC.该化合物中Z提供电子对与X形成配位键D.R、Z、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13.(2025·毕节模拟)是一种强还原性的高能物质,在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某(II)催化剂(用表示)能高效电催化氧化合成,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中Ru的化合价为+3B.该过程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C.该过程的总反应式:D.被氧化至后,配体失去质子能力减弱14.(2025·毕节模拟)甘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晶体和水溶液中主要以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当调节溶液的使甘氨酸所带正负电荷正好相等时,甘氨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即为甘氨酸的等电点,已知甘氨酸的等电点为5.97。在25℃时,向一定浓度的甘氨酸盐酸盐溶液中滴加溶液,、和的分布分数[如]与溶液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C.等电点时,微粒间的数量关系是:D.的平衡常数15.(2025·毕节模拟)硫酸亚铁铵晶体又称摩尔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净水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等。实验室利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还有少量FeS和油污)合成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步骤如下:I.废铁屑的净化将废铁屑放入锥形瓶中,加入溶液,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用倾析法除去碱液,再用蒸馏水洗净铁屑。Ⅱ.的制备往盛有洗净铁屑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溶液,烧杯中加入过量溶液。加热使铁屑与反应至不再冒气泡(实验均在通风处进行)。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蒸发皿中。Ⅲ.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向滤液中迅速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溶液,调节溶液的为。经蒸发皿加热至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减压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Ⅳ.产品纯度测定溶液配制:称取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滴定分析:量取硫酸亚铁铵溶液于锥形瓶中,加稀酸化,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已知:①硫酸亚铁铵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 。(2)下列情况适合倾析法的有 。A.沉淀呈絮状 B.沉淀的颗粒较大 C.沉淀容易沉降(3)步骤Ⅱ中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步骤Ⅲ中制得的晶体需要用 (填字母代号)洗涤,目的是 。A.蒸馏水 B.饱和食盐水 C.无水乙醇(5)步骤Ⅳ中:①“滴定分析”步骤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量筒量取硫酸亚铁铵溶液B.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C.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立即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②该产品中硫酸亚铁铵的纯度为 (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16.(2025·毕节模拟)铜阳极泥(含有、、、等)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回收贵金属的化工流程如下:已知:① ;②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③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14.4 26.1 37.4 33.2 29.0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氧化酸浸”的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二种)。(2)“滤液1”中含有和,“滤渣1”含有Au及 、 (填化学式)。(3)“除金”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控制加入的NaCl不过量,原因是 。(5)“银还原”工序消耗的与产生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为实现连续生产,“银转化”和“银还原”工序一般需控制温度在 ℃左右进行。(7)硫代硫酸盐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浸金试剂。“除金”时,硫代硫酸根也可作为配体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可看作是中的一个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产物。①硫代硫酸根的空间构型为: 。②分别判断中的中心S原子和端基S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 。17.(2025·毕节模拟)甘油制备高附加值有机胺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生物柴油产业中副产品甘油过剩。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温度下,可用甘油催化转化制备1,2-丙二胺。已知:i.ii.iii.①反应ii的焓变 。②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时,充入氩气增大了甘油的转化率B.当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当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恒温恒容时,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研究甘油转化制备1,2-丙二胺反应机理时发现,该反应有两个途径(如图),分别生成两种中间产物和,TS为对应的中间状态。①从能量变化来看,反应速率较快的是 (填“”或“”),原因是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升高温度,生成和的反应速率均增大B.比稳定C.降低压强,可以提高产率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生成的选择性(3)一定温度下,甘油还可以催化转化制备乙二胺,其总反应为:。在某1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达到平衡状态后,与体积分数相等。①的转化率为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8.(2025·毕节模拟)-受体阻滞剂F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是 。(2)B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3)E→F的反应类型是 。(4)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X是比B少两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体)。i.遇溶液显紫色;ii.能发生水解反应;iii.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解析】【解答】A.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符合题意;B.银饰品属于合金,B不符合题意;C.铜鼓属于合金,C不符合题意;D.土陶属于陶瓷制品,是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较大,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有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2.【答案】C【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解析】【解答】A.的电子式为:,故A正确;B.的VSEPR模型:,故B正确;C.该轨道表示式为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为:,故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A.为离子化合物。B.有2个σ键,2对孤对电子。C.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D. 键线式通过线段和顶点表示碳架。3.【答案】D【知识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解析】【解答】A.铁粉不能吸收水分,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A错误;B. 纯碱的热稳定性较好, 面包师一般用热稳定性差的NaHCO3作发泡剂烘焙面包,B错误;C.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食品工业是用作食品防腐剂,C错误;D.由分析可知,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作一次性餐具,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A.干燥剂能吸收水分。B. 一般用NaHCO3作发泡剂。C.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食品工业是用作食品防腐剂。D.聚乳酸水解产生小分子化合物乳酸,然后再被微生物利用,最后转化为H2O、CO2回归自然。4.【答案】C【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标况未知,无法确定的物质的量,则无法计算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故A错误;B.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确定的物质的量,则无法确定所含孤电子对数目,故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n(NaClO)=0.1mol,为强碱弱酸盐,次氯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则溶液含有的数目小于,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溶液中没有分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标况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B.注意标况下,水不是气体。C.为强碱弱酸盐,次氯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D.为强电解质。5.【答案】A【知识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酚酞中没有手性碳原子,A错误;B.1mol酚酞含有2mol酚羟基,1mol酯基,最多可以和反应,B正确;C.酚酞含有苯环、酚羟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C正确;D.苯环碳原子以及酯基中的碳原子为sp2杂化,与3个苯环同时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为杂化,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A.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B.酚羟基。酯基能与NaOH反应。C.熟悉有机物中官能团的性质。D.饱和碳原子为杂化。6.【答案】D【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晶胞的计算【解析】【解答】A.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A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 晶胞中Au的配位数为8,B不符合题意;C.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Cu数目为,含有Au数目为1,则Au的质量分数=,C不符合题意;D.根据该晶胞结构图,假设该立方体的边长为a,则的最小核间距为a,的最小核间距为 ,最小核间距>,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 4s 。B.晶胞中距离Au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u有8个。C.根据均摊法算出晶胞中Au、Cu原子数目,据此分析。D.根据晶胞结构图进行分析。7.【答案】C【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析】【解答】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涉及化学方程式为,A正确;B.硫酸钙的溶解度比碳酸钙大, 纯碱溶液浸泡水垢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氧原子的数目不守恒,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错误;D.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符合事实;2.化学式拆写(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电解质等不能拆写)是否正确;3.符号(等号,可逆号,沉淀气体的箭头标注)使用是否正确;4.是否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5.是否漏掉离子反应;6.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8.【答案】B【知识点】氨的性质及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分液和萃取;中和热的测定;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解析】【解答】A.该装置可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B.肥皂水和甘油互溶,分液无法分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C.NaOH与氯气反应,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溶液在大气压作用下压入烧瓶中,从而形成喷泉,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注意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B.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C.根据压强差进行分析。D.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9.【答案】A【知识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解析】【解答】A.Br2易挥发,空气可将Br2吹出,热空气吹出效率更高,A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单质溴使其转化成HBr,B不符合题意;C.电解MgCl2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镁沉淀,C不符合题意;D.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及流程图,向海水中加入Ca(OH)2,镁离子→氢氧化镁沉淀,向过滤后的滤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将生成的溴气吹入吸收塔,发生反应Br2+SO2+H2O=H2SO4+2HBr,蒸馏塔中发生反应Cl2+2Br-=2Cl-+Br2,经一系列操作得到工业溴;在HCl的气流中蒸发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电解熔融MgCl2得到单质镁。10.【答案】C【知识点】分液和萃取;乙醇的消去反应;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解析】【解答】A.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结合分析可知,碘单质溶于环己烷,发生萃取,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C正确;D.HCl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无法比较,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碘单质易溶于环己烷,发生萃取。B.乙醇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C.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可通过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11.【答案】A【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解析】【解答】A.阳离子由负极移向正极,ze电池工作时钾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铂电极移向复合材料电极,则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传导钾离子,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 负极反应式为,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O2↑,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2、0,则过氧化氢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和还原性,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则复合材料电极上每消耗1mol过氧化氢,外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故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图示信息,该装置为原电池,过氧化氢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复合材料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铂电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12.【答案】D【知识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A.X为B元素,硼单质常温下为固体,而Z为N元素,其单质为氮气,常温下为气体,故沸点B>N2,故A正确;B.N3-、F-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N3->F-,故B正确;C.该化合物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H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故C正确;D.H、N、F可形成NH4F,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R、X、Y、Z为短周期元素,R中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R为H元素;X、Y、Z处于同一周期,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Y的最高能级电子数,且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XY3ZR3的分子中X、Z均形成4个共价键,则X为B元素,Z为N元素;Y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结合位置可知Y为F元素。13.【答案】C【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解答】A.(II)催化剂中Ru的化合价为+2,失去1个电子,生成,Ru的化合价变为+3,失去1个质子后变为,相应的电荷数减1,此时Ru的化合价还是+3价,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变为M,N原子的孤电子对拆为2个单电子并转移为Ru一个电子,所以M中Ru显+2价,故A错误;B.该过程有非极性键N-N键的形成,故B错误;C.从整个过程来看, 4个失去了2个电子后生成了1个和2个,(Ⅱ)是催化剂,因此,该过程的总反应式为,故C正确;D.(Ⅱ)被氧化至(Ⅲ)后,中的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其与N原子成键后,吸引电子的能力比(Ⅱ)强,这种作用使得配体中的键极性变强且更易断裂,因此其失去质子()的能力增强,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得失电荷数进行分析。B.一般非极性键形成于相同原子之间。C.4个失去了2个电子后生成了1个和2个,(Ⅱ)是催化剂。D.(Ⅱ)被氧化至(Ⅲ)后,中的带有更多的正电荷。14.【答案】B【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电离平衡常数【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信息及分析可知,M点时,,则K1==c(H+)=10-2.35,N点时,同理K2==c(H+)=10-9.78,,故A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点时,存在,根据图示信息,M点的pH<7,即,则,故B错误;C.等电点时,甘氨酸所带正负电荷正好相等,则n(CH2COOH)=n(NH2CH2COO-),甘氨酸等电点为5.97,根据图象可知,N(CH2COO-)>N(CH2COOH)= N(NH2CH2COO-),故C正确;D.根据图示信息及分析可知,M点时,,则K=c(OH-)===10-11.65,故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甘氨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H+,K1; +H+,K2;在酸性条件下,存在的主要形式为CH2COOH,随着pH增大,逐步转化成CH2COO-,最终转化成NH2CH2COO-,则可推出曲线a代表CH2COOH,曲线b代表为CH2COO-,曲线c代表NH2CH2COO-。15.【答案】(1)去除铁屑表面的油污(2)BC(3)玻璃棒、漏斗、烧杯;(4)C;减少晶体的损失,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5)AC;【知识点】中和滴定;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解析】【解答】(1)废铁屑表面有油污,油污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步骤Ⅰ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去除铁屑表面的油污;(2)倾析法即所谓的倾倒法,需要沉淀颗粒较大,容易沉降到溶液底部,便于分离,故选BC;沉淀呈絮状,不利于倾倒,故不选A;(3)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烧杯中溶液与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洗涤晶体过程中需要考虑晶体的溶解性,尽量减少晶体的溶解,已知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故用乙醇洗涤;目的是减少晶体的损失,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5)①A.量筒精度为0.1mL,硫酸亚铁铵溶液呈酸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硫酸亚铁铵溶液,A错误;B.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置于酸式滴定管中,B正确;C.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且30s不变色,再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C错误;故选AC;②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5Fe2++8H+=Mn2++5Fe3++4H2O;n(MnO)=0.1000V10-3L=0.1V10-3mol,由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可知25.00mL所配溶液中n(Fe2+)=5n(MnO)=0.5V10-3mol,100mL所配溶液含有n(Fe2+)=0.5V10-3mol=2V10-3mol。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分析】(1)油污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2)倾析法即所谓的倾倒法,需要沉淀颗粒较大,容易沉降到溶液底部,便于分离。(3)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溶液与气体反应生成CuS沉淀和硫酸。(4)洗涤晶体过程中需要考虑晶体的溶解性,尽量减少晶体的溶解。(5)①A.量筒精度为0.1mL,硫酸亚铁铵溶液呈酸性。B.溶液具有强氧化性。C.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且30s不变色,再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②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废铁屑表面有油污,油污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步骤Ⅰ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去除铁屑表面的油污;(2)倾析法即所谓的倾倒法,需要沉淀颗粒较大,容易沉降到溶液底部,便于分离,故选BC;沉淀呈絮状,不利于倾倒,故不选A;(3)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烧杯中溶液与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洗涤晶体过程中需要考虑晶体的溶解性,尽量减少晶体的溶解,已知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故用乙醇洗涤;目的是减少晶体的损失,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5)①A.量筒精度为0.1mL,硫酸亚铁铵溶液呈酸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硫酸亚铁铵溶液,A错误;B.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置于酸式滴定管中,B正确;C.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且30s不变色,再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C错误;故选AC;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5Fe2++8H+=Mn2++5Fe3++4H2O;n(MnO)=0.1000V10-3L=0.1V10-3mol,由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可知25.00mL所配溶液中n(Fe2+)=5n(MnO)=0.5V10-3mol,100mL所配溶液含有n(Fe2+)=0.5V10-3mol=2V10-3mol。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16.【答案】(1)搅拌或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等(2);(3)(4)防止氯化钠过量导致转化为(5)1:2(6)40(7)四面体形;中心S原子无孤电子对不可以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有孤电子对可以做配位原子【知识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析】【解答】(1)搅拌、粉碎、适当升高温度等措施能提高“氧化酸浸”的效率,故答案为:搅拌或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等;(2)由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金、氯化银、硫酸铅,故答案为:;;(3)由分析可知,加入氯酸钠、硫酸和氯化钠混合溶液除金的目的是将金转化为Na[AuCl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由题给信息可知,氯化银能与溶液中的氯离子反应转化为二氯合银离子,所以“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控制加入的氯化钠不过量,否则会使银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防止氯化钠过量导致转化为;(5)由分析可知,加入Na2S2O4溶液将[Ag(SO3)2]3-转化为银时,Na2S2O4被氧化为可以循环使用的Na2SO3,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6)由题给信息可知,高于40℃后,亚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会使“银转化”和“银还原”的效率降低,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导致银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40;(7)①由题意可知,硫代硫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故答案为:四面体形;②硫代硫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为0,而端基硫原子有孤电子对,所以代硫酸根离子中的中心硫原子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硫原子能做配位原子,故答案为:中心S原子无孤电子对不可以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有孤电子对可以做配位原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及流程图,向铜阳极泥中加入H2O2、H2SO4、NaCl氧化酸浸,由题中信息可知,滤液1中含有Cu2+和H2SeO3,滤渣1中含有Au、AgCl、PbSO4;滤渣1中加入NaClO、H2SO4、NaCl,将Au转化为Na[AuCl4]除去,滤液2中含有Na[AuCl4],滤渣2中含有AgCl、PbSO4;在滤渣2中加入Na2SO3,将AgCl转化为和,过滤除去PbSO4,滤液3中加入Na2S2O4,将Ag元素还原为Ag单质,Na2S2O4转化为Na2SO3,滤液4中溶质主要为Na2SO3,可继续进行银转化过程。(1)搅拌、粉碎、适当升高温度等措施能提高“氧化酸浸”的效率,故答案为:搅拌或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等;(2)由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金、氯化银、硫酸铅,故答案为:;;(3)由分析可知,加入氯酸钠、硫酸和氯化钠混合溶液除金的目的是将金转化为Na[AuCl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由题给信息可知,氯化银能与溶液中的氯离子反应转化为二氯合银离子,所以“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均需控制加入的氯化钠不过量,否则会使银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防止氯化钠过量导致转化为;(5)由分析可知,加入Na2S2O4溶液将[Ag(SO3)2]3-转化为银时,Na2S2O4被氧化为可以循环使用的Na2SO3,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6)由题给信息可知,高于40℃后,亚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会使“银转化”和“银还原”的效率降低,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导致银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40;(7)①由题意可知,硫代硫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故答案为:四面体形;②硫代硫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硫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为0,而端基硫原子有孤电子对,所以代硫酸根离子中的中心硫原子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硫原子能做配位原子,故答案为:中心S原子无孤电子对不可以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有孤电子对可以做配位原子。17.【答案】(1)-144.5;B(2)L1;TS1活化能较低或L1过渡态能量较低;AD(3)50%或0.5;0.5【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计算【解析】【解答】(1)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ⅱ=ⅲ,,则反应ii的焓变=-144.5。②对于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A.恒温恒容时,充入氩气,反应相关所有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甘油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B.当时,说明此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能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当时,取决于起始物质的量、不能说明各成分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已平衡,C错误;D.恒温恒容时,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会随着反应而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D错误;选B。(2)①由图可知,从能量变化来看,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原因是:TS1活化能较低或L1过渡态能量较低。②A.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升高温度,生成和的反应速率均增大,A正确;B.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可知,比能量高、更不稳定,B错误;C.根据 i.,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降低压强,不影响平衡,不能提高产率,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生成的选择性,D正确;选AD。(3)一定温度下,甘油还可以催化转化制备乙二胺,其总反应为:。在某1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①存在三段式:,达到平衡状态后,与体积分数相等,则与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1-x=x,x=0.5mol/L,的转化率为。②平衡状态后,、、C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析】(1)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ⅱ=ⅲ,②对于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2)①活化能较低的反应速率较快。②A.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B.能量越低越稳定。C.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结合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3)①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进行分析。②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各物质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各物质浓度幂之积的比值。(1)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ⅱ=ⅲ,,则反应ii的焓变=-144.5。②对于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A.恒温恒容时,充入氩气,反应相关所有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甘油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B.当时,说明此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能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当时,取决于起始物质的量、不能说明各成分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已平衡,C错误;D.恒温恒容时,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会随着反应而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D错误;选B。(2)①由图可知,从能量变化来看,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原因是:TS1活化能较低或L1过渡态能量较低。②A.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升高温度,生成和的反应速率均增大,A正确;B.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可知,比能量高、更不稳定,B错误;C.根据 i.,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吸热反应,降低压强,不影响平衡,不能提高产率,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生成的选择性,D正确;选AD。(3)一定温度下,甘油还可以催化转化制备乙二胺,其总反应为:。在某1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①存在三段式:,达到平衡状态后,与体积分数相等,则与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1-x=x,x=0.5mol/L,的转化率为。②平衡状态后,、、C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18.【答案】(1)(2)羟基(或酚羟基);酰胺基(或酰胺键)(3)取代反应(4)(5)15;(6)【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2)B为,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酰胺基;(3)由分析可知,E中的Br原子被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4)C到D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5)X是比B少两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i.遇溶液显紫色,含有酚羟基;ii.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酰胺基;iii.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有以下几种:、、、、,每种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有邻、间、对三种,共3×5=1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6)产物可以由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可以由与HBr开环加成得到,可以由与C3H5OCl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因此,合成路线为:。【分析】(1) A→B发生取代反应,由B的结构和反应物的结构,可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2)熟悉常见官能团。(3)E中的Br原子被取代。(4)C到D发生取代反应。(5)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酚羟基遇溶液显紫色,酰胺基能发生水解反应,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五组峰,说明有5种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表示不同种类的氢原子数目之比。(6)产物可以由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可以由与HBr开环加成得到,可以由与C3H5OCl发生取代反应得到。(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2)B为,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酰胺基;(3)由分析可知,E中的Br原子被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4)C到D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5)X是比B少两个碳原子的同系物,X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i.遇溶液显紫色,含有酚羟基;ii.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酰胺基;iii.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有以下几种:、、、、,每种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有邻、间、对三种,共3×5=1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6)产物可以由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可以由与HBr开环加成得到,可以由与C3H5OCl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因此,合成路线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