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大联考2024—2025 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四)生物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假说一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它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B.孟德尔实验中的“演绎推理”过程指的是对实验过程的解释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研究 DNA 复制方式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某种两性花植物的花色由复等位基因(DI、Di、d)决定,其中 DI基因决定红色,Di基因决定棕色,d 基因决定黄色,且 DI、Di对 d 为显性,DI对 Di为显性。已知该植物花色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色素相对含量变化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棕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黄花植株的概率为 0 或 1/4B.一个红花植株与一个黄花植株的杂交后代中可能出现棕花植株C.DId : Did =1:1的种群随机传粉,后代表型为红花:棕花:黄花=2:1:1D.题述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其群体中有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是生殖器官完全发育的雌蜂,体细胞中含有16 对同源染色体)、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蜂,与蜂王食物来源不同,导致其生殖器官发育不全)、雄蜂(是可育的雄性个体,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如图表示蜜蜂形成可育生殖细胞的过程(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可育生殖细胞”指的是精子或卵细胞B.图示为减数分裂过程,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C.图示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形成一种可育生殖细胞D.蜂王和工蜂的形成差异说明环境条件会影响生物体的性状4.下图表示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染色体互换示意图,字母表示基因,数字表示染色体编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前期B.图示过程会导致基因重组的发生C.图示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mN 或 mnD.图示基因 N 与 n 的分离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和Ⅱ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B.受精作用时发生的基因重组使子代的基因型具有多样性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不同的配子遗传物质有差异D.受精作用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6.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患者的肠道钙吸收功能障碍,对维生素 D 无反应。下图甲~丙表示几种遗传病家系图。下列关于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服用维生素 D 不能明显改善该病患者的症状B.图丙最可能表示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家系图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女性患者中部分个体症状较轻D.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7.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控制红眼(A)和白眼(a)、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均只位于 X 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 XABXab的红眼刚毛雌虫与白眼截毛雄虫杂交,假设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有 20%的原始生殖细胞中这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互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B.由于发生互换,白眼刚毛雄虫可能产生 YB的精子C.亲本产生的雌配子可能有 4 种,比例为(9:1:1:9D.两亲本杂交后代中雌雄个体的表型及比例均不同8.格里菲思、艾弗里等科学家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有荚膜的 S 型细菌可以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使人和鼠患肺炎B.艾弗里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C.格里菲思证明 S 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艾弗里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D.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以小鼠生存状况和菌落形成情况作为观察依据9.核酸适配体是一种通过体外筛选技术获得的单链 DNA 或 RNA 分子,能够特异性地结合靶标分子(如蛋白质、肽、核酸等)。近年来,核酸适配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核酸适配体的彻底水解的产物均有 6 种B.核酸适配体都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靶标分子结合的C.核酸适配体能特异性地结合癌胚抗原,可用于癌症早期诊断D.核酸适配体与靶标分子结合后,可能会影响靶标分子的功能10.解旋酶和单链结合蛋白(SSB)是双链 DNA 复制中的两种重要的蛋白质,其中 SSB 在解旋酶发挥作用后,能够结合在单链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解旋酶作用于双链 DNA 分子中的氢键B.细胞中 DNA 双链的解开均需要解旋酶的参与C. SSB 可能起到阻止解开的单链重新结合的作用D.解旋酶解开双链 DNA 分子时需要的能量可由 ATP 提供11.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 DNA 序列。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病毒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或 RNA 片段B.重叠基因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可能影响多种蛋白质的结构C.基因的重叠使有限的 DNA 序列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D.两个重叠基因共有的 DNA 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12. miRNA 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 RNA。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以表彰他们发现了 miRNA 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下图显示了 miRNA的作用机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和过程③中均涉及氢键的断裂和生成B.过程②中合成的三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C.图示 miRNA 在翻译水平上调控了靶基因的表达D.若 miRNA 作用的靶基因为抑癌基因,则可能引起细胞癌变13. CRISPRoff 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工具,它通过将甲基添加在 DNA 分子的特定位点而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目的基因沉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RISPRoff 通过直接切割 DNA 双链实现基因沉默B.使用 CRISPRoff 后,基因的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C.CRISPRoff 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基因与 RNA 聚合酶结合D..经 CRISPRoff 处理的基因沉默现象无法遗传给子代细胞14. RNA 是一种单链的由 76~90 个核苷酸所组成的 RNA,其可在氨酰-tRNA 合成酶催化下,接附特定的氨基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被 tRNA 转运的氨基酸连接在 tRNA 的 3'端B.一种氨酰-tRNA 合成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氨基酸C.因 tRNA 是单链结构,故其分子内不存在氢键D..在人体内转运氨基酸的 tRNA 种类一定超过 21 种15.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时基因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但编码的氨基酸没有改变,而错义突变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改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同义突变可能对生物的性状不产生影响B.同义突变可说明密码子具有简并现象C.镰状细胞贫血是由错义突变引起的D.基因突变后,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改变16.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后代B.基因某位点插入 1 个碱基对可能使编码的肽链延长C.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就一定表达为新的表型D.发生在高等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也可以遗传给后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17.(10 分)某豌豆植株(体细胞中含有 7 对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随后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请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豌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条和 条。2)同一豌豆植株产生的不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是 。(3)某受精卵由一个正常卵细胞和一个含 8 条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形成,推测该精子形成的原因是 。(4)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的融合,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与 相同。(5)下图中①②是某个卵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 DNA 分子被 P 标记的情况,将该细胞置于只含有 P 由的培养液中完成减数分裂,请在右边方框内画出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中 DNA 放射性标记的情况。18.(10 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有以下关键步骤:A.用 S 或 P 标记 T2 噬菌体B.将标记的 T2 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C.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物D.搅拌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 T2 噬菌体外壳脱落则该实验正确的操作过程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实验中用 S 或 P 标记 T2 噬菌体的具体方法是 。(2)若实验中 P 木标记组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显著高于上清液,而 S 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性显著高于沉淀物,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直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你判断的理由是 。(3)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为 DNA 或 RNA。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病毒 P 的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 RNA,请补充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注:病毒 P 的核酸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直接感染植物并使其致病)。①实验材料和用具:DNA 酶、RNA 酶、病毒 P 的核酸提取物、若干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病毒 P 的宿主)等。②实验设计思路:将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随机均分为 3 组,编号为甲、乙、丙;向甲组接种 ,向乙组接种 ,向丙组接种等量的病毒 P 的核酸提取物和未加酶的缓冲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这些植株,观察并记录它们是否出现感染病毒 P 的典型症状。③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a.若 ,则说明 DNA 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b.若 ,则说明 RNA 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19.(8 分)某研究团队发现一个特殊胃癌家庭,某健康夫妇甲和乙,生育的子女丙和丁均患胃癌。已知该家庭中胃癌发生与 CDHI(抑癌基因)等基因突变相关,对该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部分结果如下表:个体 CDHI 基因碱基序列片段检测结果甲 5 - TACGGACTT - 3 乙 5 - TACGGACTT - 3 丙 5 - TACGTACTT - 3 丁 5 - TACGGACTT - 3 注:突变前的 CDHI 基因对应碱基序列片段为 5 -TACGGACTT - 3 。(1)丙个体的基因突变是由于发生了碱基的 。丁未检测到 CDHI 基因突变却患病,从其他基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2)CDHl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够抑制 ,或者能够促进 。(3)手术治疗胃癌时需要切除胃部病变部位,这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但胃癌晚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好,结合癌细胞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是 。(4)丙患者体内的突变基因 CDHI 能否遗传给下一代,为什么 。20.(12 分)下图是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结构模型,乳糖操纵子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子、操纵基因,该操纵子能调控结构基因 lacZ、lacY、lacA(它们分别控制合成酶 a、酶 b、酶 c)的表达。当乳糖(诱导物)存在时,乳糖会诱导酶 a、酶 b、酶 c(三者均为诱导酶,酶 a 能将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酶 b能促进乳糖进入细胞,酶 c 也参与乳糖的代谢)的合成。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是中心法则中的两个内容,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还可能发生的中心法则内容有 。(2)乳糖操纵子结构模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 。(3)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对结构基因 lacZ、lacY、lacA 的表达既有抑制作用,也有诱导作用。据图分析,若缺少乳糖,调节基因转录出 mRNA,合成阻遏蛋白,阻遏蛋白因其构象能够识别操纵基因并结合到操纵基因上,因此 RNA 聚合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结构基因被抑制,不能表达。推测若乳糖存在时,乳糖操纵子诱导结构基因的表达的机制: 。(4)葡萄糖和乳糖都是大肠杆菌所利用的能源物质,但在大肠杆菌所生存的环境中同时存在葡萄糖和乳糖时,大肠杆菌会优先利用葡萄糖。研究人员利用大肠杆菌不同突变菌株进行乳糖代谢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菌株 A 的突变最可能发生在乳糖操纵子的 ,判断的理由是 。菌株 B 最可能的突变基因是 。菌株类型 培养基Ⅰ 培养基Ⅱ 培养基Ⅲ野生型 - + -菌株 A + + +菌株 B - - -注:培养基Ⅰ仅含葡萄糖,培养基Ⅱ仅含乳糖,培养基Ⅲ同时含葡萄糖和乳糖。“+”表示酶 a 活性高(lacZ 基因表达), “-”表示酶 a 活性低(lacZ 基因未表达)。21.(12 分)玉米是单性花的雌雄同株植物,玉米籽粒的甜度由三对等位基因 A 和 a、B 和 b、D 和 d 控制,下图表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对籽粒甜度影响的机制。玉米籽粒的甜度分为超甜型、微甜型和普通型(即非甜型)三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 10 对同源染色体,则分析玉米基因组需要测定其 条染色体上 DNA的碱基序列。(2)与豌豆植株比较,玉米植株在杂交时操作上的差异是 ,原因是 。玉米的雄花位于植株的顶部,雌花位于植株的中部,不同类型花的这种分布对玉米植株繁殖后代的好处是 。(3)已知微甜型玉米可能的基因型有 14 种,则超甜型玉米和普通型玉米的基因型各有 种。(4)让纯合的普通型玉米和超甜型玉米(aabbdd)杂交,F 的表型为普通型;F 自交,F 的表型及比例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5)现有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超甜型玉米植株,让这两个纯合超甜型玉米植株杂交,请分析它们可能的杂交实验结果,并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大致判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类型: 。2024—2025 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四)生物学·答案第 1~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 B 2. C 3. A 4. C 5. B 6. B 7. C 8. B 9. B 10. B11. D 12. A 13. C 14. C 15. D 16. C17.(共 10 分)(1)14(1 分) 14(1 分)(2)(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 分)(3)精子形成时,减数分裂Ⅰ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有两条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2 分)(4)精子和卵细胞细胞核(1 分) 体细胞(或亲代,1 分)(5)如图(2 分)18.(共 10 分)(1)A→B→D→C(1 分) 先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或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再用标记好的细菌培养 T2 噬菌体(2 分)(2)不能(1 分) 该实验仅说明只有 DNA 才能进入细菌,要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还需通过子代 T2 噬菌体是否携带亲代 DNA 的特征进一步验证(2 分)(3)②适量的病毒 P 的核酸提取物和 DNA 酶(1 分) 等量的病毒 P 的核酸提取物和 RNA 酶(1 分)③乙组和丙组植株出现感染病毒 P 的典型症状,甲组植株未出现感染病毒 P 的典型症状(1 分)甲组和丙组的植株出现感染病毒 P 的典型症状,乙组植株未出现感染病毒 P 的典型症状(1 分)19.(共 8 分)(1)替换(1 分) 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原癌基因过量表达,答案合理即可,1 分)(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1 分) 细胞凋亡(1 分)(3)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易发生分散和转移,胃癌晚期时癌细胞已发生转移(2 分)(4)不能,突变基因 CDH1 出现在体细胞中(2 分)20.(共 12 分)(1)DNA 复制(2 分)(2)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或基因与性状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2 分)(3)若存在乳糖,乳糖能和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改变构象,不能和操纵基因结合,失去阻遏作用,RNA 聚合酶可以与启动子结合,使结构基因表达(2 分)(4)调节基因(2 分)菌株 A 在所有培养基中均表达酶 a,说明阻遏蛋白无法结合操纵基因,导致结构基因表达,最可能是调节基因突变导致阻遏蛋白无法合成(2 分)lacZ(或结构基因,2 分)21.(共 12 分)(1)10(1 分)(2)不需要去雄(1 分) 玉米是单性花的植物(1 分) 提高传粉的成功率(答案合理即可,2 分)(3)5、8(2 分)(4)超甜型∶微甜型∶普通型=4∶3∶9(2 分)(5)后代全为超甜型,说明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超甜型玉米植株一个的基因型为 aabbdd,另一个基因型为 aaBBdd(或 aabbDD);后代全为微甜型,说明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超甜型玉米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dd、aabbDD(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