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如皋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化学试题试卷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 O-16Ni-59Mo-9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含氮物质的转化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N2→NH3 B.NO→N2 C.NH3→CO(NH2)2 D.HNO3→NH4NO32.将印刷电路板的碱性蚀刻液与 NaOH溶液共热可发生反应:[Cu(NH3)4]2++2OH- CuO↓+4N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B.1 mol [Cu(NH3)4]2+中含 16 molσ键C.NH3所含键角小于 H2OD.冰属于共价品体3.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黏土中含 Al2Si2O5(OH)4、CaMg(CO3)2、MgSO4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r(Na+)>r(A1+)>r(O2-)B.电负性: (O)> (C)> (Si)C.熔点:SO2>SiO2>CO2D.第一电离能:I1(Si)> I1 (A1)> I1 (Mg)4.FeS2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FeS2+2H+ Fe++S+H2S↑。以 FeS2为原料制取 FeSO4 7H2O晶体的实验操作或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含 FeSO4的悬浊液B.用装置乙吸收挥发出的 H2S气体C.用装置丙除去 S和未反应的 FeS2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 FeSO4 7H2O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能实现的是16.粗硅制高纯硅的过程中 300℃时发生反应 Si(s)+3HCl(g) SiHCl(g)+H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SiHCl ) c(H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3 2c(Si) c(HCl)C.每反应 1mol Si,会断裂 2mol Si-Si键D.其他条件相同,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7~9题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将磷氧化为 PBr 或 PBr5(PBr5可以水解得到两种酸),与氨反应生成溴化铵和氮气,可以氧化一些非金属阴离子,如 Br 与 S2-2 反应生成 S8 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 Br2发生取代反应,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醛与 Br2在碱的催化下,醛的 -氢被溴取代生成 -溴代醛。工业上海水提澳的主要过程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溴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5B.PBr3中 P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sp3杂化C.S8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BrO -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PBr5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Br5+4H2O H3PO4+5HBrOB.溴与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Br2+8NH3 6NH4Br+N2C.乙醛与溴反应生成 -溴代乙醛的化学方程式:D.纯碱溶液吸收 Br 2 - -2的离子方程式:Br2+CO3 Br-+BrO3 +CO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是苯与 Br2发生取代反应的催化剂B.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苯与 Br2反应的焓变C.海水提溴中的步骤Ⅱ、Ⅲ可以实现溴元素的富集D.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亚蒸馏后所得母液中是否含有 Br210.有机物 Y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A.X存在顺反异构现象B.X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C.X→Y时有 CH3CH2OH 生成D.1molY最多能与 2molNaOH 反应11.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目的向滴有酚酞的 10mL 0.1mol·L-1NHC1溶液中加入 证明 NH4C1可与 NaOHA10mL 0.1mol·L-1NaOH 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反应将 Fe(NO3)3溶液加到 HI溶液中,充分溶解后,滴B 证明氧化性:Fe3+>I2入 CCl4后振荡、静置,观察 CCl4层颜色变化在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观 验证升高温度可促进的C察溶液颜色变化 NH3 H2O电离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 20%H2SO4溶液,加热,证明淀粉水解后有还原D 冷却后,加 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加新制性糖生成Cu(OH)2加热,观察现象12.NaOH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 NO2,生成 NaNO3和 NaNO2。现用 100mL 0.1mol L-1NaOH溶液吸收含 NO2的废气(其他含氮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已知 Ka(HNO2)=5×10-4、Ka (H2CO3)=4×10-7。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NaNO2溶液中存在:c(H+)=c(OH-)+c(HNO2)B.n(N)总=0.01mol时吸收液中存在:c(Na+)=c(NO -3 )+c(NO -2 )+c(HNO2)C.吸收过程中溶液中可能存在:c(NO -3 )< c(NO -2 )D.用 0.1mol·L-1Na2CO3溶液吸收废气可发生反应:CO2 -3 +NO2= NO -3+CO213.一种以 CO2、H2S为原料制取 COS的过程中主要反应如下:反应 I CO2(g)+ H2S (g) COS(g)+H2O(g) H1 35 kJ·mol-1反应 II 2H2S (g) S2(g)+2H2(g) H 2 171 kJ·mol-1反应 III CO2(g)+H2(g) CO(g)+ H2O (g) H3 41 kJ·mol-1将等物质的量的 CO2(g)和 H2S(g)充入反应器中,压强一定,平衡时 CO2(g)和 H2S(g)的转化率、COS(g)和 H2O(g)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3n(COS)生成或n(H 2O)COS(g)或 H2O(g)选择性 100%n(H 2S)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代表的物质是 COSB.温度越高,平衡时所得 H2O的物质的量越少C.400℃之前,容器内只发生反应 ID.600℃时,其他条件一定,适当增大起始反应的压强,既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提高 COS的平衡选择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61 分。14.(15分)工业以钼精矿为原料制备 MoO3的过程如下:(1)“焙烧”:将钼精矿置于石英反应罐中并通入空气,高温充分反应得到钼焙砂。冷却后采用XRD分析焙烧前后物相的变化如题 14图-1所示。写出焙烧时生成Mo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预处理”:将钼焙砂和 HNO3、NH4NO3混合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反应一段时间,过滤后,得到含 H2MoO4、多钼酸铵[(NH4)2MonO(3n+1)]、SiO2等滤渣。[已知(NH4)2MonO(3n+1)在水中存在平衡:(NH4) + 2 -2MonO(3n+1) (s) 2NH4 (aq)+MoO4 (aq)+(n-1)MoO3(s)]①“预处理”需在通风设备中进行,原因是 。②写出 CaMoO4转化为(NH4)2MonO(3n+1)的化学方程式: 。③其他条件一定,适当增大 NH4NO3浓度,所得滤渣中 Mo的含量增大,原因是 。(3)“氨浸”:将预处理后所得滤渣用氨水浸泡,其中的 H2MoO4、(NH4)2MonO(3n+1)可转化为可溶的(NH4)2MoO4,还有少量的 CaMoO4难溶于氨水。为进一步提高 Mo 元素的浸出率,可在氨水中加入的物质是 。(4)五钼酸铵[(NH4)Mo5O17,M=824gmol-1]在氮气中焙烧,可逐步分解,最终得到 MoO3。取1.648g五钼酸铵固体在氮气氛围中焙烧,有气体 NH3和 H2O生成,维持 300℃时加热当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所得固体[组成为(NH4)aMobOc,Mo 为+6价]质量为 1.57g。计算 300℃所得固体的化学式,并写出计算过程。415.(15分)化合物 G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②RBr+Mg RMgBr(RMgBr不能与酸、水、醇等共存)(1)F→G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2)已知物质 X的分子式为 C3H3OCl,则 X的结构简式为 。(3)D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水解所得 2种有机产物均含 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5)设计以 和 CH3COOH为原料制取 的路线图(无机试剂及溶剂任用,合成示例见本题题干)。16.(16分)三氧化二镍(Ni2O3)常用作磁性材料,具有强氧化性。以镍铜矿(含有 NiS、CuS、SiO2以及少量的不溶杂质)为原料制备 Ni2O3。(1)煅烧。将一定量的镍铜矿与 CaCO3混合后,粉碎后在富氧空气中充分煅烧。煅烧时加 CaCO3的目的是 。(2)酸浸。将煅烧得到的固体(含 CuO、CaO、Ni2O3、CaSO4、CaSiO3)加入到三颈瓶中(装置见题 16图-1),通过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稍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 Cu2+、Ca2+、Ni2+,写出酸浸时 Ni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如何判断“酸浸”反应已经完成: 。5(3)除杂。将三颈瓶中悬浊液倒出、过滤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 Ni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调节滤液的 pH,向滤液中加入 NaF溶液将 Ca2+沉淀除去。[溶液中 c(Ni2+)=1mol L-1,Ksp[Cu(OH)2]=1×10-20,Ksp [Ni(OH)2]=1×10-15,Ksp (CaF2)=1.6×10-10,离子浓度<10-5mol·L-1沉淀完全]①加入 Ni粉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 Cu2+。不选择用调节 pH的方法除去 Cu2+的原因是:。②实际消耗 Ni粉的量大于理论用量,原因是 。(4)制备 Ni2O3:请补充完整由除杂后得到的 NiSO4溶液制取 Ni2O3的实验方案:量取 100mLNiSO4,测得其中 NiSO4的浓度为 1mol·L-1, ,得到Ni2O3。(可选用的试剂:1 mol·L+NaHCO3溶液、稀盐酸、BaCl溶液)。已知:NiCO3样品在空气中煅烧,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热解温度的变化如题 16图-2所示。17.(15分)氨气既是化工原料,也是清洁能源,研究氨气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氨气的部分反应及信息如下:4NH3(g)+3O2(g) 2N2(g)+6H2O(g) H -265 kJ·mol-1NH3(g) NH3(1) H -23 kJ·mol-1NH3(1)的密度为 0.68 kg·L-11L NH3(1)完全燃烧生成 N2(g)和 H2O(g),可以产生的热量是 。(2)一种合成气(含体积分数为 54%的 H2、35%的 CO、7%的 CO2和 4%的 N2)可通过如题17图-1所示转化制取合成氨气的原料。①若转化 I中 CO、CO2完全反应,得到的 FesO4和Ca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实际进行转化(I)反应时,合成气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水蒸气。添加水蒸气的目的是 。③其他条件一定,将添加了水蒸气的合成气通过装有 Fe2O3和 CaO的反应管,测得出口处CO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题 17图-2所示。I.400~550℃,温度越高,出口处 CO体积分数越低的原因是 。Ⅱ.高于 550℃,出口处 CO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原因是 。6(3)一种 H2、N2可持续电催化合成氨的原理如题 17图-3(如中 R1、R2、R3、R4可表示烃基)所示。①物质 Y的结构简式为 。②与 N2、H2直接合成氨的工艺相比,该方法的优点除产氨效率高外,还有(任写一点)。7江苏省如皋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题,每题 3 分,共 39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A 2.B 3.B 4.D 5.A 6.C 7.B 8.B 9.C 10.C11.D 12.B 13.D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61 分。14.(1)2MoS2+7O2 2MoO3+4SO2(2分)(2)①“预处理”过程中,HNO3会反应生成有毒的氨氧化物气体(2分)②nCaMoO4+(2n-2)HNO3+2NHNO3 (NH4)2MonO(3n+1)+nCa(NO3)2+(n-1)H2O(3分)③增大 NH4NO3浓度,可以增大 NH +4 浓度,抑制(NH4)2MonO(3n+1)在水中的平衡正向进行(2分)(3)Na2CO3(2分)1.648g(4)n[(NH4)4Mo5O17]= 0.002mol824g mol-1n (Mo)=0.002mol×5=0.01 molm(Mo)=0.01 mol×96 g mol-1=0.96 g则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1.57g(NH4)aMobOc中存在如下等式:n (NH +4 )×18 g·mol-1+n(O2-)×16 g mol-1=1.57g-0.96 g=0.61 gn (NH +4 )+6n (Mo)=2n (O2-)即 n (NH +4 )+0.06=2n (O2-)由两个方程可以解得:n (NH +4 )=0.005 mol、n (O2-)=0.0325 moln (NH +4 ): n (Mo): n (O2-)=0.005 mol:0.01 mol: 0.0325 mol=2:4:13则(NH4)aMobOc的化学式为(NH4)2Mo4O13(4分)(共 15分)15.(1)还原(2分)(2) (2分)(3) (3分)(4) (3分)8(5) (5分)16.(1)吸收煅烧生成的 SO2,防止污染空气(2分)(2)①2Ni2O3+4H2SO4 4NiSO4+O2↑+4H2O(3分)②溶液的 pH不再发生变化(2分)(3)①若调节 pH,Cu2+沉淀完全时溶液 pH>6.5,而 Ni2+开始沉淀的 pH为 6.5,Cu2+沉淀完全时,Ni2+已经开始沉淀(2分)②部分 Ni粉与 H+发生反应(2分)(4)向 NiSO4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 200mL1mol L-1NaHCO3溶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直至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中加稀盐酸酸化后滴加 BaCl2溶液,无沉淀产生,然后将所得固体在360℃左右温度下在空气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5分)(共 16分)17.(1)1730 kJ(3分)(2)①5:3(2分)②抑制 H2与 Fe2O3的反应、将部分 CO 转化为 CO2与 H2(3分)③I.温度越高,CO与 Fe2O3的反应速率越快(2分)Ⅱ.温度越高,CO2与 CaO反应程度越小(或 CaCO3分解程度越大),CO2浓度增大,抑制了 CO与 Fe2O3(或 H2O)的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2分)(3)① (2分)②避免高温、高压的条件,节约能源,对设备要求降低(1分)(共 15分)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