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南州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 ”,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 。( )
A.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第一
B.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 第一
C.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第二
D.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 第二
2.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这一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得益于( )
A.我国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创新能力 B.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C.我国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技术 D.始终坚持了以科技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亿万群众,人大代表是听民声、聚民意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具体措施,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这体现了( )
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B.坚持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C.人大代表可以直接参与管理所有国家社会事务
D.民主监督保证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4.2023年贵州“村超”爆火出圈。在“村超”赛场可以看到大众足球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其乐融融的画面,球赛与民俗活动同步上演,既是足球的盛宴,也是文化的华筵。“村超”的爆火出圈启示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应该( )
A.排斥和杜绝外来文化,保护本民族文化 B.与时俱进,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C.坚定文化自信,全面继承发扬中华文化 D.大力倡导文化创新,废除一切陈旧文化
5.据人民智库对“公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与期待”调查结果显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持续发展,公众对“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的期待最高。由此可见( )
A.国家只注重支持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B.要实现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同步富裕
C.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各民族群众福祉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图中的现象是经济全球化的( )
A.重要支撑 B.唯一特征 C.唯一体现 D.重要表现
7.2023年4月,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曾被视为“世界火药桶”的中东迎来和解浪潮: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卡塔尔和巴林决定恢复外交关系、土耳其和埃及改善双边关系……这给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积极效应,给世界和平增加了信心。材料体现了中国( )
A.致力于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B.积极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
C.为解决所有的国际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D.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8.2024国际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来自中国及海外150所学校的约250名中小学生一同出席了此次大会。各校代表参照联合国议事规则,探讨全球热点问题,贡献青少年智慧方案。这体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要( )
A.憧憬美好未来,引领世界发展 B.胸怀理想并展现发达国家风貌
C.关注热点问题,弱化知识学习 D.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9.2024年春季以来,贵州省多地陆续发生山火,仅2月10日至21日期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情221起,导致2人伤亡,这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害。关于森林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撤离过程中,选择植被稀疏的地方逃生②争分夺秒赶快跑,往哪个方向跑都可以
③被大火围在半山腰时不能往山顶方向跑④管住火源是防范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中有这样一个集体: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在飞行二大队,队员们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航迹和里程,解锁着未曾到达的区域和距离。从单打独斗到成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由此可见,在美好集体中( )
①既要分工协作,又要发展自我才能②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既要共同进步,也要个人英雄主义④要和而不同,也要相互激励和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强迫、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以及向他人提供毒品等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警示我们( )
①凡是与毒品有关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刑罚处罚
②要认清毒品带来的危害,远离毒品违法犯罪
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就能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能触碰法律底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春节爆火的电影《第二十条》探讨了情与法之间的冲突,向我们传递了法律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在观看《第二十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法律的庄严和神圣,更能够体会到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可见,公平正义( )
①只有司法机关才能维护②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③是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④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3.仔细观察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了我国经济已由中高速增长阶段向什么阶段转型升级
(2)请根据(1)问中的回答,说说实现这一阶段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14.2024年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开幕。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广交世界,互利天下。广交会为何能常办常新?答案就在这一场场展览、一次次洽谈、一个个成交的数字背后。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是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平台。展望未来,广交会将继续以改革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以成交为核心、以服务为支撑,书写中国外贸新辉煌,为世界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明扼要回答问题:
(1)广交会的成功召开,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怎样的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是如何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三、辨析题
15.材料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能实现中国梦。
四、综合探究题
16.2024年一开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未来。以下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开展“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民族复兴”主题活动时收集到的资料:
【文件助振兴】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推进乡村全面 振兴“路线图”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3日由 新华社受权发布。 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描绘新图景】
春天的中国,生机勃发,活力奔涌。从广袤原野到繁华都市,从生产车间到研发场所,从辽阔大洋到浩瀚太空,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聚力创伟业】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党中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请概括上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中所体现出的“新发展理念”。
(2)从(1)问所体现的“新发展理念”中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其对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
(3)结合【聚力创伟业】,在下面的留言板上写下你的心声,激励自己为民族复兴伟业努力成才。
青春留言板 ① ② ③ ④
2025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C D A D C B
题号 11 12
答案 C D
13.(1)高质量发展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14.(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2)①中国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②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美好的未来。
15.该观点错误;原因: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法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②但实现中国梦还需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弘扬中国精神等。
16.(1)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
(2)创新: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协调: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 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有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共享: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等。
(3) 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