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双槐树遗址距今约5300年,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伊洛河与黄河的交汇处,是迄今为止
在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的核心聚落。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造
型、纹饰与陕西等地出土的彩陶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特色,同时还受到了大汶口
文化等周边文化的影响。这一考古发现
A.是佐证河西走廊发展的重要资料
B.体现当时制陶技艺走向成熟
C.为研究中华文化的融合提供证据
D.表明早期国家政治体制建立
2.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曾说秦朝“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则
记载秦朝百姓缴泰半之赋。而根据新出土的里耶秦简对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政务记载
,秦始皇时期田税赋不超过9%。以下说法可以成立的是
A.秦简的记载掩盖了历史真相
B.出土简牍具有更高史料价值
C.历史学家的记载应更为可信
D.汉朝“过秦”必会歪曲历史
3.中国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
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五礼体系被用于国家制礼实践始于魏晋之际。南朝萧
梁五礼有8019条,西魏北周不仅实行五礼制度,而且还把《周礼》所记载的六官制
度应用于国家官僚体制中。据此可知,南北朝后期
A.封建官僚体制完善
B.北方政权华夏认同增强
C.礼制发展全面复古
D.南北文化的差异已消失
4.唐代农民家庭经济运行分为四个层面(如下图)。这一运行结构
完成国家赋役及国
家对农民的救助
与集镇城市
的经济往来
与宗族村社
的经济互助
家庭经济的
管理与运行
A.强化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
B.保障了城镇较充足的粮食供应
C.有利于农民家庭规避经济风险
D.推动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5.宋代的经济作物,特别是在南方,有相当大的发展。两浙、福建等地种茶的园户极
多,不少州郡以产茶出名;川蜀、两广等地都有一些“糖霜(冰糖)户”,生产各种蔗
糖:苏州洞庭山共三千户居民,“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据此可
知,当时
A.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B.经济作物种植占据主导地位
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瓦解
D.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第1页共5页
6.清朝学者汪辉祖(1731一1807)说:“经言其理,史记其事。儒生之学,先在穷经。
既入官,则以制事为重…剖大疑,决大狱,史无不备,不必凿舟求剑,自可触类
伸。公事稍暇,当涉猎诸史以广识议。慎勿谓一官一邑,不足见真实学问也。”这
一言论
A.突破了传统封建纲常伦理的束缚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主流方案
D.凸显了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
7.清初规定“督抚岁举其最者一人,使得越次而升…一省不过岁一人”,而晚清皇帝
多次下旨批评“近来各项劳绩保举,往往不按定章,率行请奖”。这一变化反映的
实质是
A.科举制的衰落削弱了选官公平性
B.列强侵略迫使中央向地方妥协
C.中央集权强化导致官僚体系僵化
D.统治危机之下中央权威的弱化
8.1913年,教育部通过中国第一套法定汉语拼音字母方案:1921年,《教育部公布校
改国音字典》出版,规定全国13000余汉字的标准读音: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大学
院(即教育部)正式公布版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这是中国推行汉语和供一切注
音用的第一个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这些举措有利于
A.开展民众识字教育
B.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C.推动教育体系变革
D.清除旧思想的残余
9.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1930年《关于土
地问题决议案》将没收范围限缩为“地主阶级土地”,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则
提出“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一系列政策调整的根本动因是
A.争取广大农民阶级的政治支持
B.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化经营模式
C.适应不同革命阶段的目标需求
D.削弱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
10.1941年,中共中央对晋察冀边区的地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普遍实行小区制度,把
原来每县4到5个区细划为6到10个区。同年《新华日报》社论明确提出“必须划小行
政区划”。小区制的推行旨在
A.应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B.便利敌后复杂局势管理
C.调动全体民众抗战的热情
D.推动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11.下表为1978一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情况,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年份
总数(万人)
从业人员
构成
从业人员
构成
从业人员
构成
(万人)
()
(万人)
(3)
(万人)
(%)
1978
40152
28318
70.5
6945
17.3
4890
12.2
1985
49873
31130
62.4
10384
20.8
8359
16.8
1997
69820
34840
49.9
16547
23.7
18432
26.4
2006
76400
32521
42.6
19225
25.2
24614
32.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B.国际市场的需求推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政府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人口的流动
第2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