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大练习(5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大练习(5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大练习化  学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关于化学与生活、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的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它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一定耐火性
D.用于制作轴承的金刚砂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一氯甲烷的电子式:HC··H,··,H Cl
B.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中子数为143的U原子:92U
3.新己烷(2,2二甲基丁烷)是常见的燃料添加剂、有机溶剂、有机合成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CCH3CH3CH2CH3CH3
A.分子式为C6H14 B.它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C.一氯代物有3种 D.可发生取代、氧化、分解反应
4.下列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
B.FeCl3溶液刻蚀覆铜电路板:2Fe3++3Cu===2Fe+3Cu2+
C.向HO中投入Na2O2:2Na2O2+2HO===4Na++4OH-+18O2↑
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Na++CO+CO2+H2O===2NaHCO3↓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2 L CH4和22.4 L Cl2(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一定为1.5NA
B.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C.石英晶体中,有NA个Si就有2NA个Si—O
D.98 g 10%的H2SO4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4NA
6.有关下列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CCl4中分离出CHCl3 B.用该装置可以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
C.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验证干燥的Cl2是否具有漂白性
7.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忽略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序号 0.4 mol·L-1 H2O2 溶液体积/mL 加入水体 积/mL 温度/℃ 催化剂 收集标准状况 67.2 mL O2 所需时间/s
1 20 20 20 无 296
2 20 20 50 无 75
3 20 20 20 0.5 g CuSO4粉末 45
4 20 20 20 0.5 g FeCl3粉末 100
5 a b m 0.5 g CuSO4粉末 n
A.对比实验3和4,说明Cu2+的催化效果更好
B.实验4中,H2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1.5×10-3 mol·L-1·s-1
C.a=20,b=20,m=50时,45D.a=40,b=0,m=50时,通过实验2和5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4 mol Cl2
B.某气态烃CxHy与足量O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 ℃),则y=4;若体积减小,则y>4;否则y<4
C.C2H4和SO2都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化学反应原理相同
D.乙烯是平面型分子,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蒸馏水稀释,溶液变蓝色 铜与浓硫酸反应有CuSO4生成
B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C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有Cl-
D 相同温度下,分别往盛有2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2 mL 0.05 mol/L Na2S2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H2SO4溶液,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浓度越大,冒出气泡速率越快,反应速率越大
10.X、Y、Z、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Z的原子序数是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M与X同主族,X与Q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18e-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Q
B.简单离子半径:Q>M>Z>Y
C.含Z、M、Q三种元素的化合物超过2种
D.X与其他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含有相同的化学键
11.资料显示: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某学习小组据此验证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可选试剂:浓硝酸、稀硝酸(3 mol·L-1)、蒸馏水、浓硫酸、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前及结束后皆需通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不同
B.②装置盛放的试剂为蒸馏水
C.做实验时应避免将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故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浓硝酸、稀硝酸
D.能证明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实验现象是:③中气体仍为无色而④中气体变为红棕色
12.卤化铵(NH4X)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0,ΔH2<0
B.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2比NH4I的大
C.相同条件下,NH4Cl的ΔH5比NH4I的小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13.从电化学角度来说,电极电势数值越大氧化性越强,数值越小还原性越强,氧化型物质浓度越大电极电势越大。在酸性介质中,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电对 I2/I- Br2/Br- Cl2/Cl- Fe3+/Fe2+ Cr2O/Cr3+ H2O2/H2O
标准电极 电势Eθ/V 0.54 1.07 1.36 0.77 1.36 1.78
A.向1 mol·L-1的HBr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无明显现象发生
B.2 mol·L-1的K2Cr2O7与2 mol·L-1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有大量Cl2产生
C.浓度相等时,还原性:Cr3+>Fe2+>Br-
D.在含I-、Br-、Cl-的混合溶液中若仅氧化I-,最佳的氧化剂是Fe3+
14.向某废金属屑样品(只有Fe和Cu)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硝酸,测得生成NO的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样品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过程中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x点时样品中的Fe恰好完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废金属屑样品中Cu的质量为4.8 g
B.所用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当加入稀硝酸的体积为300 mL时,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3+、Fe2+、Cu2+
D.从反应开始到a点,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4H++NO===Fe3++NO↑+2H2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6分)回答下列问题:
Ⅰ.(1)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①金刚石和C60;②35Cl和37Cl;③CH3CH3和CH3CH2CH3;
④CH3CH2CH2CH3和CH3CH2CH(CH3)2;⑤乙醇和乙烷;
⑥CH3CH===CH2和;⑦H—C—HClCl和H—C—ClClH;⑧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3)等质量的甲烷、乙烯、乙炔(CH≡CH)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
Ⅱ.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生产生活中,常用甲烷做燃料和制作燃料电池。
(1)取一支量筒,通过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先后收集20 mL CH4和20 mL Cl2(如图),倒扣于水槽中在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该反应结束后,液面上升,量筒内仍有气体剩余
B.量筒内壁上有油滴出现,是因为生成了CHCl3
C.上述反应过程中共生成五种产物,有四种是有机物
D.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发生取代反应
(2)常温下,请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气态有机产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饱和NaCl溶液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使1 mol CH4完全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
Ⅲ.丁烯(CH2===CHCH2CH3)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丁烯生成高聚物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物B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任写一种)。
16.(14分)利用CO2氢化法合成二甲醚(,可实现二氧化碳再利用。其中涉及以下反应:
Ⅰ.CO2+3H2??CH3OH+H2O
Ⅱ.2CH3OH??CH3OCH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步反应的能量曲线如右图。若该容器与外界无热量传递,则反应达到平衡前容器内气体的温度逐渐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无法判断”)。
(2)向一个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和H2合成二甲醚。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5 min,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检测到容器中含有8 mol CH3OCH3和2 mol CH3OH,则5 min内的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恒温(T>373 K)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的CO2、H2通入密闭容器中(含催化剂)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够说明该反应体系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n∶n=2∶1
B.反应Ⅰ中3v正=v逆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CO2的转化率不变
(4)在酸性二甲醚燃料电池中加入硝酸,可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Pt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电池工作时,无有毒气体放出,当消耗23 g二甲醚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参加反应的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__________。
17.(14分)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重要的铜盐产品,某学习小组用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CuO)制取氯化亚铜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Cl-浓度较大的体系{CuCl+Cl-===[CuCl2]-};
②CuCl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的碱式盐为Cu2(OH)3Cl。
(1)溶解海绵铜时事先将其打磨成粉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绵铜溶解过程中除发生较快反应CuO+H2SO4===CuSO4+H2O外,还有产生无色气体M的反应,且M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则产生M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氯化亚铜的主要步骤(即“还原”)是:利用海绵铜“溶解”后的溶液与略过量的(NH4)2SO3溶液、适量的NH4Cl溶液反应,制备氯化亚铜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仪器a中装的是(NH4)2SO3与NH4Cl的混合溶液。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制备氯化亚铜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酸洗”时,一般使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稀硫酸洗涤氯化亚铜时,洗涤干净的标志为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不含铵根离子。则证明其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测得海绵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取16.0 g海绵铜通过上述实验制备氯化亚铜,经乙醇洗涤并隔绝空气烘干后,称量所得氯化亚铜的质量为19.9 g,则氯化亚铜的产率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14分)化学反应中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图,则M和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
 ΔH=+88.6 kJ·mol-1
(2)已知CH4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的一系列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下同)。
A.ΔH1<ΔH5 B.ΔH3=ΔH2-ΔH5
C.ΔH1=ΔH2+ΔH3+ΔH4 D.ΔH4<0
(3)金属Ni可活化C2H6放出CH4,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中间体2→中间体3是吸热过程
B.加入催化剂可降低该反应的反应热,加快反应速率
C.1 mol Ni(s)和1 mol C2H6(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NiCH2(s)和1 mol CH4(g)的总能量
D.反应过程中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4)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可制得合成气:CH4(g)+CO2(g)??2CO(g)+2H2(g)。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 kJ·mol-1。
化学键 C—H C===O H—H C≡O(CO)
键能/(kJ·mol-1) 413 745 436 1 075
(5)已知,中和热为ΔH1,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测得的反应热为ΔH2,若用浓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测得的反应热为Δ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ΔH1>ΔH2>ΔH3 B.ΔH3>ΔH1>ΔH2
C.ΔH2>ΔH1>ΔH3 D.ΔH1=ΔH2>ΔH3
(6)“氧弹量热仪”可以测定蔗糖的燃烧热,“氧弹”是一个耐高温、高压,可通电点火的金属罐,将蔗糖和足量氧气充入“氧弹”中点燃,产生的热量被“氧弹”外的水吸收,通过测定水温的变化从而计算出蔗糖的燃烧热。已知:蔗糖的质量为1.71 g,其摩尔质量是342 g·mol-1;量热计中水的质量为3.00 kg,水的比热容为c J·g-1·℃-1;忽略金属“氧弹”吸收的热量。反应前后所测水温如下表:
序号 点火前温度/℃ 燃烧后测得的最高温度/℃
1 20.73 22.63
2 20.76 21.25
3 20.72 22.82
①上述蔗糖燃烧放出的热量Q=__________J。
②请写出蔗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B D A C B D B C C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6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Ⅰ.(1)C7H16(1分)
(2)③④(1分) ⑥⑧(1分)
(3)CH4(1分)
Ⅱ.(1)AC
(2)CH4+Cl2CH3Cl+HCl
(3)降低氯气的溶解度
(4)2.5
Ⅲ.(1)nCH2===CHCH2CH3?CH—CH2?CH2CH3
(2)CH3CH(OH)CH2CH3(或CH3CH2CH2CH2OH)
16.(14分,每空2分)
(1)升高
(2)1.08 mol·L-1·min-1
(3)CE
(4)负 CH3OCH3-12e-+3H2O===2CO2↑+12H+ 6 mol 33.6 L
17.(14分,每空2分)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2)3Cu+8H++2NO===3Cu2++2NO↑+4H2O
(3)分液漏斗 2Cu2++SO+2Cl-+H2O===2CuCl↓+SO+2H+
(4)防止生成的CuCl与盐酸反应而溶解,使产率降低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色(或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无白烟)
(5)88.9%
18.(14分,每空2分)
(1)M
(2)C
(3)AC
(4)+120
(5)C
(6)①6 000c ②C12H22O11(s)+12O2(g)===12CO2(g)+11H2O(l) ΔH=-1 200c kJ/mo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