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八年级(1)班围绕“诗行万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一)【填寄语】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寄语,其中有些字词小语拿不准,请你帮他判断。(共4分)
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而诗歌则是其中闪烁的明星。每当读到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复回”这样雄浑奇丽的句子,便让人不禁叹为观止。诗歌可以点亮huì( )【 甲】暗的日子,驱散内心的彷径 读
诗,就好比乌蒙蒙的夜里突然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月亮。捧起诗集,生活中的喧嚣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却 些杂
音一下子戛然而止。当诗歌在人们心中响起的时候,久违的恬静便悄然而至,那些数不清道不明的愁 绪也
渐渐地xiāo( )【 乙】声匿迹。
1、语段中三个划线字怎么读 请你帮他做出选择。( )(2分)
A.páng ga qiǎo B.páng jiá qiǎo C.fáng jiá qiāo D.fáng gá qiāo
2、语段中甲、乙两处分别用哪个字 请你帮他写出来。(2
分) 甲( ) 乙 ( )
(二)【辑诗文】
3 . 活动要求同学们自拟主题来辑录诗文,小文别出心裁,做了一个“诗文行 · 品诗情”集册,请你帮他补全下面内 容。(8分)
(1)庄周《逍遥游》中运用比喻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① , ② 。
(2)《虽有嘉肴》中表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学识的缺乏的句子是: ③ ④ o
(3)白居易《卖炭翁》中的“⑤ , ⑥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
但仍 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4)李白在《送友人》中用青山白水描绘出明媚秀丽的景色的诗句是: ⑦

0
( 三 ) 【品海报】
4.班 级 一 起 观 看 了 2024年 “ 中 国 诗 词 大 会 ” ,并 对 该 节 目 的 宣 传 海 报 进 行 解 读 。 但 解
读 文 字 的 排序有问题,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3分)
中国诗词大会的宣传海报由图案和文字组成。
①在圆形图案的下方, 一条橙红相间的龙是海报焦点,蜿蜒盘旋着,它的周围环绕着云彩和飞
舞 的纸灯笼,寓意着中华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
②海报的上部分以夜空和云朵为背景,中心是由几个圆圈重叠而成的巨大圆形图案,
它象行 着完整和团圆,同时也寓意着此次文化盛宴的圆满举办。
③其内部,有着醒目的“中国诗词大会2024”几个大字,字体优雅而大气。
④圆 形 图 案 的 左 右 两 侧 是 古 色 古 香 的 阁 楼 , 龙 的 正 下 方 是 站 在 宽 大 绸 带 上 高 举 臂
膀 的 四 个 正在热热闹闹地舞龙,仿佛在向观众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⑤海报的底部,是“ CCTV13月10号20:00档首播”一行小字,明确标注了节目的播出日 间和频
道信息。
⑥整体图案通过巧妙的构图和丰富的色彩搭配,不仅体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庄重和典
雅,
更在深层次上激发了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A.②③⑤⑥④①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④⑤⑥①③ D.②③①④⑥⑤
(四) 【撰结语】
5.活动接近尾声,下面是小文同学写的结束语,请你按要求帮他完成。
同 学 们 , 在 古 诗 苑 绮 丽 的 殿 堂 里 , 你 能 勾 勒 山 的 形 态 : 有 的 细 腻 雅 致 , 有 的 壮 丽 挺 拔 ;

熊 欣 赏 水 的 风 情 : 有 的 宁 静 如 镜 、 有 的 汹 涌 如 潮 ; 你 能 ,
。通过此次“古诗苑漫步”系列活动,使我们提升了诗歌鉴赏能力并领略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活 动会画上句号,但我们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永不会结束!
(1)画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2)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对应题目。(16分)
一 起 去 看 山
阿 来
①有好些年没有去四姑娘山了。但这座雪山,以及周围地方却常在念想之中。
②这座藏语里叫作斯古拉的山.汉语对音成四姑娘。因为那终年积雪美丽的山确实是有着四座
逸 世出尘的山峰,在逶迤的山脊上并肩而立,依次而起,互相瞩望。四姑娘山最高峰海拔六千多米。
我 没有那么好的身体去追求这种极致的体验。但从低处凝视、想象,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③第一次去四姑娘山,是跟随一个朋友,为刚辟为景区不久的四姑娘山拍风光片。
④那天早晨,我们来到了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镇长平沟。太阳从背后升起,把我骑在马背上的身影,
长长地投射在收割后的青稞地里。鸟儿们在马头前飞起来,又在马身后落下去。云雀的姿态最有意思。
它们不像是飞起来的,而是从地面上弹射起来,到了半空中,就悬浮在头顶,等马和马上的人过去了,
又几乎垂直地落下来,落到那些麦茬参差的地里,继续觅食了。麦荏中间,有好多饱满的青稞粒和秋
天里肥美的昆虫,鸟们正在为此而奔忙。附近的村庄,连枷声声。这是长平沟之行一个美好的序篇。
⑤山路转一个弯,进入森林.背后的一切就都消失不见了。落尽了叶子的阔叶林如此疏朗 阳
光 落下来,光影斑驳,四周一片寂静。而森林的寂静是充满声音的。那是很多很多细密的声音:岩
石上 树上的冷霜融化的时候,会发出声音;一缕一簇的苔藓在阳光下舒张时也会发出声音;起一丝
风,枯 草和落叶会立即回应;还有林梢的云与鸟,沟里的水,甚至一两粒滑下光滑岩壁的沙砾,都
会发出声 音。寂静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充满了更多声音的世界。都是平时我们不曾听过的声音,是让
我们在尘世 中迟钝的感官重新变得敏锐的声音。中午时分,风从林梢上掠过,用潮水般的喧哗掩去
了这四野的寂 静。
⑥山谷看起来开阔平缓,但海拔一直上升。阔叶林带渐渐落在了身后。下午,我们就是在那
些 挺拔的云杉与落叶松间行走了。夕阳西下时分, 一个现成的营地出现了。那是一间牧人小屋,
在小屋 里生火做饭,小屋很快就变得温暖了。
⑦吃过晚饭,天黑下来。大家闲聊起山中的各种趣闻与经历。聊着聊着,困意袭来,就都在火
堆边睡去了。我横竖睡不着,就悄然起身,把褥子和睡袋搬到了屋外的草地上,躺在被窝里,看月亮。
我喜欢看这山中静寂无声的、光色洁净的月亮。风停了,月亮悬在空中,用另一种色调的光把曾短暂
陷落于黑暗的群山照亮,群山便愈发广阔深沉起来。我花了更多的时间疑视一条冰川。那道冰川顺着
悬崖从雪峰前向下流淌——纹丝不动,却保持着流动的姿态。然后,在正对我的那面几乎垂直的悬崖
上猛然断裂。我躺在几丛鲜花灌木之间,正好面对着那冰川的断裂处。那幽蓝的闪烁的光芒如真似幻。
马儿们,就站在我的附近,垂头吃草或者咕吱咕吱地错动着牙床。我却只是静静地望着那几乎就悬在
头顶的冰川十几米高的断裂面,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视觉感受到的光芒在脑海中似乎转换成了
1
一种语言——一种幽微深沉的语言……一匹马走过来,掀动着鼻翼嗅我。我伸出手,马伸出舌头。
它 舔我的手.粗粝的舌头,温暖的舌头。那是与冰川无声的语言相类似的语言。
⑧然后,我就睡着了。越睡越沉.越睡越温暖。
⑨早上醒来,头一伸出睡袋,就感到脖子间新鲜冰凉的刺激。睁开眼,看见的是一个银装素
裹 的白雪世界!我碰落了灌丛上的雪,雪落在了颈间,那便是清凉刺激的来源。 一夜酣睡,竟然连
下了 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都不知道!
⑩那天早晨.兴奋不已的几个人也没吃东西.就起身在雪野里疾走,向着这条峡谷的更深处进发,
直到无路可走。沿途中最漂亮的景色是一个小湖。世界那么安静.曲折湖岸上是新雪堆出的各种奇异
的形状。那些形状是积雪覆盖着的物体所造成的。一块岩石,一堆岩石,杜鹃花的灌丛,柏树正在朽
腐的树桩,一两枝水生植物的残茎,都造成了不同的积雪形状。湖水中央是洁白雪峰的倒影。这是我
离四姑娘山雪峰最近的一次。她就在我的面前.断裂的岩层,锋利的棱线,冰与雪的堆积,都历历在
目,清晰可见。
后来,我还在不同的季节到过四姑娘山。春天和秋天,不同的植物群落,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调。 夏天,
所有草木都枝叶繁茂,长成一样的绿色,浩荡,幽深,宽广……而这一切的背后,总有晶莹的雪峰 在那里,
总有蓝天丽日在那里。让人在这美丽的世界中想到高远,想到无限。
记起来一个情景,当我趴在草地上把镜头对准一株开花的棱子芹时,一个陌生人轻轻碰触我. 不要因为拍摄一朵花而在身下压倒了看上去更普通的众多的毛莨花。我也曾阻止过准备把杜鹃花编成 花环装点自己美丽的年轻女士。这就是美的作用:美教导我们珍重美,美教导我们通向善……
(选自散文集《以文记流年》,有删改)
6.作者以时间和游踪为序,详写了自己第一次去看四姑娘山的情景。请填写表格,
梳理作 者的所至、所见。(3分)
时间 所至 所见景物及特征
① 鸟和云雀:怕人、轻快敏捷、灵活顽皮
早晨和上午
落尽叶子的阔叶林:②
各种寂静里的声音:细密、安静、美好
阔叶林
下午至夕 经过云杉林与落叶松 云杉林与落叶松林:挺拔
阳 西下 林 到牧人小屋 牧人小屋:温暖
月亮:静寂无声、光色洁净
天黑以后 牧人小屋外的草地上 群山:广阔深沉 冰川:如真似幻、富于动感 马儿们:自在、悠闲、与人亲近友好
第二天早上 峡谷深处 小湖:③ 四姑娘山雪峰:岩层断裂、棱线锋利、冰雪堆积
7.文 中 画 线 的 语 句 描 写 了 森 林 里 的 声 音 , 请 从 句 式 和 修 辞 手 法 的 角 度 赏 析 其 表 达
效 果 。 (4 分 )
8.作 者 在 天 黑 以 后 观 山 景 , 采 用 了 独 特 的 观 察 角 度 , 写 出 了 独 特 的 景 物 特 征 。 请
结 合 第 ⑦ 段作具体分析。 ( 5 分 )
9.诗 人 冯 至 指 出 , 游 记 一 方 面 “ 要 写 客 观 的 现 实 、 景 象 ” ,另 一 方 面 “ 要 写 自 己
的 、 有 特 点 的 感 受 ” 。 结 合 文 章 的 第 11和 12段 , 谈 谈 你 对 这 一 观 点 的 理 解 。 (4
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对应题目。(12分)
文本一
口 味 中 的 地 理 — — 东 辣 西 酸 , 南 甜 北咸
①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
口味 的选择,造成了中国“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口味差异。
②四川气候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雪,非常适合辣椒的生长。川菜中常见的辣椒种类可多达20种,
且每种辣椒的辣度较高,可谓“无爆辣不狂欢”。四川地处盆地,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导致人 的
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 邪、
脾胃虚弱等病症。一旦摄入,辣椒就成了体内的一枚微型火炉,使汗液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缓解潮湿 带来
的不适。重麻重辣的口味使川菜成为传播度最高的菜系。湘菜也喜辣,但与川菜不同的是,湖南地势 比四
川平坦,气候相对温和,所以湘菜的麻度和辣度都略小于川菜。
③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山西省居民的食物中钙的含量较多。通过饮食,易在
体 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
利于动 员骨骼中沉积的钙和减少结石等疾病。此外西部人喜欢吃硬的食物,易形成消化不良,所
以爱吃酸有 助消化。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④我国北部气候寒冷,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即使少量的藏菜也难以过冬,北方人便把菜腌 制
起来慢慢“享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此外,北方天气干燥,易出汗,电解质损 失
多,人体内缺少电解质,就会“口无味,体无力”,因此菜肴多偏咸。被称作“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 就
重用料调味,凸显咸鲜口味。南方则多雨,光热条件好,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据粗略估计,粤菜的用 料达
数干种。但粤菜配料不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广东还盛产甘蔗,广东人 自然也
就养成了做菜加糖的习惯,使得粤菜菜肴清甜可口,脆爽鲜嫩。
⑤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上广等一线都市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多种菜系的聚集于经济发达地区,
对地区饮食文化的交融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节选自《中国食物与营养》,有删改)
文 本 二
①为什么八大菜系形成区域均在我国东南部而非西北部
②从气候角度来看,八大菜系分布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东部季风气候区夏热冬温,
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15℃之间,年降水量在
150-1000mm以上,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水热条件配合好。 一方面这些地区土地的年产量高,
食 物食材产量大且来源丰富。另一方面,这也为多种食材的生长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为
食物的 制作与储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广大西北、青藏及北方地区由于热量及降水的限制而
食材相对缺 乏且种类少,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菜系文化。
③同时,八大菜系分布地区多为丘陵山地而非平原地区,原因山地丘陵地区有一定的海拔高度,
坡向存在阳坡与阴坡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有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条件的差异, 一般海拔
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下降0.51℃,≥10℃积温减少170°C, 生长期减少4-6天,降水量也在一
定 高度内呈递减趋势。使得山地出现河谷热、丘陵暖、山区凉、高山寒的气候特点。相较于平原
地区, 东南部的丘陵山地更有利于多种多样动植物的生长。
(节选自《中国食物与营养》,有删改)
10.下 列 说 法 与 文 本 一 和 文 本 二 不 相 符 的 一 项 是 ( )(3分 )
A.北方菜偏咸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天气寒冷,北方人以腌制的方式保存蔬菜。二是北方天气干
燥, 人们易出汗,需补充适量电解质。
B. 文本一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地理环境和气候对
川菜的 影响。
C.文 本 二 第 ②段 中 加 点 字 “ 相 对 ’ 一 词 , 表 明 与 东 南 部 的 食 材 种 类 相 比 , 西 北 和 北 方 地 区
的 食 材 种 类少。
D. 两 文 都 围 绕 地 理 环 境 与 气 候 特 征 对 人 们 饮 食 喜 好 和 菜 系 特 色 产 生 的 影 响 , 着 重 闸 释 各 菜
系 形 成 的 原因。
11.请 分 析 文 本 二 第 ②段 写 作 思 路 。 (4分 )
12.请结合两则文本判断下列两种美食中哪种最有可能属于粤菜,并说明原因。(5分)
菜名 食材 调味料 口感
菠萝咕噜肉 肉、鸡蛋、菜椒、菠萝 、 西红柿、芝麻 油、盐、白糖、番茄酱、水淀粉 清甜鲜香
扒广肚 鱼胶 油、盐、淀粉、黄酒、姜汁 咸鲜嫩滑
三 、 古 诗 文 阅 读 (共 13分 )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 力 不 足 , 才 美 不 外 见 , 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 , 安 求 其 能 千 里也
策 之 不 以 其 道 ,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 鸣 之 而 不 能 通 其 意 , 执 策 而 临 之 , 曰 : “ 天 下 无 马 _ ”
呜 呼 ! 其 真 无 马 邪 其 真 不 知 马 也 ! ——韩 愈 《
马 说 》
【乙]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
舍长, 则 天 下 无 不 弃 之 士 。 加 以 情 有 爱 憎 , 趣 有 异 同 , 假 使 圣 如 伊 、 周 , 贤 如 墨 、 杨 ②,求
诸 物 议 ③,孰 ④ 免讥嫌 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乡
人皆恶之,何如 ”子 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
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 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⑤,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
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 — 陆贽《论人才》
【 注 释 ]①录 : 录 用 。 ②伊 、 周 、 墨 、 杨 : 指 伊 尹 、 周 公 、 墨 翟 、 杨 朱 。 ③物 议 : 众 人 的
议 论 , 多 指 非 议 。 ④孰 : 谁 。 ⑤将 察 其 情 : 指 认 真 调 查 清 楚 实 情 。
13.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语。(3分)
方法提示 加点字 解释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通假字推断 (1)祗
语境推断 执策而临之 (2)临
苟有所长①姑且,暂且;②草率,随便;③连 (3)苟_ (写序号即可)
查字典法:
词,相当于假如、如果。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5. 【甲】文“天下无马”句子后面用“句号”还是“感叹号”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
法。(3 分)
l6.【甲]【乙】两篇文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同,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共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
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 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 破 受 冻 死 亦 足 !
17. 诗中对恶劣天气的描写可谓精彩。请从两处画线诗句中任选其一,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2分)
18.结合最后一段,谈谈诗人对苦难的描述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2分)
四、整本书阅读(5分)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5分)
题目:叶圣陶先生称《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请从书中选择

一 章节,说说它对你阅读某部典籍的相关内容所带来的指导。
题目二:王选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送给北大学子一个公式:I+WE=Full 。意思是:要体
现自我价值,需把自己融进大集体里,最终才能完全体现自我价值。请你说说这个公式在《钢铁是
怎 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五 、作文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抬起头,可见一树繁花;抬起头,可见满天星斗;抬起头,可以从迷茫中走出:抬
起 头,才会去拥抱真实的世界 ……
也有人说,低下头,可见绿草如茵:低下头,可见藻荇交横:低下头,可以感受亲情的温暖;
低下头,才能看到自己走过的脚印 ……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抬起头\低下头,我看见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的经历或见闻。
(2)请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对”抬起头"和”低下头"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若选题目一,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若选题目二,则
自 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按文体要求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请回避与你
相关 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